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停薪留職的事業單位職工,對退休待遇的影響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2020-12-13 五險一金問答

總體上是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單位沒有按時為你進行調劑和調薪,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正常上班的職工有差距,對養老金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事業單位停薪留職是上世紀90年代最為流行的方式,我在90年代初也是辦理過停薪留職手續的,後來由於政策不允許繼續停薪留職了,沒有辦法自己只好辭職離開原來的機關。你到現在還能長期停薪留職是非常幸運的,這說明你們單位的領導對你格外關照,到現在還允許你長期停薪留職,也說明你在停薪留職期間事業發展比較順。停薪留職對你有好處。既然通過停薪留職已經得到了好處,那麼退休前回單位上班,今後養老金受點影響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不能所有的好事情都讓你一個人佔了,這對單位其他職工不公平。

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高低,主要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帳戶餘額、所在地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城鎮人口預期平均壽命等因素來確定。如果在停薪離職期間,原單位在2014年10月1日以後,按照你的檔案工資為你按時繳納了養老保險,按時繳納了職業年金,為你定期調整職級待遇和工資等級待遇,並按照新的職級工資待遇繳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你在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是不受任何影響的。

但是很多單位在對待停薪留職人員時,其管理辦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單位雖然同意了你停薪留職,但是認為你離開後,工作需要其他同志來承擔,在編制有限的情況下,你還要佔著單位的編制,享受著單位的職工待遇,心裡多少有點不平衡,所以在調職調薪時難免會後受到一些影響,再加上由於你是辦理了停薪留職的人員,勞動關係還在用人單位,但用人單位不會為你承擔單位繳納部分的養老保險等五險一金的費用,即使由用人單位按照在職職工的方式來繳納,但這部分費用還是需要你個人來承擔,所以繳納的保險費用可能與在單位正常上班時相比,基數還是要低一些,這對養老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職業年金部分,由於用人單位繳納的比例是8%,個人繳納部分是4%,你作為停薪留職人員,這12%的職業年金費用都應該由你來全部承擔,如果你沒有承擔的,退休後也就無法享受職業年金。

事業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比例都是比較高的,按照停薪留職的協議,用人單位也是不會為你承擔住房公積金的繳納的,也會要求你來全額承擔住房公金的繳納費用,單位繳費加個人繳費,每月的繳費金額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這一塊的損失也是比較大的,繳費是你全部承擔,不繳相當於你沒有住房公積金,所以交不交你都是有損失的。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長期停薪留職人員,退休前幾年回去上班,對於退休後的待遇多少還是有一定的損失,主要表現在停薪留職期間的繳費基數、職業年金和住房公金等方面。如果退休前幾年回去上班,有助於減少停薪留職期間的差距,但和沒有辦理過停薪留職的人員相比,多少還是有一定的損失。

相關焦點

  • 長期停薪留職,退休前回到原單位,退休後的待遇有影響嗎?
    眾所周知,長期停薪留職的公務員,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都會被定義為「吃空餉」,如果拒不上崗,就會被組織部開除公職崗位,以後和公職崗位再也沒有緣分。按各地自行實施的 「停薪留職」 政策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還要籤訂合同,規定停薪留職期間的權利與義務。
  • 長期停薪留職,退休前回原單位上班,對退休後待遇有什麼影響嗎
    機關事業單位的停薪留職政策已經全面停止。長期停薪留職不上班,會被認定為「吃空餉」行為,如果拒不上崗,會被組織人事部門開除公職。事實上,按照之前各地方政府自行實行的「停薪留職」政策規定,雙方要籤定合同,規定傍薪留職期間的權力與義務。
  • 香坊區事業單位取消停薪留職
    本報訊(吳昌林記者趙琳)香坊區今起率先對全區159家事業單位進行改革,對政策分流下來的800餘人,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創辦領辦企業,同時對事業單位進行人事制度改革,今天開始不允許再辦停薪留職,也不允許存在停薪留職人員。
  • 中小學教師與高校教師退休後的待遇差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教師都是屬於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1日起,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納入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範疇,都同樣存在退休中人、退休新人等情況。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 楊於澤:「停薪留職」待遇政府說了不算
    江西省日前印發《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經單位批准後,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職工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就業或停職繼續創業。 這實際上就是過去人們耳熟能詳的「停薪留職」政策,對此,很多人說了很多好話。
  •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工資待遇的差別是這樣形成的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工資待遇有差別嗎?當然肯定是由有差別的,因為兩者的屬性不一樣,在職時我們領取的是工資,工資是什麼,就是勞動報酬,退休後我們領取的是養老金,而且還是基本養老金,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質。
  • 可不可以鼓勵機關事業幹部停薪留職創業?
    可不可以鼓勵機關事業幹部停薪留職創業?碧翰烽/文多年前,關於停薪留職,是一個比較常見,也是比較時髦的說法。特別是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相信有一些人經歷過,也成功過。4月20日,華夏保險內部發文稱,受疫情影響,今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不論華夏保險是什麼樣的公司,能夠出臺這樣的規定,都是值得關注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 追憶「停薪留職」一族的五味年華
    據北京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因『停薪留職』與原單位發生糾紛的案例頗多。」 「停薪留職調琴師顧伯良上訴」一案便是典型一例。也由此,讓我們再次從焦點中走入「停薪留職」這一塵封已久的話題。
  • 養老金並軌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會吃虧嗎?
    之前的時間段,是算作視同繳費,意思就是說,雖然你在這之前,沒有給社保方面繳納養老金,但是系統就算作你交過了!那麼對於事業單位職工來說,這個到底虧不虧呢?可以思考以下幾個方面:1.如果不繳納養老金,那麼本應繳納到社保的這些部分會給誰了?
  • 停薪留職是什麼東東?
    停薪留職其實是指為了使特定職工有期限離崗停薪並保留職工身份,它一般由用人單位和職工籤訂停薪留職合同(協議),具體約定停薪留職期間雙方相互權利和義務
  • 退休年齡到了,在單位辦退休和在社會上辦退休,待遇有什麼不同?
    問題: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題主說的應該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辦理退休的待遇問題,或者說就是在問養老金的計算有何不同。在單位辦退休的概念比較清晰,在社會上辦退休,指什麼情況,有些同志不見得清楚。其實主要是指沒有穩定工作單位,個人繳納全部社保費用的人,包括普通個人存檔身份參保人員,靈活就業人員,4050人員和失業人員。那麼到了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呢?要分退休審批和養老金待遇兩方面來說。
  • 停薪留職,單位要求個人承擔全部社保費用,包括單位部分,合理嗎
    辦理完停薪留職手續,單位要求個人繳納五險一金,包括單位部分都由個人全部承擔,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停薪留職是以前事業單位執行的一種人事管理方式,經本人申請、單位同意後,原單位保留崗位、編制,正常考核,正常晉升檔案工資,職工離職自主就業或者創業。在此期間,單位不承擔個人的任何工資、福利、補貼等待遇,也不參與單位實際工作。停薪留職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產物,是為了解決企事業單位人員富餘問題的人事管理辦法。隨著事業單位的管理規範,這一做法已經基本停止。
  • 停薪留職、內部休假辦法,你了解多少?
    2.勞保福利待遇問題:職工在停薪留職期間,不享受原單位的各種福利待遇、勞保津貼和勞動保護用品。  3.工齡計算問題:職工在停薪留職期間,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退休養老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等,繳納的可以計算連續工齡,不繳納的不計算連續工齡。
  • 停薪留職長期不回,是否必須通知,為什麼
    停薪留職長期不回,實際上就是「吃空餉」,也會被按照「吃空餉」進行清理整頓,限期歸隊,否則直接辭退。停薪留職是上個世紀遺留的政策,早已經清理過了,在「吃空餉」清理的時候,又徹底再清理了一次,現在已經沒有這類政策和這類人了。
  • 停薪留職、內退人員與新單位發生爭議的按勞動關係處理
    停薪留職、內退人員與新單位發生爭議的按勞動關係處理
  • 國營企業職工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是否一致?
    導讀:作為一名國有企業負責退休管理工作的HR,經常接觸很多國營企業和大集體退休的職工。實際上:國營企業職工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差距很大。我們通常說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養老金待遇;二是統籌外待遇。
  • 江西國企員工創業可停薪留職三年 待遇對職工選擇影響較大
    經過單位批准後,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職工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就業或停職繼續創業。這是我省《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中的一項規定。此政策一出,引發社會關注。記者12日走訪了部分國企職工、主要負責人及專家學者,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 事業人員還能以停薪留職、兼職、請長假等方式,長期不上班嗎
    事業單位人員停薪留職政策,各地已經陸續停止。不僅如此,從2005年開始,中組部要求各地清理「吃空餉」人員,2015年後進入專項清理收尾階段,嚴格查處在編不在崗人員和「吃空餉」人員,要求及時予以清理,並追究本人和單位、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收回違規發放的工資福利補貼等。
  • 2020年辦理退休,事業單位職工35年工齡,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如果是事業單位退休,35年工齡並不能決定養老金能領多少錢,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跟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有直接的關係。最近有一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留言說,自己在事業單位工作,到2020年是35年工齡。退休時,技術崗位一級,薪資等級是39級,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有啥區別?憑這點,公務員分分鐘秒殺事業編
    有網友諮詢:在事業單位退休和行政機關退休待遇有什麼區別?不得不說,這方面區別太大了。為什麼很多人糾結於編制和身份,很大一部分原因與此有關。一、在2024年以中人身份退休,同級別的行政機關在編人員普遍高於事業單位人員具體的政策和細節不解釋了,直接用數字說話。前段時間,單位剛好辦了幾個退休幹部,其中一個11年的正處調研員退休,退休金+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生活待遇等各項加起來,每月到手7200多,相當於其在職工資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