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三馬同槽之夢準確而可怕,最終還是改變不了被篡權的結局

2020-12-23 溫久史觀

曹操「三馬同槽」之夢準確而可怕,如果他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後世子孫被司馬懿的子孫篡位,那估計他要氣的再活過來了。引《晉書.宣帝紀》記載,司馬懿在曹操帳下做謀士時,曹操發覺他頗有雄心壯志,因此曹操對其極不放心,原以為會是西涼馬騰父子所擾,用計平了馬騰。

曹操在晚年的時候,又一次做了「三馬同槽」的夢,仍是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裡吃食,簡直和多年前的那場夢如出一轍。他想:西涼馬騰、馬超和馬岱這三匹野馬已經被我滅了,怎麼我還會做這個夢呢?這種夢不會憑空而來,一定是上天在指引我,企圖告訴我什麼。想到這兒,曹操便重新審視身邊的人。

這一次審視讓曹操有了重大發現: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父子的名字中不也帶著「馬」嗎?難道「三馬同槽」中的三匹馬是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難不成是這三馬要吃掉我曹氏?這太可怕了,這三匹馬可是我的近臣呀。

曹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一直低估了司馬懿這個人。司馬懿智謀多端,頗具雄心,卻一向低調行事,從未過分引人注意。事實證明,這種人是最可怕。曹操記起以前曾聽人說過司馬懿有「狼顧相」,這次便專門做了檢驗。這一檢驗不要緊,曹操發現果然司馬懿能夠臉面向後,而身子卻紋絲不動。

曹操隱隱感到了一絲驚慌,便想除掉司馬懿父子。然而當曹操真要這麼幹的時候,卻發現司馬懿這個老滑頭竟沒有一絲把柄可供自己使用。曹操只好把太子曹丕叫來,對他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幹預我們曹氏的朝政、家事,因此一定要嚴加防範,萬不可疏忽大意。」

然而,曹操死後,曹丕並沒有聽從父親的勸誡,反而十分信任司馬懿。後來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馬氏父子三人不但相繼專擅曹魏朝政,而且最終還滅掉了曹魏,建立了西晉。真是匪夷所思,曹操的「三馬同槽」之夢竟變成了現實。

司馬懿和曹操在世的時候沒有一天稱過皇帝,他們的帝位都是子孫稱帝後追諡的。東漢末年,這兩個開啟兩朝的偉大人物不僅同時生活在漢朝宇下,而且兩人本身還有主臣關係,這不能不讓人感嘆歷史的造化弄人。而三國時期你爭我鬥的三位皇家,又何嘗想過最終天下會歸於這本名不見經傳的司馬懿呢?細細想來,這不僅僅是人謀,大概也是天命吧。

相關焦點

  • 曹操曾夢到三馬同槽,三個人解答各不相同,唯獨此人道出答案
    歷史終歸是歷史,作為後人最多是不休的評判,難以親身經歷當年的場景,你不是曹操,安知鴻鵠之志?你不是孔明,安知壯志未酬身先死的遺憾?你不是周瑜,安知音律不在知音難求的情懷?我們更多的是思考、體驗、還原、以及切身的學習。曹操是一位多疑之人,天下人皆知。
  • 「三馬同槽」爺爺贏天下,孫子卻輸皇帝寶座,董事長被總經理控股
    「三馬同槽」的典故來源於曹操,一天曹操睡覺做夢,夢見三隻神採奕奕的馬匹一次在吃馬槽裡的東西,三條馬和以往曹操看到的馬完全不同,三條馬很有君臨天下的威風,其中一匹老媽目光陰險的看著曹操,曹操被嚇醒後,開始思考這個夢的寓意,以曹操這個智商的人怎麼能搞不懂其中的含義呢?
  • 曹操做夢三馬同槽卻不知牛繼馬後,司馬家篡權後江山毀於「牛」
    三國南北朝,誕生了許多讖語,什麼「千裡草何青青」、什麼「三公歸於司馬」,什麼「鬼在山,禾女運,王天下」等等,這也變相說明亂世梟雄沉浮不定,國家興替無常。在這些讖語中,有兩個算是佼佼者,它們不僅算出了朝代更替,更知道後繼者是誰!
  • 曹操夢見三馬同槽,但是為什麼不殺司馬懿?
    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但指的是司馬昭的野心,還指的是司馬家族的野心家。當然還包括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都是非常厲害的陰謀家。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驍騎校尉出身的曹操在家中招兵買馬,逐步發展壯大,隨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滅袁術、袁紹、馬超等逐步平定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權。然而曹操戎馬一生創立的基業,最終卻被司馬懿竊取,曹操終究還是為司馬氏打天下。
  • 曹操夢到三馬同槽,身為亂世梟雄,為何還讓70歲的司馬懿篡了基業
    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簡單的說就是是曹操聽聞司馬懿內心狹窄卻外表寬厚,善於猜忌,攻於權術。於是曹操親自檢驗了一下,發現司馬懿果然如傳聞一樣。後來曹操又夢見三匹馬在一個馬槽裡吃食,心裡很是厭惡。
  • 三馬同槽,曹馬兩家的百年情仇
    《晉書·宣帝紀》: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很多文藝作品中,對這一節,都曾有所反映。大意是說曹操很早,就注意到司馬懿這個人很不平凡,野心很大,不是那種能久居人下之人。後來又聽人說,司馬懿具有「狼顧」之相。
  • 三馬同槽只是司馬氏吃掉曹氏嗎?還有另一層意思,一般人想不到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家喻戶曉的人物,胸懷大志,早年身為曹操謀臣的時候,曹操就發現他頗有雄心壯志,對他極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裡吃食,醒來後心中便十分不快。曹操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來商議此事,但曹丕十分信任司馬懿,認為司馬懿不可能謀反,曹操也就沒把司馬懿怎麼樣。「三馬同槽」表面意思是三匹馬在同一個槽裡吃食,並不一定就是司馬氏要吃掉曹氏,也可以認為是司馬懿一生在輔佐魏國三代君王。事實也如此,司馬懿真正輔佐過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而且他們在位時司馬懿並無不臣之心。
  • 《三國演義》中曹操早就懷疑司馬懿,為什麼不提前幹掉他?
    最終三分天下的局勢被司馬家族壟斷,天下大勢終歸一統,不由令人唏噓。很多人都不禁產生疑惑,老奸巨猾的曹操為何沒能提早察覺到司馬懿的異心呢? 這要從改變魏國局勢的"高平陵事件"講起,這件事發生於249年,從此之後司馬懿幾乎掌控魏國的朝局,是三國歷史中最重要轉折點。而曹操死於220年,與高平陵事件相隔近30年。
  • 曹操死前連續做了三個噩夢,為什麼三國裡的噩夢都變成了現實?
    比如曹操興南下討伐東吳之時,曾白天趴在桌子上做了一個宏大的夢「忽聞潮聲洶湧,如萬馬爭奔之狀。操急視之,見大江中推出一輪紅日,光華射目;仰望天上,又有兩輪太陽對照。忽見江心那輪紅日,直飛起來,墜於寨前山中,其聲如雷,猛然驚覺,原來在帳中做了夢。」
  • 真小人還是偽君子?成為眾矢之的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然而,在三國這段歷史中,曹操的形象是最為複雜,同時也是分歧最多的,在北宋時期,人們一旦提起曹操,便對他深惡痛絕,而到了《三國演義》中,曹操則更是被看作了一個陰謀篡權的大奸臣。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曹操到底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所謂三國,主要有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而魏的開國皇帝,實際上就是曹操。
  • 赤壁之戰中,蔣幹作為關鍵人物,卻坑了兩次曹操,他的結局如何?
    「蔣幹盜書」和引薦龐統,被周瑜使反間計除掉張、蔡二人,最終導致曹操赤壁之戰大敗,8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曹操差點也命喪黃泉,蔣幹以一人之力改變全局,成為後世之笑柄。在赤壁之戰,蔣幹是個很關鍵的人物,羅貫中寫這一場著名戰役的時候,其實就是把成敗押在了蔣幹一人身上。
  • 官渡之戰,若曹操兵敗,還會出現三分天下嗎
    基本上很慘,但以曹操的梟雄氣質,必定會帶上天子一同撤退,那「挾天子」的形式很難得到改變,而曹操的領土兗州以及徐州會以許昌為中心,陷入與關中相似的戰亂。而另一位梟雄:劉備則必定會插一腳,與曹操再度交鋒。徐州未完成的大戰也必將打響,而曹操新敗,很難再短時間內拿下徐州,屆時劉備得徐州,曹操得兗州,其餘未參戰的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是以,三分天下,很難實現!
  • 周公解夢是科學還是心理學問題
    真實世界中我們受整個環境的制約,囿於其內,只能基於現實的規律去改變與創造它。虛幻世界是我們人類獨有的建構(也許動物也有,但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樣)。我們可以在虛幻世界中天馬行空,為所欲為。
  • 他披聖人衣 行篡權事 落得身首異處 橫死留罵名
    他們在當時,一個被疑作可能篡權人,一個卻是高尚的禮賢下士形象。如果他們死得早,就無法知道他們的真實內心,究竟怎樣。他們都沒有「及時」死去,讓這齣戲演出了結果。周公後來成為了人們心中,偉大的聖人。扮演聖人的王莽,卻是一個篡權的盜國賊。要知道,王莽這個真正的偽君子,演得很辛苦。很可惜,一朝敗露,全盤皆輸。
  • 貂蟬的人生結局:被曹操幽禁了卻餘生?
    本文摘自《圖說三國一百年》,諸葛文著,黃山書社出版說到三國,就必須提到中國四大美女之貂蟬。眾所周知,三國中「呂布戲貂蟬」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橋段。呂布失敗後,關於美女貂蟬的下落也同樣是人們關心的一個話題,其最終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呢?貂蟬究竟情歸何處呢?是否真有被曹操幽禁銅雀臺一說?
  • 可怕!慢性腎炎最終結局只能是尿毒症?醫生:不準確,應該分這幾種情況
    人們總是有一種錯誤認識,覺得慢性腎炎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所有的腎炎最終都會發展為尿毒症,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慢性腎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目前全球約十分之一的人有腎臟問題,難道這些人最終都會發展為尿毒症嗎? 顯然不是。
  • 上聯:「馬化騰馬雲馬明哲,三馬同槽」,下聯太經典了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對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馬化騰馬雲馬明哲,三馬同槽」。是的,這個上聯看著十分的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難的,其實在歷史上,三馬同槽講的可不只是馬騰、馬超跟馬岱,其最主要的就是在講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而在今天,許多網友將馬化騰、馬雲、馬明哲定義為三馬同槽。面對這樣有趣的上聯,筆者肯定是要試對一下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