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優質心理學科普
一項數據顯示我們這一輩子可能遇到大約8,263,000人左右,其中有交集的可能會是是39,000人左右,最後會和大約3000個人熟悉。
作為一個在社會中的人,我們的存在依附於社會,也在社會中得到自己的發展,與社會的交集也是與他人的溝通。
雖然說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就像哲學所說所有事物都有普遍性,特殊性很難去把控,那麼符合大多數人規律的溝通技巧你值得擁有。
在《心理諮詢理論與實務》一書中,諮詢師與來訪者的會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談技巧—傾聽。
雖然在社會生活中還沒有上升到心理諮詢這么正式的場合中,但是很多善於傾聽的人基本上都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
當別人與我們交談時,我們首先要去肯定他的情緒,做出合理的情感反應,表達自己也在共情。
然後再不斷的引導、鼓勵說話人梳理自己的情緒和狀態,讓他表達清楚自己想表達的主題,心理學中叫釋意和澄清。
最後如果願意,也可以將他所表達的事複述一下,讓他覺得受到重視,和你交流是很舒適的選擇。
反之如果你是交談中的傾述者,那麼你在表達事情的時候,要多去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我最近很難過,很開心之類,注重感情的表達,減少不必要內容的表達。
如果你反饋給別人的負面情緒太多了,其實也會影響傾聽者的心情,我希望你及時止住,管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最後還是要表達出希望和積極的力量。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這些現象在我們與他人的相處中比比皆是,常見於影視劇中的情節。
雖然說「惡語傷人六月寒」,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處於憤怒時總喜歡說反話,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言語識別系統就要進行合理的判別。
有的人就是故意想讓你難堪想讓你失落,有的人他可能是太過在意你了,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一怒之下便口出「惡語」。
很多時候中國的謙虛文化,將這個口是心非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生活中可以發現大多數家長在面對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誇讚時,他們通常會表現的很謙虛,甚至有可能貶低自己的孩子。
其實他們的本意是會很自豪,私下裡很為孩子高興,當你明白了,你就應該識別出言語信息的誤導,去珍惜這段關係,而不是在意父母的某些話語。
在和人相處中,很多時候別人的言語或許會有些許激進,讓你覺得這個想法,這個觀念是不合理的,極易有可能發生爭執。
常見與情侶之間的矛盾,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自然是體驗的和理解到的方面也不一樣。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告知一組被試你們要是不賭手裡的錢,你們將失去手中60%的錢,又告知第二組如果你們不如賭的話,你們可以擁有手裡40%的錢,結果就是第一組大部分都去賭了,第二組大部分人都沒去。
其實他們擁有的都是一樣,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樣,那麼選擇的行為也出現了分歧。
當出現不一致時我們應該調控自己的一些不合理情緒,對於別人的選擇儘量處於尊重心理,不應該橫加幹涉。
或許她站的角度你沒有關注過,又或許她就是鐵了心要這麼做。
創設合理關係場讓溝通更有效
關係場理論是一種心理療法的簡稱,該理論強調當一個人處於一個場合裡,悄無聲息中你和周圍的人會產生一種抽象的聯繫,你的一舉一動或者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身邊的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當我們與他人溝通時,我們不經意的微動作,在別人眼裡也會變成停止話題或者是繼續話題的影響因素。
交談中目光的對視,面部情緒的肯定,交談的合理距離,都可以讓別人在更好的體驗中表達更有效的信息,從而進行更有效的溝通。
總而言之,與人溝通也是需要自己去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的社會活動,我希望你的成本符合社會交換理論,你有心的維繫這段關係,有心的運用溝通技巧的對象,他也應該是同樣的重視你,那麼你這些投入才有價值。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有什麼指點的地方,也請您在評論區留下建議,我會逐一查看,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