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

2020-09-14 法律讀庫

作者:劉穎律師,上海朋洋律師事務所



果不其然,隨著法槌的敲響,全國同性伴侶一方訴另一方子女撫養權糾紛案在近期於福建湖裡法院宣判。

案情簡介:李某女與張某女系同性伴侶,因李某女身體原因無法直接孕育孩子,便與張某女協商溝通:由其提供卵子,另聯繫某生殖服務機構購買一精子,在體外合成胚胎後植入張某女的肚子,最終產下一個可愛的女兒。

該撫養權案分為三大部分:

1、 &34;

同性戀愛關係,在我國法律中並未明確是許可還是不許可,但是從《婚姻法》第二條及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婚姻篇第1041條的規定來看,是不保護其同性戀關係的。

2、 &34;

根據現行法律及即將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06條、及1007條明確規定,禁止人體器官、細胞及組織的買賣,即從法律的層面對代孕進行否定性評價。

3、 &34;

&34;符合傳統民法中&34;的認定原則,亦與其他兩種人工生殖方式中的親子關係認定標準相同,且符合我國傳統的倫理原則及價值觀念。另外,&34;的認定原則亦與我國目前對代孕行為的禁止立場相一致。而李某女只是提供了卵子,在公眾樸素的觀念中,母子關係的確立並非基於生物學上的基因延續,而是十月懷胎的艱辛和分娩鎮痛帶來的情感關係。

本案僅系一審判決,雙方都享有上訴權。筆者針對該判決,梳理了相關的法律依據,讓我們一起來解讀其中的程序和實體法律問題。

雙方的上訴期

民事判決的上訴期是十五天,自收到判決書之次日起計算。本案已然在二審審理中。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 期間種類和計算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第一百六十四條 上訴權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就本案而言,筆者認為,李某上訴的行為是在預期之內的,畢竟是自己提供的卵子;且自開始也是因其想要孩子的意願、並計劃、支付相應的款項才會有接下來女兒的到來。


子女撫養,兒童利益為大

代孕所生子女的親子關係認定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關係到代孕目的的實現、各方當事人的利益、代孕所生子女的權益保護等,更需考慮到公眾基於傳統的倫理觀念、文化背景等的接受程度。

無論對非法代孕行為如何否定與譴責,代孕所生子女應為無辜,其合法權益理應得到法律保護。

因此,不管是婚生子女還是非婚生子女,是自然生育子女抑或是以人工生殖方式包括代孕方式所生子女,均應給予一體同等保護。根據兒童最大利益原則,從雙方的監護能力、孩子對生活環境及情感的需求、家庭結構完整性對孩子的影響等各方面考慮,所以湖裡法院認定由張某女撫養該孩子既合理亦符合法律規定。

《婚姻法》第三十六條 離婚與子女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結語:此案依舊處於二審審理過程,對於一審的結果,已然引起了軒然大波,提供卵子的李某女能否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海朋洋律師致力於為中外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商業法律服務,涵括訴訟、仲裁和非訴領域。朋洋律師為許多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和跨國金融機構等擔任常年法律顧問,並以外商投資、銀行和項目融資、證券與公司上市、公司兼併與收購、國際貿易、房地產與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財產權、勞動關係、海事海商和境內外訴訟與仲裁等等專業法律領域為其專業特長並積累有豐富經驗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

網站:http://www.pengyoung.com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誰才是孩子的母親?
    全國首例!一對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究竟誰才是孩子的媽媽?該如何確定親子關係?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網絡配圖)被告:「我們是同性伴侶,孩子由我生育」>「我們是同性伴侶,不是代孕!」
  • 國內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母親是誰成了難題
    2020年9月10日,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法院針對一對女同性戀伴侶的孩子撫養權案進行一審判決事關同性伴侶、代孕等多個灰色議題的法律關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換言之,法院雖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的存在,但不承認同性伴侶在國內享有與異性伴伴侶同樣的權利。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法院判了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法院判了!  同性伴侶因爭奪孩子撫養權對簿公堂,近日,廈門市湖裡區法院審理並宣判這起特殊的撫養糾紛案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法院判了!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法院判了!  同性伴侶因爭奪孩子撫養權對簿公堂,近日,廈門市湖裡區法院審理並宣判這起特殊的撫養糾紛案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一審宣判
    一個供卵一個生育 她們都說自己是媽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一審宣判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名表示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如何確定親子關係?孩子究竟該由哪名媽媽撫養?近日,廈門市湖裡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宣判了我國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曾經的同性伴侶爭奪孩子撫養權原告大提訴稱,自己是單身主義者,一直希望有個孩子,但因身體問題不便生育。2018年,她與小美相識,對方了解她的情況後表示願意幫助代孕。
  • 全國首例!廈門一對同性伴侶爭奪孩子撫養權法院宣判
    【全國首例!廈門一對】原告小提(化名)和被告(阿美)是一對同性伴侶,她們一個供卵一個生育,她們都說自己是孩子的媽媽!究竟該如何確定親子關係?孩子究竟該由哪位媽媽撫養?近日,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宣判了這樣一起特殊的撫養糾紛案。
  • 政法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一審宣判
    一個供卵一個生育 她們都說自己是媽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一審宣判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名表示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近日,廈門市湖裡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宣判了我國首例同性伴侶撫養權糾紛案。    曾經的同性伴侶爭奪孩子撫養權    原告大提訴稱,自己是單身主義者,一直希望有個孩子,但因身體問題不便生育。2018年,她與小美相識,對方了解她的情況後表示願意幫助代孕。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宣判:孩子歸「懷胎媽媽」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聲稱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 究竟誰才是孩子的媽媽?該如何確定親子關係?孩子究竟該由哪位媽媽撫養?近日,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宣判了這樣一起特殊的撫養糾紛案。 昨日(9月9日),海峽導報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也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撫養權案宣判 代孕母親獲權利
    原標題: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撫養權案宣判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撫養權案宣判據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湖裡法院」9日消息,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表示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如何確定親子關係?孩子究竟該由哪位媽媽撫養?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究竟誰才算孩子的母親?
    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網絡配圖)被告:「我們是同性伴侶,孩子由我生育」「我們是同性伴侶,不是代孕!」真相:雙方系同性伴侶關係無證據表明存在代孕協議近日,湖裡區人民法院經審理確認,小提與阿美原系同性伴侶關係。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是孩子媽?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聲稱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究竟誰才是孩子的媽媽?該如何確定親子關係?孩子究竟該由哪位媽媽撫養?10日,記者從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原告: 「她只是代孕, 我才是孩子母親」 原告小提(化名)起訴稱,自己是個單身主義者,一直希望有個孩子,但因身體問題不便生育。2018年,她與阿美(化名)相識,對方了解她的情況後表示願意幫助代孕。
  • 全國首例!廈門一對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究竟該怎麼判?
    據悉,該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那麼,究竟誰才是孩子的媽媽?法官說法:同性伴侶生育受法律保護嗎?相關案例:浙江定海法院受理同性伴侶子女撫養權案今年4月,據新京報報導,迪迪於2016年與同性伴侶在美國洛杉磯登記結婚。
  • 首例同性伴侶爭撫養權案宣判 原告不服親子關係認定已上訴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和寬容度的提高,同性伴侶已不再躲在陰暗角落,有些都已經共同生活,但同性伴侶間不管愛有多深,由於先天的生理條件決定,雙方是無法擁有共同的親生孩子,最多只能與一個有親子關係,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
  • 全國首例!一對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都說自己是孩子的媽媽!昨天,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原告:阿美辯稱雙方系同性伴侶關係,共同居住生活,生育小孩系雙方經過協商後的共同決定,小提稱阿美為其代孕完全是捏造事實。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判了!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聲稱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被告:「我們是同性伴侶,孩子由我生育」「我們是同性伴侶,不是代孕!」
  • 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判了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聲稱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被告:「我們是同性伴侶,孩子由我生育」「我們是同性伴侶,不是代孕!」法庭上,阿美辯解道。
  • 全國首例!一對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聲稱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原告:「她只是代孕,我才是孩子母親」原告小提(化名)起訴稱,自己是個單身主義者,一直希望有個孩子,但因身體問題不便生育。
  •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撫養權案件,一審判決出爐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一審判決出爐代孕在我國屬於非法產業,然而依然存在地下產業鏈進行非法操作。代孕不僅面臨法律風險,同樣會引發倫理上的問題,由此引發的爭議也在考驗著現代的司法審判。近日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的判決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個判決來了解一下目前司法實踐如何處理這類爭議。
  • 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同性關係不受法律保護
    如果覺得還行請關注我yy和小美是同性伴侶,yy提供卵子由小美代孕生了一個小妹妹。小妹妹被登記為小美的女兒。現在yy和小美鬧崩了,兩人爭奪撫養權。同性爭奪撫養權還是我國首次出現。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遇到父母關係鬧掰以後爭奪撫養權,但是同性伴侶鬧掰後爭奪撫養權該如何判決呢?
  • 全國首例!一對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誰才是孩子的媽媽…判了
    她們是一對同性伴侶。一位聲稱孩子是自己親生血脈,一位聲稱孩子由自己懷胎分娩。今天,導報記者從湖裡法院了解到這起案件是法院宣判的全國首例同性伴侶爭奪撫養權案件被告:「我們是同性伴侶,孩子由我生育」「我們是同性伴侶,不是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