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端詳「骨灰人像」 本報記者 王昭瑋攝
本報訊 (記者 王昭瑋 實習生楊晶)為已故親人定做一尊雕塑,將骨灰存放於其中,然後供奉在家裡。這樣一種新的殯葬形式近日引起市民爭議。
家住西安市長安區裴家埪村的趙師傅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由於家裡要搬遷,不得不將奶奶的骨灰取出重新安置,一家人都感到有些難過。
不久前,趙師傅偶然得知西安有個地方能定做人像雕塑並能將骨灰裝入塑像,就決定要為奶奶製作塑像並安放骨灰。原來,這家公司製作的是一種名為「骨灰人像」的寫實雕塑,即按照已故親人的體貌製成塑像,然後將骨灰以特殊的方式安置於塑像內,親人們可以睹「像」思人。與趙師傅同村的鄰居也打算為死去20多年的母親定做人像雕塑。其母親的墓地較遠,父親的腿腳不靈便,每次上墳回來,父親都會難受好幾天。製作好雕像之後他準備在家中存放,不僅可以與母親朝夕相伴,更免除了跑老遠上墳的奔波。
昨天,記者在這家人像藝術雕塑公司看到,已經做成的一尊人像雕塑栩栩如生,甚至連皮膚上細小的皺紋都能看清楚。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家裡也是要遷墳,對雕塑藝術頗有研究的他突然想到將父親的模樣以特定的材料和先進的工藝製成寫實雕塑,再將其骨灰存於其中,形成一尊含有已故親人骨灰的塑像,用永恆的相貌來代替灰暗冰冷的骨灰盒,這樣不是更有紀念意義。
對於這樣一種新的殯葬形式,市民對此看法不一。李先生認為,目前城市墓地價格居高不下,這種人像雕塑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死不起」的問題。也有市民認為,人死之後入土為安,如果將親人骨灰存放在人像雕塑中,會不會有悖於中國的傳統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