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淵博||文學中的珍寶——《論語》

2021-02-23 鄧林花開

請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獲得更多有溫度的文章

       春秋末年,一部偉大的儒家經典誕生了,它是文學中的珍寶——《論語》,時至今日博大精深的《論語》仍在綻放它那璀璨耀眼的光芒。

       在星期三的語文課上,在河南名師駱志成老師的帶領下,我終於有機會深入地學習研究《論語》。通過學習,我改變了對《論語》的錯誤認識:它是一本苦澀難懂的、布滿密密麻麻漢字的書。通過學習,我感受到《論語》的力量,覺得它雖然古老,但是充滿了生機,就像中華文學苑中的一朵幽蘭,至今都散發著清新的香味,讓人一下子就迷上了它,我和同學們認真地品味起《論語》中的人、事、理、情。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它以語錄體為主,其內容包括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等,凝聚了儒家的思想智慧,凝結了孔門弟子的心血,是儒家不朽的經典著作之根。

      打開《論語》我仿佛穿越了近2500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爭霸,逐鹿天下的春秋時期。《論語》的字裡行間,展示出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的形象是那樣的栩栩如生。比如,溫良恭儉讓誨人不倦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勤奮好學的顏回、豪邁直爽的子路、孝順父母的閔子騫以及善於政事、很有經濟頭腦的子貢等。書中人物,老師和學生都是普通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們師生在一塊研究學問、討論問題、輕鬆聊天,學生頂老師,老師罵學生,情境再現,歷歷在目。我最欣賞安貧樂道的顏回,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孔子高度評價他「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他踐行了老師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使我聯想到:諸葛亮居草廬、杜甫居草堂、身居陋室的劉禹錫、丹心赤子身無分文的革命先烈方志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周恩來。

      《論語》的精髓應該是孔子對「仁」的論述,關於「仁」,孔子在《論語》中多處提到,含義廣泛,我認為最重要有兩個含義:一是愛人。孔子的弟子樊遲問他: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許慎《說文解字》:「仁,親也,從人二」。很符合孔子「仁」的思想。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等級差別,按「亞聖」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戚,然後普及民眾,再推廣到萬事萬物,是先己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遞進。這是一種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之心」,是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基。二是克己復禮。在《顏淵》中答覆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裡強調的是「仁」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視聽言行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最高境界。

       我想到了宋朝名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來,他的學問差得多。當上宰相以後,宋太祖勸他讀點書。趙普每次回家,就關起房門,他從書箱裡取書,認真誦讀。第二天上朝處理政事,總是十分敏快。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普仍然擔任宰相。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宋太宗隨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書。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後來趙普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箱,裡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所以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文化的傳承不在於刻意的標新立異,而在於繼承和發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論語》是值得我們晚學後輩需要用一生去研讀,去踐行這古老而充滿生機的東方智慧。

        

       駱志成老師點評:《論語》是什麼?《論語》是從朗朗讀書聲中,體會到的道德言行;《論語》是在淡淡書香裡,品味到的做人方法;《論語》是中國幾千年文化沉澱的凝聚,是那顆璀璨的明珠!一個八年級的中學生在讀《論語》一半的時候,能有這樣的見識成文,確實難能可貴。雖然稚嫩,但是小作者獨到的見解,可圈可點。希望小作者繼續閱讀厚重的《論語》,寫出更多的真知灼見。

作者:河南省鄧州市城區四初中校區八三班 石淵博   聰明好學,熱愛讀史

輔導教師:駱志成,河南省名師

點讚是一種鼓勵,分享是一種美德

公眾號名:鄧林花開

❶  本刊傳播教育正能量,培養文學愛好者。

❷  本刊徵稿文學愛好者作品,教師下水文,

  學生習作,體裁不限。

❸  主編微信:2436027821欣賞者·馬

  投稿郵箱:2275804538@qq.com

4    本刊所獲讚賞百分之八十給作者,10元以下不再讚賞。

鼓勵是一種美德,分享是一種欣賞

相關焦點

  • 林語堂主編文學雜誌 世間再無《論語》唯幽默永存
    距今82年前的1932年9月16日,上海文壇出現了一份嶄新的刊物——《論語》半月刊,主編林語堂。《論語》的創刊,大大改寫了1930年代上海的文學地圖。   1932年1月上海「一·二八」事變之後,由於商務印書館毀於日本侵略軍炮火,中國現代文學重鎮的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改革後的《小說月報》被迫停刊。
  • 讀《論語》,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和豐富我們的詞彙
    《論語》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思想性,還在於它的文學性。《論語》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塑造人物的藝術以及敘事、抒情、說理的文學技巧,豐富了我們民族語言的藝術寶庫。讀之,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論語》寫人,不傳其形狀,但現其精神,遺貌傳神,口吻畢肖,所及人物,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聲口。
  • 雜談《論語》中說君子
    君子是古代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的一個詞語,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論語》是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據說在《論語》中「君子」共出現了108次,「小人」共出現24次,其中19次「君子」和「小人」同時出現。
  • 日本幼兒園教《論語》,150種成語6年級水平漢字,家長爭相報名!
    導語:日本幼兒園教《論語》,院長:希望孩子都能成功,會抓好童年時期!一則日本幼兒園教論語的事件,逐漸在網上引起了各界人士強烈的關注。提到日本這個國家, 相信不少人都會嗤之以鼻,因為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在我國犯下了滔天罪行,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日本這個國家還是不敢站出來,向我國承認當年曾經犯下的錯誤。不過在如今這樣的和平年代,不少國人已經和日本人開始和平相處,相互學習對方優秀的東西。
  • 出自論語中的寶寶名字推薦 敦厚溫和 謙虛有禮
    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由此就可以說明論語在文學中的地位有多高了,而今天就是為大家介紹出自論語中敦厚溫和的寶寶名字,有喜歡的可以做個參考!出自論語中敦厚溫和的寶寶名字推薦出自論語中的寶寶名字推薦 敦厚溫和 謙虛有禮【北辰】
  • 中高考接連考察《論語》,再不重視,孩子將要吃大虧
    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典中的經典,因蘊藏深刻哲理,被無數名家推崇。《論語》納入語文經典閱讀考查範圍。近幾年來,《論語》在中考試卷中的分值佔比也越來越高:論語已經成為中高考必考模塊
  • 《論語》中「君子」出現107次,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君子」?
    在《論語》20篇中,「君子」一詞共出現107次,從開篇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到末篇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可謂是首尾呼應,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繫的、不斷深化的君子修養體系。那麼在孔子看來,人應該如何才能修行稱為君子呢?
  • 《論語》中的成語
    《論語》中的成語    1、任重道遠: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出處:《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出處:《周易·繫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論語·子罕》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 它是北宋瓷器中的異類,被乾隆當成貓食盆用,如今是珍寶中的珍寶
    它是北宋瓷器中的異類,被乾隆當成貓食盆用,如今是珍寶中的珍寶一說奢侈品,估計大部分人心裡想到的代表都是愛馬仕,古馳,香奈兒等外國品牌。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曾幾何時,中國瓷器也是令世界所驚嘆的奢侈品代表。
  • 《論語》起名,充滿文學典故和書香氣息
    在古代,文人學士讀書做學問的必修課程就是《論語》了,它不僅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而且其中為人處世的道理,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可以說其對中華民族道德觀念的產生和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很適合從中取名,那接下來起名網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論語》中的名字,每一個都很有意義!
  • 我國「最幸運」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珍寶差5釐米
    ——《論語》古人對後事非常的看重,認為人在去世之後會到另一個世界中,俗稱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對自己的墓葬以及陪葬品也有一定的要求,以為這樣可以繼續生前的享受。盜墓賊的盜墓技術非常的高,仿佛都知天命曉地理,但是再高也高不過古人的智慧,古人為了能夠不使自己的墓地被盜,通常會在裡面設置一些機關,所以盜墓賊有些時候也會失手,就如江西省的一座古墓,被稱為是最幸運的墓地,盜墓賊挖了15米之後就不挖了,離墓中珍寶只差5釐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論語》中的子夏
    在孔門弟子中,與子遊並列為「文學」科。子夏在孔門弟子中的地位相對比較高,後世治「五經」的人,往往稱他們的學說得之於子夏的傳授。相傳《毛詩序》即為子夏所作,《春秋》之公羊、穀梁二家,也為子夏所傳,據說他還著有《易傳》。這些說法雖未必可信,但也反映了後人對他的推崇。
  • 《江南百景圖》珍寶焦尾琴怎麼樣 珍寶焦尾琴介紹
    導 讀   江南百景圖中有許多的珍寶可以獲得,每一樣的珍寶都有自己獨特的屬性,而且也有適合的人物佩戴,那麼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了江南百景圖珍寶焦尾琴介紹
  • 李零讀《論語》:古人讀《論語》有哪些版本?
    《古論語》有21篇,何晏說它與《齊論語》《魯論語》篇次是不一樣的,文字也有差異,彼此對照,有四百多字的差異。桓譚說有六百四十字的差異。《漢志》中知識收錄了其文本,並沒有師說。何晏在做《論語集解》的時候,收入了孔安國傳,來歷不明很多人懷疑不是當年的原本,有可能是扶卿和馬融傳下來的文本。在世不傳。
  • 從莎士比亞到福爾摩斯:大英圖書館的珍寶
    大英圖書館正式宣布,與中國國家圖書館聯合舉辦展覽- 「從莎士比亞到福爾摩斯:大英圖書館的珍寶」(Shakespeare to Sherlock: Treasures of the British Library)。
  • 大英圖書館珍寶漂洋過海來見你
    原標題:大英圖書館珍寶漂洋過海來見你 4月21日,由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大英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展覽「從莎士比亞到福爾摩斯: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典籍博物館正式開幕。在略顯幽暗的展廳裡,保存完好的手稿安然地放置在櫥窗裡,向讀者靜靜地訴說著幾百年前的故事。
  • 《論語》名句賞析:百裡挑一的女孩名字,個個出自文學典故
    中國人起名自古即有「文論語,武周易」之說。 中國人的名字很有文化內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論語》所賜。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名字來源於論語文雅氣質的句子,二是起名遵循《論語》彰顯文化內涵的美學傳統。比如,陳毅,開國元帥,名字出自《論語》:「士不可不弘毅」。
  • 女寶寶取名:《論語》人見人愛的女寶寶名,個個有文學典故,古典仙氣
    《論語》雖然與現代社會相距上千年,卻依然為我們呈現了當時的情況,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也是越來越多人選擇《論語》取名的緣由。 1. 以文取自《論語顏淵篇》:「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以文」在詩句中代表著根據文化、文章、文學來交友,來幫助對方。2. 怡如取自《論語鄉黨》: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走出來,下了一級臺階,面色舒展,怡然和樂。
  • 《論語》中的子張思想
    關於他的歷史記載,除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有簡略記述外,更多集中在儒家經典著作《論語》中。《論語》中有關顓孫子張的思想觀點和主張,既有別人對他的評價,也有他與孔子的十多段對話,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顓孫子張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 《論語》中的教育觀及現實意義
    家長匯 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德行 言傳身教 《論語·子路》中說到:苟正其身矣 家長匯 針對學習能力的情況 因材施教 《論語·雍也》中說:「中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