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李子柒又一次成為輿論的中心,但這一次卻不是因為她的視頻,而是因為教育。
寧波海曙區小學六年級期末語文試卷作文題中,給出了袁隆平、李子柒和雷海三個人的故事,要求學生選擇一位「心目中的風雲人物」,為其填寫推薦表。
有位家長認為網紅李子柒不該出現在試卷中,可能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隨後他在當地的論壇上發帖表示:孩子試卷上出現「網紅」李子柒的事跡,他感到很意外。
在仔細看過題目後發現,該命題作文的核心是展示中國傳統田園文化,但是在題目的最後面,卻添加了李子柒粉絲數字的介紹,這一點讓他無法接受,他覺得這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
這位家長的質疑,引發了一眾網友的熱議。
有網友反對將李子柒的事跡納入教材:「李子柒只不過是動手能力強,短視頻的拍攝沒有後面的強大團隊幫助也不能做得這麼好,把她納入教材,會讓很多小孩子感覺做網紅比讀書要強多了,讀了那麼多的書不如做網紅成功賺錢快。」
但也有網友說:「讀書不是只知詩詞書本就可以的,真正的人才都是各種知識層面和社會時事熱點都能同時獲取和應用。這樣的人才到時候出社會才是靈的。」
01
從過往的新聞報導和網友對李子柒的評論來看,更多時候她所獲得的都是正面的評價,且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很多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但為什麼這樣一個受到眾多正面評價和認可的人,在被寫進教材的時候,卻遭到了家長的反對呢?
縱觀網絡上對這件事的評論,家長排斥的理由主要有三點:
第一:網紅不應該出現在對孩子影響力較大的試卷上;
第二:李子柒歸根結底還是有專業的商業團隊在操作,過分渲染的網紅經濟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
第三:對網紅職業的偏見,認為孩子如果被影響,以網紅為目標,就會放棄讀書。
不可否認的是,李子柒背後是網紅經濟,也有可能是團隊在操作,但是家長要明白一個事實:一個社會個體,如果她的形象是正面的,從產生的價值和意義也是積極的,那麼她就可以出現在試卷上,這與他的職業並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相比用自己的固化思維去定義一個人該不該出現在試卷當中,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孩子去看到一個人、一件事背後的意義。
以李子柒為例,當她出現在試卷上,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引導孩子去思考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輸出更多正能量的內容,放大李子柒爆火背後的正面意義,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負面的東西,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掌握獨立分辨網絡信息優劣的方法,不會被帶偏價值觀,才是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
02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孩子從一出生就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因此對於網絡信息、人物、事件的全方位認識就更加重要,作為家長,一味地抵制和杜絕孩子接觸這些信息,對孩子的成長尤為不利。
孩子看待一件事、一個人的態度更多時候是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引導,所以與其一味抵制不如打開心扉,秉持開放心態,和自己孩子一起,直面這個世界,用教育來辨識是非好壞。
這個世界,每一秒鐘所產生的信息成千上萬,孩子也好,大人也好,都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到這些信息,因此,與其千方百計地為孩子創造一個「正能量的溫室」,還不如教會孩子冷靜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的所有產物,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孩子的價值觀更加完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