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幼兒園又將迎來新一批的小朋友們。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最為煎熬的時候。寶寶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家,脫離爸媽,脫離長輩,入園的第一天都會哭得撕心裂肺,爸媽也是心疼極了。
面對寶寶入園的分離焦慮,爸媽一定要提早提前做準備,4大準備一個也不能少,少做一項,寶寶多哭2周。
★心理準備
①帶寶寶去幼兒園熟悉環境和老師
應該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半年左右,就要時常給寶寶灌輸要去幼兒園的信息,讓寶寶對幼兒園有一個大致的概念。
在寶寶將要入園之前,先帶寶寶足幼兒園裡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和老師,可以的話可以讓寶寶玩一玩幼兒園的遊戲設施,讓寶寶看到這個新環境並不可怕,跟老師簡單打個照面。
②給寶寶講述幼兒園每天要做什麼,可以提前看視頻
告訴寶寶在幼兒園每天要做哪些活動,什麼時間做,爸媽可以給寶寶找一些幼兒園裡孩子們玩耍的視頻給寶寶看,讓寶寶對新環境減少牴觸。
③保證每天準時接寶寶
跟寶寶做出鄭重承諾,每天一定準時來接寶寶,而且說到做到,讓寶寶感覺到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物質準備
①跟老師詢問教室溫度,薄厚被褥準備2套,拖鞋準備1雙
不同地區不同幼兒園,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是不一樣的,幼兒園和家裡的溫度也是不一樣的,爸媽可以詢問下老師,教室的溫度適合給孩子準備什麼樣的衣服,以及被褥。
一般來說,幼兒園只會提供1套被褥,爸媽需要給寶寶多準備1套被褥,2套被褥一套較薄一套較厚,便於換季和晾曬拆洗,儘量讓寶寶睡得舒服。
拖鞋準備1雙,是為了寶寶午睡時下床上廁所方便,讓寶寶感覺幼兒園和家裡的舒適度沒有太大不同。
②給寶寶穿便於穿脫的衣服,不要穿有安全隱患的衣服
寶寶剛入園,自理能力還沒有鍛鍊好,一定要給寶寶穿便於穿脫的衣服,寶寶在照顧自己的時候,少一些挫敗感和緊張感,也儘量不麻煩老師,更有助於適應幼兒園環境。
另外不要給寶寶穿一些上面綴有過多裝飾品或者帶子等有安全隱患的衣服,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危險,對別的孩子也不好。
曾有過好心的小朋友把自己衣服上的珍珠飾品送給小夥伴,導致小夥伴誤吞出現危險的案例,還有容易劃傷別人的小標識、小紐扣,都要提前去掉,幼兒園孩子們活動量大,老師又很難照顧到每一個細節,要把每一個危險隱患都排除。
③書包,教具,園服,圍兜幼兒園會發,如果不合適,自己準備
幼兒園會給家長下發很多必備用品,但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衣服不合適,有的書包太大,有的教具用著不舒服,爸媽要自己給寶寶準備適合自家寶寶的東西,讓寶寶在學習期間感覺自在自如,對減少寶寶的焦慮情緒也有幫助。
★能力準備
①表達能力:會告訴老師上廁所,哪裡不舒服
寶寶的表達能力是最基礎的,上了幼兒園,需要寶寶能夠報告老師想要上廁所的意圖,所以爸媽要提前在家跟寶寶做一做「角色扮演」的遊戲,訓練寶寶勇敢地表達想法。
另外需要讓寶寶知道,一旦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比如磕了碰了流血了,肚子疼,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幼兒園小意外難免,孩子之間的打鬧也常見,孩子免疫力差生病也會頻繁起來,寶寶的及時表達,能讓老師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以免使糟糕的情況惡化下去。
網上曾有一個視頻,就是幼兒園午餐時,一個小女孩噎到,沒有及時通知老師,而是自己去喝水,結果發生窒息而送醫。
②自理能力:基本能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
寶寶在家裡訓練好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脫衣服、自己如廁、自己吃飯等等,對適應幼兒園至關重要。寶寶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父母不要大包大攬,實際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父母想像的要好得多。
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老師喜歡,寶寶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對幼兒園排斥就減少一些。
③社交能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基本的社交能力也要具備,寶寶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到了新環境也能較快融入集體,和別人輕鬆交流,有了新朋友,就會減少哭鬧。
④作息規律:提前調整到跟幼兒園差不多的作息時間
提前2、3個月,爸媽在家提前調整寶寶作息,儘量與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相一致,使寶寶能夠很快適應幼兒園的作息規律,培養寶寶專時專用的好習慣。
★與老師的溝通準備
①提前告知老師孩子的特殊情況
很多幼兒園在寶寶入園前都會讓家長填一個表,用來了解寶寶的基本情況,有的還會有調查問卷,讓老師提前知道寶寶的性格特點、喜好等。
如果有特殊情況,爸媽要告知老師,比如寶寶有身體不適,有過敏症狀,或是對某些東西特別敏感,有什麼東西可以有效安撫寶寶情緒,都可以跟老師溝通,讓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應對寶寶的特殊情況,不至於手忙腳亂。
②跟老師商量可否給孩子帶一個暫時的安撫物
第一天入園對寶寶來說可謂是「人生大事」,像是經歷生離死別一樣。爸媽可以跟老師商量一下,可否給寶寶帶一個暫時性的安撫物品,比如寶寶特別依戀的一塊小毛毯,或是一個毛絨玩具,便於攜帶,又沒有危險性的東西,對寶寶來說都是莫大的安慰。
有很多幼兒園不許寶寶帶,怕這樣會增加孩子的戀物慾,爸媽可以在路上讓寶寶拿著,到了教室門口讓寶寶跟這件物品說再見,晚上帶著它去接寶寶,讓寶寶逐漸適應。
③對老師的理解和尊重
爸媽不放心寶寶是無可厚非的,但對老師還是要保持足夠的理解和尊重。
大部分幼師都是沒當過媽媽的年輕女老師,憑著一腔熱情來做這份工作,一個班25—30個孩子,老師的工作量很大,不可能一點瑕疵都沒有,有小疏漏之處家長要放寬心。
畢竟孩子本來就要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成長,要讓寶寶適應環境,而不能讓環境適應寶寶。
絕大多數時候,是父母的焦慮比孩子還要嚴重,不是寶寶離不開爸媽,而是爸媽離不開寶寶。
●父母不要把焦慮傳染給孩子
父母自己淡定了,寶寶也會學著淡定,父母自己就把焦慮心疼表露在外,寶寶也會受到傳染,對幼兒園產生排斥心理。
●寶寶哭鬧,爸媽要有告別儀式,然後平靜消失
在教室門口,寶寶會撕扯爸媽的衣服,不讓爸媽離開。這就需要爸媽每天送寶寶時進教室時,要有正式的告別儀式,擁抱一下,說再見,不要突然跑掉,而要平靜地看著寶寶,後退、遠離,然後消失。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跟寶寶溝通,每天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不想說不要強迫
放學接寶寶回家的路上,可以問問寶寶今天在幼兒園都經歷了哪些事情,讓寶寶有傾訴和發洩的機會。爸媽要跟寶寶多溝通,一起討論幼兒園裡學到的新知識,認識的新夥伴,老師是什麼樣子的,有哪些玩具和遊戲。
有的寶寶性格內秀敏感,不願意談幼兒園裡的經歷,那是一種迴避,爸媽不要強求,可以轉移到寶寶感興趣的話題上,多陪寶寶玩,而且要高質量地陪伴。
●準時接送,決不食言
每天準時接寶寶,決不能以各種理由欺騙寶寶。尤其是寶寶剛入園的1—2個月內,不要食言,使寶寶喪失對爸媽的信任。
龍應臺的《目送》中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間唯一以分離為目的的愛。」
在寶寶第一次離開家,進入一個新的集體時,爸媽的鼓勵和關注,是給寶寶最好的保護。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