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家香港借殼上市 合興「蛇吞象」35億收購200家店

2020-12-18 贏商網

  據香港明報報導,曾擬在港掛牌上市的中港吉野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昨決定借殼上市。現時市值約2億元的合興集團(0047)昨日公布,以34.75億元「蛇吞象」向大股東收購內地逾200間吉野家特許經營業務。

  合興洪氏家族,現時在中港兩地都擁有吉野家的特許經營權,但現時僅將內地業務注入上市公司,至於香港部分則未有交代。消息人士透露,持有吉野家、Dairy Queen特許經營權的合興餐飲,早在2009年已開始籌備上市,但最終因大股東洪氏家族內部意見分歧未能達成共識。

  去年賺1.2億 市盈率29倍

  來自潮汕的洪氏家族企業由創立至今歷經三代承傳,在香港已有近80年歷史,旗下產業遍及超市、餐飲、食品油煉製加工等,著名品牌包括「獅球嘜」等。但洪家過去一直非常低調,其中曝光較多的是合興主席洪克協及一直負責管理合興餐飲的總裁洪明基。

  據悉,部分家族成員認為合興餐飲內部資金充足,根本無必要上市,故一直未能達成共識,而今次入注合興的吉野家業務,並不包括香港的51間分店,似乎是家族內部溝通後的一種妥協方式。

  合興昨日公布,向大股東洪氏家族收購持有逾200間吉野家及逾100間Dairy Queen特許經營店的Summerfield Profit Ltd,收購代價為34.75億元,按該公司2010年度純利1.2億元計算,市盈率約29倍,倘按截至今年6月底止最近12個月純利計算,則市盈率約25.9倍。早前曾傳合興飲食擬集資23.4億元,今次收購作價較當時估值有近五成溢價,且今次收購併不包括香港業務。

  對於收購作價是否偏高,合興主席洪克協解釋,今次收購業務純利於近3年以近40%的複合增長率速度增長,預期可實時提供龐大收益及現金流貢獻,且在收購完成後將藉助上市公司加快內地開店步伐。不過現時公司無資金壓力,暫無計劃配股集資。根據條款,合興今次全部以可換股債券支付代價,每股換股價為0.37元,較停牌前股價0.44元折讓約15.9%,假設全部兌換,洪氏家族持股量由66.3%增至98.3%。交易需待股東特別大會、聯交所通過,以及其它多個監管機構批准才可作實。合興將於明日復牌。

  合興特許經營僅香港華北

  香港首次出現吉野家是在1991年,翌年北京亦開設了吉野家分店,不過,香港、北京以及部分東北地區的吉野家,其實是由日本吉野家以特許經營權模式交給合興餐飲集團,因此歸合興管理。而在中國其它地區,吉野家則直接管理。

  吉野家是日本的百年老店,早在1899年,於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的魚市場出現第一間吉野家食店,到1958年成立株式會社吉野家,正式成為一間飲食企業。至今於全球已有超過1100間分店。根據合興網站的數據顯示,除香港及北京外,整個東北三省都在特許經營範圍內,現時,由合興經營的吉野家分店共200多間。

  至於由日本吉野家直接管理的內地市場,則包括了上海、深圳及福建,這3個地區所採取的經營模式,是由日本吉野家與當地企業合資,共同開設分店。

  而「吉野家」這個名字,並非始創者姓吉野,而是源自日本的地名吉野山。據說12世紀時,日本名將源義經避難時途經吉野山,其愛妾更將製作牛肉飯的技巧教給當地居民,自此以後牛肉飯成為當地的特產。

相關焦點

  • 吉野家IPO的啟示:借殼上市和規模化特許經營巧避審核難度
    近日,香港上市公司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向大股東洪氏家族收購Summerfield Profit Ltd,以發行可換股證券的形式收購,代價為34.75億港元,就此合興集團便擁有了北京等地的200餘家吉野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和100餘家冰雪皇后(Dairy Queen)門店及在特定地區的經營權。這樣,吉野家實現了變相上市。
  • 合興集團2012開設吉野家新店61間 同店銷售增長達7%
    (贏商網記者20日報導)3月20日,香港合興集團發布2012年業績年報。2012年合興集團業績主要是合興集團完成收購華北地區快餐連鎖吉野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及冰淇淋零售商冰雪皇后品牌營運的快餐集團公司的業務。
  • 洪明基:合興餐飲集團旗下吉野家首家陽光新店營業
    8月16日,香港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吉野家在北京的第一家「陽光新店」在西單明珠一層落成並營業,在當天的慶典中,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洪明基宣布,「吉野家陽光承諾體驗活動」啟動,伴隨著「陽光廚房」、「LED陽光屏幕」、「陽光新品」、「牛鍋達人」等新舉措的推出,吉野家的「陽光計劃」開始實施。
  • 日本吉野家 收購世田屋拉麵股權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吉野家控股公司6月27日收購當地人氣拉麵品牌世田屋拉麵連鎖66.5%股權。儘管並未公布交易價格,但日本吉野家控股6月27日發布消息稱,雙方將展開資本合作。據悉,雙方有意在未來合作開店。
  • 合興集團(00047)潛力幾何?
    合興集團目前主要在內地北部從事連鎖速食品牌經營。2011年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收購了連鎖飯類品牌「吉野家」、冰淇淋品牌「冰雪皇后(DQ)」在內地北方的特許經營權,由此,公司逐漸從原本專注食用油生產的企業轉型為速食品牌的經營者。
  • 連鎖餐飲品牌快扛不住了:吉野家步星巴克麥當勞後塵
    繼星巴克、麥當勞被曝關閉門店後,全球連鎖餐飲品牌吉野家母集團吉野家控股(HD)也宣布將關閉150家門店,其中,日本本土關閉100家,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海外市場,將關閉50家門店。吉野家將在全球關店150家近日,日本連鎖餐廳吉野家的母公司吉野家控股宣布,受疫情影響,對部分虧損門店關店止損,將在2021年2月份之前在全球關閉150家門店。
  • 吉野家大規模敗退,一碗日式牛肉飯的時代焦慮
    7月至今,海內外吉野家門店接連關閉。日本新潟市中央區吉野家宣告,8月18日下午3點起永久閉店。門店常客aki得知消息後,在閉店前一天,特地去吃了一碗牛肉飯和蕎麥麵。而在中文網際網路,吉野家閉店消息登上熱搜後,中國擁躉者同樣流露出遺憾,遍布城市車站的吉野家,曾經陪伴他們的旅途。
  • 吉野家大規模關店背後,你不知道的日式牛肉飯江湖
    吉野家控股集團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7月,吉野家在中國市場(包括港澳臺地區)擁有669家店鋪,其中419家位於北方,250家位於南方。這250家南方門店裡,深圳(46)、香港(54)和臺灣(77)三地就佔去了177家,集中度遠高於北方地區。
  • 日本百年快餐巨頭吉野家的疫情之殤
    截至2020年7月,吉野家在中國市場(包括港澳臺地區)擁有669家店鋪,其中419家位於北方,250家位於南方。在這600多家門店中,有385家是合興集團以特許經營權的形式運營,餘下南方市場約200多家門店,則是由日本吉野家以直營店和合資店形式運營,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福建等南方城市,相關利潤歸入日本吉野家「海外」事業部,由日本吉野家總部在上海、深圳、臺灣等分公司管理。
  • 食其家和吉野家都想在內地開更多店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兩大牛肉飯(牛丼)連鎖店食其家和吉野家計劃於 2016 年度在中國和東南亞大量開店。食其家計劃將在海外開 126 家店鋪,這將是該公司迄今為止在海外實施的最大規模的開店。而其中,77 家新店將開在中國內地。目前食其家在中國有 130 家店鋪,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地區。
  • 企業通過反向收購在香港上市相關事宜的研究
    ,諮詢文件表示近年來香港借殼上市盛行,吸引投機炒賣,並且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的溫床,削弱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2019年10月1日旨在嚴加監管借殼上市的新反收購規則、持續上市準則生效,一定程度上將改變香港借殼市場的格局。 本文就企業反向收購的流程、監管規則及實施程序進行整理研究,並以房地產企業為例,探討借殼公司與反向收購所選殼公司是否應具有業務相關性,擬借殼上市公司是否有必要購買業務高度相關的殼公司,以及香港提高主板盈利規則對反向收購是否具有潛在影響進行分析。
  • 證券法:「借殼」概念,和「上市公司收購」概念界定
    「借殼」概念 首先,區分借殼的前提,「實質意義的借殼」「監管意義的借殼」。實質意義的借殼,是從商業實質來說,構成要件:一是,借殼方(收購方)獲得殼公司(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二是,借殼方(收購方)將自己的資產置入殼公司(資產置入)。其次,監管意義的借殼,就是《上市公司 重大資產重組辦法》首次把「監管意義」的借殼說成:「重組上市」,並制定了重組上市的標準。
  • 合興集團逆勢開店 洪明基:疫情倒逼餐飲業改革 社交為核心的商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4日訊 最近知名餐飲企業吉野家公布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150家店的消息格外讓人關注,疫情全球蔓延的疫情下,餐飲企業的生存狀況和轉型復甦讓眾人擔憂。合興集團行政總裁洪明基7月31日晚在線直播時回應,消息中涉及關店計劃並不包含合興集團運營的吉野家門店。
  • 格蘭仕收購惠而浦(600983)借殼上市融資為哪般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格蘭仕要收購惠而浦中國(600983)了。8月24日,惠而浦中國發布公告稱,收到格蘭仕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要約收購事項。經申請,公司股票自8月24日停牌,最晚於2020年8月26日起復牌。格蘭仕1978年9月28日成立,1992年以微波爐產品進入家電行業。
  • 「蛇吞象」收購岡本經銷商 大湖股份盈利能力受關注
    「蛇吞象」收購岡本經銷商  交易預案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西藏深萬投實業有限公司(簡稱「西藏深萬投」)51%股權。同時,擬採用詢價方式向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 收購開藥集團 輔仁藥業再啟「蛇吞象」
    輔仁藥業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公司擬收購輔仁集團所屬開藥集團,並擬通過開藥集團收購輔仁集團所屬生物醫藥類研發公司,將公司打造成為業務涵蓋化學藥、中成藥、原料藥、生物製藥的大型綜合性醫藥上市公司平臺,基本實現輔仁集團核心醫藥資產的整體上市。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從較為單一的中成藥業務拓展到綜合性醫藥業務,將顯著提升上市公司抗風險能力,擴展未來發展空間。
  • 利群收購樂天 零售業上演「蛇吞象」
    傳聞已久的利群股份收購樂天一事塵埃落定。5月11日晚間,山東區域零售商利群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16.65億元將樂天瑪特的72家門店和15處房產收為己有。連鎖門店40餘家、年銷售額百億元的利群股份,卻吞併了有「亞洲零售之最」之稱的樂天旗下72家門店,此次收購被業內視為上演了一場「蛇吞象」。
  • 7.2億大收購,合興包裝或成印刷圈第一家百億企業!及站上行業之巔的...
    2017年12月,勁嘉剛剛以22620萬元的價格收購其29%的股權。現在的印刷圈看上去越來越好玩了:做手機盒的要做煙盒,做煙盒的要做酒盒,不到別人家的地盤耍耍,哪裡好意思叫大佬。老故事新情節,劇情或在預期之中,結局還是可能令人震撼。3月27日,合興包裝公告,擬以7.18億元的價格收購合眾創亞(亞洲)100% 股份。
  • 註冊制改革前夜創業板借殼鬆綁 重組上市進入新周期
    作為今年資本市場最重磅的改革之一,此次併購重組規則的變化聚焦在借殼上市的層面,包括簡化重組上市認定標準,取消「淨利潤」指標、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等。算上此次對借殼的鬆綁,證監會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通過數十項政策不斷改革併購重組的監管邊界,在深改12條推進的背景下,併購重組市場也完全邁入新的監管周期。
  • 國人為什麼不愛味千拉麵、吉野家們了?
    其實,即使沒有疫情,吉野家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據吉野家在中國的特許經營商——合興集團的財報顯示,2012年,吉野家店均營收為600萬人民幣,而到2019年,這個數字變成了481萬元。門店平均回報率下降四分之一,單店收益大不如前。  其次,進入中國28年來,吉野家仍然像一個「蝸居」北方市場的區域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