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家教詩話⑱ 靖節先生陶淵明:命子

2021-02-13 教師博雅

*如何訂閱我們?

*搜微信號"jiaoshiboya"或公眾號"教師博雅"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古以來,我國就很重視家庭教育,許多名家都寫下了以家教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博雅與《未來教育家》雜誌邀請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廈門市詩詞學會會長譚南周先生聯合推出"先賢家教詩話"欄目,每一期介紹一首「家教詩」,並由此鋪展開來,解讀詩詞作者和詩中蘊含的教育內涵。

命子

陶淵明

卜雲嘉日,

佔亦良時。

名汝曰儼,

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

念茲在茲。

尚想孔伋,

庶其企而!

陶淵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其名言「不為五鬥米折腰」,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有五子: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他曾於《責子詩》中感嘆:「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可見多無太大出息,但他卻期望甚高,寫了不少示子、命子、誡子詩,從這首《命子》詩可見其心意之一斑。

卜雲嘉日,佔亦良時——我通過預測,你出生恰逢好日子(嘉日) 與好時辰(良時) 。卜:古人迷信,用火灼龜甲,以為看了那灼開的裂紋就可以推測出行事的吉兇。佔 :迷信的人用銅錢或牙牌等判斷吉兇。

名汝曰儼,字汝求思——給你(汝)起名為「儼」,你的字為「求思」。 儼:恭敬,莊重。求思:追求,張九齡 《感遇》詩:「漢 上有遊女,求思安可得?」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因稱字為表字。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為人要終日(朝夕) 要溫和恭敬,希望你牢記這個道理。溫恭,溫和恭敬。孔穎達疏:「溫和之色,恭遜之容。」 茲:這個。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你能成為孔伋那樣的人物,那就是(庶其)我日夜的企望。孔伋(前483-前402),魯國人,字子思,尊稱「子思子」、「述聖」。孔子之孫、孔鯉之子。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企而:殷切盼望,典故「企而望歸」的簡用。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寫道:「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

教師博雅小編個人微信號:hi-jiaoshiboya,喜歡「小雅」、需要投稿或對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們,歡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未來教育家》雜誌:《未來教育家》雜誌: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學會主辦。2012年教師節創刊,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是國內第一份中央級教育家類期刊。

相關焦點

  • 陶淵明草書《擬古九首帖》拓本,魏晉風流!
    書法密碼微店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 陶淵明教子:夙興夜寐,願爾斯才
    陶淵明是有名的田園詩人,是公認的「千古隱逸之宗」,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堪與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偉大詩人。閒翻《陶淵明集》,發現他常以詩教子。陶潛在二十九歲時就寫過一首《命子》詩,《冊府元龜》收錄此詩題作《訓子》。《命子》也就是訓示兒子的意思,這首詩共十章,其一為: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 陶淵明田園詩考點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
  • 宋林和靖先生詩集
    此《宋林和靖先生詩集》由北宋隱逸詩人林逋(和靖先生)著。全書含正集四卷,分為: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詩餘,收其詩詞三百多首。另有附錄、省心錄各一卷。簡要目錄林和靖先生詩集敘(梅堯臣撰)、林和靖先生集序(喬時敏撰)、林君復處士集序(張蔚然撰) 宋林和靖先生像、像讚、目錄
  • 陶淵明的八句經典名言,帶你尋覓哲理人生的「世外桃源」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一、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此句出自《陶淵明集》,還沒有說話心就已經醉了,不用再喝酒了。比喻友人知己相逢,心中無比高興的意思。二、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這兩句詩意思是:回憶少年時代,滿懷豪情壯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鳥兒一般,能夠揮動翅膀,凌空高飛。
  • 都說是陶淵明,五柳先生到底是誰?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三冊對《五柳傳》所作的《閱讀提示》說:「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全文不足二百字,語言樸素洗鍊,看似平淡卻寓意深刻。」近一百年來出版的所有《中國文學史》,大致也作如此說。
  • 陶淵明為什麼沒能成為陶氏家族第二個陶侃
    陳寅恪先生在《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中說,陶淵明出仕的主要動機為「祿(錢財)仕」。我們不談經濟因素到底在他出仕的原因中佔了多大的比重,但至少知道了一個事實,即他年少時的確十分貧困。顏延之在 《陶徵士誄》中曾寫道:「少而窮苦,每以家敝,東西遊走。」剛出仕的陶淵明,借著陶氏家族的餘燼,起點還是比陶侃高了很多。
  • 琅琊榜|靖王:先生選太子,還是譽王?梅長蘇:我想選你靖王殿下
    為的是扶持靖王登上皇位,來洗雪赤焰冤案。可當時未來皇帝的人選,也就太子譽王兩人炙手可熱。靖王還遠不是這個牌面的人。而且靖王這個人性情耿直,不喜歡權謀機心。這樣一個不被重視、奪嫡動力不足又厭倦梅長蘇這類謀士的人,要想激發他的鬥志,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梅長蘇卻用了兩次見面,就堅定了靖王的奪嫡心智。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陳引馳:陶淵明為何歸隱田園
    而另一方面,詩人熬到差不多三十歲出來做官(陶淵明的年壽有許多的不同說法,從五十多到七十多都有;這裡就照最早也最通常的六十出頭計,生年在公元365年),擔任的卻是事務瑣雜的職位,在當時他只能算是地位不高的寒素之士,大約也是可以肯定的。前面提到的還有一節也值得稍加留意:陶淵明丟開彭澤令的位子跑去武昌弔唁妹妹,詩人的家不是在廬山腳下嗎?
  • 品讀 丨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第一節自開頭至「因以為號焉」,交代「五柳先生」號的由來,開篇點題。「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章開頭第一句,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而五柳先生竟與這種風氣背道而馳,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隱士。「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地取了一個字號。
  • 陶淵明飲酒系列的第五首詩,第3句被人稱神,道出靖節50年的悠然
    有一首詩,提起陶淵明就會想到它;有一首詩,活在萬千考生的筆下。無論你是高官子弟,還是莘莘學子中的一員,都逃不過這句詩的真香定律。這句詩就是陶淵明筆下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寫出了驚鴻一瞥的悠然,充滿了作者濃濃的悠然。
  • 陶淵明希望有朝一日能躋身於世族高門的行列,振興家族、光耀門庭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他卓越的文學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風範,為歷代士人所景仰;他心志淡泊、潔身自好,成為中國古代隱士這一重要文化階層的理想典範。然而陶淵明從始至終,都掙扎在理想與現實矛盾的悲劇性氛圍之中,既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雄心壯志,也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灑脫;既有「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的豪邁,也有「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的無奈和彷徨。於是我們眼中的陶淵明,不僅僅是一位超脫飄逸的隱者,更是一位一生負重前進、充滿悲劇性色彩的思想家和實踐家。
  • 「刑天舞幹戚」:陶淵明骨子裡是個血性男兒
    又說:「先生豈盻盻然歌詠泉石,沉冥麴櫱者而已哉!吾其悲其心懸萬裡之外,九霄之上,獨憤翮之縶而蹄之蹶,故不得已詩酒自溺,待盡丘壑焉耳。」(清陶澍集注《靖節先生集》卷首《諸本評陶匯集》)而朱熹有兩段論陶潛的話,說得最好: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
  • 貞靖羅東舒先生祠
    貞靖羅東舒祠羅東舒祠位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村,全稱貞靜羅東舒先生祠,又名寶綸閣,系明代中後期磚木結構建築。祠堂坐西朝東,由欞星門至寢殿,逐步升高,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欞星門用六根大石柱一字排開,石柱頂部各雕一「朝天吼」。欞星門之外為高大的弧形照壁。
  • 唯有飲者留其名,賞飲酒詩人陶淵明醉態所作詩詞
    陶淵明被稱為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寫下了許多田園詩,歸隱詩作,對中國的古詩詞作出了巨大貢獻。陶淵明從小便修習儒家經典,眾所周知儒家倡導積極入世,有所作為。況且考取功名本就是所有古代學子的志向。那陶淵明為何會選擇放棄進入官場而隱居山林之中?而他又為何要幾度出仕呢?
  • 【陶淵明研究】徐國榮,梅嫣|「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風致之淵源探論
    [1] 沈約將《五柳先生傳》看作是陶淵明的「自況」「自序」,並且說「時人謂之實錄」。其後蕭統的《陶淵明傳》以及《晉書》與《南史》都因襲而不變。但我們在今天流傳下來的陶淵明自己的作品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所謂「時人」(如顏延之等)的文章中,都沒有發現直接稱陶為「五柳」或「五柳先生」的。
  • 尋找陶淵明: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集以現藏國家圖書館「宋刻遞修本」為最佳,明以後翻刻甚多,郭紹虞《陶集考辨》著錄149種,袁行霈先生以為實際不下二百種。  於是述酒、止酒、命子、責子、乞食、閒居、移居乃至日常酬答之詩,無不與忠於晉室、恥事劉裕掛鈎,至於吟詠給秦穆公陪葬的「三良」,詠貧士,詠荊軻,賦歸去來,賦閒情,賦士不遇,讀史,讀山海經,作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自祭文,以及祖述外公孟嘉與曾祖陶侃的「遺烈」,自嘆「總角聞道,白首無成」,更是壯懷激烈,幾乎消散了平淡、衝和、自然、超然、悠然之氣。
  • 仰望星空,緬懷56先賢:南粵先賢館全面開放
    8日,南粵先賢館經過試運營開放及閉館完善提升後,全面對外開放。據介紹,「南粵先賢展」作為越秀區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將長期向觀眾展示。大家可以在星空牆仰望,緬懷56先賢。▌南粵先賢館提升完善2017年5月17日南粵先賢館向社會開放試運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遊客參觀絡繹不絕。據統計,5月18日至5月31日接待公眾參觀期間,在14天的時間裡,南粵先賢館共接待參觀市民14201人次。
  • 《澄明之境》:作為隱士之範的陶淵明,也曾有不被世人認可的時候
    要說起隱士,那有一個人是絕不能繞過的,他,就是千古以來被人們視為「第一隱士」的五柳先生陶淵明。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他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曾經做過幾年小官,後來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於是辭官回家,從此歸隱田園。
  • 陶淵明的孩子們 | 楊焄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之「稚子候門」 【明】馬軾   陶淵明寫過一首饒有趣味的《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