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80年代農村家庭劇《喜盈門》的劇情節奏,發現電影深度看點

2020-12-24 素三情感驛站

影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趙煥章導演根據作家辛顯令《喜盈門》劇本,在1981年攝製的喜劇故事片。

喜盈門裡的故事

這部電影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實現了5億人次的觀眾,這個數字在當時的電影市場完全是不敢想的,而它達到了,故事內容讓看了開頭的人不舍離席,劇情一直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這部劇的作家辛顯令根據自身深厚的農村生活經歷,對這部劇融入了濃鬱的鄉土氣息,劇中人物刻畫樸實,著墨個性鮮明、豐滿,似乎每個人都是主角,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角度從農村實際生活出發,細節真實,敢於觸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

農村真實環境

這部電影讓觀眾憶起了自己在家鄉的童年時光,再次掀起了70.80.90年代人內心深刻的記憶。

該片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中國北方農村家庭中的樸實生活,大兒媳強英總是計較小家庭的得失,百般算計,後來在家人的幫助下,她終於改正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

片中的鏡頭和部分畫面運用了抒情蒙太奇的手法,女主角強英在自我反思中明白自身的問題,並在自責中悔過改變。

強英夢到自己下垂到無底深淵

抒情蒙太奇是一種具體的敘事結構,通常是一些獨白的鏡頭。

這部劇作者通過自己對農村的生活了解,導演根據劇本內容的寫實,場景、聲音、圖像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採用故事的敘述手法向我們展示了80年代一個農村大家庭的真實生活狀況。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農村人生活的瑣碎與簡單淳樸。

強行接起仁文自行車上的點心

故事情節:影片內容沒有刻意的煽情,在主角的自私自利、不尊敬老人的故事中進行平鋪直敘,加入了對自身行為的自責

本片採用了平鋪敘事方法,大嫂強英因為自己的自私與算計,不管自己所做事情對錯,態度一直強硬最終把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站在強英的角度來看,也因這些年對家庭做出貢獻回報不成正比的積怨,如今看自家東西什麼都不如她人好,嫉妒心使然。

分家後的大嫂強英背著爺爺全家一起餃子,最後被誠實的孩子道破實情,爺爺被迫冒雨離家出走去時,當丈夫仁文衝出去追爺爺她道出走了利索,被仁文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隨後便帶著孩子冒雨回娘家,被母親教唆擺譜,最終丈夫仁文較真離婚時,她突然在夢中驚醒,反思自身問題後回到家中,自責向老爺爺道歉,被老爺爺以長輩不與小孩計較的溫情所原諒。

回娘家的女主海英

整部劇故事緊湊有節,通過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展現出主角的本性並不壞,能在反思中發現自身問題後及時改正。這部劇的節奏抓住了觀眾的心理和瘙癢到年代的引導需求。

誠實的孩子為老爺爺端出餃子

影視符號:導演通過環境變化設定來暗語了農村家庭的無奈與複雜瑣

青蛙與蟋蟀:大嫂強英白天吵著要分家,這個夜晚院子裡青蛙和蟋蟀的聲音異常響亮,襯託出一個實實在在的農村夜晚景象。暗示著這種靜悄悄的晚上會讓事情在第二天得出結果。

夜晚窗外的蟋蟀與蛙鳴聲

抽菸:此時的仁武也陷入了沉思,二嫂水蓮在旁邊收拾衣物,他躺在床上一手墊在自己腦後,大口吞雲吐霧的抽著煙屁,劇中除老爺爺以外的抽菸鏡頭,均是人在陷入無奈時才有的舉動。那個年代人在犯愁和無奈時總是不停的抽菸,劇中仁武抽菸的畫面表示著他內心對家庭矛盾的無奈。

無奈抽菸的仁武

窗簾背後:其實蟋蟀的聲音在這裡是一種諷刺,雖然靜悄悄的農村夜晚每個家庭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難處,但也有背後算計不完的自私算盤。此刻強英正在窗簾背後,算計著分家後是贍養爺爺還是婆婆,爺爺年紀大,婆婆又有病,最好都不讓跟著,但十五條規定又不允許。窗簾背後自私盤算的聲音讓人生氣無奈,但這也代表著農村家庭裡夜晚的真實境況,一切也都會因為窗簾背後的聲音而產生變化。

強英在窗簾後算計思索養誰最划算

雨水和雷聲:當老爺爺進家門丈夫仁文看著強英把餃子換成玉米面窩窩頭的時候,內心很難過但又無法言語。孩子誠實的端出一碗餃子給老爺爺時,畫面陷入尷尬的境地,老爺爺責罵自己孫子白讀那些書不如一個孩子,抱著鋪蓋卷衝進雨裡離家出走到場房居住。仁文衝出門去追爺爺站在院子裡悔恨痛苦時,強英出來勸阻,伴著雨水和雷聲仁文氣憤之下給了她一記耳光。此時的雨越下越大,雷聲越來越響,仿佛這樣就能衝刷掉他內心的無奈和悔恨。這雨水和雷聲的逐漸變化,暗示著影片中的家庭即將面臨著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難。

導演通過這幾個電影符號串起了女主分家後的命運,闡述女主缺乏做人的原則和對老人的尊敬

傷心的爺爺奔走在雨中

電影中的聲音和音樂:各種大自然的變化與聲音,和劇中畫面背景音樂融合在一起讓人觀眾跟著劇情的節奏而帶動情緒

蟋蟀與青蛙的聲音:蟋蟀和蛙聲只在鏡頭裡出現過一次,家庭發生矛盾變化後那天晚上,此聲音仿佛在告訴這家人家庭將會發生異樣的變化。

豐收:豐收時的背景音樂給人一種歡快的喜悅感,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洋溢的笑容,這是農民們最快樂的時刻,影片配的音樂不僅應景而且稱心。

農民豐收的喜悅

雨水和雷聲:這個傾盆大雨和雷聲來的很是恰巧,讓整個故事更具色彩,也讓人更加討厭強英的行為,這樣不尊敬老人的行為,好像上天都在為之哭泣和發聲自己的不滿。

震驚的背景音樂:當強英聽到仁文說拉著自己去民政局離婚時,表情非常震驚,伴隨著出乎意料的震驚表情還配有背景音樂。

強英得知離婚,出乎意料的震驚

影片中的聲音和圖像對整部影片貫穿了農村家庭產生變故的無奈,音樂對畫面起到了調動觀眾情緒的作用,也讓觀眾感受著沉侵劇中音樂與畫面的結合之中。

現實生活:改變自己和告別過去,是最好的重新開始

導演最後給了強英一個改變自己後的特寫鏡頭,重新團聚回到大家庭的真實心情,臉上充滿著開心的喜悅。

與家人和好

強英與水蓮一反一正的角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英的任性自私算計最終在水蓮柔和寬容的幫助下得到了家人的原諒,加上長輩們的寬宏大量,和自己誠懇道歉的態度,她願重新改好,大家也都願意熱情相待。

經過反思回到家中的強英

強英的思想代表著眾多80年代的兒媳婦,她把那個時代的農村家庭生活的矛盾,以及婆媳之間的相處方式展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高潮部分是矛盾起始於強英的餃子,最終家人一起吃團聚餃子。

第一碗給爺爺

這個故事也說明農村人不僅有著淳樸的實在,也有著特有的簡單。

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自古我們講究母慈子孝,闔家歡樂。

這個影片告訴我們做人自私不僅可恥,而且會被大自然與身邊的人孤立。

所以,真正能讓自己告別過去,改變自我的也只有自己。

全家人一起吃團聚餃子

相關焦點

  • 《喜盈門》:締造新時期農村倫理喜劇電影
    1980年初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家庭內部諸如養老等爭端問題成為了社會的焦點,1981年趙煥章執導《喜盈門》以北方農村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矛盾為主要內容,反映了家庭中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和道德情操,很好地體現出當時改革開放後我國農村舊有經濟體制瓦解
  • 馬曉偉:《喜盈門》讓我錯過了出演喜劇角色的機會……
    由趙煥章導演的《喜盈門》以北方農村一個家庭婆媳之間的爭端為主要內容,這部充滿喜劇色彩的家庭倫理片不但創下了拷貝發行數和觀眾人次的紀錄,還獲得了第2屆金雞獎榮譽獎和第5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喜盈門》至今仍是全國復映率最高的影片之一,特別在農村,24年久演不衰。趙煥章後來又拍出了膾炙人口的《咱們的牛百歲》(1983年)和《咱們的退伍兵》(1985年),這兩部影片與之前的《喜盈門》被稱作是趙煥章的「農村三部曲」。歷經30年,《喜盈門》至今仍為不同時代人津津樂道,成為舉世公認的特具中國鄉土特色的經典電影。
  • 80年代女演員最美照片合集 誰是你心中最美女神?
    在很多人心中,有不少80年代的女演員是他們的「夢中情人」。那麼,今天我們就找來一些80年代女演員最美的照片,看看誰是你心中最美的女神。劉曉慶 代表作《小花》、《武則天》劉曉慶大概是所有女演員裡境遇最坎坷的了。前期可謂一帆風順,拍電影、上春晚、開公司。一路順風順水。直到2000年的那場風波,她一下跌落人生最低谷。
  • 《爸爸快長大》育兒劇新標杆 看點聚焦80後生存
    三個臭皮匠  搜狐娛樂訊 由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北京科影傳媒有限公司、秦麗影視劇工作室聯合製作,李晨、童瑤、秦麗、荊浩、馮粒、李依玲聯合主演的都市時尚情感劇隨著《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親子型綜藝節目的走紅,「爸爸」這一身份在影視作品中逐漸從缺位走向臺前,《爸爸快長大》作為國內首部親子電視劇,以獨特的敘事角度及新穎的創作方式為育兒劇設立新的標杆,劇情三大看點聚焦80後男人的生存狀態。
  • 1974-2012,一個人的農村電影消亡史
    五70年代和80年代,放電影在農村是一件稀罕事情。一村放電影,周邊十裡八村的青壯和小孩步行或騎自行車,都會來看。夏天,農民光膀子,扇扇子;冬天,農民裹著棉衣瑟瑟發抖,銀幕下都擠滿人。劉公信一次在戶縣定州村放電影,本村和從鄰村趕來看電影的人擠滿了巷子,前後都是黑壓壓看不到頭的人群。
  • 80年代影星洪學敏,敢愛敢恨的「金配角」,80年代紅極一時
    同年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而後相繼在《海之戀》、《檢察官》、《白鴿》、《甜女》、《黃河之濱》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或重 要角色。並主演電視連續劇《張露萍》、《紅娘子》、《山杜鵑》與電視劇《無事生非》、《女子監獄》、《 霧城,人民的思念》等。1985年因在 電視連續劇《故土》中飾演葉倩如,獲第三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 再看經典影片《喜盈門》,80年代鄉村圖景已經成回憶
    作者:齊雲軻(一組《喜盈門》圖片)談論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影視,1981年上映的喜劇電影《喜盈門》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它所反映出的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農村新生活中出現的變化,還有新時期帶來的新思潮衝擊下的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更是令人欣喜的。
  • 假期追劇清單來了!收藏宅家慢慢看!
    講述的在同一棟房子裡,上演的3個年代的故事。身處60年代、80年代和當代的三位女性,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婚姻中的出軌。在身處親密關係的困境時,她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殺人。三個年代的故事線各自展開,劇本巧妙而流暢。第一條線講述了在丈夫面前沒有地位的60年代家庭主婦Beth,在得知丈夫出軌一個服務生後,女性意識的逐漸覺醒。第二條線,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條線。講述了80年代上流社會名媛Simone,在面對條自己的第三任丈夫出櫃+出軌的雙重暴擊時,如何沉著冷靜地應對,並且把丈夫發展成了gay蜜。
  • 3月追劇指南,看點也太多了吧!
    疫情當前,不能出門,沒有比刷劇更能殺時間的了,因此上個月成為了我觀劇量的一個巔峰。轉眼進入三月,有一批新劇即將開播,既有爆款劇回歸,也有幕後陣容很強的新作。我挑了10部比較有看點的劇給大家,各國各類型都有,相信一定有你感興趣的劇集。
  • 年輕人在B站追起「扶貧劇」農村片能否真正佔領主流市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花繁葉茂》《我的金山銀山》等一系列扶貧劇亮相螢屏。這些正劇或輕喜劇風格、具有時代特色又接地氣的劇目,令不少觀眾聯想到上世紀8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農村三部曲」。當年,《車水馬龍》《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三部農村片令「八億農民帶笑看」,但在近些年,農村題材影視作品卻鮮有叫好又叫座的案例。
  • 從高考作文題到80年代熱播日劇
    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是電視機等家用電器開始進入城市家庭的時期,也是中日友好關係濃墨重彩的一段時期,日系家用電器在中國市場迎來黃金時代。  80年代,國內的電視劇製作處於起步階段,國產劇數量有限、品質高者寥寥,但是有一部劇的播放營造了萬人空巷的效應,它,就是來自日本的電視連續劇《血疑》。
  • 她是《喜盈門》中強英媽,丈夫是喬奇,女婿曾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
    說起上影演員孫景路,許多朋友可能沒什麼印象,但如果說起電影《喜盈門》,則許多人則難以忘記。《喜盈門》由著名導演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1981年上映。  《喜盈門》講述了在北方農村一個陳姓家庭中,王書勤飾演的大兒媳受娘家母親不良家教的影響,養成了爭強好勝的性格,惹出不少麻煩,後來在大家幫助下,她改正了錯誤,一家人重歸於好的故事。  而在該片中飾演娘家母親的演員,就是本文主人公孫景路。
  • 《青青子衿》熱播 劇情節奏緊湊不拖沓
    開播三天,劇情主線漸入佳境,節奏緊湊不拖沓,收視率節節攀高,成績喜人。除此之外,劇中乾脆利落的打戲、清新明亮的服化道都吸引著觀眾的追劇熱情。首播當晚收視率六網第一,00、90、80後市場份額均所有頻道第一,收視登頂,話題熱度實時飆升,搶佔熱搜TOP10! 《青青子衿》的強勢開播更是收穫了一波最強應援,登頂中國第一高塔廣州塔,上演燈光盛宴絕美閃耀,霸氣應援助力好劇開播。 不僅如此,範世錡、呂小雨開啟實時追劇模式,搞怪互動停不下來。「《青青子衿》太上頭了!」
  • 電視家庭劇從平庸到惡俗 恣意誇張令劇情虛假
    《AA制生活》《小夫妻時代》《婆婆來了》《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婆婆也是媽》等等,多以當今社會「80後」小夫妻的生活為看點。  二、恣意誇張令劇情虛假  客觀地說,生活中尤其是剛剛披上婚紗走進家庭的媳婦,與婆婆的關係確實比較微妙,婆媳關係可算是一道難題,但實踐證明,並不像眾多的家庭劇描繪的那樣劍拔弩張。一般而論,媳婦們偶爾也會對她們的婆婆某些處事方式不滿,但還不至於像螢屏上所渲染的三天兩頭大吵小鬧。
  • 小清新電影畫質,飽滿劇情處處用心,這樣的抗日劇請給我來一打!
    「感覺久違了在電視上看到臺灣腔的電視劇,還是淡雅色調的畫風,小期待」「畫面能和電影媲美,臺灣方言也很受聽」「畫面感和劇情很吸引人,不拖沓,有內涵」……別懷疑,這些評論,形容的的確是一部抗日劇。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往事》是國內首部直視臺灣歷史真相、書寫抗戰年代臺灣青年熱血傳奇的青春愛國大劇,也是首部大部分創作團隊都來自臺灣的大陸電視劇。
  • 《什剎海》看懂了關曉彤的眼淚,卻看不懂這部劇的劇情節奏了
    文/拾荒年代追完《什剎海》的更新,拾荒還是被關曉彤的哭戲驚豔到了,說實話小姑娘的演技還是可以的,在這部老戲骨眾多的劇中,她的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的。在最新的劇情中,正在酒吧聽著項東唱歌的曉曉,突然地就哭了起來,算起來這也是劇中莊曉曉第一次流露出這麼悲傷的情緒。早就習慣了她的活潑樂天的人恐怕一時有點摸不著頭腦,這上演的到底是哪一出呢?其實莊曉曉的眼淚來得並不突兀。
  • 于震《藍軍出擊》6集劇情過於兒戲?別急,3點可知該劇仍有看點
    很多觀眾則認為,該劇一些劇情過於浮誇,跟抗日神劇沒啥區別。比如韓鵬(于震飾)所在的山豹旅在和808旅的首次對抗中,紅方還未開到演習場地,就被山豹旅襲擊了後方,導致失敗。而且,還俘虜了808旅的旅長王可爭。
  • 李小冉《大丈夫》全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看點揭秘
    原標題:李小冉《大丈夫》全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看點揭秘 大丈夫分集劇情介紹(1-36集大結局)  電視劇《大丈夫》由王志文、李小冉主演。《大丈夫》講述:顧爸爸的家宴上,二女兒顧曉珺帶回了男朋友歐陽劍。
  • 老電影《喜盈門》:3個角色,暗示家庭矛盾根源的形成
    《喜盈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老電影。以北方某農村的一戶四世同堂家庭生活為背景,從矛盾頻出到最後團圓。畫面鮮活,情節生動,讓人百看不厭。這部老電影於1981年上映,曾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五屆中國電影百花獎以及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可以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老電影。
  • 《延禧攻略》劇情快節奏「升級打怪」引暑期檔熱潮
    反映海外陪讀家庭的《陪讀媽媽》獨闢蹊徑,講述了四個海外陪讀家庭的父母與子女克服種種困境與危機、學會相互理解、共同成長的故事。《陪讀媽媽》在觀眾中掀起了家庭關係與親子教育的討論熱潮,讓不少觀眾感同身受。《最美的青春》聚焦青年人的成長軌跡,以塞罕壩造林人的真實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以馮程、覃雪梅為代表的來自全國18個省市林業大中專的畢業生,與承德圍場林業幹部職工為骨幹的369人組成開荒隊伍,積極響應祖國號召的感人故事。  與古裝劇、IP劇相比,現實題材劇脫胎於生活,著眼於實際。如果能把跌宕起伏的劇情做紮實,現實題材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