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理想的歲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父母堂上坐,兒女繞膝行。每到夜晚,燈光溫馨,家人團聚,共享天倫。可有的人,為了更多人的理想,為了更大的責任,為了祖國的需要,背起行囊,揮手親人,奔向遠方。
這裡有遼闊的穹頂,綿延的山群,廣袤的沃土,中國最大的沙漠,但都不及這些天真漂亮的孩子,無私奉獻的援疆老師。2018年8月,一批山東人民教師來到喀什,為孩子們開啟知識的大門。美麗的麥蓋提,因他們而更加美麗與靈動。濰坊青州市北關初中數學老師賈增貴就是援疆老師中的一員。
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當時下計劃的時候是2018年的4月份,我們青州教體局就分了一個名額,正好是數學的。」
賈增貴妻子張玉惠說,「他說他想報名去,我說你覺得父母身體還可以的話,你就去,畢竟年齡大了,萬一有個什麼事,他不在家。」
那時,賈增貴的父親72歲,母親74歲,聽說兒子要去援疆,老兩口擔心不已。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平時家裡都是母親說了算,只要母親同意就行了,沒想到我父親還是不太願意我去的。他覺得,你都快五十歲了,那麼遠,我們年紀大了,你出去幹什麼,實際上也是主要考慮到安全這方面。」
青州市北關初中校長徐清華說,「我感到非常得驚訝, 他應該是條件非常好,妻子在醫院工作,孩子也剛上大學,正好是生活比較愜意的時候,他選擇了到新疆這麼艱苦的地方去,讓我忽然感覺是不是在學校裡面有不愉快的事情,後來他跟我解釋,他一心想著為邊疆教育做一點貢獻。」
在賈增貴心裡始終有一個支教夢想,想為邊疆孩子盡一份綿薄之力。他告別家人和同事,踏上了援疆支教的路程。
說到新疆,很多人會想到羊肉串,吐魯番的葡萄,美麗的風光,熱情的舞蹈,但賈增貴支教的地方卻讓他很意外。
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在喀什,那是個地級市,還是在城裡,比較繁華的。但是越走,很快公路兩邊全是沙漠,特別是有一段,全是鹽鹼地,雪白雪白的,像下了雪一樣,就越來越熱,鼻孔裡邊感覺很難受,不停地喝水,車繼續往前開,兩邊的景色就是連樹也沒有了,就是全是沙漠,沙丘,感覺這地方能住人,有人嗎?繼續往前走,然後往前到了個綠洲,到了我們的目的地麥蓋提縣。」
麥蓋提縣位於喀什地區東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西南邊緣。賈增貴要支教的學校正是麥蓋提縣第二中學。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整個縣城就是在沙漠裡面,它是有一條河,就是塔裡木河的上遊葉爾羌河,這也是我們國家唯一的一個在沙漠裡面的城市。我們二中一共有接近4000名學生,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賈增貴支教的七年級28個班,每個班50名學生,麥蓋提縣第二中學比較特殊,所有的學生來自農村,全部是維吾爾族學生,語言不通,課堂上給孩子授課成了最大的困難。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我走的時候,也準備了很多的課件,也準備了很多的教學資料,但是,去之後,卻是什麼也用不上,就是基本的交流,聽不懂。所以,你上課這個難度就比較大了,就要從最簡單的語言入手。」
賈增貴教的是數學,開講前,他先把講的內容寫在黑板上,註上音,領著學生讀幾遍,再一點一點講解。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一個題目列出式子來可能算,他能把數字喊出來,但是我們給學生一讀一念,他聽不懂。我們聽不懂他們,他們也聽不懂我們。」
在這種情況下,賈增貴想出了「師徒傳幫帶」的方法。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就是能和你溝通交流的學生,我講課能聽懂的,我就先講給他聽,然後他聽懂了,弄明白了之後,然後他再講給其他同學們聽,個別的地方可以給他們翻譯一下。」
一年後,學生們變化很大,大部分同學能與他交流,讓他更高興的是班裡能找出五個同學配合他把數學課順利的上下來。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孩子們進步,我覺得這是最讓人高興的,當然,孩子對你也是非常有感情的,你像他們回家可能帶紅棗,或者幾個核桃來,他們會跟著你跑到你的辦公室,老師給你,然後就跑了,這個時候作為老師,一是感動,第二非常滿足了。」
教書育人是職責,援疆支教是賈增貴的個人選擇。支教期間,賈增貴發現支教的學校除去文化課教材之外,課外讀物十分匱乏,這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和成長。
青州市北關初中校長徐清華說,「2019年,賈老師回家探親的時候,我們一塊聊起來,他說他所在的學校圖書資源非常匱乏,當時我們就在學校裡跟老師們說了以後,商量以後,想著為他做一點工作,做一點支持,後來我們把這件事也上報了我們教體局。」
青州市教體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在青州市教育系統開展了「支援新疆教育 捐贈愛心圖書」活動,共捐贈愛心圖書近3萬冊,同時還收到愛心企業捐贈的包裝箱、太陽能應急燈以及愛心捐款6000元。所有愛心物資通過物流統一發往新疆麥蓋提縣教育局,為新疆教育發展助力。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對當地脫貧,以及對他們智力幫扶起了很大的作用。」
兩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面對氣候乾旱,嘴唇乾裂,鼻子出血、語言不通、時差困擾以及飲食習慣上的種種困難,賈增貴從不喊一句累。因為比起這些,肩頭的責任更重要。他願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教育事業中,為祖國的邊疆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選擇援疆,他無悔,他無怨。援疆期間,賈增貴獲得了「教育援疆先進個人」「濰坊市優秀援疆教師」「山東優秀援疆人才」等榮譽稱號。青州市北關初中校長徐清華說,「賈老師的這種精神,就應該是我們全體北關初中教職工學習,是我們的榜樣。有時候開玩笑,我們說大愛無疆,但是對賈老師來說,應該是大愛有疆,這個疆是特指新疆。」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實際上就是自己內心已經把麥蓋提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經過這兩年的援疆支教生活,對自己也是一個提高和促進,自己更加珍惜在北關初中做老師的日子,鼓勵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去努力工作,達到一個更加合格的數學老師。我們也收穫了民族團結,和當地孩子、當地的老師,有很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