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孩子配助聽器,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2020-09-04 馬鞍山立聰堂助聽器

​這些年我驗配了不少聽損兒童的助聽器,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很多家長在孩子驗配助聽器的初期,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值,只要孩子戴上助聽器沒有對聲音產生反應,就認為助聽器沒有效果。

這種想法是不太科學的,因為兒童的發育程度、心理狀態、反應能力都與成年人不一樣,想要達到理想效果必須依靠驗配師與家長的配合,再加上語言訓練等外部力量。

由此,我整理出幾個家長在陪孩子驗配助聽器時的典型誤區,供大家參考。

誤區一:越貴的助聽器效果越好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誤區。

很多父母都會帶著一種「虧欠孩子」的心態,想給孩子配最貴最好的助聽器。其實,我在很多往期的文章中提到過多次,助聽器效果的好壞與價格沒有直接的聯繫。

助聽器的價格大致是由兩個原因決定的:

1.技術含量。

比如一些具有方向性降噪、自動程序切換的助聽器,它們需要專門的研發技術支持,所以相較普通的助聽器價格更貴。但這種高技術的助聽器,已經超出兒童聽聲需求,是否選配有待商榷。

2.市場定位。

助聽器廠家通常給產品做市場定位,就像很多電子產品廠家一樣,把助聽器分為經濟款、商務款、高檔款等等,這種定位可能只和研發技術的含量有點關係,與適配年齡的關係不大。所以,如果單從價格選擇助聽器,很可能最後選擇了一款「黑科技」,但卻不適合兒童佩戴的產品,既浪費又達不到效果。

建議家長朋友們,還是站在孩子聽力狀況、聽聲需求、期望達到的聽力康復效果等角度去驗配助聽器,只有聽得好才是真的好。

誤區二:只做客觀檢測,忽略了主觀檢測

一般醫院檢查都是通過客觀檢測來獲得孩子的聽力情況,例如耳聲發射、聽覺腦幹誘發電位、多頻穩態測試,這是因為孩子與大人不同,往往不能很好的表述自己的感受,也缺少配合能力。它並不能全面反映孩子真實的聽力情況,與主觀行為測聽得到的結果可能存在差異,只有主客觀檢測相結合才能最貼近孩子真實的聽力情況,所以,主觀檢測是必不可少的。

主觀檢測一般採用行為測聽,括行為觀察、視覺強化測聽和遊戲測聽等。

誤區三:戴上助聽器馬上就能交談

許多家長在孩子剛戴上助聽器的瞬間,就問孩子「聽見沒有」、「聲音大不大」、「有沒有雜音」,尤其是原本就會說點簡單詞句的孩子,家長急迫的心情就更加明顯。

實際上,孩子並不是戴上助聽器就馬上能聽懂、能說話的,他們可能連「聲音大小」「雜音」這些詞句的都不理解,這時需要大量的聲音刺激和語言輸入,一步一步完成聽聲、語言積累的過程,家長不用著急。

誤區四:單側聽損不重視

我在驗配工作中,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

張先生在得知孩子單側聽損時沒有重視,認為他還有一隻耳朵能正常聽聲,並且擔心戴助聽器會讓孩子在學校受到歧視,就一直沒有驗配。直到幾年後,孩子的聽力下降到很嚴重的地步,對學習生活都造成了影響,才不得不重視起來。

但當時驗配的效果已經不好了,大腦的聽敏度下降,導致小朋友聽損的那隻耳朵對聲音的反應很遲鈍,怎麼調都調不好。

所以,當得知孩子患有聽力損失的時候,一定要儘早幹預。因為我們的耳朵都有個「用進廢退」的道理,如果聽損長時間得不到幹預,就很有可能發生以上情況。

誤區五:沿襲成人驗配的方法為兒童驗配

先簡單介紹一下兒童助聽器驗配所需的軟硬體。

硬體:

1、真耳分析儀,包括Aurical、Hit箱。

2、聲場其中包括5.1聲場、視覺強化設備。

3、調試設備包括無線編程器、HIL-Pro。

軟體:

1、各廠家調試軟體。

2、聲場測試軟體。

3、助聽效果評估軟體。

嚴格來說,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是無法有效開展兒童驗配工作的。

然而,目前很多機構對兒童助聽器驗配基本都是沿用成人的方法。但是兒童驗配的難度遠遠高於成年人,聽力康復也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取得好效果,因此家長需要擦亮眼睛,挑選合格的驗配中心和優秀靠譜的驗配師。

本期關於兒童驗配的誤區就盤點到這裡,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兒童怎麼配助聽器?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建議家長收藏
    對於0-14歲的孩子來說,聽力損失可能會嚴重影響語言學習、認知以及情感等各方面的發育,因此,兒童驗配助聽器這一塊的需求遠遠高於成年人,然而孩子往往不能清楚地表述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困難也遠遠高於成年人。不少父母在得知孩子有聽力障礙時,都曾崩潰大哭,深感無助。為此,我整理了兒童驗配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到家長和聽損孩子正確地幹預聽力,健康地學習成長。
  • 宜賓惠耳聽力助聽器:兒童助聽器驗配需要注意什麼?
    助聽器顧名思義就是幫助恢復其聽力。小兒戴上助聽器後,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清聲音並理解所有的話語,這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小兒佩戴助聽器後應注意的事:1、培養小兒戴助聽器的興趣: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小兒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範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後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
  • 孩子需要配助聽器,哪種才合適?具體要怎麼做?
    種類那麼多,怎樣才能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助聽器呢?讓海之聲為家長們一一解答。寶寶還沒到說話的月齡,遲點再配可以嗎?確認有聽損要第一時間幹預,不能拖哦。寶寶不是一下子就會說話的。孩子是在醫院配助聽器嗎?助聽器最好到專業的驗配中心配。很多人以為醫生肯定最專業,去醫院配助聽器最好。實際上,助聽器屬於二類醫療器械,正規的醫院是不能出售的。我們經常聽到客戶反映,他們之前在醫院配助聽器又貴又不專業,售後又不好。因為醫院配助聽器的大部分不是醫院的人員,只是助聽器經銷商。
  • 如何為孩子選個優秀助聽器驗配師?
    比如進入驗配流程後,孩子聽力損失程度的準確判斷是一個優秀驗配師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這時需要結合三個方面的結果來準確判斷:一、家長平時對孩子聲音反應情況的觀察;二、醫院各種誘發電位檢測結果;三、驗配師對孩子進行行為測聽。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觀察:驗配師會詢問「孩子對周邊聲音反應時的邏輯縝密和細緻程度」嗎?行為測聽過程中驗配師操作熟練嗎?準確程度如何?
  • 給小孩配助聽器有這2個誤區,許多家長不知不覺耽誤了孩子
    我從事助聽器驗配工作已經有20個年頭了,期間遇到過許許多多的聽力損失兒童,通過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的幫助,順利隨班就讀,考入理想的大學,找到滿意的工作。另外也會遇到一些家長,由於對兒童助聽器驗配存在誤區,讓孩子錯失最佳的言語康復時機,致使孩子「聽不清,說不好」,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孩子助聽器的注意事項?
    配助聽器的注意事項一、初期逐漸適應海之聲聽力專家稱,孩子佩戴助聽器初期應逐漸適應,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到聲音並理解所有的話語。孩子初戴助聽器時家長可設法轉移其注意力,培養孩子養成戴助聽器的習慣;音量應適度調小,待習慣後再逐漸增大;可先聽一些簡單的聲音,待適應後再進行複雜的聽力活動。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助聽器。
  • 孩子配助聽器後,家長怎麼做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孩子配好助聽器後,一般都需要家長幫忙佩戴、做日常護理以及幫助孩子做聽覺訓練等等,家長具體要怎麼做呢?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在這過程中,你的語速要慢,咬字要清晰,還應培養孩子看口型說話的習慣,如指指你的嘴巴,提醒孩子注意。
  • 兒童選配助聽器需要注意什麼?
    您好,兒童選配助聽器需要注意1:選擇容易佩戴,不易損壞的耳背機。兒童比較適合選配耳背機,因為孩子耳部發育較成人快,用耳背機,定期更換耳模及佩戴會更方便,一旦發現耳模小了,到聽力中心取耳印重做耳膜即可。同時,耳背機的體積較大,裡面的配件可以有充足的空間合理擺放,結構穩定,不容易互相干擾,所以耳背機比定製機更穩固,不容易損壞。
  • 給老人配助聽器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人的年齡到了老年時期,部分老人的聽力會有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由於觀念與教育的落後,很多老人都會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覺得老了聽力下降是正常的
  • 兒童驗配助聽器的誤區有哪些?
    使孩子聽不到全面的聲音,建議帶孩子到正規專業的驗配中心檢查選配 誤區一:助聽器越貴越好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誤區。助聽器最貴的型號功能更齊全,但也有些功能小兒不需要,特別是最貴的助聽器往往助聽增益不是最大的,而選配助聽器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增益值,如果一味追求最貴的,可能對聽力損失較重的孩子聽力增益補償不夠,導致孩子的聽力提升不能達到最佳標準.
  • 給孩子配助聽器重點考慮什麼?
    兒童也會出現聽力障礙,這是很多家長都不願意接受的事實。目前,國內已經把聽力篩查作為常規篩查項目,我們可以把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及時篩查出來。但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者父母比較大意的情況下,仍有不少聽損兒童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除了進行必要的聽力檢查,我們日常也可以留心一些細節來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
  • 內江惠耳聽力告訴你:家長如何為孩子選配合適的助聽器
    有經驗的驗配師會根據兒童的年齡與特點選擇合適的小兒行為測聽。做小兒行為測聽時,一般需要兩位驗配師配合進行,有的小朋友可能在陌生的壞境下面對陌生的人會害怕,會哭鬧,這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配合驗配師。如果家長能提前了解一些測試的過程,在家對孩子進行一些聽放的練習,孩子的測試就會比較順利,結果也會更加準確一些。
  • 孩子戴助聽器先培訓家長
    小孩子的第一個助聽器,如果選配不當很可能影響他一輩子的聽力。特別是剛戴上助聽器時,就像正常人突然戴上假牙一樣,肯定會感覺不舒服。為避免孩子出現反感心理,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戴助聽器,可採用模擬訓練的方法,比如家長自己先戴上助聽器並表現出愉快的樣子,誘導孩子產生好奇心或是不斷鼓勵和讚揚孩子試戴助聽器。  同時,家長還要幫助孩子逐漸適應助聽器,比如開始用時先把助聽器音量調小,然後逐漸增大。
  • 給聽損小孩配助聽器,家長最好避開這2大誤區
    我從事助聽器驗配工作已經有20個年頭了,期間遇到過許許多多的聽力損失兒童,通過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的幫助,順利隨班就讀,考入理想的大學,找到滿意的工作。另外也會遇到一些家長,由於對兒童助聽器驗配存在誤區,讓孩子錯失最佳的言語康復時機,致使孩子「聽不清,說不好」,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兒童助聽器驗配中如何正確看待香蕉圖
    為嬰幼兒驗配助聽器,很多家長和語訓老師在評價助聽器的效果時,非常強調佩戴助聽器後孩子的助聽聽閾一定要每個點都進入香蕉圖中。
  • 孩子輕度聽力損失,為啥還需要佩戴助聽器?
    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患兒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輕微的聽力損失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嗎?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聽覺植入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羅建芬,擅長新生兒聽力篩查與診斷、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與調機、聾病診斷與治療。羅主任針對聽力損失患兒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做了專業詳細的解答。能聽見聲音,就不需要助聽器嗎?
  • 孩子驗配助聽器,必須避開的5大誤區
    很多家長在孩子驗配助聽器的初期,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值,認為只要孩子戴上助聽器,聽力就能夠恢復到正常水平。這種想法是不太科學的,因為兒童的發育程度、心理狀態、反應能力都與成年人不一樣,想要達到理想效果必須依靠驗配師與家長的配合,再加上語言訓練等外部力量。由此,小聰整理了幾個家長在陪孩子驗配助聽器時的典型誤區,供大家參考。
  • 何俊宏老師主講《孩子的助聽器到底聽得好不好?——助聽器驗配結果的驗證》
    《孩子的助聽器到底聽得好不好?
  • 聽損兒童怎麼選助聽器?這4個誤區家長要注意啦
    兒童聽力障礙,是許多家長心中的隱痛。如果兒童出現了聽力損失,家長沒有重視並積極尋求專業幹預,會導致孩子的語言學習出現困難,並影響其一生的健康發展。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給孩子配助聽器的兩個常見誤區,戳此回顧: 。今天我將繼續講解給孩子配助聽器的另外兩個常見誤區。
  • 孩子戴上助聽器後是否能說話,家長需要了解哪些知識?
    重慶渝中區大坪惠耳聽力助聽器驗配服務中心分享----聾兒的苦惱一位聾兒父親很苦惱,以為花巨資給孩子佩戴助聽器後,就應該像正常孩子一樣說話,結果孩子還是像以前一樣「啊啊,喔喔」的說不清,還大喊大叫,嗓音聽著很刺耳。怎麼教他也學不會。說實話總是很傷人,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他,孩子距離開口說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條路有多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