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多年的拳擊訓練經驗,告訴你如何增加拳擊的力量,拳擊的力量來源於周身肌肉的協調發力,完美重拳的力量傳遞需要蹬地、轉腰(髖)、轉肩、伸臂出拳扣等動作,如果你已經掌握了拳擊的基本技術,並且懂得我所說的拳擊的發力程序,那就很好了,我們該如何訓練?
腿的力量訓練:力從地起,腿的力量訓練在拳擊訓練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泰森說:「當我開始拳擊訓練時,庫斯達馬託曾要求我每周做三次深蹲訓練。
起初,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按照要求練習而已。當我擊倒斯平克斯,擊倒拉多克,擊倒布魯諾的時候,在我所有擊倒對手的比賽中,我都能感覺到自己的流暢,用力出拳就像是一發炮彈。
「沒有大重量的深蹲訓練,我會很虛弱」泰森在這段話中明確了腿部力量的重要性,除了深蹲之外,除了深蹲以外最常用的方法是:短跑,加速跑,蛙跳(已不提倡使用),負重半蹲,腿抬凳,跳繩,負重提踵。(練腿時要注意安全,帶好護腰,護膝再進行練習尤其是大重量的深蹲),有了強壯的腿部起動力量後,蹬地,扭腰胯,轉肩,最後瞬間發出恐怖的拳擊力量。
腰部力量訓練:常說腰馬合一,其道理在於腰與腿的發力關係。腰部腹肌力量是每一位拳擊手的必練項目,常見的訓練方法有:平板支撐,槓鈴硬拉,划船,負重仰臥半起,懸垂舉腿,仰臥凳,仰臥飛鳥,兩頭起,訓練過程中容易忽視的是腹側肌的鍛鍊,腹側肌的具體訓練方法有:仰臥半起左右側方摸踵,側方仰臥起坐,不要忘記了腹部的抗擊擊打練習,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帶。
上肢力量訓練:上肢出拳所用的主要肌肉為肱三頭肌、前鋸肌、三角肌、前臂肌、腕肌等,常用的訓練方法有:快速伏地挺身、雙槓臂屈伸、引體向上、力量繩、大錘擊胎、手拿簧片練習曲腕動作、卷腕器卷腕、輕槓鈴曲腕、手持啞鈴出拳練習。
打沙袋訓練:打沙袋訓練是磨練拳擊力量的重要手段,有多種訓練方法,這裡介紹了體校常用的三種訓練方法:(1)30分鐘不間斷打沙袋,(2)2分鐘一組打沙袋,(1)休息1分鐘,(3)後手重拳快速打30秒,(1)快速打30秒,(2)休息30秒,(共十組)。每周進行1-2次訓練。
一、放鬆、放鬆是獲得爆發力的先決條件,良好的放鬆,使肌肉更有彈性,放鬆狀態下的起始長度更長。現代人搏擊時98%的時間都是放鬆的,只是擊打的瞬間是其中一秒。
絕對肌肉力量,是指周身肌肉較強壯,包括腿、腰,這是力量的來源,力量來自蹬地的力量,手腕也要練習,否則承受不了自己的力量,容易洩勁。
要知道發力,直線型的,弧線型的,力量是怎樣從腳蹬地的力通過扭腰轉胯,沿脊柱向上傳到肩、肘、拳,不同的拳法,不同的發力。找出合適的間架結構。
四、通過步法或重心的移動,使自身重量的力量滲透到拳法中。
提高協調能力,使更多肌纖維參與做功,減少阻礙做功的肌纖維,提高發力效率。要多練習,同時注意速度,要快。
6.刺入力,擊中目標為一緊,將意置於目標後面三寸處,使勁入,而不是只刺入表面。
拳擊依靠的是爆發力,而爆發力的前提是力量,速度。所以首先要進行各部分的力量訓練,打好基礎。
擊打時要利用全身力量,以下肢為主導,腰腹為承接,上肢為執行。每個部分都進行有針對性的力量訓練。
下肢:力量訓練可以藉助固定器械進行各種腿部訓練,槓鈴負重作淺蹲,硬拉大重量。腿是用來支撐身體的,所以在全身訓練中也可以很好的練習,例如:深蹲,蛙跳,折回跑,農夫走等。由於這些動作不僅僅針對腿部力量,因此在訓練時應另外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
腰部:仰臥起坐。這動作很重要,不會出問題,也是鍛鍊身體的有效方法。也有空中單車,仰臥舉腿,端腹,懸垂舉腿,站著扭腰(這個動作需要保持下肢完全不動才能起作用),站著側彎等等。腰腹作為人體的核心部分,對維持人體的協調與穩定同樣重要。
上肢:彎腰和推舉,這兩個動作最簡單實用。前伸,後伸,平舉,聳肩等上肢不只是手臂,它位於腰腹部以上。可改變動作的角度方向,以求最好的效果。
具備一定的力量基礎後,就可以開始速度訓練了。它要求鍛鍊肌肉的快速收縮能力和神經敏感性。空空如也的打擊,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擊打。收腹,原地提踵,抬腿,快速閃避擺動訓練。另外一種是用很小的重量快速地做一些力量訓練動作。
然後,就是直接爆發力訓練了。比如抓大、抓大、翻大,有能力就能抓,能挺舉,能跑。原位爆發力訓練需要負重,重量大概是自己最大力量的百分之六十,當然,最後還是要根據訓練時自己的情況來決定。
在鍛鍊完身體之後,當然是要對技術進行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