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試為綱,減負註定是場空談

2020-12-17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尼德羅/文 3月12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給學生減負議題進行表態:減負再難也要減,如果今日不減負,明日負擔重如山。負擔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長,我們的學生會不高興的,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陳寶生在發言中用上了「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這樣的網絡流行語,拉近了部長與普通家長的距離。而為了落實給學生的減負政策,陳寶生亦表示,教育部已經對全國40.1萬所培訓機構進行了排查,對其中有問題的27.3萬所培訓機構進行整改。

從1955年至今,教育部發出的專項「減負通知」已經有數十個之多,但實際情況卻是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究其根本,在於我們的教育模式與公眾的期待存在明顯的不匹配。當前,「一考定終身」的模式還是主流。由於社會中等階層規模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教育競爭已經被簡化成拔苗助長和題海戰術。

但實際上,考試只是一種檢測學生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手段。不斷組織考試本身,對於知識的學習、思維的開放並沒有什麼幫助,還會成為焦慮、負重的根源。對於學校和老師來說,如果有一種更好的辦法,既能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又能避免在考試上花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那是再好不過的。而一旦學習過程沒有頻繁的考試,那麼各類補習培訓機構,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在這方面,芬蘭的教育模式給我們提供了足夠震撼的啟示。作為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多年來名列前茅的國家,芬蘭學生的課業負擔卻很輕。能做到這一點,其關鍵在於芬蘭教育對老師進行了絕對的放權。在恪守核心課程大綱的背景下,芬蘭教師對教什麼、何時教、怎麼教、採用什麼教科書,全部由自己說了算。這樣一來,教師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課堂的豐富性、趣味性也隨之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除此之外,大絕大部分情況下,老師會從一年級一直跟著學生到六年級。這種長期跟蹤的老師-學生關係,使得老師足夠了解學生,因此根本不需要通過考試來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如此一來,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高效、有趣的學習、探索上,而不是應對頻密的考試、測驗上。

教育部部長要為學生減負,其困境在於,孩子不僅在學校上課,也受到家長的重點關注。而如果不能改革學校頻繁的考試制度,老師刻板的教學方法,那麼家長就不可能不管不顧。所以,說到底還是家長對孩子在學校受到的教育不滿意,對頻繁考試帶來的惡性競爭規則也無法規避,所以才通過不斷向孩子施壓,來獲取競爭的勝利。

在這種模式下,老師和學生的自主性都被壓抑了,校長和家長也都註定疲於奔命。最終,這種模式下不會有真正的贏家,每個人看起來都很努力,也都在令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實際上卻陷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減負這麼多年,學生的學業負擔並未減輕,原因是?
    中小學減負三十條的發布、培訓機構的「負面清單」嚴格規定了中小學不準超綱的知識點,但是結果依然不盡人意很多人認為,減負減不小來是因為培訓機構,筆者認為不全對,主要是家長有需求,培訓市場才形成。家長的需求就是考試能考好,才有可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遠。小升初明明不用考,為什麼家長還是熱衷小學就進行學科培訓,那是因為很多家長看到的是中考和高考。
  • 又有兩地發布減負方案:嚴禁超綱教學,每年不少於2次執法檢查
    重慶出臺中小學減負方案嚴控作業量,嚴禁「超綱教學」3、校外培訓機構嚴禁「超綱教學」,不得舉辦與升學相關的考試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面向社會舉辦或參與舉辦以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為對象、與升學或考試相關的學科及其延伸類競賽活動或等級測試等變相競賽活動。
  • 減負是減什麼?正確理解減負
    2、減負,從哪些方面減?要從以下幾方面減:一是從學校減,叫做從學校教學減負。二是校外減負。三是考試評價減負。四是老師教學減負。五是家長和社會減負。從這五個方面減負,我想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培訓機構可以搞各種培訓,但是不能搞超前教學、超綱教學,義務教育階段涉及的各科都不能搞,要割斷這個。還要割斷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繫,不把它作為招生的憑據。公辦學校不準搶生源,用這些辦法逐步減輕負擔。二是綜合治理,我們會建立起一個健康的教育秩序,構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過重的學業負擔會逐步降下來。
  • 教育部減負規定嚴禁教材超標教學超綱,那麼考試題該如何出
    減負的口號已經被提出多年,教材不超標,教學不超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小學落實的還算好,在初中難度比較大,在高中就壓根落實不下去,對照教材和試題就可以看出。在中考這種帶有選拔性的考試中,必然會存在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目,這樣的題目才具有區分度,也正是這些題目才能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才能挑選出那些基礎好,具有學習潛力的學生進入高中去學習。
  • 「小學生晚9點不作業」是教育減負還是加壓?老師:結局已經註定
    每一次新的減負政策推行,無不觸動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滾滾而來的焦慮心情。最近浙江省公布的33條減負方案中,其中三條「嚴控家庭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不作業」、「嚴禁發布考試成績和排名」,人們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焦慮,南京家長發瘋了,浙江家長要發狂了,緊接著,估計全中國家長都要不淡定了。
  • 減負減負,越減越重,怎樣才能做到真正減負
    6.堅決控制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每學期學校可組織1次統一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不超過2次統一考試。不得在小學組織選拔性或與升學掛鈎的統一考試。7.採取等級評價方式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基本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命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導向,不出偏怪考題。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 取消考試大綱!初中生繼續「減負」,老師和家長卻想哭
    取消考試大綱11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長治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依據義務教育課程科學標準命題,將取消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此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這題超綱了,以後也不會出現了,考試時再難的題也不會超綱。先分清「中考」和」會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也叫「中考」,中考的分數是高中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總共是6門課程,評分從A+依次降低。「會考」是高中拿畢業證的考試,每門考試科目拿到60分即可拿的畢業證,是很基礎的考試。
  • 論減負與校外培訓
    減負的效果:家長的感覺並不明顯!減負究竟在減什麼?學生的學業負擔,還是家長的經濟負擔?事實是減掉了學校的在校時間,減少課業學業內容,嚴控學科教學不超標;今年開始有地方取消考綱,本來選學的課本內容,不得不重新學習起來;各種競賽,分班都是超綱選拔,學校教不了,考試卻要考,怎麼辦,上培訓班,有求必應,各種競賽班、強基班,總有一款滿足你;校內減負,培訓班加碼,實則孩子負擔更重;義務教育免費是一項惠民的重大國策,但在教育減負,各種考試加碼的現實下,家長白花花的票子流進了培訓班
  • 2020廣東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基層減負
    2020廣東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基層減負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面試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廣東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基層減負,廣東公務員面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減負!減負!這些科目的知識點不再教,究竟是錯是對?
    近日,國家出臺一項政策,專抓「減負」,然而這項政策出臺後,卻引起了多方爭論,有的認為這是正確的,應該支持,有的則表示「減負」不能這麼減,不利於孩子今後學習。超綱了!!(三年級以內,四位數的加減法,超綱)A:老師,為什麼我打小明一巴掌,小明疼,我也疼!B:這個啊…這個…怎麼能打同學呢?把你爸媽叫來!
  • 減負下,中國家庭的眾生相
    一時間各種杯賽取消,機構紛紛整改,「減負」和「禁止超綱」一時間成了關鍵詞。今年3月,《教育部,請不要給我們家孩子減負》的文章風靡網絡,當天上午就邁上10萬 ,點讚過萬。全國兩會期間,這個話題不斷發酵,此類主題文章不斷湧現,流傳甚廣。這至少說明,不希望減負,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觀點。
  • 中小學減負,校內校外一起規範才行!
    為什麼為孩子們減負這麼難?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成為各屆人士現在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教育專家指出目前的現狀是:「校內培訓、校外補」。教育部也指出:我們必須看到,部分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強化應試、提前授課、超綱授課,幹擾了正常教學秩序,破壞了教育者生態,增加了學生負擔,增加了家長經濟負擔,社會意見很大。校內也罷,校外也罷,減負必須齊抓共管。
  • 四部門聯手減負令初見成效 降「虛火」而非減「責任」
    整治無證無照機構、糾正超綱教學、嚴禁組織中小學生學科競賽……教育部等四部門聯手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為學生減負,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史上最嚴」整治實施,「減負令」成效初顯1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將從校內、校外多方聯動規範教育秩序,同時改變考試評價的「指揮棒」,建立健康的教育秩序,構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真正的學習從放學後開始——近年來,學業負擔「校內減、校外增」,已成為困擾孩子和家長們的教育怪象。
  • 處理好三對關係,破除「以綱為綱」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試大綱,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和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命題都要以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促進教考有效銜接。」高考大綱是高中教學的「指揮棒」,為高中教學提供了總體思路。就應試的實際需要看,考綱的確可以起到綱舉目張的指引作用。
  • 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今年的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領銜,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二、減負政策難以落地。由於對學校考評指標單一,學校以考試成績為指揮棒,為應對各種測評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數、名校錄取率和升學率。家長也熱衷尋求校外各類培訓,為學生購買大量教輔材料,每天文山題海,學生不堪重負。三、課本數量有增無減。
  • 英語「超綱學習」的好處
    而未來全球競爭這麼激烈,小學讀六年總共是2190天,這麼大好的智力發展窗口期,天天過知識「低保戶」的日子,也不像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樣子啊? 超綱這個詞,要看怎麼理解。一直以來,老師總是叮囑學生:「上課之前要預習,要帶著問題去聽課。」其實預習就是超綱。善於預習與提前學習,正是拉開學習成績的方法之一。許多孩子考上名校的秘密,也就是提前學會而已。
  • 為減負福田區小一、二期末考試取消統考 你怎麼看?
    據通知稱,「根據上級減負文件,本學期不組織全區一、二年級學生的期末檢測。」「由各校安排考試或考核。」&nbsp&nbsp&nbsp&nbsp將小一、小二的考試權回歸學校是否對「減負」有用?家長們對此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小一、小二本身壓力不大,這種「減負」沒有什麼意義。另外有家長認為不用橫向比較,孩子的壓力還是更小的。
  • 現在中小學生「減負」,學校減了,校外加,怎麼解?
    現在中小學生「減負」,學校減了,但考試形式內容沒變,家長學生都怕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只能去校外給自己孩子報培訓班。恨不得孩子成為十項全能,結果陷入越減負擔越重的惡性循環中。這是這些年來,專家年年講,但越減越重,學生減負看起來是個教育問題,實際上是個社會問題。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關於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2020
  • 小學不公布各科考試成績,是為學生減負?家長:掩耳盜鈴
    現在各地的中小學都已經放暑假了,但是很多學生家長卻不是很開心,原因在於一些家長發現很多學校現在基本上都不公布小學生的各科考試成績,使得很多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狀況怎麼樣根本不了解,為此學生家長很著急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