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打卡,將有機會獲得包郵紙質書一本哦!
回顧:
昨天,我們了解到溝通氣氛在溝通中十分重要,而不肯定信息會破壞溝通氣氛,肯定信息能改善溝通氣氛。
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避免對他人的防衛,也需要使用技巧降低他人的防衛,以維持良好的溝通氣氛。
最後,我們還介紹了如何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同時,還能營造積極的溝通氣氛,以及面對批評,如何避免防衛回應。
儘管,我們一直在避免衝突,但衝突還是會經常發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人際衝突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衝突的本質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裡,衝突就是爭吵、戰爭、糾紛、麻煩、暴力、混亂等等詞彙的同義詞,每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但在《溝通的藝術》中作者寫道:
衝突有時候也可以是有建設性的,我們可以把衝突看作舞蹈,需要舞伴相互合作,於是我們必須要說服其他人成為舞伴,而不是成為對頭。
為什麼要把衝突當作舞蹈呢?
這是因為我們對衝突所持有的態度,才是能否解決衝突的關鍵。
一項研究表明,認為衝突是戰爭的情侶,比認為衝突不是什麼大事的情侶,更有可能分手。
在學習如何處理人際衝突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際衝突的含義。
衝突可以這麼理解:
兩個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發現彼此的目標互不相容,或者因為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目標無法實現,再或者因為某一方的阻撓,最終矛盾通過鬥爭的形式爆發出來。
首先,衝突必須發生在至少兩個相互依賴的個體之間。
也許你會說衝突不是對立的嗎?
沒錯,衝突是對立的,但也是互相依賴的,但如果你自己一個人行動就能解決,就不會與別人發生衝突。
其次,雙方感覺到互不相容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另一方的阻擾。
互不相容的目標就是指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就會有所失。
比如有一位小女孩放學後在家練琴,影響了鄰居睡覺。
如果把目標設定成鄰居能安靜地休息,小女孩需要犧牲掉練琴的時間;如果小女孩繼續練習,鄰居就犧牲睡眠。
沒有足夠的資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錢不夠,比如員工提出要加薪,老闆卻需要用資金去擴大投資,兩者就會發生衝突。
其實,如果兩個人僅僅是立場和意見不合,不一定會發生衝突。
比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和自己觀念不同的人,但我們並不會隨便衝上去否定他們的觀點。
但如果彼此認為是對方阻擾了自己實現目標,衝突就會發生。
比如,剛才練琴的小女孩和鄰居的例子,小女孩的媽媽覺得是鄰居阻擾她女兒練琴,鄰居覺得自己的睡不著全是因為小女孩的魔音穿耳。
最後,衝突是通過鬥爭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也就是只有雙方都察覺到彼此意見不合的時候,衝突才會成立。
還是剛才的例子,小女孩練琴的頭一兩天,鄰居雖然難以入睡,但並沒有說出來,那麼衝突是不存在的,直到鄰居去敲門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衝突才會形成。
當然,表達的形式不一定全是言語上的,厭惡的眼神、沉默以對都是表達衝突的方式。
總結來說,衝突是至少兩個相互依賴的個體,在實現他們目標的過程中,感覺到彼此目標的互不相容、資源的不足、以及另一方的阻擾,並通過鬥爭的形式表達出來。
如何處理衝突
事實上,衝突無處不在,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都會有衝突。
在一個對52個家庭晚飯對話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每一餐平均會產生3.3個衝突情景。
可以說是生活的常態了。
衝突其實並不可怕,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處理衝突的方式,總的來說有以下5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逃避。
這是指衝突發生之後,人們為了避免爭吵,或者不想為這件事情苦惱,選擇忽視衝突。
這種方式雖然能保一時的太平,但積累的衝突越來越多之後,關係就會破裂,所以,逃避的本質其實是雙輸。
第二種是讓步。
也就是衝突發生後,一方選擇完全按對方的意思行事。
一般來說,來自集體主義背景的人更傾向於讓步,並認為這是一種保全面子的好辦法。
但實際上,沒有人一直願意讓步和犧牲,委屈雖然留在了心裡,但總會有爆發的時候。
衝突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大家頭頂上,最終還是可能會爆發。
第三種是競爭。
雙方都以「聽我的」為處理問題的辦法,強迫對方讓步,認為打敗對方就是勝利。
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相互攻擊,就算最後分出了勝負,如果贏家得意忘形,或者輸家惱羞成怒,也很容易讓衝突激化,導致關係破裂。
第四種是相互妥協。
雙方都犧牲掉一部分目標,都取得了部分滿足,如此一來,不至於破壞掉關係,也相對公平,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
不過,第五種方式——合作比以上四種方式更理想。
合作的本質是在衝突中尋找雙贏的解決辦法,使得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們看一個例子,一對新婚夫妻總會為怎麼花錢而吵架,原因是丈夫喜歡買一些不實用但是他覺得很有趣的東西,但妻子覺得這是浪費錢,而且總是造成家庭預算超支。
我們看看用以上五種處理方式是如何表現的:
第一,兩個人認為金錢觀和興趣都不相同,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選擇了離婚,這就是雙輸。
第二,妻子做出讓步,那麼家庭支出總是超支,雖然換得一時平靜,但其實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第三,妻子說「如果你再繼續買,我們就離婚」,以脅迫的方式贏得了勝利,丈夫只能放棄他的興趣愛好,這就是競爭。
第四,妻子和丈夫相互妥協,約定好這個月買了,下個月就不能買,兩個人都有犧牲,輪流得到滿足。
第五,兩個人商量之後,決定撥出一小筆錢作為「興趣預算」,既滿足了丈夫的興趣愛好,又滿足妻子控制家庭預算的目標,這就是通過合作取得了雙贏。
雙贏為什麼如此困難
雙贏聽起來很美好,但是為什麼這種美好的結果在衝突中並不常見呢?
這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我們大多數人缺乏雙贏的意識,即使想過雙贏,但覺得很不真實。
第二,衝突常常伴隨著激烈的情緒,我們常常被情緒牽著,而忘記停下來思考。
第三,人們的競爭意識超過了合作意識,誤認為「贏」就必須打敗對手,有贏就一定有輸。
第四,即使意識到雙贏的價值,但覺得雙贏太過於複雜,很多問題不值得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不過,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如果一開始就能夠遵從合作的步驟一步一步來做,直到能夠運用自如,你會發現,取得雙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綜合我們前面九天學習的內容,我們再來看一下合作的步驟。
第一,確認你的問題和未滿足的目標,這需要運用到前面學習過的自我和知覺進行檢查。
第二,描述問題和需求,這需要用到前一天說過的「清晰信息處方」。
第三,思考對方的觀點,這需要運用你的同理心。
第四,協商解決辦法,雙方進行頭腦風暴,提出幾種解決方案進行評估,選出「雙贏」的方案。
從結果上看,合作取得雙贏似乎是處理衝突的最佳方式。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衝突都能取得「雙贏」,有時候其他四種方式也有可取之處。
比如當一個問題並不重要的時候,逃避也許是最佳最快的解決方式。
有時候你遇到的是一個不願意合作、必須爭口氣的人,那麼合作也沒那麼管用。
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實踐和練習,根據不同的衝突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式,才能成為真正的溝通高手。
明日共讀《宋美齡自述》▼
【結語】
今天,我們了解到衝突是雙方互相依賴,而且感覺到雙方目標的不相容、資源的不足、和另一方的阻擾,並通過鬥爭形式表達出來。
還探討了處理衝突的五種方式,分別是逃避、讓步、競爭、相互妥協以及合作,
最後,還分析了為什麼雙贏那麼難達成,以及用合作方式處理衝突的步驟。
【今日話題】
好了,《溝通的藝術》到這裡就結束了。
聽了這本書後,你有什麼收穫呢?
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10天陪你讀本書,每天打卡,不見不散!
-主播-
簡寧,聲音控,電臺主播。世界如此喧囂,願用聲音給你這一刻心靈的安寧。個人微信:jianning20171114。
-聲明-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wangweiwei225進行刪除。
本書內容經後浪出版公司授權發布,若需使用,請聯繫出版公司授權。
十點聽書會員 重磅來襲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