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公開表示,拒絕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都是害人的

2020-09-12 高考必勝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裡面的內容,很多人一提到《三字經》一定會很快的就說出這幾句話,但是後面內容的一定不知道。但是現在的小學生,隨便找出一個人,都可以非常流利地背誦出。

原來,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學校會將《三字經》發給學生們,學生平時的時候,就拿著這本書背誦,主要講的是什麼,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懂,有的孩子需要一整個學期才可以完全的背誦下來,很多家長發出疑問,真的有必要背誦《三字經》嗎?

最近幾年,國家的經濟不斷增長,「國學」也在國內掀起一片熱潮,很多學生家長認為學校的教育不足以教導孩子,於是將眼光轉向了中國傳統文化。起初的時候,家長們信賴國學教材,隨後又開始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

但是,易中天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公開表示,現在的孩子不要再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那些都是毒藥。易中天:「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那麼我為他鼓掌。」

易中天稱,《三字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但是《弟子規》卻沒有歷史依據,完全就是毒藥。《三字經》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書裡的知識都通過押韻的形式進行闡述,讓孩子們可以很快的記住這些知識。

《三字經》中只有一處受到爭議,那就是「夫婦從」,「夫婦從」的意思並不是婦從夫,而是夫妻之間相互服從,因為夫妻是一生的伴侶,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服從就可以得到的。《三字經》是了古代人知識的結晶,並不能和《弟子規》和《千字文》相提並論。

《弟子規》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是晚清時代的作品,通過斷章取義的手段,隨意編寫的一篇兒童讀物,他的普及程度遠遠不及《三字經》。而且在《弟子規》中,保留了清代人的迂腐思想,並不值得學習。

《弟子規》的編寫很大一部分都是摘抄自《論語》,但是《論語》是一本大人的讀物,其中的意義有很大的歧義。很多人在讀了《論語》之後,都不是很理解,可想而知,現在兒童在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

《弟子規》全篇都在講如何去「服眾」,不提倡「有條件服從」,文章中講解的都是「無條件地去服從」。直接將傳統文化中「夫婦從」的含義捨去了,用直接的「服從」進行闡述。

讓孩子學習國學沒有錯,但是讓孩子學習全部的《三字經》和《弟子規》等知識就是浪費時間了,畢竟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如果一味的之乎者也,實在是太奇怪了。

相關焦點

  • 是否讓孩子學《三字經》和《弟子規》?易中天:絕不學,那是毒藥
    許多學生的家長,都不信任今天學校的教育,轉而把目光投向了傳統課本。國人一開始追捧的是民國語文教材,後來又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規》這樣的傳統蒙學教材。教授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公開批判這些東西是「毒藥」。
  • 是否讓孩子學《三字經》?易中天:給孩子讀安徒生,不要讀三字經
    家長們苦不堪言,一個勁埋怨,為啥要背《三字經》?過去的經驗放在現在還合適嗎?孩子又不懂,背了好像沒什麼意義?孩子負擔倒是很重。聽到朋友訴苦,忽然想到易中天在一次講座中發表的觀點。有一個媽媽說,我家小孩不想學三字經和弟子規,他才三歲,我跟老師說學不學?
  • 孩子拒絕學《弟子規》,易中天為他鼓掌:絕不讀,那是毒藥
    在一檔節目裡,一個媽媽站起來發言:「我家小孩不想學《三字經》和《弟子規》...」這位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易中天就開始鼓掌說:「我為你的孩子鼓掌!」孩子3歲,幼兒園的老師讓孩子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媽媽不認同這種教學理念,於是給孩子轉園了。易中天非常認同,他附和這位媽媽說:「絕不讀,那是du藥,是加了三聚qing胺的du奶粉!」
  • 孩子拒絕學《弟子規》,易中天為他鼓掌:絕不讀,那是毒藥
    在一檔節目裡,一個媽媽站起來發言:「我家小孩不想學《三字經》和《弟子規》...」這位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易中天就開始鼓掌說:「我為你的孩子鼓掌!」孩子3歲,幼兒園的老師讓孩子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媽媽不認同這種教學理念,於是給孩子轉園了。
  • 三字經弟子規
    三字經弟子規 系統安全 大小: 39.8M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有關專家表示,當前轟轟烈烈的中小學生「讀經熱」有盲目跟風和利益驅動的弊端,應該加以規範和引導。同時,傳統文化教育不能斷章取義,營造「世外桃源」,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形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三字經》《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
  • 《三字經》傳了700多年,現代孩子該不該讀?易中天:它是毒藥
    以我家孩子為例,從小學2年級開始,學校就已經發了這本書,每天早上都要求背它,直到能全文背誦為止。整整一個學期,他都在背。多少家長和我一樣在心裡犯嘀咕:有必要這樣嗎?三:易中天公開表示它是毒藥這樣一本《三字經》,正常來說應該受到我們國學大師們的極力推崇,但近些年來卻有不少人認為它其實並不適合孩子們讀
  • 易中天:《三字經》是「毒藥」,給孩子讀《安徒生》
    易中天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被一位家長觀眾這樣提問:「我三歲的兒子說不想學《三字經》、《弟子規》,幼兒園老師卻說要從娃娃抓起,這樣是否應該?」  而易中天則對這個家長的疑問給予了斬釘截鐵的答覆:不要讀《三字經》、《弟子規》,那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給你的兒子讀安徒生!  此言一出,很多對傳統儒學不大了解的家長也心生疑惑,《三字經》《弟子規》明明是流傳至今的儒家經典,為什麼會被說成是「毒藥」呢?
  • 《三字經》《弟子規》成永恆經典
    古代啟蒙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識字、寫字和倫理道德教育。在中國古代,有《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增廣賢文》、《千家詩》、《龍文鞭影》、《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等蒙學教材。誦讀這些讀物,不僅可以增加兒童的記憶力,為學習經典打下基礎,還可以明白一些人生道理。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有些讀物已經不太適合作為當代兒童的讀物。那麼現如今,哪些經典還能夠適合當下呢?
  •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內容簡介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內容簡介 發表時間:2011-02-10   來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是中國古代蒙學系列著作的代表,《三字經》用簡明易記的三三一句押韻短文形式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
    山東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塗可國說,《三字經》《弟子規》《神童詩》都是明清以來重要的啟蒙讀物,在道德勸誡、歷史文化知識普及、傳統語文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中小學生一開始不明白其內涵,久而久之就能起到文化薰陶和思想潤澤的作用。「必須承認,這些文章中的確有強調繁文縟節、犧牲個性、男尊女卑等消極落後的內容,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合的意識形態,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
  • 《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繪本受追捧
    數字連線訓練專注力,地理拼圖介紹祖國風土人情,《三字經》《弟子規》《西遊記》等傳統繪本受追捧……黃金周期間,沒出門遠行的家長和孩子們,一部分選擇來到書店閱讀併購買教育類圖書,享受假期的休閒時光。記者在松北萬象匯裡的書店看到,在兒童讀物區,擺放著一張可供萌娃們閱讀的書桌,圖書的種類有認知啟蒙、繪本、語言開發、習慣養成、情商品格和語言進階等不同種類,讀者年齡大多在3到10歲之間。選好自己的圖書後,孩子們就專心致志地閱讀起來。有的年齡較小的孩子需要家長幫助閱讀繪本內容;有的家長和孩子在旁邊的餐飲消費區,點了飲料和茶點,一邊放鬆休息,一邊閱讀書籍,書店內學習氣氛很濃。
  •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篇節選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篇節選 發表時間:2011-02-10   來源:   譯文:   人剛出生下來,本性都很良善,   天性雖然相近,習慣相差卻遠。   如果不加教誨,秉性就會改變,   教育要講方法,貴在始終一貫。
  • 《百家講壇》念白字 復旦教授錢文忠公開認錯
    本報訊 昨日,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出席新書《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發布會時稱近日收到一封讀者來信,指出他在《百家講壇》播出的《弟子規》第十集中,將「勿踐閾」念成了「勿踐閥」。對此,錢文忠公開向觀眾表示抱歉。
  • 錢文忠:吃虧非《三字經》問題 刪書藐視學習者
    有報導稱錢文忠認為「按照《弟子規》《三字經》的標準培養出來的孩子,到社會上90%是吃虧的。」這讓人感覺,似乎是《弟子規》、《三字經》錯了。  然而,錢文忠並不是這個意思。  錢文忠說,錯的不是《三字經》、《弟子規》,而是在當下的社會當中,按照《三字經》、《弟子規》教育出來的孩子吃虧,我們要做的,是改變我們的社會,而不是刪改《三字經》、《弟子規》。
  • 北京擬全市推廣國學經典《弟子規》 未刪減原文
    此前,曾有外地教育部門禁止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 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據《〈弟子規〉新解》編委會負責人、東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峰表示,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套教材主要供小學三年級學生使用,課程在一年之內學完。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 未對原文刪節
    適用於三年級小學生  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其中,第一課「總敘」和第七課「親仁」各一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如第二課「入則孝」其中第一節的題目是:父母呼應勿緩。  「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未對原文刪節
    適用於三年級小學生  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其中,第一課「總敘」和第七課「親仁」各一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如第二課「入則孝」其中第一節的題目是:父母呼應勿緩。  「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
  • 北京擬全市推廣國學經典弟子規 未對原文刪減
    此前,曾有外地教育部門禁止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據《〈弟子規〉新解》編委會負責人、東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峰表示,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套教材主要供小學三年級學生使用,課程在一年之內學完。
  • 《弟子規》引爭議,國學經典還是一本垃圾?
    近幾年,有不少國學培訓機構把《弟子規》作為國學啟蒙必修課,甚至被選入中小學教材。有家長表示自從孩子學習了《弟子規》比以前懂事了,但也有不少家長對此表示疑慮,甚至非常牴觸。那麼,《弟子規》到底是本什麼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還是封建糟粕的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