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回顧 | 相處舒服的人,都懂得換位思考

2021-02-19 十點讀書會

點擊打卡,將有機會獲得包郵紙質書一本哦!

回顧:

昨天,我們了解到溝通氣氛在溝通中十分重要,而不肯定信息會破壞溝通氣氛,肯定信息能改善溝通氣氛。

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避免對他人的防衛,也需要使用技巧降低他人的防衛,以維持良好的溝通氣氛。

最後,我們還介紹了如何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同時,還能營造積極的溝通氣氛,以及面對批評,如何避免防衛回應。

儘管,我們一直在避免衝突,但衝突還是會經常發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人際衝突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衝突的本質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裡,衝突就是爭吵、戰爭、糾紛、麻煩、暴力、混亂等等詞彙的同義詞,每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但在《溝通的藝術》中作者寫道:

衝突有時候也可以是有建設性的,我們可以把衝突看作舞蹈,需要舞伴相互合作,於是我們必須要說服其他人成為舞伴,而不是成為對頭。

 

為什麼要把衝突當作舞蹈呢?

這是因為我們對衝突所持有的態度,才是能否解決衝突的關鍵。

一項研究表明,認為衝突是戰爭的情侶,比認為衝突不是什麼大事的情侶,更有可能分手。

 

在學習如何處理人際衝突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際衝突的含義。

衝突可以這麼理解:

兩個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發現彼此的目標互不相容,或者因為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目標無法實現,再或者因為某一方的阻撓,最終矛盾通過鬥爭的形式爆發出來。

 

首先,衝突必須發生在至少兩個相互依賴的個體之間。

也許你會說衝突不是對立的嗎?

沒錯,衝突是對立的,但也是互相依賴的,但如果你自己一個人行動就能解決,就不會與別人發生衝突。

 

其次,雙方感覺到互不相容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另一方的阻擾。

 

互不相容的目標就是指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就會有所失。

比如有一位小女孩放學後在家練琴,影響了鄰居睡覺。

如果把目標設定成鄰居能安靜地休息,小女孩需要犧牲掉練琴的時間;如果小女孩繼續練習,鄰居就犧牲睡眠。

沒有足夠的資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錢不夠,比如員工提出要加薪,老闆卻需要用資金去擴大投資,兩者就會發生衝突。

 

其實,如果兩個人僅僅是立場和意見不合,不一定會發生衝突。

比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和自己觀念不同的人,但我們並不會隨便衝上去否定他們的觀點。

 

但如果彼此認為是對方阻擾了自己實現目標,衝突就會發生。

比如,剛才練琴的小女孩和鄰居的例子,小女孩的媽媽覺得是鄰居阻擾她女兒練琴,鄰居覺得自己的睡不著全是因為小女孩的魔音穿耳。

 

最後,衝突是通過鬥爭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也就是只有雙方都察覺到彼此意見不合的時候,衝突才會成立。

還是剛才的例子,小女孩練琴的頭一兩天,鄰居雖然難以入睡,但並沒有說出來,那麼衝突是不存在的,直到鄰居去敲門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衝突才會形成。

當然,表達的形式不一定全是言語上的,厭惡的眼神、沉默以對都是表達衝突的方式。

 

總結來說,衝突是至少兩個相互依賴的個體,在實現他們目標的過程中,感覺到彼此目標的互不相容、資源的不足、以及另一方的阻擾,並通過鬥爭的形式表達出來。

 

如何處理衝突

 

事實上,衝突無處不在,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都會有衝突。

在一個對52個家庭晚飯對話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每一餐平均會產生3.3個衝突情景。

可以說是生活的常態了。

 

衝突其實並不可怕,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處理衝突的方式,總的來說有以下5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逃避。

這是指衝突發生之後,人們為了避免爭吵,或者不想為這件事情苦惱,選擇忽視衝突。

這種方式雖然能保一時的太平,但積累的衝突越來越多之後,關係就會破裂,所以,逃避的本質其實是雙輸。

 

第二種是讓步。

也就是衝突發生後,一方選擇完全按對方的意思行事。

一般來說,來自集體主義背景的人更傾向於讓步,並認為這是一種保全面子的好辦法。

 

但實際上,沒有人一直願意讓步和犧牲,委屈雖然留在了心裡,但總會有爆發的時候。


衝突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大家頭頂上,最終還是可能會爆發。

第三種是競爭。

雙方都以「聽我的」為處理問題的辦法,強迫對方讓步,認為打敗對方就是勝利。

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相互攻擊,就算最後分出了勝負,如果贏家得意忘形,或者輸家惱羞成怒,也很容易讓衝突激化,導致關係破裂。

 

第四種是相互妥協。

雙方都犧牲掉一部分目標,都取得了部分滿足,如此一來,不至於破壞掉關係,也相對公平,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

 

不過,第五種方式——合作比以上四種方式更理想。

合作的本質是在衝突中尋找雙贏的解決辦法,使得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們看一個例子,一對新婚夫妻總會為怎麼花錢而吵架,原因是丈夫喜歡買一些不實用但是他覺得很有趣的東西,但妻子覺得這是浪費錢,而且總是造成家庭預算超支。

我們看看用以上五種處理方式是如何表現的:

 

第一,兩個人認為金錢觀和興趣都不相同,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選擇了離婚,這就是雙輸。

 

第二,妻子做出讓步,那麼家庭支出總是超支,雖然換得一時平靜,但其實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第三,妻子說「如果你再繼續買,我們就離婚」,以脅迫的方式贏得了勝利,丈夫只能放棄他的興趣愛好,這就是競爭。

 

第四,妻子和丈夫相互妥協,約定好這個月買了,下個月就不能買,兩個人都有犧牲,輪流得到滿足。

 

第五,兩個人商量之後,決定撥出一小筆錢作為「興趣預算」,既滿足了丈夫的興趣愛好,又滿足妻子控制家庭預算的目標,這就是通過合作取得了雙贏。

 

雙贏為什麼如此困難

 

雙贏聽起來很美好,但是為什麼這種美好的結果在衝突中並不常見呢?

 

這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我們大多數人缺乏雙贏的意識,即使想過雙贏,但覺得很不真實。

第二,衝突常常伴隨著激烈的情緒,我們常常被情緒牽著,而忘記停下來思考。

第三,人們的競爭意識超過了合作意識,誤認為「贏」就必須打敗對手,有贏就一定有輸。

第四,即使意識到雙贏的價值,但覺得雙贏太過於複雜,很多問題不值得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不過,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如果一開始就能夠遵從合作的步驟一步一步來做,直到能夠運用自如,你會發現,取得雙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綜合我們前面九天學習的內容,我們再來看一下合作的步驟。

 

第一,確認你的問題和未滿足的目標,這需要運用到前面學習過的自我和知覺進行檢查。

第二,描述問題和需求,這需要用到前一天說過的「清晰信息處方」。

第三,思考對方的觀點,這需要運用你的同理心。

第四,協商解決辦法,雙方進行頭腦風暴,提出幾種解決方案進行評估,選出「雙贏」的方案。

 

從結果上看,合作取得雙贏似乎是處理衝突的最佳方式。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衝突都能取得「雙贏」,有時候其他四種方式也有可取之處。

 

比如當一個問題並不重要的時候,逃避也許是最佳最快的解決方式。

有時候你遇到的是一個不願意合作、必須爭口氣的人,那麼合作也沒那麼管用。

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實踐和練習,根據不同的衝突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式,才能成為真正的溝通高手。


明日共讀《宋美齡自述》▼

【結語】

 

今天,我們了解到衝突是雙方互相依賴,而且感覺到雙方目標的不相容、資源的不足、和另一方的阻擾,並通過鬥爭形式表達出來。

還探討了處理衝突的五種方式,分別是逃避、讓步、競爭、相互妥協以及合作,

最後,還分析了為什麼雙贏那麼難達成,以及用合作方式處理衝突的步驟。

 

【今日話題】

好了,《溝通的藝術》到這裡就結束了。


聽了這本書後,你有什麼收穫呢?

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10天陪你讀本書,每天打卡,不見不散!

-主播-

簡寧,聲音控,電臺主播。世界如此喧囂,願用聲音給你這一刻心靈的安寧。個人微信:jianning20171114。

-聲明-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wangweiwei225進行刪除。

本書內容經後浪出版公司授權發布,若需使用,請聯繫出版公司授權。

十點聽書會員 重磅來襲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

相關焦點

  • 與人相處,最難能可貴的便是:懂得換位思考!
    飯吃七分飽,對人也七分好,把十分的好,留給對的人。又有多少人懂得替別人想呢,遇事都是自私的。對一個人真正失望大概就是我發生的事再也不想讓你知道同樣你的事情我也完全不想了解了與人相處,最難能可貴的便是: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將對方的難處看在眼裡,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體諒。
  • 微信最紅的一段話,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
    心和心卻類似,都需要有人理解,都想要被人體諒,都渴望被人照顧,都希望一份真情!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交往,要學會將心比心。 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將心比心,體會別人的真心相待,你就能發現對人有虧欠。換位思考,能減少矛盾,將心比心,能換來真情。
  • 學會換位思考,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人們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有這樣一個溫馨的爭執小故事,正是機智地闡述了換位思考的必須性。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不用你指手畫腳的。」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至此之後,妻子再也沒有在丈夫開車的時候說太多話,而是安安靜靜地坐在副駕駛座上,讓丈夫清淨專注地開車。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
  • 封面夜讀│與人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與人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我媽開車就是典型的路怒症,自己開車的時候罵別人不會走路,走路的時候罵別人不會開車,別人開車慢說別人菜鳥,人家超她車,她又罵別人開那麼快幹嘛。對於她路怒症的問題,家裡可是開過好幾次「批鬥大會」,可仍然不見成效,她一坐上車,我們都有點害怕。最近,不知道怎麼了,我媽開車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再也沒聽見過她罵人。
  • 晨讀丨與人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
    很多人都聽過「換位思考」這幾個字,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因為人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觀點看事情,欠缺同理心,就很難設身處地與人相處。以我為例。要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第一件事就是傾聽與觀察,而不快速下判斷。要將自己置身於對方的立場和視角,去體驗對方的內心感受。「如果我是他,會怎麼樣呢?」想像自己與對方角色互換,將心比心,然後思考要怎麼做。比如,這人是你的爸爸或先生,他在上班,你就想像自己開他的車去公司,你開始過他所過的一天,一直到回家進門,看到房裡一團亂、你正靠在沙發上玩手機的畫面,他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 與人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
    曾認為高山流水遇知音,萍水聚逢的人會因相知恨晚而同病相憐;曾認為對的光陰、對的所在遇到了對的人,今後便心有所依牽念平生。可為何春花秋實光陰流轉,那份義結金蘭的篤定和心有靈犀的美妙都敗給了光陰?卻本來,了解輕易相處難!
  • 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句句扎心 人與人相處 要懂得換位思考
    這根本就不是朋友間相處之道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點進步、每一滴收穫,都離不開父母、家人、朋友的幫助。永遠記得別人的好,才能每天擁有陽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終生都有幸福相隨;相反,總是記得別人的不是,只會苦了自己。人生貴在相知,相知在急難,患難識朋友,誼長情永在,朋友間真正的對話是無聲的,並非話語,而靠心神領會才算是至交。
  • 懂得換位思考,是一個人的能力
    01人與人交往之中,懂得換位思考,是一種能力,也是一個人的大智慧。如果生活中,每個人都能多理解別人的難處,多體諒他人的不容易,那麼生活中,就不會有,那麼多咄咄逼人的事情發生了。我想,這對於外賣小哥來說都是一種鼓勵,可能他會因此更熱愛這份工作。其實,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有遇見困難的,或者有不得已的時候。如果此時,都能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的話,你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因為,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和修養,就是懂得換位思考。
  • 《換位溝通》:換位思考外與溝通技巧成功打造有效溝通
    一、學會換位思考現實生活中90%以上的無效溝通,都因為沒考慮對方的認知、邏輯和立場!1、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許多人工作了許多年後才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或許也主動地去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但從來沒有做好為對方著想的心理準備,而「換位思考」是支撐溝通技巧的基礎,是「地基」,相當於運動員的基本體能,如果只是一味單純地練習溝通技能並不能提升溝通能力。
  • 5.4 高情商的人懂得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文/瘦妖姬bb圖/來源於網絡5.4 高情商的人懂得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與年邁的長輩相處的藝術1:有一位老人,獨自住在家裡,他的兒女輪流回來照顧他。後來覺得最好還是住到老人院去比較好,因為他的眼睛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 懂得換位思考的人,距離成功的終點都不會太遠
    縱觀這世界上行人紛紛擾擾,免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然而交往的過程中,最可怕的就是,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審視別人。其實,每個人所見識到的這個世界,不過是冰山一角,如果用自己淺薄的思想去揣度他人,永遠不會用心思考,所發生的事情存在的意義,註定不會有大的成就。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你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 怎樣才能做到換位思考?能夠和諧地相處?
    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換位思考是融洽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佳潤滑劑。人們也都有這樣一個重要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
  • 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愛來交換愛,用信任來交換信任。——馬克思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任何人,任何事情,只有將心比心,才能相處的融合。所謂高情商的人,也是如此。宋代兩位文豪蘇軾和王安石雖然政見不同,但是不影響兩人的交往,他們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兩人經常月下對飲,清流賦詩,在一起舉筆渾灑。
  • 與懂得換位做事思考的人相處,是件很愉悅的事
    人與人相處的矛盾多出於,對方從不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事,生活中很多的人喜歡幹預別人的事,認為自己有經驗,說啥別人就得聽啥,要是有人對他的意見不予採納,他會到處張揚說誰誰太倔,聽不進去話,等他自己有事時,別人也在他身邊說三道四時,他總會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我自己的私事,與旁人無關。
  • 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心理學上,換位思考是共情能力強,有同理心的表現,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莫非兩個字:舒服。 跟誰在一起舒服,才想多多交往;如果一個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朋友一定越來越少。
  • 懂得換位思考,才是情商高的人
    而很少關心他人的需要,更遑論從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問題了。因此,許多人會常常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意見和利益。而情商高的人,則懂得換位思考,這種換位思考所帶來的是全新的格局與視野,也帶來更多視角與發現。
  • 為人圓滑,懂得換位思考,人際關係處理的比較好的三個生肖
    人品好,懂得換位思考,人際關係處理得比較好的三隻生肖兔生肖兔朋友們,他們是一群心地比較善良的人,平時在生活中懂得察言觀色,會默默地注意到周圍人的喜好,常常在不經意間給別人帶來驚喜,他們為人特別圓滑,從不會讓別人難堪,所以人際關係處理得比較好,
  • 學會換位思考,才懂真正的相處之道!
    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不用你指手畫腳的。」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換位思考帶來更好的人際關係。
  • 點滴智慧-換位思考
    「責備別人不對時,何妨換位思考…」星雲大師說:孩子不願意做爸爸留的課外作業,於是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做作業,你來檢查如何?」孩子高興地答應了,並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地檢查一遍,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
  • 換位思考問題,將心比心,其實誰都不容易
    1、在相處之中,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交往,更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會看到自己的不足,將心比心體會別人的真心,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在這個環節中也會有虧欠了別人。換位思考,能減少很多矛盾,將心比心也能換來真情,你為別人考慮的時候,別人也替你著想,你會為別人掏心掏肺的時候,處處想問題為別人,別人也真心對待你,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誰都不容易,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人,要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