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他孩子,但不要居高臨下地羞辱他。

2020-08-26 小虎媽咪

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受到批評教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在學校裡可能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在家庭內部的批評教育則主要來自父母,這是因為身處青春期的他們,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時候批評作為一種常見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有的父母甚至將 對孩子的批評習慣性地掛在嘴邊。

「都跟你說過幾萬次了,就是聽不進去了。這下好了吧?活該,誰讓你不聽我的話!」

「你自己看看,還有比你更笨的嗎?跟蠢豬似的!」「趕快地,去把你自己的房間收拾一下,整天搞得跟豬窩似的,都進不去人了!」

小森最近幾天總是顯得局促不安,他刻意地躲著爸爸。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剛剛結束的年級考試中,因為數學題太難了,小森只考了81分,雖然其他科目都在90分以上,但他還是很擔心,因為在爸爸那裡,這些都不是理由,如果考得不好,鐵定會挨罵的。

果不其然,小森回家後將成績單遞給爸爸時,看著上面的分數,小森爸爸的臉立刻「睛轉陰」:「為什麼數學考了這麼點分?班上的其他同學有沒有超過90分的?」

「只有小銘考了90分,我是第二名。」小森小聲說道。

「什麼第二名?你還好意思說,為什麼別人能考90分,你卻考了

81分?就知道和後面的比,你還有沒有一丁點的上進心?」爸爸

衝衝地衝著小森喊道。

「這次的題太難了,以前都沒有接觸過。」看著怒不可通的爸吃,小森輕輕地解釋說,

「你覺得難,別人就不覺得難嗎?沒有接觸過,就是不會的理如嗎?看起來還是你不夠努力。下次如果再考這點分的話,你乾脆就不要再回家了,我也當沒有你這個笨蛋兒子!」說完這句話,爸爸推走了。

看著爸爸離開後空蕩蕩的房間,小森感到很委屈,雖然這次的高績只是81分,但是林宇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當聽到爸爸最後那句「你乾脆就不要回家了,我也當沒有你這個笨蛋兒子」時,林宇傷心地哭了起來。從此之後,無論如何努力,小森的數學成績一直都很不理想。

形形色色的批評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這些批評教育手段對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成長教育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首先,如果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會導致處於青春期的男孩產生免疫力。到那時,他們會對迎面而來的批評教育充耳不聞,這時候批評教育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

其次,一味地進行批評教育會激化男孩的叛逆心理,使他們對父母禁止 其做的事情,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而對於父母要求他們去完成的事情,反 而失去興趣,這時候的批評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這時候就會有男孩的父母產生疑慮了:「既然批評教育是不好的,那麼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在犯了錯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該怎麼處理呢?」其實,作為教育和溝通的一種有效方式,批評教育還是要用的。

批評教育主要針對那些故意違反規定刻意搗亂的行為,以避免他們因得不到批評教育,而不

有的濟是非,範視規則、規定,進而發限到長大後度視法律、觸犯法律,所以這時,要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以便他們能夠分清是非,弄清楚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是不該做的。

在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接受過批評教方的男孩,在其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後,也很難坦然面對來自上司的批評,面 且的缺少團隊間的合作意識,那些對於孩子的所作所為能夠坦然面對、直 求時錯的父母,才是孩子日後尊重的對象。

從這方面來講,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要講究技巧。為了能夠達到最佳煮果,、父母在對男孩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以下方面: 經行挫評教前要影要孩子的人格器嚴 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時,習慣大吼大叫,不注意言語的輕重,也不分人 前事,常常一開始就是諷刺、挖苦,甚至帶著漫罵。

但是事實上,這種做法是 不對的,因為它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 唐遵循對事不對人的原則—批評針對的是行為,而不是人格。

考試成績是重要的,但是父母在發洩自己情緒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到男孩的自尊,切不可因自己的一時衝動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對孩子發牌氣講氣話的時間,還不如靜下心來與孩子傾心交流。父母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為避免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父母要三思而後行,在說話辦事的時 候,儘可能多地考慮孩子的感受 。只有能夠克制自己不良情緒的父母,才能 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對其表示理解

其實面對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家長最理智的說法是:「你看,平時要求你要好好學習,你總是聽不進去,這才導致了這次考試的失利,希望你能夠總結教訓,爭取下次拿個好成績回來。」要知道,父母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他改正缺點。因一次成填不理想就被叫作「笨蛋」,撒一次謊就被打上「不誠實」印記,不但無助於孩子改正缺點,還會使孩子慢慢地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這種人事不與N辱人格的批評形式,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多採用建設性的批評方式

在對男孩進行批評教育時,父母要多使用建設性的批評方式,即對孩幹的不當行為進行批評教育時,採用類如啟發性的批評方式,不要強迫他們池受自己的要求,以便能夠協助孩子矯正自己的行為。即使是面對非常必的要求時,也要儘量使用諸如「我希望……」「我建議……」等相對委婉的 句,起碼留給他們形式上的自主空間,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學習和反見物 空間。

例如,當孩子因為貪玩上網而忘記寫作業,父母對其進行批評教有時可以說:「你看,現在你沒有做完作業,自己也感到很著急吧?這麼晚了我既擔心你的身體,又擔心你的學習受影響。雖然你曾經跟我說過不會長時間上網,但是你卻沒有做到。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你考慮下,你會是什麼心情?所以我希望,你下次在上網前先把作業寫完。這樣的話,既不不影響你的學習,又不會影響你上網,還能保證你的學習時間,」這樣的批評方式,既指出了孩子的錯誤,也給他提出了正確的建議和希望,並鼓勵他去改正錯誤。

嘗試將批評轉化為含理的「表揚

在對處於青春期的男孩進行批評教育時,如果在批評的話語中暗含有鼓勵意味的「表揚刺激」,則會使孩子更樂於接受。

這樣不但有助於孩子夜正錯誤,還會使他在學習時變得更加有信心和動力如,一共有十道題,孩子只做對了一道。

這時候如果說「十道題居然只做對了一道,還真沒有見過比你這榆木疙瘩更笨的,真懷疑你是不是我的孩子這樣的話語,無異於在失意孩子的頭上再澆上一盆冷水,使他雪上加霜,

如果父母改用這樣的說法「兒子真不錯,這麼難的題也能做出來,雖然只有道,但也超出了我的想像」,原本受挫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也會在內心深了不一樣的作用和效果。孰輕孰重,也就一目了然了方式不同,也就產生產生繼續努力學習的動力。

同樣是批評,由於說法和不要當眾對孩子進行批評教盲父母切記不可當著別人的面對男孩進行批評教育,因為這樣不但不能起到「激勵孩子改正錯誤的決心,反而會導致孩子因為自尊心作祟,為了維護自已的尊嚴而不認錯,或者乾脆拿著不是當理說,甚至會發展為公然與父母進行對抗,從而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對孩子的批評教育要在私下裡進行,但對孩子進行表揚則要盡可地當者眾人的面進行。

因為當眾表揚孩子會讓他很有面子,會使孩子將表揚作為驕做和目標:而當眾對孩子進行批評,則會使他感到無地自容,孩子基至會因為自己的形象在眾人面前遭到破壞,而選擇破罐子破摔。

對男孩的批評教肓要講清楚規則,且必須做到賞罰分明對於男孩而言,犯錯誤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了解規則的過程,所以在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時,家長首先應該弄清楚的是孩子犯錯誤是否是因為沒有

明自相關的社會規則和規矩造成的,然後再根據結論做出是否批評孩子的

快定,在家庭中也要制定出家庭規則,和孩子一起嚴格遵守。在規則要求 的範圍內,父母要做到賞罰分明。如果出爾反爾的話,則會使規則失去約束 力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相關焦點

  • 你會嚴厲懲罰孩子嗎?不要把管教和懲罰混為一談
    如果孩子不守規矩,你就要給他有效的管教,這很重要,但過於嚴厲的懲罰有可能適得其反。你是否歲孩子做過以下事情:我曾經用羞辱的方式來讓孩子守規矩我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孩子上面,而不是讓他學會自我控制。我絕不容忍任何不守規則的行為我對孩子不守規矩的懲罰遠多於對他良好表現的誇獎。
  • 想毀了一個孩子,只要羞辱他就足夠了!學者稱讚揚比羞辱更有用
    人們常常會通過羞辱去刺激對方,以期糾正他的行為。在羞辱對方時,他會產生羞恥感,這種感覺會令他認為,他自己或他的行為是有問題的。這樣的感覺並不能令他朝著你期望的樣子改變。相反,他會將這種感覺和認知內化,給他帶來深刻且持久的傷害。 今天少女就和大家講講羞辱給人帶來的傷害。
  • 不要再打孩子屁屁了,十個懲罰孩子的創意想法
    打孩子手心或者屁股已經被教育研究者公認不能促進孩子的積極行為。反而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心理陰影,破壞家長與孩子的關係。那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就束手無策嗎?今天我們就提供10個有趣的懲罰孩子的方法。創造性的懲罰將幫助孩子理解他們做錯了什麼,並幫助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同時而不會感到受到傷害或羞辱。
  • 這4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又能讓他心服口服
    如今的孩子是父母不願意毆打和責罵的父母的心靈。在這樣一個寵壞的環境中,孩子變得越來越頑皮,每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都想懲罰他,但他們也害怕留下他的心理創傷,這也導致父母糾結於教育實際上,隨著孩子的成長,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如果您現在不對孩子進行管教,那麼將來考慮考慮會為時已晚。今天,我將教給您4種「懲罰」孩子的好方法。這些規則還可以使他相信他的父母。
  • 這4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又能讓他心服口服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捨不得打也捨不得罵,就在這樣寵溺的環境中,孩子變得越來越調皮。每次孩子犯錯,家長既想懲罰他,但是又害怕給他的心理留下創傷,這也導致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變的糾結起來。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家教了,如果現在還不對孩子進行管教,將來再想管就晚了,今天就教大家4個「懲罰」孩子的好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也能讓他對父母心服口服。
  • 他是我的孩子,我不會放過他!兩位爸爸「刻骨銘心式」懲罰熊孩子
    ,不要再抱著「孩子就是孩子」的想法,掩蓋他們的行為,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對孩子的行為引起足夠的重視。正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不能放過他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孩子在成年之前必須依附於父母才能健康成長,父母要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但同樣的,教育好孩子更是父母責無旁貸的義務,一位媽媽在孩子坐車前,就會給孩子立很多規矩,第一,吃東西的時候要安靜,不能把食物的碎屑掉在車上,第二,不能在車上爬來爬去,第三,不能大聲說話,不要打擾到開車或者是坐車的人
  • 「羞辱」式教育,讓多少孩子活在疼痛中
    孩子犯錯被父母當眾教訓,該有多難過?見過這樣一件事,女兒喜歡玩手機,爸爸屢次教訓不聽,於是就讓她在學校門口罰跪。最後,被周圍居民報警。爸爸為糾正孩子不玩手機,讓她在學校門口罰跪,是懲罰,也是羞辱。孩子喜歡玩手機,是很多父母的心頭大事。玩手機會耽誤學業、傷害眼睛、還可能會學壞,一想到這些,父母就想立即糾正孩子的行為。
  • 羞辱式教育正在逼死孩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說過:"想要摧毀一個孩子,就當眾出他的醜,當著外人的面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然而,面對眾人的好心勸告,這位媽媽卻不以為意,而且還一臉無所謂地反問:"關你什麼事兒?"簡短的一句話,卻把眾人懟得無話可說。這樣的故事俯拾皆是,觸目驚心。然而,很多做父母的居然還自以為是:我是為了孩子好。很多的老師居然還剛愎自用:我一直這麼教育孩子,沒問題!
  • 若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讓他感覺更糟?愚蠢!
    很多人強烈地感覺到嚴厲和懲罰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任何人都不能說懲罰不管用。從可以立即制正不良行為這點來說,懲罰確實管用。但我們常常被當時的效果所愚弄。家長們必須要當心長期負面效果。懲罰的長期效果往往是孩子會用憤恨、報復或反叛、退縮行為來回敬我們。
  • 懲罰孩子要講究方法,家長不妨試下「自然懲罰」,效果事半功倍
    有些家長會選擇用最傷人的冷暴力,來對待孩子。犯錯後,孩子與你溝通,愛答不理;讓你幫忙,裝著聽不見;甚至對孩子的穿衣住行,都視若無睹。希望通過這種冷漠的態度,來懲罰孩子,讓他們知錯能改。可對於孩子來說,你把他當空氣,他剛開始也許會很痛苦。但他並不明白,父母這麼做的意義,而且很容易有樣學樣。
  • 有效的懲罰,讓他洗心革面
    有效的懲罰,可以矯正一個人行為,促進他的反思,繼而發生質的轉變!隨意的錯誤懲罰,會促使惡的行為成為習慣,變成心理創傷!孩子是不會真的去做錯事,如果非要說有錯,那——還是家長先錯!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裡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一個花瓶,「咚」 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木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的古董。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當天晚上,母親發現花瓶有些「變化」。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
  • 孩子犯錯時,如何懲罰孩子是比較理性的?
    向孩子示威和羞辱孩子是禁忌 為了使教育後果真正有意義並具有學習效果,父母可以事先牢記某些原則:首先,法律監護人必須明確指出,懲罰並不在於表現父母的權威或者去侮辱孩子。這只是針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針對孩子。 懲罰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不要再犯第二次重複的錯誤。
  • 把孩子逼入絕境,就這麼對他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對孩子說過: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我們往往只是嚇唬孩子,但是有一位媽媽還真的這麼做了。河南有位媽媽帶6歲兒子搭公車,途中孩子耍性子,媽媽一氣之下竟留下孩子,一個人獨自下車離開。視頻裡可以看出,孩子被留下後整個人是懵的,他不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要自己了......
  • 孩子說謊,被拆穿後拒不承認是什麼心理?父母可給他適當的懲罰
    因此,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當他發現自己做錯事之後,往往會選擇用說謊來掩飾。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會令父母不喜歡。因此,面對孩子經常說謊的行為,父母也應該進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沒有不良的習慣。例如,會不會有時候「言行不一」。
  • 上帝懲罰孩子「獨食」,竟讓他尿紅色的尿
    那天中午,快吃飯時,我突然聽見駿兒在廁所大喊大叫:「媽媽,媽媽,完蛋了,完蛋了,這是上帝給我的懲罰嗎?」「大聲喊叫什麼啊?上帝要懲罰你什麼?」我問道。「他懲罰我獨吃火龍果啊,剛剛讓我尿紅色的尿哦,像你的口紅一樣紅了。怎麼辦?怎麼辦?我會沒事的吧?」
  • 懲罰孩子,不要無腦的打罵,這麼做效果最佳
    導讀:懲罰孩子,不要無腦的打罵,這麼做效果最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懲罰孩子,不要無腦的打罵,這麼做效果最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子犯錯,孫儷竟然獎勵他?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這樣懲罰孩子
    事後,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跟孫儷說:「媽媽我要告訴你一件事,你不要說我好嗎?你不在的時候,我玩了會遊戲……」聽完孩子這句話,孫儷本可以嚴厲地斥責他,但她沒有,反而很開心的和他說:等等因為你的誠實,我現在要獎勵你再玩20分鐘。等等聽後驚呆了,開心得不得了。
  • 11歲男孩因頂嘴被當眾扒光:毀掉一個孩子,讓他當眾出醜就夠了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坐公交車去接孩子放學,但是因為媽媽的一個舉動,11歲的男孩阿文可能這輩子都不願意坐公交車了。11歲男孩因頂嘴被當眾扒光:毀掉孩子的殺手鐧,是讓他當眾出醜這天上午,阿文的媽媽接到了老師告狀的電話,說孩子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寫作業,希望家長好好教育。自從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後,媽媽一直很生氣,打算下午去接孩子好好教育一番。
  • 嘮叨、懲罰都不管用,作業總要拖拉到深夜,是時候讓孩子吃苦頭了
    他放學後回家,無法立即做作業。他看電視,吃些零食,坐上一架紙飛機,回到晚餐時間,沒寫一句話;晚餐後,坐在馬桶上看漫畫書耗時半個小時,大約9點鐘。那天晚上,我迫不及待地開始擔心,所以每天我必須在10點以後寫作業。「你能快點!我可以在7點鐘完成功課,你必須在10點鐘以後花功夫。」「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慢的孩子,甚至都無法趕上「小玉,你在做什麼,要做作業!」
  • 孩子挨了罰,卻和您更親!怎樣是懲罰孩子的正確姿勢?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因為對孩子的暴力而遭到警察幹預或者刑事懲罰的案例,在我國會越來越多。2.拒絕不講道理的威脅壓制。有的懲罰方式,沒有到暴力的程度,但也是一種武斷的威脅,效果也只能是短暫的。例如:不分享玩具,就關小黑屋等等。孩子只是因為害怕而暫時停止不當行為,並沒有真正認識到他的錯誤所在。一旦外部因素消失,孩子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