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楊氏家庭:用言行堅守百年家訓

2020-12-20 中國婦女報

■ 徐慧玲 本報記者 丁秀偉

在剛剛揭曉的海上最美家庭暨第四屆滬臺婦女文化周上,擁有37口人的楊氏大家庭在「最美家庭」評選中榜上有名,特別是楊氏十一世族譜《楊氏家訓詞》內的:「孝友勤儉、忠厚和平」。這八字箴言不僅僅是楊家人起名排輩的依據,也是教導楊氏後代處世為人的家訓。

《楊氏家訓詞》分為「本篇」和「社會篇」兩部分。「本篇」主要是楊家人的真實生活寫照,涉及家庭和睦、鄰裡團結、夫妻融洽、兄弟妯娌關係等;而「社會篇」的內容涉獵比較廣,包括教育家人要遵守社會公德、文明禮儀,還包括文明養寵、防範詐騙等新內容。如今,這本《楊氏家訓詞》在楊家已是人手一冊,晨讀暮誦,一家長幼都在用心踐行。

在良好家訓的薰陶下,大家庭裡儘管人口多,卻沒有爭吵、糾紛。一家人團結互助、尊老愛幼,「大家」「小家」其樂融融。

父母健在時,楊家兄妹們對二老的關愛無微不至。父親走後,七個子女爭著服侍母親,分工輪流全天候照顧母親。老人幾次病危住院,孩子們就把鋪蓋搬到病房裡,全程細心照料,直至母親安詳離世。

面對父母逝世後留下的房產,楊家兄妹們相互謙讓。長兄楊龍海稱,當時在滬的六個兄妹一致表示要放棄這套房子的繼承權,留給1965年隨廠內遷到四川的74歲大姐楊瑞仙。「一份幸福七人分享,就變成了七份幸福;一個大困難,七人分擔,就變成七個小困難了。」 這是楊家人共同信奉的家訓真理。

逢年過節,楊家的三張圓桌總是圓圓滿滿的,家人的歡聲笑語讓鄰居豔羨不已。去年夏天,楊家三兄弟攜二子一女一婿及孫兒共8人參加上海市第一屆市民文化節家庭音樂比賽。他們以一曲《江山》獲得了上海市「百個優秀市民音樂家庭」獎。

不僅如此,大家庭裡好幾個小家庭都曾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浦東新區「書香家庭」、三林鎮「學習型家庭」等等。楊家成為 「海上最美家庭」的示範者,楊家人用傳承家規、發揚家風,積善培德、弘揚正氣的言行帶動社區其他人一起,創建更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楊氏家訓家規,激勵後世子孫,感到驕傲和自豪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家風、傳承優良家訓,是每個家庭必須重視的事情。家風傳承更是一個家族,不可懈怠的社會責任。楊氏家訓楊氏作為歷史上出了眾多英雄人物的一大姓氏,楊家家訓家規,可謂是相當的嚴格。
  • 金城楊氏家訓(韻文)
    金城楊氏家訓(韻文)楊富智著前言:家訓為傳統文化之範疇,乃後世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之鑑照,養性修為之教誨。歷來頗受文人墨客及國人遵行。近日,重翻家譜,未見家訓著錄,故而餘以多年來自視本心之念,世智辯聰之心著述《金城楊氏家訓》,全文未參閱上古家訓,自性表露,以韻文述就而成,以補家譜之漏,以善後世子孫立身處世之心。
  • 楊氏後裔代代傳承「四知」家訓,千年高風「四知堂」!
    原標題:楊氏後裔代代傳承「四知」家訓,千年高風「四知堂」! 在龍崗盛平楊屋居民小組,記者見到了77歲的楊來法。他打開隨身攜帶的布袋,拿出楊氏族譜和2枚勳章。一枚是刻有楊來法名字的南粵七一紀念獎章,還有一枚是中共廣東省委入黨五十周年以上老黨員紀念章。
  • 楊氏家訓.祖訓.楊姓的來源
    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楊。
  • 八字家訓傳承百年
    八字家訓傳承百年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6-09-09 07:41:44
  • 楊德力總是為宗祠參觀者義務講解:最重要的3個家訓裡 祖先遺訓已...
    (原標題:楊德力總是為宗祠參觀者義務講解:最重要的3個家訓裡 祖先遺訓已傳承數百年 「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圖))
  • 廣安嶽池縣楊氏:忠孝仁義修身齊家
    一碗清茶,一套筆墨紙硯,62歲的楊武有時在嶽池縣顧縣鎮「楊氏宗祠」一坐就是一整天。他將楊氏家規家訓編寫成對聯送給鄉親,每一幅對聯都訴說著他對楊氏家規的熱愛。楊武是楊氏家族入川第19代子孫,祖輩4代皆是書香門第。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書評01百年家族的秘密:六朝何事?比較奇怪的是,不僅曾國藩很熱,曾家的某某後代今天如何如何也成了社會上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就導致了在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治國、平天下的今天,熱點順其自然地轉移到「修身、齊家」的問題上去了,市面上說曾國藩組建湘軍、辦洋務這些事情的書,遠不如《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訓》或類似主題熱銷,一如作者所著的《百年家族的秘密》,這種熱潮讓芸芸眾生做起了「成為一家之曾國藩」的美夢,仿佛認真研讀一番再把這些教條用在下一代身上就又開啟了一個長盛家族
  • 【潭城百姓圖】湘潭楊氏正骨術第四代傳承人楊石泉:在堅守中傳承
    楊石泉用祖傳秘方熬製膏藥。楊石泉用正骨手法為傷者上藥上夾板。用樹皮製作的夾板能更好塑形,與傷者貼合得更好。由於父親早逝,楊石泉從小就由祖母和姑姑帶大,並跟隨他們學習楊氏正骨術及各種中醫知識。一百多年來,楊氏正骨術薪火相傳,已成為湘潭乃至全省、全國的一張傳統醫藥名片。謹遵楊氏家訓楊石泉介紹,診斷病情、手法復位、夾板固定、製藥敷藥,這些就是他治病救人的日常。「手法復位必須精準,製作的夾板也要因人而異。」
  • 播州楊氏屬漢毋庸置疑
    威暢恩融,夷夏畏服,因領其郡,是為播州楊氏始祖。《忠烈廟碑》即明確記述了「播川之楊」的「用夏變夷」,鹹淳四年,考惠敏公又請於朝,錫今廟號,刻家訓於石榜,崇孝於樓。至是而播川之,楊幾五百載,用夏變夷,子孫蕃衍,益遠益大,傳至於侯,節義不,勳庸益著。蓋侯自幼已能好學秉禮,以文自修,遵禮老成,得其忠,益其承,天寵召民和也固宜。
  • 楊震家訓:清白廉潔傳千古
    2月19日,天清氣爽,在靈寶市豫靈鎮楊家村,幾位來自陝西渭南的楊氏宗親在楊家村楊氏後人的帶領下,走進楊震祠,虔誠祭拜楊氏先賢。在楊家村,一代代楊震後人以先祖而自豪,自覺秉承良好家訓,清白家風已成為他們立身持家、為官做人的準則。據了解,後世許多楊姓家譜都把遠祖追溯到弘農楊氏,尊楊震為開基始祖。楊氏後裔中因文韜武略、清正廉潔而載入史冊的不乏其人,比如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大師楊時,南宋愛國詩人楊萬裡,明代名相楊士奇等。在全國各地及海內外的楊氏祠堂中,以楊震「四知拒金」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隨處可見。
  • 亭江楊氏十二條家訓遺後人 堂號定名為「四知」
    楊氏家訓中的「端行儀」。福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邱泉盛 通訊員 林穎 李碩文/攝)馬尾亭江鎮亭頭村內有座「楊氏宗祠」,宗祠大廳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四知堂。為什麼叫四知堂?日前,記者探訪楊氏宗祠,楊氏族人講述了楊氏傳世族譜從香港「回歸」亭江的故事,以及四知堂得名的緣由。
  • 下莊楊氏:讀書經商 惟敬惟和(家風家訓)
    山西沁河楊氏祖先楊天衢,系金代鄉貢進士,他的《得禪字》詩被收入清康熙朝《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流傳後世,為人景仰。這批書信生動地呈現出下莊楊氏在晚清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對子女們的嚴格教誨。書信的內容除了講述家裡經濟困難,需要楊蘭階接濟救助以外,大部分是囑咐兒子的話。  囑咐的話包括兩類,一類是要楊蘭階多讀書、習字,準備參加科考。光緒十九年六月初五日的信中講,「汝在外公事之暇,時藝、小楷亦須留心,是一收心之一助也。」
  • 家風家訓要不要傳承?天波楊府給出答案
    天波楊府給我們答案啦~ 家風、家訓是我國傳統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家規,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傳統風尚;家風、家訓也是一個家族代代傳承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行為準則。 為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廣大家庭傳承良好家風家訓,推動形成崇德向善、互助友愛、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
  • 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清風正氣——臺三小鰲峰分校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教育活動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以好家風好家訓正校風學風,營造風清氣正的好環境,進一步推動家庭教育工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引導學生在良好的家風家訓中養成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臺三小鰲峰分校於2020年暑期開展「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清風正氣」主題教育活動。
  • 楊氏族譜連載(二)第一編:楊氏溯源
    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又雲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鞮,二曰楊氏,三曰平陽。突生職,職五子:赤、肸、鮒、虎、季夙。赤字伯華,為銅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譽。鮒字叔魚。虎字叔羆,號『羊舌四族』。叔向,晉太傅,食採楊氏,其地平陽楊氏縣是也。」但是叔向是伯僑的後裔,稱楊氏受姓始祖顯得有點多餘,伯僑已經姓楊了,而且羊舌是個地名,不是姓氏。
  • 家訓,是一個家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家訓,也是家族精神的載體。原生家庭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種傳承、一種根植於內心深處的骨子裡的東西。再說說兩位女孩的家庭,第一位是書香門第,父母均為老師,祖父祖母也是教育界巨匠,女孩子教養極好,待人和善,與人為寬。另一個女孩子,母親也是老師,父親為生意人,家教極好,母親對其培養也格外注重。重要的是,這兩家人各自的家庭生活非常和諧,父敬母愛。兩位同學相貌出眾,才學出眾,並不是所有人眼中的那種長得漂亮就很放肆的樣子。
  • 家庭總動員|《豫誠堂家訓》線上會講,教孩子「富貴之道」!
    ▼序        我們用十年的工夫,持續地深研儒家心性之學,最了解人性,莫過於我們;        我們用七年的光陰,工作在家庭教育的第一線,最了解孩子,莫過於我們;        我們用兩年的時間,思考怎樣讓改變簡單易行,最直觀簡潔,莫過於我們!
  • 上海金山區廊下小學弘揚優秀校風傳承名人家訓
    如今,廊下小學祖上傳家訓,父母說家訓,學生寫家訓已蔚然成風,作為全國硬筆書法名鎮廊下鎮,不少學生還用硬筆書法寫家訓。現在百姓心目中對廊下小學有著非常好的口碑,社區問卷滿意率達到100%。    還有一位家長說:廊下小學的教師非常淳樸、善良,用愛心對待每位學生。
  • @全區家庭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徵集活動!
    @全區家庭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徵集活動!」截止時間由2020年2月底順延至2020年5月底區婦聯、區教育局聯合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的徵集活動,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婦聯組織更是牢牢抓住疫情防控主動權,積極開展家庭家教家風相關工作,不僅為基層戰「疫」構築家庭防線,也為我區講好「家風家訓家規」故事注入戰「疫」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