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壇成「地震帶」 政治口水戰淹沒島內反腐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臺灣政壇成「地震帶」 政治口水戰淹沒島內反腐

  臺灣政壇最近成為「地震帶」,繼無黨聯盟「立委」顏清標和臺中市議會議長張清堂因「公費花酒案」遭判刑後,國民黨籍南投縣長李朝卿以及民進黨籍嘉義縣長張花冠又在同一天因涉嫌弊案遭收押和起訴,不僅令島內輿論譁然一片,還引發藍綠陣營對於貪腐弊案不同態度的爭論。

  據臺灣《聯合報》12月2日報導,臺灣檢方11月7日起對於南投縣政府道路災修工程涉收回扣弊案展開調查,發現李朝卿涉嫌違反貪汙治罪條例收取回扣罪及圖利他人罪。11月30日,臺檢方以李朝卿所犯為5年有期徒刑以上重罪且可能逃亡,以及有湮滅、偽造證據、勾串共犯證人之虞等為由,向南投縣地方法院申請對李朝卿收押禁見獲得批准,李隨即被送往南投看守所看押。幾乎與此同時,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也在11月30日公布了偵辦嘉義縣政府勞務採購工程弊案的結果,宣布對張花冠及其胞妹張瑛姬等共21人依貪汙等罪嫌起訴。

  對此,國民黨和民進黨迅速做出不同反應。國民黨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11月30日做出決議,宣布對李朝卿處以停止黨權的處分。國民黨發言人殷瑋表示,黨主席馬英九對該案非常關切,第一時間要求黨中央必須掌握情況,慎重處理。儘管依黨章規定一審有罪才需要停權,而李朝卿所涉弊案目前還在司法調查階段,但中央考紀會審慎考慮,決定先行予以停權,回應社會期待。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一方面表示國民黨的相關舉動是「媒體上秀來秀去」,同時又強調張花冠案可能是「司法經常搞烏龍」所致,民進黨在處理涉貪問題時必須更慎重。蔡英文更直接表示,民進黨在一審判決後,才會啟動黨紀。她還質疑,張花冠被搜查時剛好發生國民黨籍「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案,這次被起訴又與李朝卿遭收押「同時」,很難讓人相信其中沒有政治因素。

  民進黨的「護短」動作引發政壇口水戰。國民黨發言人殷瑋1日表示,民進黨和蘇貞昌對張花冠遭起訴的回應做法是民進黨「標準動作」,這樣的戲碼已上演多次。民進黨面對司法唯一的「處理機制」顯然叫做「只準判藍、不準判綠」。蘇貞昌轉移焦點,矛頭指向媒體、司法或國民黨,都不能改變民進黨護短、胡亂扭曲司法的事實;蔡英文不但連一句最基本的「尊重司法」都說不出口,還做出如此不負責任的指控,與蘇貞昌行徑有何不同?蔡英文2日回應稱,民進黨政治人物長期受司法不公平對待,因此應該給當事人合理評量與處理,而「不是比誰黨紀發動得早」。張花冠也藉機喊冤,強調自己是被迫與藍營涉貪人員「同步」,政治操作的痕跡太明顯,而且起訴內容沒有物證人證,完全是臆測式辦案、違反法律素養,真是「國家恥辱」。

  臺灣《中國時報》的評論稱,歷經一連串官員貪瀆索賄醜聞,在政府滿意度低迷的情況下,國民黨明快祭出黨紀「止血」,其實是不得已的選擇,並不具備任何道德的優越性。國民黨除做出處分之外,理應閉門檢討,但拿出來誇耀,同樣匪夷所思。民進黨第一時間沒有積極作為、不展開內部調查,如果就此裝聾作啞交給司法,也就罷了。偏偏兩任黨主席還一味護短、包庇,高分貝質疑檢調機關,「自己不作為、也不準司法有作為」。即便能夠溫暖黨員的心,也很難堵民眾悠悠之口,更枉費「民主進步」之名。《聯合報》的評論說,政黨堅持反貪的態度,不僅可作為司法肅貪清腐的後盾,也有助於形成黨內清廉的風氣和規範,這是民進黨必須釐清與修正的視野。民眾不會反對政治人物據理力爭、證明清白,但政黨對於黨員涉案表現出來的態度,既代表對司法的尊重,也顯示自律的程度。把不利於同黨人士的偵審結果都解釋為「政治因素」及「司法烏龍」,豈非得了「司法迫害」或「政治迫害」妄想症?「政治迫害」或「司法迫害」說得容易,但拿不出證據的指控,反而是「迫害政治」、「迫害司法」。(《環球時報》記者 司馬巖 李名山)

相關焦點

  • 情色臺灣迷茫未來 - 島內政壇情色風波
    璩美鳳性愛光碟事件可謂臺灣政壇頭號情色風暴,然而,這一醜聞尚未落幕便爆出了新的一場"黃"風狂雨,"立委"黃顯洲的"性愛派對"更加令人瞠目結舌。 目睹身邊如此濁潮泛濫,有識之士心急如焚,為情色臺灣的迷茫未來哀嘆不止。
  • 撒嬌賣萌成臺政客法寶 島內反思:致使臺政壇「女人氣十足」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年底選舉日益臨近,臺灣政客又開啟了「撒嬌模式」。聯合新聞網直言,在美國,弱者形象及裝可愛是不被青睞的;但在臺灣,政客撒嬌賣萌卻普遍存在。在島內政壇,臺北市長柯文哲是公認的比較愛撒嬌的政治人物。他經常在社交媒體發一些自己戴可愛帽子的照片,表情討喜。
  • 臺灣政壇熱衷「過年政治學」:紅包測試政治行情
    臺灣政壇熱衷「過年政治學」:紅包測試政治行情 2015-02-25 09:35:39有島內學者指出,臺灣是個注重人情世故的社會,過年時對民眾噓寒問暖,所起的效果絕對非同一般,「過年政治學」是臺灣政治人物必須學好的一課。  常「出沒」的三個地方  春節前後,要說臺灣哪裡人氣最旺,廟宇、年貨大街、餐館排前三,這也成為政治人物最常「出沒」的場合。  農曆新年頭一天,臺灣各地廟宇香火繚繞。
  • 陳之漢遭槍擊後,柯文哲等島內政客蜂擁「蹭網紅」被批「臺灣政治的...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遭槍擊,住院休養期間島內不分藍綠白的政客紛紛前去探望。有島內輿論質疑稱,政治人物講究網絡聲量,刻意蹭網紅,已經把政治專業拋諸腦後。據臺灣《中國時報》3日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8月31日去醫院,不僅發揮外科醫生專業,還彎腰審視陳之漢的傷勢,跟主治醫師討論病情。同一天,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前往探視,「館長」事後在社交媒體發照片並表達謝意,讓柯侯兩人增加了曝光率。9月1日,民進黨臺北市議員高嘉瑜在探視「館長」時,現場獻唱一曲《隱形的翅膀》,「陳之漢在一旁做足表情,說不出是在欣賞還是在忍耐」。
  • 臺灣政壇六千金待字閨中 馬英九女兒備受矚目
    臺灣政壇六千金待字閨中 馬英九女兒備受矚目  臺政壇六千金待字閨中  在臺灣某網站調查「最想娶回家的千金」中,馬英九的女兒馬唯中高居榜首  臺海網4月27日訊 據世界新聞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女兒馬唯中
  • 臺灣政壇的魑魅魍魎
    臺灣黑道有社會型黑道、經濟型黑道與政治型黑道之分。政治型黑道兄弟多半是本地黑社會出身,他們介入政治的途徑就是通過參與選舉進入地方政壇。臺灣的這種選舉被稱為「樁腳政治」與「中介政治」。在選民對民主政治認知不夠與利益的驅使下,候選人通常以送錢或送禮的方式來建立社會關係或收買選票,而協助候選人運作的便是鄰(裡)長、助選的親友、派系成員與黑道分子等所謂的「樁腳」,從而通過這些中介「樁腳」的推薦、買票、送禮,固票、盯票等以達到當選的目的。
  • 當年政壇地震不記得了?法國又想幹「對臺軍售」這種髒活
    作者:阿凡提編輯:枯木民進黨當局之所以在"臺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斷的製造同大陸的對抗和衝突,就和許多西方國家的暗中支持是分不開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採取了圍堵中國的政策,而民進黨當局恰恰是西方國家利用的一個重要的籌碼,所以在今年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勝利後
  • 政客「網紅化」,臺灣政治走向沉淪
    這兩天,臺「立法院」打架和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充斥島內媒體版面。為了美豬進口一事,藍綠在「立法院」大打出手,一時間豬內臟在議場內橫飛,引發海內外輿論關注;而陳柏惟被林為洲鎖喉的畫面,更讓兩人登上島內新聞熱搜榜。
  • 臺灣民眾黨能否成為島內第三大黨?
    臺北市長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聲稱要給臺灣人提供除了藍綠之外的第三種選擇。外界認為,島內政壇恐怕將呈現「三黨鼎立」的局面,不過也有學者分析,如果民眾黨只靠「討厭藍綠」當號召,很快就會邊緣化。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準備搶攻臺立法機構民代席次。外界評估,這不僅讓國民黨和民進黨挑戰立法機構席次過半的難度更高,「時代力量」等小黨的生存空間也將被壓縮。未來島內政壇可能出現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三黨鼎立」的格局。
  • 臺灣政客熱衷風水政治 命理師助馬英九「避桃花」
    根據島內媒體的報導,開島內風水政壇風氣之先的要算是兩蔣父子,蔣介石有專屬的風水師排憂,蔣經國則有清朝最後一個「欽天監」納蘭來算命解惑;號稱要帶領臺灣人穿越紅海的「摩西」,李登輝不但有御用易經老師,還曾到香港拜訪算命師南懷瑾學習命理。  而像小英這樣愛算命的,綠營也是一把抓。
  • 臺灣2020戰局:政治新生態或將定成敗
    作者:楊昆福 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對臺灣政壇影響甚巨,島內藍綠政治版圖發生了大幅異動,政黨格局乃至政治生態均也產生了劇烈的變化
  • 洩密疑雲黑心油花花蓮強震 島內怎一個煩字了得
    (來自臺灣媒體) 黃世銘成為第一個遭到起訴的現任「檢察總長」。(來自臺灣媒體)     從2008年選出「亂」字,然後逐年選出「盼」、「淡」、「贊」、「憂」。(來自臺灣媒體)   在過去的一周裡,島內有不少煩心事。
  • 臺灣政壇待字閨中六千金[組圖]
    臺灣政壇家族中的其他六位千金,婚事也備受矚目。包括馬英九女兒馬唯中,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女連詠心,立法院長王金平之女王馨敏,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女兒宋鎮邁,臺中市長胡志強之女胡婷婷,李登輝的孫女李坤儀,目前都從事著和藝術、文教相關的工作,不跟政治沾邊,也都待字閨中。細數這些島內不著急結婚的政壇千金,還真是人人有個性。
  • 臺灣政壇副手們是如何出線的(圖)
    挑選副手,難題一個,從蔣氏父子、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副手的出線都有其複雜縝密的背景和考慮,現在輪到兩位女帥答題,更在島內引來不少好奇。  「報派」支招  臺灣政壇的人事驛動往往由報紙搶先發布,有的精準,有的烏龍,當事人往往以「報派」回應尚未發布的消息,意思是那只是「報紙委派」的。
  • 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2020-06-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咬警察議員」爆紅令藍綠尷尬 島內網友:政壇清流,是屏東的幸福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屏東無黨籍議員蔣月惠因咬傷女警、道歉沒人理痛哭而受到指責,但當網絡還原她從政的出發點及作為後,又一夕爆紅。有媒體直言,蔣月惠寫下的這段「政壇傳奇」值得藍綠陣營深思。
  • 蔡英文稱會視需要發布緊急命令,島內專家提醒:未來14天是關鍵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島內的持續升級,藍營人士近來不斷呼籲蔡英文趕快頒布緊急命令,但蔡英文堅持不採納意見,多次表示目前防疫已經是所謂的「超前部署」,沒有頒布緊急命令的需要。自從島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暴增到一百例,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和藍營民代就不斷建議蔡英文頒布「緊急命令」,結果只引發一輪政治口水戰。就算藍綠各陣營為此爭吵多日,蔡英文依舊堅持己見。
  • 再說臺灣選舉:國民黨的潰敗與島內階級政治的復興
    國民黨的這次敗選,對島內政治生態而言,具有一定的標誌性意義。這種標誌性意義,不僅表現在綠營勢力已經跨過了濁水溪,臺灣社會全面綠化,更重要的是,它標誌著主導臺灣政治二十多年的藍綠對立的族群政治,已經顯露出衰落的跡象。一、臺灣族群對立背後的階級起源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解嚴以來,族群政治、認同政治逐漸成為臺灣政壇的主流政治形態。
  • 臺政壇「校系之爭」激烈 政治系與法律系輪流坐莊
    「臺大政治幫成為政壇一股新勢力」的聲音在島內驟然升溫,大有政治系與法律系輪流坐莊的苗頭。事實上,除了「行政院」,臺灣「立法院」裡也有不少臺大政治系的畢業生,包括國民黨「立委」丁守中、陳學聖,民進黨「立委」林佳龍、段宜康、管碧玲,以及「臺聯黨立委」許忠信等。其中不少人更與江宜樺「關係匪淺」。
  • 被娛樂化的臺灣「政治網紅學」何以甚囂塵上?
    不僅有「網紅」頻頻發聲,臺灣政治人物也紛紛跑去慰問,蹭「網紅」熱度。臺灣政治人物為何熱衷上搭「網紅」快車?「政治網紅」文化在島內政治生態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新黨青年成員蘇恆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政治網紅」大行其道,實質是臺灣政治的一種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