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地道糕點店——正明齋

2020-12-22 中華人

清同治三年(1864年)山東掖縣人孫學仁於前門外煤市街開設的正明齋餑餑鋪,是北京著名的老字號。清人崇彝所著《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一書就有這樣的記載:"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平有名者。"正明齋屬於漢民餑餑鋪,該店物美價廉,遠近聞名,全盛時期在京城開有七家分號,足見其經營成果。正明齋的糕點品種繁多,做工精緻,他們首先在原料上下功夫,必選西山的薄皮核桃、密雲的小棗、雲南的桂花、北山的山楂等,所用的芝麻都須去皮才能用,次貨堅決不用,絕不以次頂好。它的精品糕點有數十種之多,比如奶皮餅、黃酥月餅、杏仁乾糧、桃酥、蜂蜜蛋糕、蜜供等。

正明齋所做的玫瑰餅享譽京城,被列入宮廷細點。此餅以玫瑰花瓣做糖餡,清純雅致,香甜可口。20世紀30年代張學良將軍居京時,就嗜吃玫瑰餅,常派副官到正明齋來定做。正明齋製作的蜜供,在北京最為有名。其成品經得起氣候變化的考驗,能夠貯存較長的時間,即便是夏天也不會淌蜜,且吃起來不粘、不糊嘴,口感香甜柔軟,耐咀嚼,質量上乘。

正明齋舊照

蜜供,是極富老北京特色的傳統節令食品,也用作春節祭祀的供品,盛於明清,延及近代。北京的蜜供,分"整供""碎供"兩種:整供是成桌的;碎供則不用講究形狀,而是作為糕點食用。相傳,人們為了紀念我國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將他尊為"藥王",並修廟立碑。為他修建的廟宇就叫作"藥王廟",他的誕辰日,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稱為"藥王聖誕"。這一天,人們用雞蛋、白面和好後,在案板上擀成薄皮,用毛刷輕輕塗上一層紅色,疊成卷,正一刀,反一刀,切成條,用手擰、辮、壓扁,在油鍋中炸成焦黃,涼透後,再放進白糖、麥芽糖、蜂蜜兌桂花的糖汁裡"過漿",過好漿的糖辮,碼在案板上,然後用溼糖漿像建築師傅從地基上砌鏤空的花磚子牆一樣,按尺寸在四方形的厚紙板上,一條條摞著往上粘,粘出四壁,再傾斜著粘成四個斜面,頂上再橫壓豎壓幾條糖辮,很自然地變為塔形,用來供奉,取名"蜜供"。蜜供的每個酥條中央都有一條紅色的線,象徵著藥王為人們尋藥治病費盡了心血,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將蜜供一層層碼成四角垂直、高達五尺左右的寶塔,是對孫思邈《千金寶要碑》形狀的模擬。到後來,蜜供到正月初一時就供在包括釋迦牟尼在內的眾神像前,於是有人又說蜜供尖形如"浮屠",也叫作"浮屠供"。

讀過老舍先生《正紅旗下》的,大抵都還記得那位有著"比金剛石還要堅硬的成見"的大姐婆婆。老太太每逢對丈夫和兒子發威之時,毫不留情,不憚於將神佛都罵進去。"你們這群!"她會指著家裡供的神像罵道,"吃著我的蜜供、鮮蘋果,可不管我的事,什麼東西!"老太太底氣十足,大抵因為她的佛龕前整整供著"五碗小塔似的蜜供",著實氣派。

正明齋的滿洲餑餑薩其馬在京城也極為出名。薩其馬是滿語的音譯,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因東北有一種野生漿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做薩其馬的果料,入關以後,逐漸被葡萄乾、山楂糕、青梅、瓜子仁等取代,而狗奶子就鮮為人知了。薩其馬也是清朝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

正明齋招牌

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薩其馬用白面、糖、奶油製成方塊狀,黃色,口感很甜,表面撒有果仁、金糕丁、青梅等。這種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的最後兩道工序是:切成方塊,隨後碼起來。"切"滿語為薩其非,"碼"滿語為碼拉木壁。由此觀之,"薩其馬"一詞,是提取了這兩個詞的主要成分,縮略而成的。

"薩其馬"一詞,最早見於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學士傅恆等所編的《御製增訂清文鑑》一書:"薩其馬,把白面經芝麻油炸後,於糖稀中摻合。"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時《燕京歲時記》中有:"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從這些記載得知,我們現在薩其馬的做法,是沿襲了過去的製作法,只不過製作工藝進一步提高了而已。時至今日,薩其馬作為滿族餑餑的美味,從北方傳到廣東、香港等地,被稱作"沙琪瑪",但與北京薩其馬相比,口味和鬆軟度卻有不同。

正明齋糕點

舊京糕點鋪老字號甚多,但是延續下來的正宗北案,只有正明齋了。以稻香村、桂香村、稻香春為代表的南案字號都是清末民初才開設的。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的傳統糕點
    北京城歷史最悠久的糕點鋪是正明齋,鋪面原在前門外的煤市街,據說始建於明代中葉。它是北京糕點鋪的「四大齋」(正明齋、九龍齋、聚慶齋、明華齋)之首,至清朝鹹豐年間,其所制糕點為宮廷貢品。正明齋的糕點品種繁多,做工精緻,原料所用的芝麻都須去皮才能用。它的精品糕點有數十種之多,比如奶皮餅、乾菜月餅、黃酥月餅、杏仁乾糧、桃酥、蜂蜜蛋糕等。
  • 京城正宗老北京糕點
    北京人把糕點鋪稱為餑餑鋪,餑餑鋪的產品品種,季節性很強,到什麼季節賣什麼時令糕點。現在北京著名的老字號糕點鋪的字號多以齋名,燙金刻寫在匾額上,溫文爾雅,讓人有焚香淨手、頂禮膜拜的感覺。今天,小編就盤點了北京老字號糕點店,京城買正宗老北京點心就去這些地。正明齋正明齋位於崇文區南蘆草園1號,是一家自產自銷京式傳統風味糕點的老字號。正明齋的餑餑一直是宮廷貢品,其品種大致可以分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類。
  • 老北京火鍋店推薦 最地道的7家老北京銅火鍋店
    102元  電話: 010-83545602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1:00-22:00  地址: 牛街西裡商業1號樓5-2號(清真超市旁)  2、滿恆  這也是一家銅鍋涮肉,來吃老北京涮羊肉必須點清湯鍋蘸麻醬才地道
  • 冬天和涮肉最相配 地道老北京銅火鍋店推薦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繪製一張北京火鍋美食地圖,推薦幾家地道的涮肉館。聚寶源(牛街北口店)它家在北京非常有名氣,口碑也非常好,羊肉品質和刀工都很不錯,手切牛羊肉是必點系列。銅鍋涮肉,完全保留了肉的原汁原味。雖然這家店一直人氣火爆,但老闆從未減少菜品的分量,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食,都能讓你吃的非常過癮。
  • 漫談| 橫掃「小飢餓」,咱老北京有餑餑鋪啊!
    老北京餑餑鋪的幌子據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說,把糕點不叫點心,而叫餑餑,在老北京有這麼個講究:原來,清代在給死刑犯施刑時也按罪過分為數等,有賜自縊、斬立決、剮刑等處決方法。其中剮刑也叫凌遲,最為殘酷。所以那時候,大伙兒都忌諱「點心」這兩個字,不光去糕點鋪買點心說成是買餑餑,就連滿街的糕點鋪門前店內也沒有寫著「點心」二字的幌子招牌,都一律稱作餑餑鋪。
  • 百年前老北京如何「送貨上門」?
    北京文史學者劉葉秋先生在《京華瑣話》一書中回憶:這個西餐館只有小樓二間,雅潔可喜,菜店物美價廉,在北京很有名,而且服務特別周到,「附近住戶,即使只要一湯一菜,照樣兒管送上門來。」另外一類與飲食有關並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的是糕點鋪,比如桂香村和稻香春。如果客人要的點心多,又不願意等候太長時間,只要把買東西的單子留下來,店裡回頭會派專人送到家。
  • 送火鍋,送烤鴨,送書……老北京的外賣,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
    類似提供送餐上門的著名飯莊酒樓,在老北京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贅述。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商業競爭的加劇,當時一些在京的「番菜館」(西餐館)也開展了送餐服務,比如前門外陝西巷口內路西的「新華番菜館」。北京文史學者劉葉秋先生在《京華瑣話》一書中回憶:這個西餐館只有小樓二間,雅潔可喜,菜店物美價廉,在北京很有名,而且服務特別周到,「附近住戶,即使只要一湯一菜,照樣兒管送上門來。」
  • 老北京早點去哪裡吃最地道?本地人推薦的早餐店鋪
    北京的早點攤到處都是,但是真正好吃地道老北京早點你都吃過嗎?現在跟著小編的腳步,看看咱大北京到底都有哪些值得您早起的早點呢。  老磁器口豆汁店——老北京人最認可的老味道  老北京人好喝豆汁兒就不用我多說了~把一冬積蓄的毒素、燥氣排一排,就著焦圈兒鹹菜絲喝出一身汗,舒暢淋漓,春日的一大享受啊!
  • 美食探店:嶽雲鵬開的網紅老北京炸醬麵
    美食探店:藍色港灣美食聖地步入正題,今天要推薦的是這家名叫海碗居的老北京炸醬麵館,從門頭裝修看簡約朱紅色的門臉兒設計中帶著純正的老北京風味在其中。一進大門右手邊陳列著一個現代青花瓷的面碗。一樓到地下餐廳的牆上貼著一幅畫,這幅畫刻畫著老北京四九城兒的風土民情。樓梯的下方是一個正方形的養魚池,這個位置放一個養魚池預示著四平八穩。這也是老北京的一個講兒。樓梯側面還有「大拿」、「有裡兒有面兒」、「麻利兒」、「下套兒」等地道的老北京土話。讓人看到後倍感親切。
  • 中國老北京精緻的糕點,可口的美味,你吃過哪些有名氣的糕點呢?
    說到老北京,除了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故宮建築,我想更讓我們流連忘返的,是那可口的糕點吧。老北京的糕點,一直都是代表中國的極具特色的中式糕點,它精緻的外表,獨特的口感,一直廣為人們津津樂道。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北京,來看看那些有名氣的糕點吧!
  • 中國傳統糕點之京派糕點:你知道北京老字號的糕點品牌有哪些嗎?
    北京人兒,北京味兒,去了北京就要去那些七拐八繞的胡同裡,聽聽老北京人講講那地道的京片兒,還要去看看那紅牆黃瓦的故宮。除了這些,我想老北京的老字號糕點鋪也是要去遛上一遛的。且不說你會擔心這些糕點鋪的糕點好不好吃,就衝著這老字號的口碑,咱們就該去看看。
  • 地道的老北京都怎麼吃早餐?看看老北京人的早餐搭配
    尤其是老北京人,他們會吃,愛吃。就算是吃早點他們也絕不湊合,就算是一份鹹菜,一塊燒餅,都透露著講究。有句話不是說得好嘛,如果人活著要連吃都不懶得講究了,那還有什麼意思呢!要說早點的種類課太多了,油餅油條,豆漿牛奶之類的都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的早餐品種。但在老北京眼裡的早餐,那就不同了。必須得有幹有稀,有軟有硬。絕不會有湊活的意思!
  • 地道老北京美食「登陸」小吃名城臺北
    地道老北京美食「登陸」小吃名城臺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1日 01: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地道的北京小吃及京菜八月十日「登陸」臺北。
  • 中國傳統糕點之京派糕點:除了稻香村,還有什麼老北京的糕點品牌
    我想去過北京的人都知道,想吃北京的京味糕點,首選絕對是稻香村,不僅是因為稻香村在北京開得遍地都是,更多的是稻香村出品的糕點品質和味道在那裡,值得讓人相信。那麼,今天丹姐就給大家說說,除了稻香村之外,還有什麼值得大家一試的老北京糕點品牌。
  • 中國傳統糕點之京派糕點:老北京小吃十三絕的「絕」在哪裡(上)
    北京旅遊,除了逛逛故宮,吃吃北京烤鴨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去嘗嘗北京的傳統美食,在眾多傳統美食中,這「老北京小吃十三絕」是最推薦大家去品嘗的了。而這「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也是最能代表北京的特色小吃了,可以說是上有宮廷御用糕點,下有民間百姓的特色小吃。
  • 介紹給你這幾樣,地道老北京滋味兒!倍兒棒!
    那麼北京有哪些地道北京滋味兒呢?旺柴今天給您介紹介紹這地地道道兒的老北京滋味兒!說到北京小吃,大家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北京炸醬麵、北京全聚德烤鴨、炒肝兒、豆汁兒等等。今兒,旺柴就給您好好地說道說道這北京到底有哪些特色美食,讓您了解了解嘛叫地道北京滋味兒!
  • 這⑥家店全都是老北京人的集體回憶~
    ·護國寺小吃· 護國寺大街93號在北京,地道小吃少不了!北京可是有許多的地道美味小吃,要是想一站式打卡,那帝都君推薦這家護國寺小吃~在護國寺小吃,小吃的種類很多,基本都是老北京人,尤其是老一輩喜歡的點心。
  • 天興居炒肝,老北京第一炒肝,始於1862年,肝香腸肥,地道味美
    小吃得嘗嘗北京地道的早餐,除了豆汁兒,還有一味非常不錯,非常地道到美食,那就是炒肝。北京賣炒肝的不少,但是口味,一言難盡,大多不理想,感覺老老實實,真材實料的館子是越來越少了。想吃一碗地道的炒肝,不容易。但有一家,許多網友都極力推薦,說保證不會失望,就是這家百年老店——天興居。
  • 地道的老北京風味小吃,宮廷奶酪風味特有
    地道的老北京風味小吃,宮廷奶酪風味特有,不象西式奶酪那麼味重,甚至也不是酸奶口味,是用鮮奶加白糖加糯米酒烤制而成,味道比較清淡。店內外很樸素,價格實惠。南鑼鼓巷北口在鼓樓東大街上,南口在平安大街上,是京城比較著名的一條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