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看《哈利·波特》,媽媽擔心什麼?

2021-03-03 小學生閱讀指南


收到一個媽媽的後臺留言:

我娃一年級迷《哈利·波特》看到4了,明顯慢了,那麼多好書都沒看就抱著《哈利·波特》那麼厚的,有時候還告訴我沒之前好玩了,我不想讓他看了,想讓他看點薄本的故事,他還不幹,你說我答應他嗎?

我家是男孩看書挺多挺有速度,理解能力都比較好,但是語言匱乏,有時候讓他總結一個意思不會說,寫日記也很直白的幾句話。這樣堅持閱讀他喜愛的故事書下去能厚積薄發?我很忐忑。

看到第一句話,我就想要給這個男孩一個大大的贊了!

要知道,從幼兒時期的繪本閱讀過渡到小學時期的純文字閱讀,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很多孩子都是需要家長的幫助花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

而你家的天才少年,自己能夠憑著興趣一口氣看到《哈利·波特》4,高興還來不及,讚賞還來不及,鼓勵還來不及,真不知道媽媽還擔憂什麼、忐忑什麼?!

當孩子看到《哈利·波特》4明顯慢下來,覺得不如前面好玩又捨不得丟開的時候,其實是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啊!

怎麼幫?

陪孩子一起看,和他一起在網上下載《哈利·波特》電影,買《哈利·波特》電影立體書……

想讓孩子丟下心頭好,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他看個夠,挖空心思、開動腦筋、想盡各種辦法、超乎他的預期地滿足他,等他覺得夠了,自然會說NO。

媽媽這裡提到「好書」一詞,我想說這個標準是非常主觀的,有局限性的,千萬不可強求。

至於媽媽因為孩子不會說總結意思而斷定孩子的語言匱乏,我真心想找塊豆腐撞上去。

作為一個資深書蟲,我想說「總結意思」什麼的弱爆了,神煩的好不好?

以《哈利·波特》為例,這樣的故事書,第一遍讀的時候肯定是看情節,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會一鼓作氣看下去。

等看完第一遍,還覺得不過癮,再看第二遍,才會注意到人物對白的精巧、心理變化的微妙、景色描寫的壯美……

再看第三遍,又會發現反派人物的可愛可憐之處,正派人物的細思恐極之處……要知道,天涯上還有人通過解讀《赫敏為什麼不能愛上哈利》來分析歐洲人劃分等級的標準和歷史背景呢。

一本經典的讀物,一定是豐富的、立體的,值得再三回味和推敲的,又豈是三言兩語可以總結歸納的?

我敢打賭,你家天才少年根本不是不會總結意思,壓根兒就是高冷範兒,不想說,懶得理你啊!

不信你換一種方式,和他一起討論討論魁地奇世界盃或者問問他期待被學員帽分到哪個學院,想在對角巷的魔杖店裡被一根什麼樣的魔杖相中,如果他有一件隱身衣想幹什麼……你一定會被驚到的!!!

——當然,前提是你也要熟讀《哈利·波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閱讀如此,寫作也是一樣。

親愛的媽媽們,千萬別逼著孩子寫什麼鬼日記,除了讓娃受罪、自己添堵之外,還早早地扼殺了孩子寫作的興趣,得不償失啊!

那怎麼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

當然是讓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啊!

比如這位愛《哈利·波特》的男孩,媽媽可以鼓勵他寫續集啊,《哈利·波特》第四本是青少年時期的故事,已經超出了一年級男孩的喜歡範疇,所以他會覺得不如前面的好玩。

那好啊,我們自己寫啊,寫中國版的《哈利·波特》行不行啊,寫湖南長沙版的《哈利·波特》行不行啊,把自己班上的同學都寫到故事裡去行不行啊……還可以讓孩子邀請同樣愛好《哈利·波特》的同學一起排話劇啊,自己寫劇本啊……

天啦!我只是想想就很激動,真想對這位媽媽說,大膽鼓勵你家的天才少年,讓他在自己的興趣上一路狂奔吧!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轉自公號:「大鳥範」,公號ID:bigbirdfan。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英國人最愛看什麼書?最暢銷的竟不是《哈利·波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人最愛看什麼書?據英國《每日鏡報》11日報導,英國知名網購平臺OnBuy一項長達3年的跟蹤調查顯示,英國人雖然喜歡讀書,但最暢銷的書籍卻不是《聖經》或《哈利·波特》。結果顯示,約35%的成年人在過去5年間沒能讀完一本書,67%的人想多讀點書,44%的人最喜歡犯罪和驚悚類書籍,28%的人則經常看愛情類書籍。最不受歡迎的是詩歌、戲劇和評論類圖書(2%的人選擇)。OnBuy還公布了該平臺最暢銷的書籍榜單,前三名分別是卡米尼·託馬斯的《現代性愛經》、J·K·羅琳 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以及介紹大麻歷史的《大麻味道書》。
  • 魔法媽媽的咖啡館―――哈利·波特為何暢銷不衰
    魔法媽媽凱瑟林·羅琳  書市上有一本書,它寫的是一個無人疼愛、受氣、孤單的孩子,忽然間發現有一個魔幻的世界,可以供他無拘無束地飛。這就是以42種語言,飛入世界各地暢銷書排行榜的系列兒童暢銷書《哈利·波特》。第四集《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亮相市場之後再次掀起熱潮。
  • 《被詛咒的孩子》不是羅琳寫的,但哈利·波特迷不在乎
    鐵桿哈利·波特迷在上演《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的倫敦皇家劇院外COS哈利·波特。  紐約時報 圖儘管距離J.K.羅琳出版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已經快十年了,鐵桿哈利·波特迷的熱情似乎沒有分毫消減。
  • 《哈利·波特》會讓孩子更叛逆嗎?
    叛逆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常見表現。但如果有人認為孩子的叛逆與一套書的影響密不可分,你會怎麼想?我的朋友最近憤憤不平地表示,她兒子越來越不像話了,每天把她氣得心口疼。其實細究下來,孩子並無出格的地方,無非就是不聽話,脾氣大,愛頂撞,對待學習沒有小學時那麼上心。其實成績也還好,沒有退步,思想也正常,與早戀、抑鬱等傾向沾不上邊。
  • 《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文版10月面世
    編者按:《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以J.K.羅琳、約翰·蒂法尼和傑克·索恩創作的全新故事為基礎,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八個故事,是一部由傑克·索恩執筆的全新劇本,也是第一個被搬上舞臺的「哈利·波特」官方故事。舞臺劇的全球首演於2016年7月30日在倫敦西區舉行,一票難求,同時帶動了該舞臺劇的劇本在全世界暢銷。
  • 《哈利·波特》「八」終於來了:伏地魔有個女兒?
    該舞臺劇的全球首演於2016年7月30日在倫敦西區舉行,緊隨其後出版的「特別彩排版」劇本將把哈利·波特和朋友、家人們的新的冒險旅程帶給世界各地的讀者。《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舞臺劇由索尼亞·弗裡德曼製作公司、科林·卡倫德和哈利·波特戲劇製作公司出品。《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英文版打破2016年度預售紀錄,北美地區兩日賣出2,000,000冊。
  • 《哈利·波特》「八」終於來了,中文版首發式在京舉行
    正像第七冊結尾時哈利的小兒子阿不思所擔心的,他果真被分院帽分進了斯萊特林。而且,他還成了德拉科·馬爾福的兒子斯科皮最好的朋友。不知什麼時候憑空冒出了一個伏地魔的女兒,還冒出了一個新的預言:「當礙事的被幹掉,當時間被轉換,當看不見的孩子謀殺了他們的父親:黑魔王就會回來。」可怕的是,哈利的傷疤又開始疼了……誰是那個「礙事的」?
  • 對話馬愛農:「哈利·波特」與文學想像
    馬愛農:這個確實是哈利·波特當中的一個難點,因為羅琳使用的都是字典上查不到的,一般都是有拉丁語的詞根再加上後綴,從詞根上隱約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這個詞並沒有具體的含義,我們要結合上下文,知道這個咒語起一個什麼作用,會給對方造成什麼傷害再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選擇中文裡比較有利的詞句表達出來,對於中文的翻譯我們也是有一個摸索,這是一個越翻越好的過程,因為哈利·波特這套書有一個特點,就是你翻譯第一本的時候並不知道後面的結尾
  • 9歲聽懂英文版《哈利·波特》:我發現孩子興趣到位了,大人真的可以很省心!
    花友@Ella媽媽家的小姑娘,英語啟蒙路線說起來也很簡單,聽力先行 - 分級閱讀入門 - 8歲讀初章書;然後,憑著對「魔法」的一腔熱情,9歲就開始聽讀《哈利·波特》這樣的高章書了。這篇文章裡,@Ella媽媽和我們分享了她女兒在英語聽讀、閱讀中積攢的不少好經驗。她說:我第一次體會到,只要孩子興趣到位了,大人可以超級省心。
  • 盤點《哈利·波特》中的5位好爸爸,反派不代表不愛自己的孩子
    雖然在《哈利·波特》的世界有一些像託比亞·斯內普、老巴蒂·克勞奇等等不稱職的父親,但也有很多寵愛孩子,為了自家寶貝可以與人拼命的好爸爸。今天,小斯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5位《哈利·波特》中的好爸爸。作為7個孩子的父親,他雖然無法給他們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但他卻讓孩子們可以在一個溫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韋斯萊先生從不會給孩子們灌輸些什麼,而是任由他們自由生長,因而7個孩子長大後不僅性格不一樣,而且興趣愛好也不相同,但他們都在各種的領域成為了優秀的人才,這讓韋斯萊家成為了第二次巫師大戰後最有影響力的家族。
  • 《哈利·波特》系列角色介紹|哈利·波特|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哈利·波特、赫敏·格蘭傑和羅恩·韋斯萊三個人被稱為「鐵三角」。赫敏是獨生女,出生在9月19日,處女座,頭髮是棕色的,非常濃密蓬鬆。她非常愛鑽研,有時顯得獨斷獨行。她的知識在他們許多的冒險之中證明有用。她唯一不喜愛的一個主科是佔卜學,認為是「不精確」的學問。赫敏的父母都是麻瓜牙醫,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現兩個的麻瓜巫師之一(另一個是哈利的母親莉莉·波特)。
  • 哈利·波特40歲生日快樂!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哈利·波特》!
    ,它告訴孩子們什麼是愛,什麼是勇氣,它告訴大人們如何去愛,如何變得勇敢,如何在黑暗來臨時仍滿懷希望,它讓所有喜愛它的觀眾相信另一個美好世界的存在。或許是因為,每個曾經在成長路上有著奇奇怪怪煩惱的孩子,都能在《哈利波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 哈利·波特,40歲生日快樂!
    從這個角度來看,『哈利·波特』系列絕不是簡單的兒童文學作品,而是真正能夠伴隨讀者成長並影響其一生的系列圖書。」王瑞琴說,「魔法不僅存在於虛幻的世界裡,更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魔法世界不僅僅是在講述咒語和道具,更是在告訴讀者勇氣、愛、友誼與正義的力量。」
  • 孩子愛愣神,愁壞人,媽媽不用擔心,也許這是一枚學霸
    你也不知道寶寶具體在看什麼,還是想東西,就是小眼睛盯著一處,一動不動。在古代這是用來練習射箭的第一步。,什麼時候看的像棒子一樣粗,劍就能練好了。愛發呆的孩子有可能是個學霸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表示很喜歡發呆,而且愛發呆的大多學習也非常好。
  • 哈利·波特續集《被詛咒的孩子》英文版上市,中文版十月出版
    這第八個故事其實是一部名為《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的舞臺劇,由J.K.羅琳、約翰·蒂法尼和傑克·索恩共同創作。它講述了19年後哈利的故事:他成為一個已婚男人、三個學齡孩子的爸爸、一名超負荷工作的員工。他和陰魂不散的過去搏鬥,而他的小兒子阿不思則必須不斷抗爭以擺脫自己不想要的家族傳承。
  • 孩子擔心完不成作業而自殺,媽媽痛哭!網友:缺愛的孩子真可憐
    當天,老師要求寫一篇一頁半的作文,下午5點交;四點半,女孩發語音說自己只寫了一頁零一行,擔心5點鐘完不成作業,媽媽並沒有在意,只是告訴女兒要儘快完成6點,爺爺在家裡沒有發現孩子,看到的是一封遺書,遺書上只有歪歪扭扭的幾個字:「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 《神探狗狗》:這本童書把《哈利·波特》擠下了排行榜
    三、畫風讓人看著就喜歡一本童書好不好看的重點,是孩子喜不喜歡。《神探狗狗》顏色鮮豔,別說孩子,一打開就牢牢鎖住了我的注意力。一格一格的漫畫,稀疏有致,既有豐富的畫面,也不擔心孩子視力。這種特效不僅在畫面上增加動感,小朋友們也容易模仿,一邊看漫畫書,一邊自己起範兒,想想就覺得過癮。四、讓孩子看了就想讀書作為家長,你可能每天沒少念叨「少看點電視、手機、iPad,多看看書!」然而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 孩子在幼兒園睡不著覺,原因竟然是擔心媽媽死了?!
    寶貝:沒有,我睡不著,因為我老是害怕怪物把我吃了,擔心媽媽死了。媽媽:媽媽這麼年輕怎麼會死呢,你看我都這麼大了,姥姥還陪著我。寶貝:媽媽,你老了就會死的,每個人都會老,我也一樣,先是小孩,再長大,再變老,然後就會死。媽媽:你怎麼知道的?
  •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被寵壞」?孩子還很可能會缺愛
    有個新手媽媽很煩惱,她的孩子八個多月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帶。產假結束之後,孩子的外婆來幫忙帶。這個媽媽煩惱的是,最近孩子餓極了就哭鬧。然後孩子爸爸就特別不耐煩,指責這個媽媽把孩子慣壞了,說孩子現在就知道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了,以後一定會被寵壞。還說都是當媽媽的不會管教孩子,現在錯過了最佳管教時間,把孩子毀了。管教?8個月?
  • 當年演《哈利·波特》的小可愛們現在都怎麼樣了?盧娜顏值崩了!
    《哈利·波特》是我們的童年回憶,現在我們長大了,哈利他們從霍格沃茲畢業多年,演員們也都有了自己的未來。作為主角的三劍客,艾瑪成為大家心中的女神,丹尼爾拼命轉型,也有了起色,魯伯特雖然演員路不是很順,但還是有作品的。小編盤點了下除了這三人之外,當年演了《哈利·波特》的小可愛們現在都怎麼樣,一起看下吧!隆巴頓逆襲成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