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2來了,沒猜錯的話,大概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會在簡訊提示框有99+,999+……等紅色標註提示字樣。
連打開清除這麼簡單的舉動都懶得再浪費時間,可想而知垃圾簡訊得有多讓人頭疼,索性就任其隨便發吧,反正又不佔用太多空間。
但是,免不了會在成百上千條的簡訊中,錯過重點信息,耽誤大事而後悔不迭。
治理還得更有針對性,總盯著運營商不解決問題
每一條簡訊後,都有「退訂N」/「退訂回T」/「回T退訂」的字樣,但實際情況是,退訂不了,你花1毛錢發簡訊退訂後,很多帳號還會發送過來。
前段時間,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法院認為,發送簡訊的公司在格式條款中已註明,盡到了告知義務,就可以發推廣簡訊。1毛的退訂費應該由責任方(發送的公司)出(運營商的簡訊不支持「到付」)。也就是說,被騷擾者耗費那麼大精力打官司只找回了發簡訊的1毛錢。
為什麼會這樣?
1、垃圾簡訊和商業推廣簡訊,從內容本身看,並沒有明顯的區別。發給需要的人,就是推廣簡訊,發給不需要的人,就是垃圾簡訊。
2、垃圾簡訊中的「退訂方式」,是主管部門要求加的,如果不加,判定為垃圾簡訊,沒問題。
3、有「退訂方式」,但不能真正退訂,此現象一直存在。主管部門很少處罰違規發送行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統計違規發送的數量。這使得部分公司不顧是否,持續發送推銷信息。
4、有的公司雖然執行退訂,但公司資料庫、發送公司使用的資料庫(還可能是多個公司)並不同步。
怎麼解決?
還有另外形式的垃圾簡訊,現在是監管的空白區。還有多個形式的消息變種,例如微博私信,微信群,現在APP推送也很多。
有網友反饋
買了某為的手機,總是隔三差五地給你強行推送消息,都是廣告。儘管已經禁止所有程序後臺啟動,禁止所有程序出現角標。 但那個不在禁止之列(找不到禁止的位置)的 精品推薦,和智慧助手(雖然已經禁止了)總是時不時給你推送消息。投訴了幾次,都是忽悠你。好氣人
還是應該瞄準利益鏈的源頭,發送者和受益商家,應打未經許可的違規發送行為。
這根本上還得是商家有這個推廣需求,簡訊召回客戶,能直達,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