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學丨無法想像東西的人類!「心盲症」是什麼?

2020-12-20 阿樂的心理教室

HI 大家好,我是阿樂,歡迎來到阿樂的心理教室。

一般我們知道一個人眼睛看不見現實事物,叫眼盲。但有一部分人閉著眼睛,腦中卻無法想像事物的具體形象,而腦中只有一片漆黑,這就叫心盲。

好先簡單的給大家測試一下,大家現在慢慢把眼睛閉上,沒錯真的把眼睛閉上!試想一下,眼前出現一個紅色的蘋果,顏色非常鮮豔好看,突然紅蘋果往下墜,最掉到了地上,敲到地上後變成了香蕉好,現在可以把眼睛打開,你是否可以在腦袋裡構成剛才的畫面,那你可以看一下是否與自己想像到的畫面一樣,當然我知道剛才有些人沒閉眼,但這次不妨真的閉眼測試一下,好,試想一下,眼前出現一個紅色的蘋果,顏色非常鮮豔好看,突然紅蘋果往下墜,最後掉到了地上,敲到地上後變成了香蕉。這是不是與你想像的畫面差不多呢,好,不管一樣還是不一樣,只要你能在腦中想像到畫面那都是正常,而有一部分人卻無法想像到畫面,這就是「心盲症」。

心盲症也可以稱為想像障礙,在世界上約有2%的人存在,而英文叫aphantasia。心盲症,在1880年首次被發現,而在2015年才被英國大學教授亞當賽曼(Adam Zeman)和他同事的研究重新備受關注,在研究中,患者表示他們偶爾會有閃回的現象,可是卻不能按照自己的指令進行想像,舉個例子,其中有個人表示他在睡覺做夢的時候也是相同有視覺圖像,這與正常人一樣,但在清醒的時候他是無法進行任何視覺想像,當他閉上眼睛,只能看到眼皮遮擋住的一片空白,他也很驚訝的說:「我從來沒意識到當人們清醒的時候是可以看到他們腦海中的圖像而每次聽別人說「想像蘋果、想像香蕉還是什麼的」都認為只是在打個比方。

這類人一般都認為大家都一樣是不能想像的,而有時在看電影裡的時候,裡面的角色在想像畫面,他們還以為只是藝術中表現的「特別技能」,但他們卻沒有想到這竟然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的「特別技能」所以一般有心盲症的人都不會發現有什麼異常,只有等到有人告訴他或也許看了這篇文章後才知道吧。

所以不妨問問身邊的朋友,也許發現世界真奇妙,看到這裡有人會問,那他們與其他人會有什麼區別嗎?一般心盲症的人的記憶都會比較差,原因是他們少了可以想像的記憶空間,也就是說當一般人要回憶起某個人的樣子或名字,那他們可以大概想像這個人的樣子或當時遇到他的情況,可是有心盲症的人卻只能依靠他記得的特點來想起這個人,比如他是圓臉的,頭髮顏色是藍色,鼻子比較大等,因此記憶上,一般能視覺想像的人就會比他們來得好啦,又有人會問,那有想像障礙的人能畫畫嗎?雖

說有心盲症的人在記憶上會有一些困擾,然而在其他生活當中卻不會有太大影響,也和一般人一樣生活,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容易發現自己有什麼特別,而有一些你可能意想不到的名人也有心盲症哦,比如著名動畫公司皮克斯和迪斯尼的前總裁埃德溫·卡特姆、NBA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和同樣迪斯尼動畫角色設計師格倫基恩、順帶一提以上三位都是奧斯卡得獎者哦。

所以看來心盲症與創作力並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有想像障礙的人在某些方面還可能會有優勢哦,由於他們無法想像,也就意味著無法想像過去和未來,更容易活在當下,而有些悲痛的回憶,正因為沒辦法想像,所以就更不會重溫那些悲痛的場景,有人會問:原來真的有不能想像的人啊,世界真奇妙!當然心盲症以我的觀點來說,他並不是什麼病症,只是處理事情和思考方式不同而已。

當然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經驗,也不妨留言和大家分享咯~

相關焦點

  •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不僅可以有助於自處、與他人相處,更能運用它們分析社會現象及個人性情背後的原因。從而幫助自己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時,能擁有智慧的判斷。本期特別推薦,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
  • 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 |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
    本期特別推薦,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破窗效應」:一個房子若窗戶破了,無人修補,隔不久,其它窗戶也會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牆,若出現一些塗鴉沒清洗掉,很快牆上就布滿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 心理研究:不是買東西,而是買「時間」,人們更能感覺到幸福
    每日更新專業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喜歡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發呆的時間」「眺望路邊鮮花的時間」失去這些東西的人們,就像被什麼東西追趕一樣,急急忙忙地工作著,但是心靈卻越來越貧窮,少女毛毛為了奪回被偷的時間而站起來,並戰勝了強大的現代惡魔——灰先生。是的,最近,「沒有時間的人」真的在增加。
  • 塔西佗陷阱丨心理學怪談
    就算你什麼都不說,也仍然在發出信息。「你看你看!他不回答這個問題!」你轉身把所有的貼子都404了。「你看你看!他不回答這個問題,還刪帖!」你把帶頭說話的人揍了一頓。「你看你看!他惱羞成怒!」你把所有人的嘴都用膠條封上。「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唔!」
  • 男人和女人都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定律
    因此,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不僅可以有助於自處、與他人相處,更能運用它們分析社會現象及個人性情背後的原因。從而幫助自己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時,能擁有智慧的判斷。本期特別推薦,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多科學家相信,人類其實是具有冬眠的「潛能」。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上看,我們似乎具備冬眠所需要的一切東西。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胖尾狐尾猴每年會在旱季休眠八個月,並且依靠存儲在尾巴中的脂肪生存下來。
  • 心理學簡史
    人類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這樣回答:當智人開始使用「虛構故事」,通過「想像的現實」組織起來,發明了許許多多的行為模式,並由此來認識世界時,當今的人類正式誕生。這段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7萬年前。赫拉利把7萬年前的這次人類「奇點」稱為「認知革命」。
  • 紐瀾大學院|日本知名院校「心理學」專業介紹——京都大學
    在日本各大院校中「心理學」也算是大學院生當中的熱門專業那麼說到心理學包含哪些內容?屬於怎樣的專業?說到這個專業,日本知名院校中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京都大學◆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
  • APA與APS之惑:心理學的「劍氣之爭」
    例如,一種常見譯法將APA譯為「美國心理學會」,將APS譯為「美國心理協會」或「美國心理學協會」。 那APA與APS究竟有何不同呢?既然有了大名鼎鼎的APA,何苦還要再成立一個APS?這些問題可能曾讓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人困惑,幸運的是Robin Cautin的一篇長文(見文末)可以緩解此惑。
  • 是什麼把你帶來我身邊?心理學解釋「吸引力法則」
    以實證心理學 (evidence-based psychology) 的角度切入,綜合了各種研究的結果,在統計上,心理學家已經歸納出了兩項重要的吸引力法則。接近性效應的基礎在於「熟悉」,或說是「建立熟悉感的機會」,因為人類的本性就是不喜歡陌生的感覺,並且害怕未知,於是總是喜歡親近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所以當彼此熟悉了、習慣了,我們便本能地賴著而不想離開。就像是我們吃飯時喜歡吃「家常菜」、聽歌時喜歡聽「年輕時聽過的歌曲」、購物時喜歡選「認得的品牌」,這些現象背後的潛在心理機制,都是出於因彼此熟悉所產生的好感。
  • 人類首次找到低價、可靠對抗PM2.5的「東西」
    導讀:今年(2016)四月,全球第一篇「靈芝抗PM2.5」報告問世,這可是頭一回有科學家告訴我們,有一個「東西」可以把吸入的PM2.5擋在血液循環之外,不讓它在體內到處搞破壞這不僅是全球第一篇證明靈芝可以抗PM2.5的論文,更是自1970年代學界開始注意到PM2.5有害健康以來,頭一回有科學家告訴我們,有一個「東西」可以把吸入的PM2.5擋在血液循環之外,不讓它在體內到處搞破壞,引發各種毛病。
  • 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10):「豆知識」——「八百長」的故事
    2.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2)「伊呂波歌」的譯文亂彈3.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3)文化承載詞漫想(1)——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餅」的翻譯(上)4.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4)文化承載詞漫想(2)——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餅」的翻譯(下)
  • 「爸爸,什麼是保險套?」這位父親的回答太妙了
    這份小漫畫提供了一份操作指南,啟發你如何回答小孩子的下列問題:什麼是保險套?我從哪裡來?什麼是自慰?性騷擾是什麼?除了大量的深度好文外,還有心理學大師課程、趣味心理測試、免費心理問答,陪伴著你一起探索心靈成長、解開關係的謎團!
  • 「像我一樣瀟灑走開」| 心理學家教你用「自我同情」寬恕自己
    而構建理想中的冰箱這一舉動,則有點像心理學中的「沙盤遊戲」,反映了人潛意識中的理想自我。和很多人一樣,鄭爽真實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我是有差距的。01.什麼是「自我同情」西方心理學中本來沒有「自我同情」這個概念,它是由心理學家Neff在二十一世紀初從東方佛教哲學中獲得靈感,並引入到現代心理學中的。
  • 「讀書」如果你無聊,就不要想著那些人類
    巡遊賽伯空間的人類需要把自己「插進」網絡,通過神經系統連接上網。(還記得黑客帝國嗎?)「賽博空間。每天都在共同感受這個幻覺空間的合法操作者遍及全球,包括正在學習數學概念的兒童……它是人類系統全部電腦數據抽象集合之後產生的圖形表現。有著人類無法想像的複雜度。它是排列在無限思維空間中的光線,是密集叢生的數據。
  • 知乎「非常想問」科普大賽首期啟動 心理學圓桌解密情緒熱詞
    這些有趣的問題都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答案。近日,知乎「這才是心理學|非常想問」科普圓桌上線。據悉,此次圓桌是「致知計劃之科學季」——「非常想問」科普徵文大賽的首個分會場。圓桌內收錄了如「好奇心的動機有哪些?」、「人們為什麼喜歡驚喜?」、「只要內心夠強大就不會得抑鬱症?」等生活中常見問題,眾多心理學專家與網友在此交流探討,用通俗有趣的語言暢談心理學話題。
  • 趣讀丨什麼是「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是道教念咒時的常用語,一般被放在咒語的句末。從字面解讀,「急急」指的是「趕快」,而「如律令」指的是按法規行事。「急急如律令」全句的意思,就是敦促咒語儘快顯靈。趙彥衛認為,「急急如律令」是漢代公文中的常用語,相當於宋代的「符到奉行」。因為天師道的祖師張天師是漢代人,所以道教便繼承了「急急如律令」這種文體。
  • 心理學:「喜歡上一個人的心理」是?專家解說墜入愛河的步驟
    「幫我打開無法打開的東西,幫我拿重的東西,聽我發牢騷。」也許這個時候說對自己說「保持冷靜」的人比較多。「到現在為止因為誤解而失敗了」、「不可能那麼簡單地兩情相悅」等,自己束縛自己心的人也很多。但是,越想對方,就越喜歡對方,漸漸無法停止自己喜歡的心情。慢慢地就會意識到自己是真的喜歡上對方了。
  • 人類的「決擇」
    我們很多同胞們被一些外界的信息良好完美的契合了自己內心的創傷與傷疤,而我們確實有著同樣的投胎目的,很多人沒有真正的感受這一切發生的緣由或者是動機,或者是這一切「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到底要在這樣的境遇裡發現什麼事實真相。加之常年以來與地球頻率不相符的逃避心理,所以很容易被帶節奏,失去了自我的判斷力。
  • 「理性」和「感性」,並非是兩種「對立」的思維
    我們平時習慣把人的「思維」二分為「理性」與「感性」。同時認為「理性」的人「不浪漫」;「浪漫」的人「非理性」。或許也可以這麼說,一般人通常是把「感性」、「浪漫」、「非理性」這三樣東西劃上等號的;同樣地,「理性」也絕對和「浪漫」、「感性」拉不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