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新形式為已故親人做雕塑放骨灰惹爭議

2020-12-20 騰訊網

市民端詳「骨灰人像」 本報記者 王昭瑋攝

本報訊 (記者 王昭瑋 實習生楊晶)為已故親人定做一尊雕塑,將骨灰存放於其中,然後供奉在家裡。這樣一種新的殯葬形式近日引起市民爭議。

家住西安市長安區裴家埪村的趙師傅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由於家裡要搬遷,不得不將奶奶的骨灰取出重新安置,一家人都感到有些難過。

不久前,趙師傅偶然得知西安有個地方能定做人像雕塑並能將骨灰裝入塑像,就決定要為奶奶製作塑像並安放骨灰。原來,這家公司製作的是一種名為「骨灰人像」的寫實雕塑,即按照已故親人的體貌製成塑像,然後將骨灰以特殊的方式安置於塑像內,親人們可以睹「像」思人。與趙師傅同村的鄰居也打算為死去20多年的母親定做人像雕塑。其母親的墓地較遠,父親的腿腳不靈便,每次上墳回來,父親都會難受好幾天。製作好雕像之後他準備在家中存放,不僅可以與母親朝夕相伴,更免除了跑老遠上墳的奔波。

昨天,記者在這家人像藝術雕塑公司看到,已經做成的一尊人像雕塑栩栩如生,甚至連皮膚上細小的皺紋都能看清楚。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家裡也是要遷墳,對雕塑藝術頗有研究的他突然想到將父親的模樣以特定的材料和先進的工藝製成寫實雕塑,再將其骨灰存於其中,形成一尊含有已故親人骨灰的塑像,用永恆的相貌來代替灰暗冰冷的骨灰盒,這樣不是更有紀念意義。

對於這樣一種新的殯葬形式,市民對此看法不一。李先生認為,目前城市墓地價格居高不下,這種人像雕塑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死不起」的問題。也有市民認為,人死之後入土為安,如果將親人骨灰存放在人像雕塑中,會不會有悖於中國的傳統觀念?

「骨灰人像」你能接受嗎?

相關焦點

  • ...翻《易經》、馬英九把雙親骨灰放靈骨塔,臺灣殯葬有這些特色文化
    臺灣殯葬文化有何特色,逝者骨灰如何安葬,相關業者待遇如何?清明前夕,記者採訪了入行10多年的範凌功先生。 臺灣的「頭七」法會形式與大陸差不多,在第六天晚上開始做,過了當天23點法會結束,這一天還要確定逝者的訃聞內容,告別式的時間與地點。在臺灣,選擇告別式的日期往往要翻「通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易經》。「好」的日子殯儀館禮堂往往「客滿」,逝者家屬不得不選擇別家的殯儀館辦理。 至於在殯儀館的告別式,也就是大陸所說的「大殮」,兩岸的區別則比較大。
  • 殯儀館骨灰存放架殯葬文化的思想意識
    殯儀館骨灰存放架殯葬文化在人類殯葬文化總體中所呈現的是一種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 的東西。有形與無形的辯證關係任何一種人類殯葬文化的物質存在,都有其人類智慧的內在蘊含,這是有形之意;而無形並不是不存在,人類殯葬文化中的無形是以其意而存在的。
  • 清明來臨,他們給已故親人寄了一封信,看完淚目
    天堂沒有痛苦,祝願您在另一個世界健康快樂,我會永遠想念您……」    3月25日,從外地趕回的張先生在惠州市殯儀館,含著淚寫下了給已故爺爺的第一封信。由於常年在外工作,30歲的張先生距離上次與爺爺見面已有半年。「爺爺在世的時候,很多話都沒來得及說,希望他能收到我的信。」張先生如此表達對爺爺的哀思。
  •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已故親人的緬懷句子簡短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1.憶往昔,我們永遠銘記。2.點點愁思,幾多離人淚!3.願逝者安息,天堂沒有痛苦,最疼愛我的親人,真的到現在都不願意在想,感覺是多麼不真實。4.永遠難忘,我與您相處的歲月;您的音容相貌,至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日;您或慈愛,或慷慨,或近乎嚴厲的關愛,都讓我此生永不會忘記啊!5.回首往事,尋尋覓覓,已是陰陽無路,夢深沉思斷腸淚不幹。
  • 韓國奇特的火葬方式,將親人骨灰製作成珠子,擺在家中祭拜
    隨後報喪,將親人死亡的消息告訴親朋好友。隨後將遺體放於布置好的靈堂,等著親友們來到家中弔唁,參加葬禮。在停靈期間,晚輩們輪流為其守靈。守靈後將遺體送入殯儀館火化,並埋入墓地當中。沿途有親人拿著引魂幡,一路樂隊吹打,並發紙錢,一直到下葬。如今,大多數農村依舊持續著這套流程,但是城市中基本一切從簡。
  • 泉州倡導節地生態安葬 8名逝者以樹草為伴
    對一部分市民來說,這也是特殊的日子——讓已逝的親人入土為安,但與傳統墓葬方式不同的是,他們為親人選擇了樹葬、草葬等節地生態的殯葬方式。當日,在市民政局和泉州晚報社聯合啟動的泉州市第八屆綠色殯葬活動中,共8名逝者以樹葬、草葬的方式安葬。
  • 骨灰做成項鍊、戒指!廣西首次推廣,欽州人你能接受嗎?
    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 生命晶石的出現,提供了另一種殯葬選擇,可以永遠保存,大家就可以在家中紀念,不用清明節湧向墓園祭掃,有些長居外地或者國外的子女,可以將生命晶石隨身攜帶,感覺逝去的親人就在身邊。早在兩年前,浙江也推廣過這樣的骨灰處理方式,但是,大家對於這種事物的接受程度確實不一樣的——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據悉,昆明晉龍如意園在我省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這也是推進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又一重要舉措。
  • 冷門又暴利的殯葬專業,選擇它需要勇氣
    同學們不僅要學會如扎紙花,遺體化妝這樣的基本技術,還要學習使用一些殯葬設備。有同學曬出了自己的課程表,除了火化設備與技術,殯葬禮儀、喪葬花藝之外,還有殯葬心理分析和周易知識,真的是從技術到思想全方位的武裝。因為工作中涉及寫輓聯、訃告或是一些文稿,需要用到毛筆字,他們還專門把書法也加進了專業課。
  • 南京祭奠已故抗戰老兵感恩先輩
    中新社記者 詹堅宇 攝4月5日,數百名長春市民在長春市文化廣場通過「時空郵箱」、放飛風箏等綠色環保的方式,表達對故去親人的思念。圖為市民領取風箏。 張瑤 攝4月5日,數百名長春市民在長春市文化廣場通過「時空郵箱」、放飛風箏等綠色環保的方式,表達對故去親人的思念。
  • 夢到已故的親人,到底是好是壞?
    一個網友告訴我,她總是夢見已故的親人,夢裡的情節有時難以捉摸,有時過於真實。她認為這是已故的親人想傳遞給她某種訊息,或是給她警示。墨西哥古老的「亡靈節」傳統裡就指出:死後, 人的靈魂在某些特定節氣可以與活著的親人團聚。只要被活著的人惦記著,已故的人的靈魂就不會消散。當被所有活著的人遺忘時, 靈魂才會真正的消亡,再也不存在於世間。這樣看來,夢見已故親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對已故的親人而言, 因為你還惦記著他。
  • 手續簡化,查詢已故親人存款不再需要公證
    查詢已故親人存款餘額需要公證?這一問題在近期得到解決。為了減證便民、優化服務,便利群眾辦理存款繼承。近日,銀保監會會同司法部發布了《關於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宜的通知》(下稱《通知》)。此前,銀行為客戶辦理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詢手續的依據為《司法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在辦理繼承公證過程中查詢被繼承人名下存款等事宜的通知》(司發通〔2013〕78號,下稱「78號文」)。曾有人大代表提出,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餘額需要公證,給群眾尤其是邊遠地區困難人群造成不便,建議簡化手續。
  • 夢見已故的親人是什麼意思?
    夢見已故的親人,除了日有所思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已故的親人,在另一個世界遇到了困難,向我們求助而發出的信號。正德老師認為,夢見已故的親人,更多的可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內心的焦慮與壓力,通過夢境向已故的親人傾訴,以獲得心理安慰與心理支持。
  • 日本繽紛骨灰蛋隨身攜帶換個方式陪伴
    ▲日本推出小巧骨灰蛋隨身攜帶,讓逝者能夠換個形式繼續陪伴。(圖/翻攝自產品官網)編輯/Ann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必須經歷的難題,至於親人或是寵物往生後要如何看待,日本推出「骨灰蛋」給了很好的解答,將火化後的骨灰放在小巧容器中,製作成蛋的造型,甚至還有包裝提供隨身攜帶,換個方式也能夠繼續陪伴你。
  • 揭開殯葬暴利黑幕 「送」親人得花多少冤枉錢?
    紙祭用品 「別墅」300多成本僅十元  暗訪小組發現,很多殯葬用品店都極力向喪戶推薦「喪事新辦程序」,即「頭七」燒「梯子」「靴子」,好讓逝者早登極樂;「五七」燒「搖錢樹」「一對雞」等,讓死者在「那邊」五穀豐登;「百天」時死者已經在「陰間」安了家,所以要燒房子、生活用品和「隨從人員」……程序中列明了自死者去世到此後三年家屬要做的事,並標明哪一條如果做得不好會有什麼
  • 雙語新聞:瑞士公司推出親人骨灰變鑽石首飾服務
    瑞士公司推出親人骨灰變鑽石首飾服務   Bereaved pay to turn ashes into diamonds   In Marilyn Monroe's days, diamonds were a girl's best friend.
  • 密雲區古北口鎮找正規殯葬公司
    北京徳壽福殯葬一條龍服務公司24小時為顧客辦理殯儀業務,公司成立30年之久,辦理一條龍項目包含:為老人精心挑選壽衣,骨灰盒,老人去世後有專業人員給淨身穿衣整容等殯儀服務,隨後運送至殯儀館存放,開好死亡證明後預約火化時間,家屬需要告別儀式的預約告別廳
  • 天津骨灰盒小區值得鼓勵!也說下日本墓地那些事兒!
    很多人可能納悶小區樓房怎麼還能放骨灰呢?其實這個小區本來就是一處公益性質的骨灰堂!這裡的樓房外形跟正常樓房基本上沒有任何差別,唯一不同的就是窗戶都是黑色的!(下次你們看到窗戶都是黑的樓記得跑遠點!)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殯葬服務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測算,中國死亡人口每年大約1000萬人,按照最低標準喪葬費用計算,假如平均每人2000元,可以估算出殯葬行業每年的既定市場份額為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