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把糕點鋪稱為餑餑鋪,餑餑鋪的產品品種,季節性很強,到什麼季節賣什麼時令糕點。現在北京著名的老字號糕點鋪的字號多以齋名,燙金刻寫在匾額上,溫文爾雅,讓人有焚香淨手、頂禮膜拜的感覺。今天,小編就盤點了北京老字號糕點店,京城買正宗老北京點心就去這些地。
正明齋
正明齋位於崇文區南蘆草園1號,是一家自產自銷京式傳統風味糕點的老字號。
正明齋的餑餑一直是宮廷貢品,其品種大致可以分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類。其中精品糕點就有數十種之多,如奶皮餅、乾菜月餅、薩其馬、蜂蜜蛋糕、桃酥、黃酥月餅等,所用芝麻都須去皮才能使用。
張學良將軍居京時,常派副官到正明齋去訂做玫瑰餅。玫瑰餅是老北京的傳統糕點,又稱為「內府玫瑰火餅」,清初就已成為宮廷細點。此餅的與眾不同之處是用玫瑰花瓣做糖餡。
京劇大師郝壽臣先生則最喜愛食用正明齋的雞油餅,在旗的主顧們也愛到正明齋買奶油薩其馬、杏仁乾糧、風味月餅、蜂蜜蛋糕等。
蜂蜜蛋糕是用白面、雞蛋、白糖、蜂蜜、青梅、桂花、瓜仁,經過打糕、灌糕、烘烤、冷卻等工序精製而成,有滋補養身、清火潤腸的功效。正明齋最出名的滿洲餑餑是薩其馬。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三裡河南蘆草園1號
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時稱"稻香村南貨店"),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1926年被迫關張,1984 年年初復業,至今有30多家直營店和100多家加盟店、一個食品配送中心、一個14萬平方米的中心工廠和一個4萬平方米的原料加工基地的規模,生產中西糕點、熟食製品、速凍食品、休閒小食品等十二個系列的400多個品種,年銷售收入達40億元。
北京稻香村是北京第一家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廠家,深受北京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在魯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時候,便經常前往購物,並記載在《魯迅日記》中達10餘次。
稻香春的糕點以蘇式為主,兼有廣州風味及西式糕點,著名的有眉毛肉餅(油酥餃)、饊子、牛舌餅、玫瑰餅、烏麻餅、中秋月餅。生熟肉食和素食也多達40多個品種,如:叉燒肉、油雞、南京板鴨、素什錦(羅漢齋),素雞和素火腿。
稻香春的鮮花玫瑰和黑芝麻椒鹽餡元宵是南味元宵的代表作。稻香春自己醃製的妙峰山鮮玫瑰花入餡,性味甘溫微苦,有理氣解鬱、平肝養胃功效。黑芝麻椒鹽元宵入餡黑芝麻蓉佐以橘餅、玫瑰、蜂蜜等,一個幾克重的元宵餡含有12種作料。果味菠蘿元宵是鮮菠蘿脫水,不加糖醃,原汁原味,菠蘿味濃。還有桂花山楂、奶油可可和奶油椰蓉元宵等。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北大街48號
桂香村
桂香村主要以著名五色大雲糕而著名,可謂家喻戶曉,五色即芝麻(黑)、玫瑰(紅)、白糖(白色)、薄荷(綠色)、鮮肉(黃色)。該店五大雲糕的主要特點是以粳粉做皮,(一般雲糕的皮面均用二八開或三七開的糯粳粉對滲製作),其皮面松度、軟度比糯粳粉對滲製作的還要好吃,由於鬆軟易熔化,因此老少皆歡迎。
這一特點為蘇州其它著名糕點餅站所不及的。同時,桂香村的大雲糕造型精細,色澤鮮豔,底厚、餡多、面薄,特別是雲糕底薄面,真是薄薄的一層粉如蟬衣,粉上面還模印出各種花卉、動物、植物的圖案,以及桂香村店招牌的字樣,粉下面各種色彩的餡芯拌著豬油、白糖、蜜糖就像瓊漿一樣,歷歷可見,誘人食慾,咬上一口,香、酥、肥、糯、松、味美不可言。因而只要熱的雲糕上櫃,便早早有人排隊購買,一嘗後,常使顧客因晚到已售完而遺憾而回。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30號B1層
大順齋
大順齋始建於崇禎年間(1640年前後),迄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創辦人劉大順(回民),從南京上元隨運糧船來北方謀生,落腳在通州。先是走街串巷,挑擔叫賣糖火燒炸果子。後來在南街安家大院開了2間鋪子,取名「大順齋」,一銘劉家鋪子,二求買賣順利,生意越做越興旺。到了清乾隆年間,又在鄰近鬧市的回民胡同購置了5間房子,2間作門面,3間當作坊,生產經營糖火燒和南味清真糕點。產品除門市零售外,還批發給小販經銷。清末,大順齋在劉大順第六代孫--劉九爸的苦心經營下,生意進入鼎盛時期,先後設立了4家分號:通州的「大來號」,北京城內的「大生號」、「大新號」、「大興號」。大來號專門為大順齋提供製作糖火燒、糕點用的麵粉、芝麻醬等原料,其它分號以經營大順齋糖火燒、糕點為主,兼營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西裡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