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月下飲酒寫下一首愛酒詩,道出喝酒的最高境界,古今無二

2020-12-18 十二讀書

文|丁十二

如果用「酒」、「劍」、「詩」三個關鍵詞聯想一位詩人,我想應該所有人的答案都會是李白。

畢竟這三點對於這位大詩人來說,就如同他的影子一樣,密不可分。

以至於千年後的今天,當代一位著名詩人以這三個詞入詩寫出千年來對李白最美的評價——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李白喜歡喝酒,與酒相關的詩文俯首皆是: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今天要說的這首詩,同樣與「酒」有關,開篇30個字,就有6個「酒」字,而且可以說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古今無二。且讀:

《月下獨酌·其二》【唐】李白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是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四首。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第一首。其實這第二首同樣經典。

詩歌以「愛酒」說起,卻不是說自己愛酒,而是天地愛酒:天如果不愛酒,酒星就不能羅列在天。酒星即酒旗星。《晉書·天文志》云:「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地如果不愛酒,地名就不應該有酒泉。漢孔融《與曹操論酒禁書》:「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進而得出結論:天地既然都喜愛酒,那我愛酒也就理所應當了。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是酒的兩種類型,古人將清酒比作聖人,濁酒比作賢人。這裡引用的是徐邈的典故。《三國志·魏志·徐邈傳》記載:徐邈很喜歡喝酒,但是當時曹操下了禁酒令,不允許喝酒,徐邈就偷偷喝,不能被發現,不敢明目張胆說喝酒,於是就稱酒清者為「聖人」,酒濁者為「賢人」。宋代黃庭堅有詩句「可以忘憂惟有酒,清聖濁賢皆可口」亦是如此。

議論完天地,詩人進而論人。「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此處「聖賢」不再是清酒、濁酒,而是指聖賢人。此句以貶低神仙來突出飲酒樂趣,不管是聖賢還是神仙,都喜歡飲酒。為什麼呢?或許詩人在《將進酒》裡的這句詩可以回答——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在詩歌的最後,詩人將飲酒提高到後人無法企及的境界: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大道」指自然法則,《莊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我怎麼沒有發現呢。詩人早已料到必有此問,於是在結尾,詩人故意賣了個關子: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詩人說: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但是這趣味是不能向醒者相傳的!

實際上這飲酒的趣味,詩人傳了嗎?傳了。沒傳,前面寫了那麼多是什麼內容呢。既然已經傳了,為什麼詩人還說:勿為醒者傳。

這裡詩人說的實際上不是飲酒的樂趣,而是詩人飲酒背後的苦悶。須知這組詩的名字是《月下獨酌》,一個「獨」字已可見詩人心境。故此詩人這裡說的是詩人飲酒背後的一種難以言傳的情懷。

理解了這一點,也就能理解詩人這首詩並不是要突出自己多愛酒,自己寫這首詩並不是要詭辯自己愛酒的緣由,而是一種懷才不遇、仕途不暢的自我排遣。正所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只不過畢竟是李白,不同於常人,在孤寂失意中依然難掩豪邁奔放、狂蕩不羈的個性。

每每讀到此詩,十二總是不禁感慨:此詩只應太白有,人間難得他處聞。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詩酒成仙:李白月下獨酌,一首詩道出愛酒的最高境界
    提起詩歌大家就會聯想到盛唐,提到盛唐大家想到的會是李白,他一生放浪形骸,「詩」、「劍」、「酒」是他的三絕,往往酒入愁腸,三分化為劍氣,七分釀成月亮,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就連最終的歸宿都是那麼天真浪漫,水中撈月成了他的終點,讓人感嘆!
  • 李白的這組詩,道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卻鮮為人知
    李白的這組詩,道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卻鮮為人知說起大家最熟悉和最敬仰的詩人,李白算得上首當其衝的一位,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才華橫溢,留下了無數的經典詩篇,也被他身上那種俠客豪情和豁達胸懷所深深折服,除此之外,李白傳達出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境界也深受眾人的推崇
  • 李白鮮為人知的一首詩,卻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
    如果以李白和酒作為關鍵詞,想一句李白的詩,可能我們基本上都會想到那首最熟悉的《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你知道嗎?月下獨酌共有四首,這不過是其一。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二,也是這四首裡最有豪氣的一首,不過相對於其一來說,這首就鮮為人知了。
  • 愛喝酒的都看看,李白的這首詩,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
    在他喝酒之際,也是李白詩性大發之際,很多流傳千古的經典名句,就是在他喝酒之際,寫出來的,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是出自李白最有名的飲酒詩《月下獨酌》其實《月下獨酌》不是一首詩,而是一組詩,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一個系列,其中最有名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是出自第一組,雖然說第一組傳頌度更高,知名度更廣,但要說李白寫喝酒寫的最好的,我卻覺得是《月下獨酌》的第二首詩
  • 李白喝酒的最高境界,一杯酒一明月一殘影,勾勒成千古名句
    ,作為李白詩句的愛好者,大家也非常喜歡李白的詩吧,尤其是寫喝酒的詩。李白的寫喝酒的詩那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不過呢,李白喝酒的最高境界,一杯酒一彎月一殘影,勾勒成千古名句。大家知道這是哪首詩嗎,聰明的小夥伴應該是已經想出來了,李白愛喝酒,這是事實,也是大家認知的,不然就不會稱他為酒仙了,畢竟想和他比喝酒,那是自找苦吃。
  • 李白的這首詩,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卻很少人讀過
    喝酒,是瀟灑的事,是自在的事,喝酒的最高境界,是在酒中瀟灑自在,放儘自我。今要分享給大家這首詩,又是李白的一首寫喝酒的詩。李白寫喝酒的詩不計其數,但要說能寫出瀟灑自在的喝酒境界的,當屬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的飲酒的,為人熟知的有「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會須一飲三百杯」等,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不是那麼著名,意境卻最瀟灑。
  • 唐詩四萬首,酒詩佔七千,來品品唐朝高度發達的酒文化
    白巨佬寫過的大致有,一是《歲除夜對酒》中提到喝完酒不要吹冷風;二是《春寒》寫過的好好吃飯再喝酒;三是《衰病無趣因吟所懷》中寫道,生病莫喝酒等。白巨佬喝酒當真是清新脫俗,除了酒詩之外,他還寫過一篇《酒功贊》的酒文,極言飲酒之樂,盛讚酒之功德,「百慮齊息時,乃之德;萬緣皆空時,乃之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且飲。」說酒可使人轉憂為樂。
  • 「酒仙」李白: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飲酒非嗜其酣樂,取其昏以自豪;作詩非事於文律,取其吟以自適。」在《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中,李白以「酒肆藏名三十春」的「藏」字揭示了秘密:酒中隱真容,醉語傳真言。三、「但得醉中趣」灑脫無羈、笑對功名是李白酒詩的一大主題。他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方得自由超脫之妙。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
  • 李白一句飲酒詩,誤導了所有愛喝酒人,請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李白一句飲酒詩,誤導了所有愛喝酒人,請不要再繼續下去了!詩仙李白,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在李白的詩篇中,關於寫道酒的詩,真的是太多了。李白還有很多,關於飲酒的詩,不過在這些詩句中,卻有一句詩,誤導了所有愛飲酒的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詩,將進酒。而將進酒一詩,是在李白懷才不遇時寫的,詩中有著宣揚縱酒尋歡之意,這也成為了後人,拿這首詩當做自己飲酒縱樂無度的理由。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
  • 蘇軾找朋友喝酒,卻被友妻大罵,寫下一首詞,形成一成語流傳千年
    品著這些酒詩的醇香,想像著曲觴流水的景象,我不禁有些醉了,但是也萬萬比不得下面的這位酒興詩人,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詞中酒神——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愛酒程度堪稱一個「痴」字,三百餘首傳世的詞作中,「酒」字出現了九十多次。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李白有多喜歡喝酒?在他留下的近千首詩歌中,關於飲酒的就有100多首。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古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歡喝酒,大概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好的靈感的,而辛棄疾便是愛酒詩人大軍中的一員,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西江月·遣興南宋 辛棄疾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 讀《月下獨酌》,獨自一人飲酒的夜,我們都是李白
    李白喜歡對月喝酒李白的《月下獨酌》共有四首,這第一首最是出名,天才的浪漫在詩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明明是一個人形單影隻,苦悶的喝著悶酒,卻高舉酒杯,邀請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一起來喝,一下子變成了三個主體,氣氛似乎瞬間變得熱鬧起來,似乎把獨自喝酒時才會有的孤獨和寂寞衝得一乾二淨。
  • 李白鬥酒詩百篇 杜甫得酒詩自成 人生得意須盡歡
    飲酒本身,也往往成為創作素材。一部中國文學史,幾乎頁頁都散發出酒香。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有扃牖,八荒為庭衢。""幕天席地,縱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嶽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李白和杜甫,中國文人的傑出代表,都終生嗜酒。
  • 自古詩酒不分家,15首寫飲酒的經典詩詞,第一首堪稱「肖像詩」
    詩仙李白愛飲酒,世人皆知。正向前面杜甫詩云:「李白鬥酒詩百篇」,他是開心也喝,不開心也喝。不管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李白的豪邁是刻在骨子融入詩裡的。開心的世後找朋友喝,不開心的時候那就邀請月亮一起喝吧!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月下獨酌:一人一月一場醉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詩。小編不知道大家對於唐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小編一直都很喜歡詩歌中的那種不同於一般的感情。所謂讀詩,其實讀的更是一種心情。在詩歌中感受到詩人的悲歡離合,引起心靈的共鳴。因此詩的好壞從來不在於辭藻的華麗或優美,而在於感情的表述和寄託。正是因這樣的感情交流,古代的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才能在今天依舊被人喜歡和追捧。在人的眾多情感狀態中,『孤獨』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的。
  • 窮酸才子學李白,仿李清照,終於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一詞成名
    一生所作不多,佳品也少,為了能出好文,他學李白,仿李清照,終於寫出了成名作《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這首詞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也令他一詞成名。《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向滈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無那,無那,好個恓惶的我。這首詞被收錄在《全宋詞》中,是公認的佳品。全詞朗朗上口,詼諧可愛,卻又滿是憂愁,各種心結糾結在一起,道盡了詞人心中的孤寂和無奈。詞意是:明月下誰在窗前陪伴著我,只有我的影子願意和我相依。夜深人們都睡去時,油燈也快燃盡,連影子也要躲我而去了。無奈,真無奈,好個恓惶不安的我!
  • 大語文 | 李白《月下獨酌》賞析
    學習視頻1、《月下獨酌》的「酌」字,在詩歌中是什麼意思?(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