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絕去幼兒園的原因,你以為都是因為分離焦慮嗎?

2020-09-17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

最近有位朋友來和我聊天說自己的孩子去上幼兒園了,但是非常不習慣。每天回家都會說,不想去幼兒園。


詢問原因後發現,原來孩子覺得幼兒園規則很多,不像在家那麼自由。


比如,以前在家想玩啥就玩啥,去了幼兒園還是要「服從」安排的;玩玩具大家要輪流,不能自己總是第一個玩;還有,必須要午睡,而不是不想睡就不睡,等等。


朋友說,最近看你寫的都是關於分離焦慮的,我怎麼感覺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幼兒園都是因為「規矩」太多。


你說現在那麼多都是「愛與自由」下養育的孩子,幼兒園規則是不是壓抑了孩子的個性,孩子自然就排斥,這要如何引導呢?



1



紀律和規則的不同


自從踏入幼兒園後,我們都需要面對的一件事,自家孩子是個寶,別人家孩子也是寶,大家需要互相適應和磨合。


幼兒園是「社會化」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幫助孩子在「自我」和「去自我」過程中找平衡,這是成長很關鍵的一步。


「愛與自由」養育下的孩子也是需要建立規則意識的,只不過我們需要區分「紀律」和「規則」的不同。


紀律的本質是威脅與害怕,規則的本質是內化與認同。


你必須做,沒有為什麼?我是你媽媽,你必須聽我的。我數到三,你還不做就XXX!


這些是「紀律」,我們通過身份力量的懸殊,從上往下地控制孩子。


紀律,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因為施加紀律時,我們是不在意孩子自己的感受,沒把孩子當成平等的人。


長期在「紀律」下的人,慢慢也就會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重要,「聽話」就好了。



但「規則」不同,它是基於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認同和理解每個人都該這麼做,這麼做對自己\對他人都是更好的。


長期在「規則」下的人,不僅不影響「自我」的發展,反而會對「自我」發展更有益。


因為他會有很強烈的社會認同感和社交確定性,這些安全感反過來都會滋養個人的「自我」。


4



換位思考,讓規則內化


因此,大家不用擔心規則意識會影響孩子的「自我發展」。


但在「社會化」的進程中,父母要幫助孩子規則和紀律,並且引導孩子如何區別對待(當然,這個前提是家庭教育,要多談規則,避免紀律)


關於如何應對幼兒園的紀律,今天先不談,我回頭單獨寫一篇。今天先聊聊,如何幫助孩子理解和認同規則,從而發自內心地遵守規則。


這一點其實是需要早在孩子上幼兒園就要開始做的,我真的很希望小月齡父母都能看到這些,很多問題都是之前埋下的因,幼兒園只是一個觸發點而已。



1、雙向共情


為人父母幾乎每個人都在學習共情,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回饋他們的情緒。但經常會有個「盲點」,就是只做一半的共情,只是父母對孩子共情。


其實共情的終極目標是幫助我們和孩子都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所以千萬別以為共情是為了讓孩子不哭,孩子打了媽媽,媽媽回應,「寶寶很生氣,寶寶打媽媽了」,這不是共情啊,這是打著共情名義的縱容和偷懶。


真正的共情,不僅僅是看到孩子的情緒,也要明確讓孩子看到我們的情緒,「寶寶很生氣,打了媽媽。媽媽現在很痛,媽媽也很生氣,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


幫助孩子看到,他們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讓他們去承擔這些影響,才能讓孩子學會真正的「共情」。


只做一半的共情,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我中心



2、換位思考


一個孩子有了初步共情能力後,我們在引導孩子認同理解規則時,就可以使用換位思考了。


比如,幼兒園非要午睡,孩子就是不喜歡怎麼辦?可以和孩子聊聊,為什麼幼兒園有需要午睡這個規則呢?


哦,因為有些小朋友仍然需要睡一會,下午才有精力繼續玩耍,就像你小時候一樣 -- 解讀規則


想一下,如果你正在睡覺,媽媽在旁邊非常非常吵,你會什麼感受?--換位思考


睡不飽會有什麼影響呢?對啊,脾氣就很差了,精神不好了也不能和你好好玩了 --指出對孩子的利益點


那你真的不想睡,你可以怎麼做,又不打擾他人呢?--思考應對策略


看到這,我知道有朋友會說,沒有用啊,我孩子還是不想睡,還是不喜歡幼兒園。


的確不會立竿見影,但我們這麼做是幫助孩子多了一個看待世界的角度,而不只是唯一一個「唯我獨尊「的角度。



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慢慢理解,很多事情並不是要麼大哭反抗,要麼忍氣吞聲,在A和B選擇之間,一定還有更多的共贏方式。


規則意識從來不是一夜之間建立的,一定是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浸潤。父母之愛子,當為之計深遠。


3



別輕易甩鍋


方法論其實已經講完了,但仍然想扯出去再談幾句。


雖然是和我關係挺好的老朋友了,但我還是要說,我特別不喜歡這幾年的一個風氣,就是啥都往一些時髦育兒名詞套。

孩子規則意識不清,那叫「愛與自由」;

父母無法管教孩子,那叫「溫柔堅定」;

沒有在家早教啟蒙,那叫「我是佛系」;

對孩子學習不上心,那叫「快樂教育」。


上面任何一條,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只能說明,我們根本沒有去花心思理解這些名詞背後的核心精髓。


我當時就和朋友說,這個鍋,「愛與自由」真的不背。


咱們能不能勇敢一點,實事求是地面對這個問題,先承認這就是我們養育環節有個疏漏,或者至少是出現了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也許話是有一點重,但為人父母的我們需要很清楚地明白,不管什麼育兒知識,當我們選擇執行的時候,這就是「我們」的育兒理念。


那麼我選擇,我負責,而不是怪專家怪理念。



父母如果沒有這樣的「主人翁」意識,其實學啥都收效甚微,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會認為,


這不是「我」的事,我只是需要「執行」某個專家的話,那肯定是帶不好自己的娃。


4



保護自我,而不是培養個性


另外朋友提問裡提到了,「保護孩子的天性,發展孩子的個性」,這也是挺大的誤區。


我個人是不太喜歡「天性」或者「個性」這兩個詞的,我更願意說是發展自我,保護自我。


好吃懶做、自私利己,這些是人性裡的「天性」,但我們都知道,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在成長開智的過程中,慢慢有了道德、規則、責任等約束。


如果我們把個性/天性作為養育目標,那就很容易走到一個極端,啥都聽孩子的,號稱「釋放天性」,但真的不對。


孩子的「自我」是需要我們家長引導和發展的。所謂的「自我」,聽上去很虛無,大白話總結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很珍貴。



具體來說,無條件地接納和愛孩子這個人本身,而不是和他們的任何行為成績掛鈎,這會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


隨時隨地聆聽孩子的需求,即使不同意,也會尊重平等地告知理由,而不是強權政治,或者打壓吼叫,這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每次孩子的分享我們都鄭重其實地對待,而不是笑笑了之或者敷衍了事,這會讓孩子知道,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迎合討好他人很重要。


可見,保護「自我」從來不是比拼有多「聽」孩子的話,什麼都順著孩子來,而是建立一個健康的養育互動模式。


每個孩子從呱呱墜地,來到這個陌生世界,他們的內心是「無依無靠」的,而人生最初的那幾年,就形成了人生的底色。

一個「後面有靠山,手上有方法」的孩子,才能真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擁有「自己」,還能融入「社會」。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

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

讓孩子通過學習編程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趕緊行動起來吧!

相關焦點

  • 孩子拒絕去幼兒園的原因原來是「分離焦慮」啊
    兒子9月份就開始了幼兒園生活,在上幼兒園之前每個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焦慮,例如孩子不能獨立上廁所,不能獨立午睡,不能獨立吃飯,會不會被別的孩子欺負,有沒有吃飽,有沒有餓著,有沒有想念爸爸媽媽,在陌生的環境中待那麼久會不會不適應......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還有不到一個月,九月開學季就來臨了,不少寶貝們要開啟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了,此時此刻寶媽寶爸一定比寶貝還緊張吧?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
  • 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哭?「分離焦慮」導致孩子情緒崩潰,父母需重視
    這個問題讓媛媛的媽媽特別苦惱,因為孩子這種情況十分耽誤時間,不僅影響媛媛媽媽上班,還讓老師對媛媛的態度都有了一些變化。媛媛媽媽自己也想不通,為什麼媛媛一去幼兒園就哭呢?專家聽完媛媛媽媽的描述後,表示媛媛這種情況是因為「分離焦慮」導致的。因為無法忍受自己離開媽媽的身邊,所以孩子每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聽完專家的分析後媛媛媽媽恍然大悟,趕緊詢問朋友如何才能夠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讓孩子不再抗拒去幼兒園。
  • 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哭?「分離焦慮」導致孩子情緒崩潰,父母需重視
    01萌娃拒絕上幼兒園崩潰大哭媛媛是一名剛上幼兒園的小女孩,雖然幼兒園裡的老師和同學都特別好,但她每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大哭。這個問題讓媛媛的媽媽特別苦惱,因為孩子這種情況十分耽誤時間,不僅影響媛媛媽媽上班,還讓老師對媛媛的態度都有了一些變化。媛媛媽媽自己也想不通,為什麼媛媛一去幼兒園就哭呢?抱著這個疑惑,她去請教了一位育兒領域方面的專家朋友。專家聽完媛媛媽媽的描述後,表示媛媛這種情況是因為「分離焦慮」導致的。
  • 送給媽媽們,幼兒園開學,你的孩子開始分離焦慮了嗎?
    我們,做父母的可曾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呢,對孩子,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嗎? 疫情原因,在家待了半年多的孩子們終於再次迎來了入學的時刻。不同的是,有的孩子只是回到了熟悉的校園,見到了熟悉的同學。所以,很擔心他上幼兒園會很依賴我,怕他不適應。 說實話,我也很捨不得,怕他因為不適應會哭泣,會著急,會不安。我想可能每個媽媽都曾有過這種憂慮,這就是「分離焦慮」。
  • 幼兒園開園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02/ 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很多育兒書籍都會教大家如何去應對分離焦慮,今天想分享我一下自己的經驗,畢竟我小時候為了不想上幼兒園而哭滿半年,三十年後,我的孩子又因為不想上幼兒園而足足哭了三個月,天知道那段時間我是怎麼過來的
  • 「我不要上幼兒園!」孩子反覆分離焦慮怎麼辦?
    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每次經過家周圍的幼兒園時,孩子都十分羨慕地說自己也要去上幼兒園。9月份孩子入園了,看著孩子這麼盼著上幼兒園,朋友一點也不擔心所謂的分離焦慮。剛開始上幼兒園,確實很順利,孩子不哭不鬧高高興興地背著小書包出門。可是還沒到一周,孩子就跟媽媽說:「我明天不上幼兒園了。」果然,第二天早上怎麼叫都不願意起,哭著喊著就是不願去。
  • 上幼兒園生死離別?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
    導讀:上幼兒園生死離別?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一起拯救孩子的開學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很常見,你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了嗎?
    幼兒園準備:分離焦慮你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了嗎?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很常見,為幼兒園做準備的一部分就是讓她遠離你。幼兒園準備:分離焦慮到她生命中的這一點為止,您的孩子幾乎一直都在您的公司中。也就是說,除了探親,她一直都在你身邊,她知道你在那裡可以解決任何問題。這將要改變,對你們倆來說,伴有焦慮是很自然的。
  • 上幼兒園了,孩子正處於分離焦慮中嗎?
    你家有剛上幼兒園的新生嗎?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嗎?處理分離焦慮的八個原則,提供給家長參考。這幾天不約而同的好幾位媽媽詢問我有關分離焦慮的議題,讓我腦中不斷出現之前在幼兒園處理時的景象和案例,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大方向,可以做為檢視的工具,也希望可以穩定住大人的焦慮。
  • 幼兒園開學,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幼兒園開學了,你有沒有覺得,媽媽比孩子更焦慮緊張?你的孩子有沒有出現這些問題?如果有中二個以上,那接下來溝通方法很重要,一定要知道+收藏!1.拒絕上學毫無理由的害怕上學,想盡辦法待在家中。4.緊黏照顧者孩子可能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特別在你想要離開時緊黏著你。5.不讓爸爸媽媽上班孩子每到特定的時間就很焦慮,例如早上起床、媽媽要去上班、車子快到幼兒園的時候就尖叫大哭。
  • 寶寶在幼兒園哭,不一定是因為分離焦慮
    每逢這個時候,媽媽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淚眼相望。孩子也緊緊抱著媽媽問:「媽媽,你是不是不要寶寶了,我乖乖的,能跟你回家嗎?孩子這樣的表現讓家長既無奈又焦慮,已經三歲了,到了這個年級也應該上幼兒園了。可是一聽到孩子在撕心裂肺的哭,家長就會心疼,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02,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會哭鬧要想減少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事情的發生,就要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產生了這樣的不良情緒。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 幼兒園要開學了,孩子的分離焦慮該怎麼破解?
    每年9月份是開學季,三歲小朋友要開啟人生新篇章「上幼兒園」了。作為家長的我們,開始焦慮了嗎?那孩子的分離焦慮源自什麼?來自安全感不夠!那要怎麼破解?分離焦慮是什麼?孩子也很焦慮,造成孩子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孩子害怕和爸爸媽媽分開。從小在父母的身邊,一直是父母陪伴成長,突然要離開爸爸媽媽到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接觸新的事物,孩子自然會覺得緊張。記得大寶去年剛上幼兒園表現出各種恐慌、不安、哭鬧的情緒。
  •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首先需要家長改變對孩子入園問題的態度,並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如果經過上述處理仍然恐懼上幼兒園,需要尋找有無其他特殊原因,必要時接受相應的心理行為治療。  有一種焦慮叫分離焦慮  崔永華指出,上幼兒園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次分離。孩子離開安全、以他為中心的家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兒童小社會」,這件事情對大多數3歲的孩子來說都需要時間適應。在開始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天裡,他們要學會克服許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體驗,像「媽媽真的會來接我嗎」、「這裡會不會有壞蛋把我抓走」等。
  • 「媽媽,我不去幼兒園」孩子每天賴著不上學?都是分離焦慮惹的禍
    宋雅每次送兒子上學的時候,在幼兒園門口總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媽媽,我不去」「不想去幼兒園,媽媽」「媽媽,不要讓我去幼兒園好不好」「為什麼你那麼狠心,讓你的寶貝兒子離開你」……「真搞不懂,上幼兒園都有一個半月了,兒子怎麼還是那麼抗拒上幼兒園?」宋雅吐槽道。
  • 這六招幫孩子應對幼兒園分離焦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就像你當年獨自離家要去上大學一樣,除了期待,心裡肯定也有焦慮吧。
  • 孩子去上幼兒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3招教你輕鬆搞定
    到了送可可去上學的這天,可可媽媽在去的路上一直在對可可做心理建設,例如告訴可可:幼兒園裡很多好玩的東西、還有很多小夥伴、老師們都很溫柔等。可可也一直津津有味地聽著。但當他聽到,等媽媽送他去了幼兒園後,媽媽就會回家時,可可突然委屈著哭了起來。他不明白為什麼媽媽不能陪他一起上幼兒園,對於沒有媽媽陪伴的上學,可可接受不了,等到了幼兒園後,可可哭著不願意下車了。
  • 孩子上幼兒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鬧,甚至會撒潑打滾。每年開學季的時候,都是幼兒園前最熱鬧的時候,有的人甚至戲謔的稱,幼兒園前「聽取哇聲一片」。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恐懼上幼兒園?父母需要做哪些事讓孩子不再害怕上幼兒園呢?其實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非常簡單,只是分離焦慮在作祟罷了。只要緩解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在上幼兒園時就不必頭疼了。
  • 育兒分享 | 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下文分享的是最近困擾我的,關於我女兒的分離焦慮,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背景:女兒幼兒園的前兩年是在奶奶家附近上的,接送全由爺爺奶奶負責。今年下半年轉入我家附近的幼兒園讀大班。前兩年我基本上沒有為分離焦慮擔憂過,一是因為我參與的不多,二是女兒一直依賴奶奶,好像我這個媽媽在與不在,她都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