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剛過,國內很多地方已經可見寒意
雖然我們還是在廣東光著腿,不過降溫也很快就到了
根據天氣預報,這周末廣州就將迎來一小波冷空氣
「寒露不露腳」的原則要記住了
秋冬養陽,此時宜收斂,要將陽氣收回來,保養存於體內,同時要養陰
黃精性味甘平,滋而不膩還能補中益氣、滋陰潤燥,用於肺虛燥咳、脾虛納差、腎虛腰膝酸軟等肺脾腎症狀。
黃精需經蒸製等炮製後使用,特別是經過九蒸九曬後的黃精,補氣養陰的滋補效果更強,故有「黃精可代參芪」一說。
參斛氣陰雙補湯
主要功效:補氣養陰、補益肺脾腎
材料:生曬參3g、幹品石斛5g、黃精10g、幹淮山10g、杞子2g、去皮雞150g(1-2人量)。
烹調方法:
藥材衝洗備用。雞去皮及內臟、脂肪,洗淨,斬件、飛水。所有藥材放入燉盅內,加水9分滿,武火燉15分鐘改文火燉煮45分鐘,加食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石斛甘、微寒,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湯中石斛選幹品,相對於鮮品,其滋陰清補的作用更強。寒露養陰精,同時不能忘記補氣提氣,故湯中不但用了石斛、黃精養陰滋陰,還搭配了淮山和生曬參以加強補氣的功效,以期氣陰同補、陰陽同調。淮山,常用藥食兩用湯料,淮山跟黃精一樣,同為氣陰雙補的中藥材,但與黃精偏於滋陰潤燥不同,淮山偏於補氣、健益脾胃。生曬參大補元氣、益肺補脾、生津養血。眾藥與溫補的雞肉一起,使本湯具有補氣滋陰、肺脾腎同補的作用。但石斛、黃精性粘膩,脾虛溼阻、痰溼壅滯、腹滿便溏者不宜;實證者不宜。
黃精燉甲魚
主要功效:滋陰潤燥、健膚養血
材料:黃精10g、幹桑葚10g、玉竹10g、枸杞5g、甲魚半隻、瘦肉50g、生薑、料酒適量(2-3人量)
烹調方法:
將宰殺後的甲魚用開水燙後刮去背及裙邊黑膜、腳上白衣,剁去爪、尾,開腹除內臟,洗淨,放入清水中煮沸5分鐘,取出撕去黃油,剔除背殼、腹甲及四肢粗骨,切成2釐米小方塊,置入燉盅內,加入1L清水,再將洗淨的黃精、桑葚、玉竹、瘦肉、生薑等食材一同放入燉盅燉至甲魚肉爛熟為止,最後放少許黃酒和食鹽,吃肉喝湯。
湯品點評:
桑葚性寒味甘酸,可滋陰養血、生津潤燥;玉竹性平味甘,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甲魚味甘性平,可滋陰補腎、清退虛熱;以上所有藥食材搭配在一起可有滋陰養血、生津潤膚的功效,很適合母親食用,由於此藥膳偏於滋陰養血,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母親不宜過多食用,或在烹調時添加陳皮、黨參、淮山等健脾胃的藥食材調和一下。
黃精麥冬燉瘦肉湯
主要功效:潤肺滋陰、益胃生津
材料:黃精10g、麥冬10g、圓肉5g、瘦肉100g(1-2人份)。
製作方法:
藥材稍衝,瘦肉飛水切塊,放入燉盅,加水8-9分滿,文火燉1-1.5小時,加食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冬季氣候乾燥,口乾咽幹,皮膚乾燥脫皮,想想都感覺不爽,平素陰虛見症者更加感覺明顯。故冬季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避免過多進食辛溫燥熱之品,平時常用的雪梨百合湯、蘋果雪梨湯、沙參玉竹煲瘦肉外,還可以考慮一下黃精麥冬燉瘦肉。
而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其主要的水溶成分黃精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動脈硬化、降壓降糖等作用。麥冬潤肺清心,與黃精一同,潤肺滋陰,可以用於肺胃陰虛見燥咳少痰、想食卻納不多、口咽乾燥、大便幹秘,也可用於糖尿病上消口渴多飲者。脾胃虛寒、陽虛者不宜。
西洋參黃精煲黃鱔
主要功效:益氣、生津、養血
材料:西洋參10g、黃精20g、黃鱔500g、瘦肉100g、生薑、料酒適量(3-4人量)。
烹調方法:
黃鱔洗淨後切成小段,鍋中放入少許植物油,待油熱放入生薑及黃鱔稍微爆香,加入少許料酒,起鍋備用;瘦肉洗淨切片;西洋參、黃精洗淨後放入煲中,加2000-25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改為文火煲30分鐘,然後放入黃鱔、瘦肉繼續同煲15-20分鐘,最後調味食用。
湯品點評:
黃鱔性溫味甘,可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一般可用於體弱虛勞,腎氣不足之腰痛、腰膝酸軟等證,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看,每100g黃鱔中含有18g蛋白質,而僅含有1.4g脂肪,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對於糾正營養不良有一定的作用;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可補氣養陰,清熱生津,配合黃鱔食用可減少其溫性,夏季也不會感覺燥熱;黃精性平味甘,可補氣養陰,健脾潤肺,故三者合用,可加強益氣生津養血的功效,端午節前後不妨一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趙冬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鍾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