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中「蘊藏」著的六大管理哲學!(附李金平賞析)】
1、無為而無不為!
【賞析】:無為並非讓你對團隊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而是應該做一個管理者應該做的事情,你不覺得一個經理和服務業搶著端盤子,這本來就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嗎?管理者在團隊中的位置極為重要,因此只有不妄為,才能大作為!
2、其政悶悶、其民純純,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賞析】:我們經常說這麼一句話「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不假,確實那些過於貧窮地帶的民風,相對而言要狡黠一些,可是我們忽略了一點,「窮」才是根本、「刁」只是結局,統治者對百姓少些苛刻,多一些寬厚、少一些稅收,多一些慈愛,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覺悟自然會得到提高!
3、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賞析】:再大的企業也是由小的部門組成,各部門正常運轉了,企業自然會飛速發展,如果每個部門都打著「交流」「溝通」的幌子,不務正業整天瞎混在一起,能把自己的本質工作做好嗎?再說一個做銷售的和一個做財務的,真的需要花那麼多的時間來溝通嗎?而且社交軟體的誕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便利起來,但是花更多的時間在它們身上,反而影響自己手頭的工作!
4、魚不可以脫於淵!
【賞析】:「淵」對「魚」而言,「淵」是根本,「魚」是載體!「魚」能夠在水中靈活自如,是受「淵」的承載,再矯健的魚兒,只離開「淵」,它就什麼都不是,因此管理者在治理團隊的時候,要明白什麼才是團隊的根本,是利益?是目標?還是團隊成員?如果連這就明白不了,團隊只會在你的帶領下每況愈下,最終步入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
5、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賞析】:秦用極為苛刻的「法」治國,百姓敢怒不敢言,即使偌大的一個強國,但也就二世而亡。法只是管理國家的一種手段,甚至可以這麼說,法是善良人的一個庇護所、是正義的代表和化身,所謂「法不阿貴、繩不繞曲」,而「道」「德」「仁」「義」「禮」才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如果管理者黔驢技窮,老是把法拿出來耀武揚威,驚嚇世人,其結局也無非是玩火自焚!
6、治大國,若烹小鮮!
【賞析】:高明的廚師不怕做不出山珍海味,怕的就是不懂廚藝的人,在旁邊指手畫腳、熟練的駕駛員不怕道路的崎嶇不平,怕的就是開車時,乘車者在旁邊的指指點點。治理國家就應該像烹飪小魚一樣,調料到位後給火即可,火候到位後再來盛湯!如果一會兒急不可耐的去攪拌一下,擔心料未勻散、一會兒又把魚提起來,看看煮到幾分熟,最後魚湯是否鮮美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會煮出一鍋無法食用的漿糊!
現在的管理層,我不擔心他們的口才不好,就擔心他們的口才太好了,沒必要說得東西也說得津津有味、我不擔心他們的能力不強,就擔心他們的能力太強了,不該做的事情也爭著去做,最無聊的事情莫過於,努力的完成了根本沒有必要做的事情!
最後李金平為我們的管理層忠告一句話,「能夠張口,是能力、懂得閉口,是智慧」,語言是用來溝通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通過「滔滔不絕」,來顯擺自己的無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