疫情下奶粉荒了?一罐漲50元背後:運費漲代購貨難拿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奶粉漲價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引發國內奶粉荒的擔憂。

「原來差不多220元一罐的a2 ,這次一問躥升到了270元。」寶媽王洋(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孩子兩歲多了,一直通過澳大利亞朋友代購,頭次遇到這麼大的漲幅。

不過,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漲價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拿貨變得困難以及物流環節調價,奶粉出產國當地價格暫未明顯上漲。

對此,電商平臺商家表示,「暫時沒有受到影響」「沒有接到漲價通知」。

「整個行業是有漲價壓力的,目前算是承壓階段吧,還沒釋放。這個壓力主要來自疫情對奶粉原材料的獲取和物流費用上,大品牌基本都是全球布局的,一罐嬰幼兒配方奶粉需要很多不同原材料,這一行業全球供應鏈合作緊密。」奶粉行業業內人士李東(化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採訪中,有企業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已經收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下發的《關於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原輔料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其打通了通知上的聯繫方式,對方問得很細節,詢問企業有什麼訴求、缺什麼原料、每個月需要多少等,並稱「只要奶粉企業有困難,我們就想辦法」,並承諾可以儘量幫助企業解決原料和物流的問題。

物流價漲+採購難,部分代購漲價

對於此次暴漲的價格,王洋驚詫之餘火速詢問緣由,對方表示疫情暴發以來,快遞已經漲了三次價,原來一罐奶粉的運費不到40,現在將近60元。「奶粉本身也漲價了,但是由於匯率下跌,並不明顯。如果按照之前的匯率,一罐要280元-285元。」

「目前奶粉還可以代購,暫時還沒出現缺貨,價格也沒有上漲,但是物流方式受疫情影響有所變化。」在中國香港做代購的楊楓(化名)表示,「目前代購要比以前貴,是因為之前的代購都是帶過深圳口岸寄貨的,很少用香港直郵,現在不能過深圳,香港直郵貴了不少。」

新京報記者採訪數位代購了解到,此輪漲價主要是疫情影響之下,拿貨困難以及部分物流公司費用有所增加,當地奶粉價格暫時沒有明顯的上漲。

蕭華(化名)在澳大利亞開禮品店,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寄奶粉都是空運,不過運費漲了,雜貨8澳元一公斤,奶粉5澳元一公斤,受疫情影響,需要3-8周到國內,以往是1個月內。」

澳大利亞生活多年的李傑(化名)最近則頻繁遇到奶粉難買的問題。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我在4月14日才幫朋友代購了奶粉,現在疫情嚴重了,很多禮品店都暫時關門了,最後找到一家,雖然關門了,但可以聯繫店主買。代購一般都去禮品店,因為那裡不會限購。」

「英國奶粉基本沒有漲價,不過代購肯定會漲,因為現在不能外出,代購只能通過網上訂貨,由於疫情原因,送貨很慢,而網上買的人也多,拿貨沒有以前容易了。」一位英國代購告訴記者。此外,一位加拿大居民向記者展示截圖稱:「這款奶粉我半年前買過,現在價格跟當時差不多。」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疫情之下,並非所有物流都漲價。

國內某大型物流公司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歐洲寄回國內的運費沒有增加,不過,時效會增加一些,在疫情防控期間,快件在轉運過程中受航班安排隨時可能發生調整,以及各國不同程度交通管制影響,時效增加,暫時無法承諾快件送達時間。」

與此同時,多個電商平臺商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奶粉價格目前沒有上漲,也沒有收到未來漲價的通知,不過有商家表示:「採購是比以前困難了,目前還是有貨的,疫情會對物流速度有一定影響。」

國產品牌多為進口奶源,工信部發文為企業解困

企查查數據顯示,全國範圍乳粉相關企業現存數量超74萬家,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其佔比高達89.39%。相比之下,生產乳粉相關企業現存數量不足1萬家,不足總量的2%。並且,在不足總量2%的國產乳粉企業中,不少國產奶粉品牌是進口奶源,且中國奶粉主要原料乳清、乳糖都依賴進口,歐美國家正是這些原料的主要產出國。

今年3月13日,上市公司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貝因美 002570)公告稱,公司在深交所互動易問詢平臺等交流平臺,收到部分投資者集中關注在疫情席捲全球的背景之下,公司乳鐵蛋白的供應受到影響的相關問詢。

此前,乳鐵蛋白的漲價曾對貝因美的業績造成影響。今年2月28日,貝因美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貝因美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97億元,同比增長12.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8800萬元,2018年同期為4111萬元。2019年上半年乳鐵蛋白漲價、新生兒出生數量減少、市場滯脹成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貝因美表示,乳鐵蛋白是公司生產奶粉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乳鐵蛋白的市場售價已從每公斤3萬左右回落到1萬左右,但供需仍處於緊平衡狀態。

記者注意到,近日,網傳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向「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下發《關於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原輔料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新京報記者通過知情人士證實了該份通知的真實性。

《通知》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對我國嬰配乳粉原輔料的生產和進口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脫鹽乳清粉(D90、D70)、乳清蛋白粉(WPC80)、乳糖、乳鐵蛋白等我國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原輔料,當前供應鏈存在一定風險。

《通知》指出,各生產企業要抓緊梳理現有進口原料庫存,並密切關注海外供應商生產組織及物流運輸等方面情況,在可能的條件下,提前加大主要原輔料採購力度,儘量確保4-6個月的原料儲備量,防範供應鏈風險。如在進口過程中面臨國際物流、報關手續等方面困難,可隨時向我司反映解決。

有企業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其打通了《通知》上的聯繫方式,對方表示「只要奶粉企業有困難,我們就想辦法」,並承諾可以儘量幫助企業解決原料和物流的問題,「如果遇到那邊供貨物流卡住了,走不下去了,就跟我們說,我們這邊幫你協調,讓你的供應鏈保持暢通。」

新京報記者 肖瑋 李雲琦 編輯 李莉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

相關焦點

  • 島內物價飛漲 嬰兒奶粉也漲消費者哇哇叫
    隨著原物料價格節節上漲,嬰幼兒奶粉的價格也蠢蠢欲動,民眾的荷包又要失血。    臺海網9月26日訊 島內物價飛漲,原本按兵不動的嬰幼兒奶粉也悄悄漲!各家品牌已經陸續調整,漲幅約在百分之三到兩成間,特別是一歲以內嬰幼兒奶粉,漲得最多。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一家連鎖藥局的江姓藥師表示,因為石油價格高漲導致物流運費居高不下、還有澳洲乾旱,草料欠收引起飼料價格飆升等原因,這兩、三個月來,嬰兒奶粉業者已經漲過一波,包括明治、雪印等日系品牌、惠氏的S26系列、桂格、雀巢等品牌,都已經陸陸續續漲了,最高的還漲了兩成。
  • 運費「爆漲」背後!搶艙位!搶貨櫃!外貿出貨難!且訂且珍惜……
    自今年八月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缺箱、爆艙、甩櫃,跳港、運費瘋狂上漲的現狀一直持續著,仍未得到有效緩解。貨代們紛紛提醒貨主們提前訂櫃,叫苦不迭...  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反映外貿出口企業出貨難等問題....
  • 一罐明治奶粉的網絡流通路線圖
    這些懷疑不單是買家,北京淘寶賣家悅荷(化名)也不明白,自己千辛萬苦請人從日本背回來的奶粉,成本都得170元一罐,為何淘寶上充斥著大量一百二三十元,甚至百元以下的奶粉賣家?  喝張栢芝兒子喝的奶粉  若不是2007年偶然在八卦雜誌上多瞥了那一眼,悅荷也未必會過上現在這樣的生活。出生不久的女兒口味挑剔,喝不慣雅培,大便乾燥。
  • 運費爆漲背後的貨櫃「戰爭」!一箱難求,外貿出貨繼續...
    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上海港、寧波港等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 臺灣多家大品牌奶粉六月起輪番漲價 最多漲50元
    原標題:臺灣多家大品牌奶粉六月起輪番漲價 最多漲50元   多家大品牌奶粉六月起輪番漲價,為了餵飽小孩,民眾的荷包將越來越薄。(臺灣《聯合報》攝影中心)  華夏經緯網6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奶粉要漲價了,惠氏旗下的S26金愛兒樂、金貝兒樂、資兒樂等四款奶粉,將從今天調漲40到50元(新臺幣,下同)不等;另外桂格也有八款嬰幼兒奶粉,計劃七月調漲,漲幅約6%。
  • 中國關稅稅率上漲 紐約華人快遞紛紛調漲運費
    中國關稅稅率上漲 紐約華人快遞紛紛調漲運費
  • 港版奶粉去年均漲17.3% 飆漲後售價仍比內地低約15%
    42組貨品中,以罐裝魚(18.1%)、雞蛋(17.5%)及嬰兒奶粉(17.3%)總平均售價升幅最大。內地消費者最愛赴港購買的奶粉及嬰兒用品和個人護理用品,更是去年漲價的「主力」,兩類貨品的漲幅都創下6年來的新高。去年頻頻被傳出現「奶粉荒」的港版奶粉,漲幅最為明顯。
  • 為什麼油價上漲了而運費不漲,貨車司機們怎麼辦
    油價和運價是卡車司機心中永遠的兩塊傷痛,而到目前位置本年度的油價已經調整了整整19次,油價累計上漲1000元每噸!如果折合成升的話,相當於汽油每升上漲0.78元到0.89元,柴油則上漲了0.77元到0.87元每升。
  • 進口奶粉摸高600元/罐 中國售價全球最貴
    昨日,某品牌嬰幼兒奶粉遼寧總代理張先生分析,關稅稅率下降,也撼不動中國銷售的嬰幼兒奶粉高高在上的價位,多個品牌同款奶粉在全世界的售價中,中國是最貴的。  奶粉價格摸高600元/罐  昨日,瀋陽晚報記者走訪多家大型連鎖超市看到,一罐進口嬰幼兒奶粉的起步價基本在400元左右,最貴的則將近600元。銷售人員普遍解釋說,價格越貴的奶粉,當然質量越高。
  • 洋奶粉價格何以「想漲就漲」
    專家指出其底氣來自於對中國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握  財政部15日發布消息稱,自2012年1月1日起,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嬰幼兒奶粉。而就在即將進行關稅調整的「節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漲價。
  • 部分洋奶粉關稅降七成 之前關稅屢降價格反漲
    記者調查發現,此前我國也曾對部分嬰幼兒奶粉關稅進行下調,對紐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和酸奶更是實行零關稅,但市場價不降反漲。養孩兒成本連年攀高,市民大呼「傷不起」。   進口奶粉就沒見便宜過   「退回去3年,奶粉的價格還能便宜點,現在基本每年漲一次,再漲下去真要喝不起了。」家住福州北路的張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帳,2009年女兒剛出生,喝的是多美滋金盾奶粉,當時900克裝每桶賣176元,最近小外甥女出生了,她也推薦的這款奶粉,去超市一看已經240元一桶了,3年來漲了近70元。
  • 一罐奶粉利潤是多少
    奶粉一直以來都是有寶寶家庭的剛需產品,市面上的奶粉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價格方面也是高低不一,質量各不相同。讓不少想做母嬰加盟的朋友無從下手,那麼一罐奶粉的價格是多少呢?開一家母嬰產品店利潤怎麼樣?要知道一罐奶粉的利潤是多少我們首先就要知道奶粉的生產工藝、經過了哪些銷售渠道、牛奶定價等。首先生牛奶的乾物質含量大約11%~14%。所以大約7~9公斤牛奶做一公斤奶粉。而原奶的價格在3元-4元每公斤。如果按照十公斤原奶能做成一公斤奶粉來說,也就是40元左右。
  • 外貿產業從沿海向中西部轉移:租金省大半 運費漲三成
    來源:第一財經外貿產業內遷大考: 租金省大半,運費漲三成作者: 繆琦一場疫情,讓紹興匯太紡織的產能轉移加速。「浙江這邊的工廠今年4月就關了,織造、印染和家紡等生產線,全部轉移到了河南。」紹興匯太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香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讓出口訂單驟減,也讓包含租金、稅費和人力在內的多項成本壓力變得棘手。把生產線全部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不僅可以省下一年超過600萬元的租金,還可以獲得更充裕的勞動力資源,「不用擔心用工荒了」。馬香的選擇既典型也不算典型。
  • 歐美一罐奶粉約140元!到國內為何那麼高?
    例如1段900g罐裝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多在300元/罐左右,2段和3段的900g罐裝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多在250元/罐左右,4段的900g罐裝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多在200元/罐左右。  「這個價格與一年前的價格幾乎等同,我的孩子馬上就要斷奶了,一直在買這種進口罐裝奶粉,但價格沒降過,而且部分產品還通過換新裝,將價格上調了。」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缺口難填運費上漲兩三倍,有企業加班加點趕訂單無論是貨櫃緊缺還是運力緊張,最終帶來的都是外貿運費的上漲。上海航運交易所在12月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為1323.83,環比上期(即11月27日當期)上漲了10.4%。
  • 坑口不漲港口爆漲 煤炭價格上漲漲在哪裡?
    坑口煤價鐵路運費均未漲  鄂爾多斯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境內擁有準格爾和神東兩大煤田,其煤炭產量每年在1億噸左右。不久前,記者到位於該市準格爾旗的西石灣煤礦採訪,發現這裡的塊兒煤價格每噸60多元,比去年上漲了幾塊錢。而塊兒面兒混合煤(電煤)價格很低,每噸才30多元。據礦工們講,這一價格已有20來年未變了。在他們看來,煤炭漲價只是塊兒煤漲了點,電煤根本就沒漲。
  • 盤點洋奶粉市場亂象 多花錢真能買來放心?(圖)
    多輪漲風颳過後,目前超市洋奶粉零售價多數為兩三百元一罐,部分甚至「奔5」記者在家樂福超市看到合生元奶粉一罐賣至486元。  「娃娃的"口糧"越來越貴啊。」面對漲風勁刮,媽媽黃女士最為惱火。她說,去年6月,惠氏金裝愛兒樂1段奶粉零售價賣225元,現在已漲至275元,一年間漲價50元。
  • 國內一罐奶粉錢國外可買兩罐
    這紙「限出令」一出,紐西蘭奶粉代購價普漲一兩成,但中國媽媽對海外代購奶粉的熱情卻依然不減。  記者調查發現,海外代購奶粉價格優勢明顯,國內一罐奶粉錢國外可買兩罐。但消費者依然面臨配方不同、渠道複雜、維權困難等多重風險,省錢難省心。
  • 江宜樺下令與業者溝通奏效 奶粉進口廠商凍漲
    東南網11月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媒體報導部分嬰幼兒奶粉即將漲價,引發當局高度關切。「行政院」1日表示,身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召集人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下令「衛生署」及消保處與業者協調溝通奏效,各大奶粉進口廠商紛紛承諾,近期內不漲價或推出促銷回饋方案。
  • 盒馬鮮生CEO侯毅:京東漲運費 根子在於成本問題
    春節前夕,京東悄然對配送費進行了調整,增加了不滿49元收取基礎運費15元的規則。隨後,又因Plus會員承諾的「免運費券」變成了價值6元「運費券」,並提高基礎運費,引發網友投訴。對於京東運費漲價的問題,盒馬鮮生創始人、CEO侯毅表示,根子在於成本問題。據新浪科技報導,今日,盒馬鮮生創始人、CEO侯毅就京東運費漲價發表評論。侯毅表示,「京東運費為什麼一漲再漲?根子在於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