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是民主政治的象徵,但在臺灣卻成為一個政治鬥爭與利益爭奪的中心。
這裡「黑」影幢幢,亂象叢生,許多黑社會人物紛紛闖入民主的殿堂;這裡是黑社會分子的角鬥場。
據臺灣省刑事警察局統計,臺灣省(不包括臺北市與高雄市)有黑道背景的民意代表超過150人;1994年各縣市新當選議員中,有幫派管訓記錄及刑事前科者,共300多人,超過總數的1/3;臺灣中南部更甚,基層議會一片黑道天下,各級議會大有黑金遮斷議會半壁江山之勢。
於是,在臺灣的黑道上有這樣一套約定俗成的黑道漂白公式:先當兄弟,再當議員。「兄弟」就是臺灣黑社會分子的通稱。
所謂漂白,就是用合法的議員等政治身份來掩蓋黑道的罪惡。這些黑道上的兄弟採取的辦法就是黑道運用地方勢力幫助國民党進行選舉,以維持國民黨的執政地位,國民黨則投桃報李,提名「有功」的黑道兄弟競選民意代表。那些當選者既可將權利玩弄於股掌,也可駕輕就熟地運用手中的權利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
黑道介入選舉,一般而言,視其幫會與黑道分子性質而略有差異。臺灣黑道有社會型黑道、經濟型黑道與政治型黑道之分。社會型黑道是以勒索、恐嚇、威脅等方式索取金錢,常以流竄的黑道分子或本地黑道與外地黑道結合犯案,是選舉血腥暴力的主要來源;經濟型黑道多從事非法與合法的事業,介入助選則是以威脅、強迫等方式進行買票,盯票與護票,對選舉結果影響甚大,與黑道及地方派系無關的中產階級精英很難在這種選舉中獲勝,而有實力的黑道分子或受黑道支持的人物則能夠很輕易地當選;政治型黑道是臺灣黑道發展的高級形態,是由社會型、經濟型黑道發展而來,這些黑道兄弟或有刑事前科、管訓記錄,或是曾被地方警察局列管,存有犯罪記錄。政治型黑道兄弟多半是本地黑社會出身,他們介入政治的途徑就是通過參與選舉進入地方政壇。
臺灣的這種選舉被稱為「樁腳政治」與「中介政治」。在選民對民主政治認知不夠與利益的驅使下,候選人通常以送錢或送禮的方式來建立社會關係或收買選票,而協助候選人運作的便是鄰(裡)長、助選的親友、派系成員與黑道分子等所謂的「樁腳」,從而通過這些中介「樁腳」的推薦、買票、送禮,固票、盯票等以達到當選的目的。
江湖黑道人物之所以對政治感興趣,是預備藉助政治力量加強自身保護。他們出資「立法委員」、省議員等候選人是希望有朝一日落難時,「」立法委員」、省議員出面維護,為他們說話。黑社會不太支持「國大代表」,因為「國大代表」沒有實權和力量。至於地方民意代表,如鄉鎮市民意代表、縣市議員、正副議長,很多人原本就是黑道兄弟,各有各的支持力量與人馬,更是黑道人物全力支持的對象。
臺灣省地方政壇曾經的紅人顏清標就是黑道漂白的典型之一。
顏清標,1960年出生於臺中縣沙鹿鎮,家裡做雜貨生意。顏清標兄弟4人,他排行老大,二弟顏清通是埔子里裡長,大弟顏清金與三弟顏清平做生意,堂弟顏炎成任沙鹿鎮代表會主席。
顏清標的兒子18歲結婚時,各方貴客雲集。「內政部長」吳伯雄做證婚人,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前來祝賀,參加婚宴的「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多達40人,酒席600多桌。通過吳伯雄,顏清標結識了臺灣第一號人物李登輝,見面時李登輝對顏清標說:「我知道,你就是那個36歲當阿公的。」足見顏清標的名字在臺灣多麼響亮。
顏清標自小便混黑道,結識了許多黑道兄。他曾與綽號「美國博」的槍擊要犯林博文結怨、對陣,打響了在黑道上的知名度,成為「海線」黑道上的後起之秀,也是昔日有名的黑道老大之一。1984年因「一清專案」掃黑入獄,在獄中結識了後來「天道盟」的老大羅福助。
顏清標因在地方上朋友多、黑道勢力大、幫助地方選舉有功而受到國民黨的重視。1991年他親自出馬參選埔子里裡長,一舉成功。靠著與上層的廣泛關係,他為地方爭取到5億的建設經費,修建30多條公路,為日後步入政壇打下了基礎。
1994年,顏清標出馬競選臺中縣縣議員。儘管他曾犯有多起重大案件,卻能夠以一個黑道大哥的身份在選舉中獲得當地派系與黑道兄弟的大力支持,竟以臺中縣最高票當選為縣議員。有人形容這是黑道搭黑派便車躋身政壇,也有人說這是黑派借黑道之力鞏固地盤。
在臺中縣政壇上,黑派與紅派是兩大政治力量,鬥爭一直十分激烈。黑派為了同臺中縣另一大派紅派推出的縣議員張清堂(其兄張清池為「海線」另一位黑道大哥,被稱為「海線軍火庫」,也是一名槍擊要犯,1996年5月被捕入獄)抗衡,黑派推出屬黑派人馬的顏情標競選,結果成功當選。
94年底,顏清標又開始角逐臺中縣名額有限的省議員。最初他獲得臺中長億集團老闆楊天生的支持,但不久形勢突變,楊天生又改為支持紅派人馬。當時,顏清標手下的兄弟要教訓這位大企業家,但被顏清標阻止,楊天生才躲過了這一劫。為了避免報復,楊天生賠給顏清標一筆巨款,顏清標用這筆巨款上下打點,果然在年底的省議會選舉中更上一層樓,他當選了省議員,黑道再度進入省議會。
顏清標不僅在政界走紅,事業也做得順風順水。他從事砂石業、混凝土、瀝青、建築等行業。顏清標由一介黑道人物進入議會步步高升,成為政治型黑道的典型代表。但他問政後仍脫不掉草莽性格,不時口出狂言,髒話連篇。
顏清標成為臺灣政壇的大紅人,不論黑道白道的糾紛,他都能出面調解,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在四海幫老大張永和的帳葬禮上,他也親自到場祭奠。儘管如此,顏清標還是不能擺脫黑道恩怨。1994年,顏清標在一起土地買賣中被人設計詐騙500萬元,事後對方遭人挾持近兩個月,警方懷疑顏清標所為,試圖以綁架勒索罪逮捕他,只是後來和解,顏清標才未被判刑。1995年8月,顏清標的坐車在臺中警方臨檢時強行闖關被開槍射擊。1996年8月,顏清標接到一份署名周董的恐嚇「血書」上寫:再不上道,就到地下去見被槍殺身亡的軍火販子許金德。
臺灣當局達成「凍省」(即實質取消省級行政機構)決定後,省議員將在本屆後不再擔任,現任省議員開始尋找新的政治出路。顏清標便於1998年初重回臺中縣參加縣議會選舉,並高票當選,進而當選縣議會議長,成為地方實力派人物。
像顏清標這樣的黑道人物進入議會不是個案,而是通例,在地方議會中有許多如顏清標這樣黑道背景的人物存在。
黑道分子通過選舉進入政壇,在基層政權機構表現的尤為明顯。自桃源縣以南到屏東縣的西部海岸共有11個縣市,佔臺灣縣市總數的57%。黑道分子通過選舉紛紛進入鄉鎮市代表大會,縣市議會甚至當上鄉鎮市長、縣市議長。特別是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彰化縣、屏東縣、高雄縣、高雄市及臺南縣, 出身黑道的議員平均佔總議員人數的25%,雲林縣更高達40%。
即便是最基層的村(裡)一級民意代表,黑社會分子也在不遺餘力地角逐。他們一旦當選,就會成為地方一霸,為所欲為、不可一世。
黑道人物為了能在選舉中獲勝,最大的本錢就是使用暴力。在選舉期間發生候選人或助選人被殺害、縱火、毆打、綁架、恐嚇、勒索等暴力事件十分普遍。以1982年的臺灣鄉鎮市長(第九屆)及1986年鄉鎮市民代表(第十二屆)為例,全省鄉鎮市長代表會主席、副主席及代表遭殺害、殺傷、恐嚇、勒索、挾持等案件高達51起,而在上述鄉鎮市長及代表會代表等任內,涉及打傷助選員、賄選、槍械使用、妨害自由、勒索、傷害、開設賭場、妨害公務等案件,以致被收押或判刑的案件高達147起。在1989年「立法委員」選舉期間,發生選舉暴力事件45起,遍布14個縣市。
在這些暴力事件中,4位候選人或助選人被殺害;2位候選人遭綁架;11位候選人遭電話或刀槍恐嚇;5位候選人被毆打,住房被破壞;有6件相關的縱火案與勒索案。另外,在這次「立法委員」的選舉中,雲林縣黑道介入選舉的案例,佔全臺灣該類案例的16%,高居第一位。
在1992年的「立法委員」與1993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暴力流血事件蔓延臺中市、雲林縣等15個縣市,佔臺灣23個縣市的65%。
70年代以後,地方經濟實力派人士與黑道熱衷選舉,不僅選舉暴力日益嚴重,而且賄選買票盛行,選舉經費大增。如在經濟不發達的雲林縣,村、裡長(裡,相當街道,與村平級)競選約需花費50萬——100萬元;鄉鎮市民代表約需100萬——200萬元;鄉鎮市長約需1000萬——2000萬元;縣議員約需3000萬——8000萬元;「立法委員」約需5000萬——1.2億元;縣長約需1.5億元。臺中市則一般高出雲林縣500萬——2000萬元不等。如此高額的選舉經費沒有地方派系、財主、企業界與黑社會的支持是很難辦到的。如今,這個數字已經翻番,競選經費更為龐大驚人。
每逢選舉,臺灣當局便會開展掃黑行動。但這僅僅是給民眾做樣子,抓一些黑社會的小嘍囉,而不會真正觸動有勢力的大黑道,甚至還為這些大黑道開路,利用其為自己服務。
一位黑道兄弟說:「以前選舉,政府也會掃黑,但我們真正有影響力的兄弟,根本不必理會或跑路,因為候選人需要我們,會設法維護我們的安全,有的兄弟參選時,警方還要派員保護他們。」
因掃黑而逃到海外的黑道分子也時時關心島內的選舉活動。在選舉期間,這些黑道大哥便打電話回臺灣,請手下的兄弟與親朋好友拉票,支持他們的候選人;有些黑道人物還會交代在臺的小兄弟前往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處捐款或暗中客串保票。
黑道更與商界巨子聯手,進入政壇。黑道敢殺敢拼,商人有錢有勢,兩者結合,威力無比。他們共同攜手合作進入政壇,形成黑道、金錢與權力的一體化,這就是當今臺灣的「黑金政治」。
專家指出,臺灣新興的地方家族、地方派系、財團、黑道已形成共生結構。黑道勢力嚴重衝擊地方政治,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黑社會將形成縣市貫通「中央」的政治經濟大結盟,其影響力難以估計。因此,臺灣一些縣市出現有黑道背景的父子或兄弟聯手的家族政治,甚至出現同一家族兼併縣市政壇的怪象。
地方性的黑道兄弟與地方派系有著千絲萬縷的共生關係,在地方派系壁壘分明的臺中縣,紅黑兩派各有黑道兄弟護盤,必要時出面「解決」問題。
近些年來,黑道向政壇進軍,可以說是長驅直入。據警方調查,臺灣每次的選舉暴力除地方派系傾軋外,大部分出自候選人勾結黑道,即使派系鬥爭也與黑道關係密切,黑道已不僅在地方議會大施威風,更進入「中央」級議會「立法院」。最典型、最具影響力的就是臺灣三大黑社會組織之一的「天道盟」老大羅福助。
羅福助是彰化田尾的農家子弟,後來加入臺北縣新店黑社會組織「文山幫」。在1984年「一清專案」後,羅福助同其他許多黑道兄弟一同被關進了綠島監獄。牢獄之災不但未損及他一根毫毛,而且還成就了他日後政治生涯的更大發展。天道盟就是在綠島監獄由他發起創立的,並成為本省籍最大的黑社會組織。他在獄中認識了許多黨外人士,包括後來的民進黨中堅分子黃天福、鄭楠榕等人。
羅福助出獄後,正遇上臺北開放報禁,他便極力介入媒體事業,申請創辦《公論報》,問政之心昭然若揭。在「天道盟」領導層的聚會中,他們開始討論問政路線:首先推出自己的人馬參加公職選舉,這樣即可漂白身份,從一屆黑道變為政治人物,又可利用在政界的影響力在公共工程投標中取得承包建築權,獲得龐大的經濟利益。
在羅福助這位黑社會大佬的支持下,他的兩個兒子也平步青雲,紛紛進入臺灣政壇。1995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中,羅福助在臺北縣選區竟然擊敗眾多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知名政治人物,當選新一屆「立法委員」,這在臺灣引起了極大震撼,也正式標誌著黑道進入臺灣「中央」級議會。
羅福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不偷、不搶、不搞毒、不做傷天害理的事,為何不能光明正大地站出來,憑天道盟目前在政經界的關係與實力,未來數年絕對可以發展成為跨國大企業。」這就是黑道邏輯。
其實,在「立法院」有黑道背景的不止羅福助,林明義也是典型的黑道人物。據估計,在「立法院」至少有20多位與黑道有關的「立法委員」。
臺灣「立法院」的暴力越演越烈,由初期「立法委員」在會場內互打,進而引進群眾全武行,直到招來道上兄弟助陣,甚至動輒「修理」「立法委員」。
1993年5月,為了林明義打蘇煥智、韓國瑜打陳水扁兩起事件,雙方各有群眾前來聲援對峙。在這些群眾中有許多留平頭、著黑西裝、戴墨鏡、手持大哥大的兄弟,引起了黑道幹政的強烈質疑。後來,靠拳頭打出政壇道路、後退出民進黨的「立法委員」朱高政也曾在「立法院」的廁所裡遭遇黑道兄弟的恐嚇與毒打。
黑道介入政壇的陰影逐漸成為許多人的夢魘,不僅長久以來各級地方議會黑道暴力變本加厲,就連「中央」級的「立法院」也是烏黑一片。「立法委員」張普城、趙永清指控遭羅姓「立法委員」的恐嚇壓制,更有「立法委員」彭紹瑾被砍傷,後有「立法委員」廖學廣被綁架等,黑道已成為臺灣政壇的黑色惡魔。
1996年2月底,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譴責黑道介入政治的聲明時,民進黨發言人邱義仁點名批評無黨籍「立法委員」羅福助是民進黨推動「二月改革」失敗的阻力。次日便有自稱「立法院」無黨籍「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楊姓男子率4名彪形大漢前來找邱義仁溝通,但雙方談的並不愉快。當時楊姓男子見到邱義仁後便怒氣衝衝地說:「我們不是黑道,我們如果是黑道,你們這裡早就被放炸彈了。」臨走時還表示希望邱義仁能主動澄清前一天的說法。「如果不澄清,有人必須負責,你敢負責嗎?」他們說完便揚長而去,可見黑道從政作風仍是煞氣騰騰。3月2日上午,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前往中央黨部上班時,在辦公大樓門前遭4名不明身份者襲擊,毆打致傷,立即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
次日,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文茜指出:「無黨籍立委羅福助曾利用黑道背景協助國民黨來阻撓民進黨的二月政改。這次邱義仁被打事件與他批評羅福助有關,民進黨近日將發起反黑大遊行,反對的目標將是羅福助及無黨籍立委辦公室。」
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表示,邱義仁遭遇攻擊毫無疑問是政治問題,是對民進黨的挑釁,民進黨絕不會畏懼黑道力量,絕不坐視黑道如此破壞民主政治,更不會容忍李登輝縱容黑道介入政治。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指出,國民黨靠黑金建立政權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現象,黑道人物以選舉來漂白,當上民意代表後,就可以以「立法委員」的名義質詢「警政署長」,「內政部長」,實在不可思議。
對於民進黨的指責,無黨籍「立法委員」羅福助表示,在真相未明之前,便有人直指此事是他所為,已損及個人名譽,他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然而外界評論指出,從邱義仁被毆打的情況判斷,為典型的幫派人士警告性質,說明了暴力介入政治已形成新的「黑色恐怖」,這讓臺灣的民主政治蒙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事實上,在近年「立法院」的重大議案表決過程中,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曾動員黑道綁票、固票,也曾有「立法委員」被綁架、被毆打的事件。各政黨倚靠幫派力量的做法,已經讓暴力與權力的界限難以劃分。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這一次對黑道介入政治的批判中,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竟多次為黑道辯護。李登輝說:黑道古今中外都有,不獨臺灣才有,社會自由化了,各種力量都可以出來。似乎在李登輝看來,黑道的存在是合理的。無怪乎臺灣黑道如此明目張胆、膽大妄為,原來有「總統」大人的護駕與支持,誰還能制服黑道?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臺灣受人尊敬的臺灣「司法部長」馬英九因掃黑過度而被李登輝革職的原因了。
邱義仁被毆事件尚未平息,臺灣政壇再爆「立法委員」廖學廣被黑道綁架事件。這一旨在警告性的綁架案再度震動臺灣最高當局,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儘管案件未查明,但從「替天行道」的做法及警方初步判斷,認為這是黑道分子所為,是黑道分子對廖學廣的警告。
政壇黑道橫行,「黑道治國」再度成為臺灣社會討論的焦點。民進黨立法委員洪奇昌說:李登輝引進黑道作為個人鬥爭的力量,使整個社會價值觀崩解,黑道在李登輝主政後坐大,以致出現「黑道治縣」與「黑道治國」一說,李登輝也因此成為歷史的罪人。
國民黨與黑道結合併不是現在才有,歷史上一直存在。蔣介石就是靠青幫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屠殺共產黨,奪取革命政權。以後,也是依靠青、洪幫與地方軍閥維持統治。
退敗臺灣後,國民黨失去了大陸的黑社會基礎與密切聯繫,與黑道的關係一度有所減弱,但未從根本上悔過,又重犯了利用黑社會清除異、控制政權的錯誤。1984年轟動一時的「江南命案」就是臺灣國民黨高層與情報局聯合利用黑社會組織暗殺異己者最典型的案例。
李登輝執政後,不僅沒與黑道劃清界限,而且變本加厲。政權與黑道進一步結合,實現了「黑道治國」。國民黨以前靠情治、軍隊、警察等勢力來控制社會、對付反對勢力,如今國民黨靠黑道金錢來鞏固政權,從而使黑道再度復興、勢力龐大,目前記錄在案的黑道幫派達1200多個。
版權聲明:
少量內容和圖片取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越多的人獨立思考,沉澱思想,
這個社會就越趨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