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個媽媽的後臺留言:
我娃一年級迷《哈利·波特》看到4了,明顯慢了,那麼多好書都沒看就抱著《哈利·波特》那麼厚的,有時候還告訴我沒之前好玩了,我不想讓他看了,想讓他看點薄本的故事,他還不幹,你說我答應他嗎?
我家是男孩看書挺多挺有速度,理解能力都比較好,但是語言匱乏,有時候讓他總結一個意思不會說,寫日記也很直白的幾句話。這樣堅持閱讀他喜愛的故事書下去能厚積薄發?我很忐忑。
看到第一句話,我就想要給這個男孩一個大大的贊了!
要知道,從幼兒時期的繪本閱讀過渡到小學時期的純文字閱讀,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很多孩子都是需要家長的幫助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
而你家的天才少年,自己能夠憑著興趣一口氣看到《哈利·波特》4,高興還來不及,讚賞還來不及,鼓勵還來不及,真不知道媽媽還擔憂什麼、忐忑什麼?!
當孩子看到《哈利·波特》4明顯慢下來,覺得不如前面好玩又捨不得丟開的時候,其實是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啊!
怎麼幫?
陪孩子一起看,和他一起在網上下載《哈利·波特》電影,買《哈利·波特》電影立體書……
想讓孩子丟下心頭好,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他看個夠,挖空心思、開動腦筋、想盡各種辦法、超乎他的預期地滿足他,等他覺得夠了,自然會說NO。
媽媽這裡提到「好書」一詞,我想說這個標準是非常主觀的,有局限性的,千萬不可強求。
至於媽媽因為孩子不會說總結意思而斷定孩子的語言匱乏,我真心想找塊豆腐撞上去。
作為一個資深書蟲,我想說「總結意思」什麼的弱爆了,神煩的好不好?
以《哈利·波特》為例,這樣的故事書,第一遍讀的時候肯定是看情節,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會一鼓作氣看下去。
等看完第一遍,還覺得不過癮,再看第二遍,才會注意到人物對白的精巧、心理變化的微妙、景色描寫的壯美……
再看第三遍,又會發現反派人物的可愛可憐之處,正派人物的細思恐極之處……要知道,天涯上還有人通過解讀《赫敏為什麼不能愛上哈利》來分析歐洲人劃分等級的標準和歷史背景呢。
一本經典的讀物,一定是豐富的、立體的,值得再三回味和推敲的,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總結歸納的?
我敢打賭,你家天才少年根本不是不會總結意思,壓根兒就是高冷範兒,不想說,懶得理你啊!
不信你換一種方式,和他一起討論討論魁地奇世界盃或者問問他期待被學員帽分到哪個學院,想在對角巷的魔杖店裡被一根什麼樣的魔杖相中,如果他有一件隱身衣想幹什麼……你一定會被驚到的!!!
——當然,前提是你也要熟讀《哈利·波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閱讀如此,寫作也是一樣。
親愛的媽媽們,千萬別逼著孩子寫什麼鬼日記,除了讓娃受罪、自己添堵之外,還早早地扼殺了孩子寫作的興趣,得不償失啊!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
當然是讓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啊!
比如這位愛《哈利·波特》的男孩,媽媽可以鼓勵他寫續集啊,《哈利·波特》第四本是青少年時期的故事,已經超出了一年級男孩的喜歡範疇,所以他會覺得不如前面的好玩。
那好啊,我們自己寫啊,寫中國版的《哈利·波特》行不行啊,寫湖南長沙版的《哈利·波特》行不行啊,把自己班上的同學都寫到故事裡去行不行啊……還可以讓孩子邀請同樣愛好《哈利·波特》的同學一起排話劇啊,自己寫劇本啊……
天啦!我只是想想就很激動,真想對這位媽媽說,大膽鼓勵你家的天才少年,讓他在自己的興趣上一路狂奔吧!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轉自公號:「大鳥範」,公號ID:bigbirdfan。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