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援疆|範桂湘:用心用情譜寫濃濃援疆情

2020-12-15 騰訊網

「學生非常淳樸,老師非常熱情!」

「我覺得一年半時間太短了,如果再讓我繼續,我也願意。」

「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很值得!」

今年四月,範桂湘懷揣著「援疆支教夢」來到了鞏留縣高級中學,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今年57歲的她,原本可以享受退休時光,可當聽到高級教師可以選擇延遲退休、去新疆支教的消息時,範桂湘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延遲退休,來到鞏留。

剛到鞏留時,乾燥的氣候條件和新的生活環境讓範桂湘感到不太適應,可當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領略到鞏留的大美風光和淳樸的風土民情時,她決定,不僅要留下來,還要留下最美的記憶,圓滿結束自己的工作生涯。現如今,範桂湘與學生們打成了一片,辦公桌上學生送上滿滿祝福的明信片,更是記錄著範老師和同學們深厚情誼的點點滴滴。

學生田慧:「範老師上課的時候十分專注,特別有感染力,上課方式很獨特,激發了我對英語的熱情,十分感謝範老師。」

踏實工作,潛心鑽研,力求上好每一節課是範桂湘始終堅持的初心,由於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範桂湘便從最基礎的音標教起,帶領孩子們朗讀英文,糾正發音,她以教材為本,以學情為基,啟發引導,讓孩子們大膽表達。同時,教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舉一反三,不斷進步。

援疆教師範桂湘:「學生基礎不太好,但是可以感覺到大家學習還是挺努力、上進的。」

針對學生基礎薄弱的現狀,範桂湘研究出「降低難度、調動興趣、多加鼓勵」的教學方法,逐漸使學生愛聽、愛學、愛動腦。除此之外,她還充分利用課間、課外活動等休息時間,跟學生談生活、說人生、打成一片。

學生葉力哈爾·阿里別克:「範老師很平易近人,我常常跑到辦公室去問她問題,無論她在做一些什麼,都會放下手邊的活,給我講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範桂湘知道,援疆支教教師最多也只能影響一屆學生,要想真正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必須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和其他援疆教師一樣,她在教學過程中時刻做好「傳幫帶」作用,經常與年輕老師一起探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把自己的心得和經驗分享給大家。

高級中學教師範詩濛:「在教學上,她是我的師傅,我們經常去聽範老師的課,她的課堂內容非常豐富。」

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範桂湘說,到了新疆,接觸了當地的學生和老師,讓她更進一步領悟了援疆的意義。半年下來,鞏留於她而言,早已成為了第二故鄉。其實,像範桂湘這樣遠離家鄉奔赴新疆的援疆教師還有很多,他們一批一批地接力援疆事業,為新疆教育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援疆教師範桂湘:「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因為感覺到新疆好像非常缺英語老師,雖然有點累,但是看到學生那種渴望的眼光,就覺得很值得。」

願將此身許天山,引得春風度玉關。新一輪援疆工作開展以來,一批批來自張家港的援疆教師遠離了家鄉親人,以默默無聞的支教行動,在平凡的援疆教師崗位上綻放出了不平凡的美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鞏留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6名臺山教師踏上援疆支教徵程
    會上,臺山市教育局對6名援疆教師提出三點囑託。一是講政治顧大局,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落實到支教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為當地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講方法求實效,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提高當地教育教學質量,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 一波三折援疆行,一片冰心支教情
    10點接到任務,要為「閔行援疆」公眾號寫篇通訊稿。於是,便有了下面的這篇短文:2020年9月11日凌晨,第36個教師節剛過,有一批特殊的教師,便頭頂繁星地拉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箱,急匆匆地趕到了上海虹橋機場。他們是上海閔行的援疆教師。今天是他們離滬赴疆的日子。
  • 兩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青州市北關初中援疆教師賈增貴說,「平時家裡都是母親說了算,只要母親同意就行了,沒想到我父親還是不太願意我去的。他覺得,你都快五十歲了,那麼遠,我們年紀大了,你出去幹什麼,實際上也是主要考慮到安全這方面。」
  • 芮城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爭奇--精湛醫術譜寫援疆大愛...
    芮城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爭奇 精湛醫術譜寫援疆大愛情懷 2018年,張爭奇主動請纓,以一名普通醫師身份加入援疆隊伍,用精湛醫術譜寫了山西省第三批援疆幹部的大愛情懷,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 巍巍崑崙援疆路,磊磊丹心援疆情 記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葉城縣委...
    曹磊是一名光榮的上海援疆幹部,現任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黨校副校長。2017年,他作為第九批上海援疆幹部的一員,帶著組織的重託,帶著上海人民的期盼,來到了崑崙山腳下的邊疆葉城,投入到了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工作中。
  • 哈芙琳為閔行援疆教師團隊提供服裝贊助
    2020年9月11日凌晨,第36個教師節剛過,便有一批特殊的教師,開始了飛往新疆喀什,進入澤普縣的行程,他們是上海閔行的援疆教師。這批援疆教師,帶著上海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不計報酬,不論得失,用心、用情、用經驗、用智慧,投入到喀什澤普的教育中,促進澤普教育的飛躍發展,喚醒更多澤普教師和孩子奮發向上的內驅力!
  • 堅守援疆初心 踐行教育使命——營口市第二批援疆教師風採紀實
    來源:營口市教育局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轉眼間,第二批援疆教師工作隊已圓滿完成第一個學期的支教任務。回顧三個多月的援疆歷程,全體援疆教師憑著對黨的忠誠,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用汗水和熱血詮釋著為邊疆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初心,執著而行、真情奉獻,為烏蘇市教育事業的發展譜寫著華美的新篇章。
  • 萬裡援疆 情滿天山(二):我的廈門「巴郎子」 你比親人還要親
    萬裡援疆 情滿天山(二):我的廈門「巴郎子」 你比親人還要親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這是援疆幹部們執著的信念,更是他們時刻放在心頭的牽掛。福建省第七批援疆幹部一到新疆,就和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結成了「親戚」,噓寒問暖是日常,他們最高興的是能從生產、生活上,實實在在給少數民族的「親戚」們幫上忙,讓民族團結真正實現「一家親」。
  • 浦江新聞網丨 援疆情未了 書畫送祝福
    近日,曾援疆過的浦江四中老師薛青彩受邀為新疆溫宿四中創作書畫作品。薛老師收到邀請後,欣然接受、反覆醞釀、揮毫灑墨,創作《富春人家》與《新雨後》等山水畫,分兩批委託浦江的援疆教師帶到溫宿四中,把最深情的祝福送給新疆的同事和學生們。
  • 突出「四進」 譜寫援疆新篇章 記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莎車分指指揮...
    2017年,虞剛傑擔任上海援疆莎車分指揮部指揮長、莎車縣委副書記。面對脫貧攻堅這一重大任務,他和戰友們一起,注重在「四進」上下功夫,推動援疆工作的創新發展。村民努爾尼沙·阿布拉說:「現在生活比以前好了,脫貧的信心更足了,感謝習近平總書記,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上海援疆,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虞剛傑的組織推動下,莎車縣構建了「縣工業園區+鄉鎮產業園+村扶貧車間+家庭作坊」四級就業網絡,引進紡織服裝、電子元器件組裝、農產品深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 【援疆情】江蘇援疆教師走進翁艾日克小學開展「與愛同行'1+N'」系列活動
    3月7日,14名江蘇援疆教師來到阿圖什市阿扎克鄉翁艾日克小學,開展「與愛同行『1+N』」系列活動。援疆老師與翁艾日克小學教師們共同參加「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籤字儀式。結對期間,每學期將對幫扶教師們進行指導聽課、評課,共同提升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使之成為具有較高綜合能力的教學骨幹。
  • 椒江新聞網丨一次援疆路 一生「新疆情」
    那裡的老師、學生更需要我 在羅恩飛的教育生涯裡,兩年的援疆經歷是濃墨重彩的一筆。2012年8月,在新一輪援疆號角的感召下,羅恩飛毅然加入了援疆大軍。 作為教師,我有責任助力邊疆偏遠地區的教育教學。羅恩飛說,很多人問她為什麼要放棄舒適的東部沿海城市,選擇去援疆,她說就是希望將更好的教育教學理念帶給更多的人,尤其是教育相對落後的新疆,為當地的教育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援疆期間,她所任教的學校是阿克蘇教育學院,受教對象是35周歲以下維吾爾族小學老師,一幫口語基礎為零的 大孩子 。除了要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習慣,還要克服每天備課基本無教材可依的困境。
  • [援疆專輯]石浦中學援疆教師 陳麗雅​:回首來路不忘初心 揚帆新程砥礪奮進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來到新疆阿圖什已半年有餘。隨著我對阿圖什的日漸熟悉,初來時的激動亢奮已慢慢歸於平靜,我開始思考,在過去的半年中我都做了什麼,我有沒有留下些什麼。在過去的半年中我對阿圖什市第一中學的日常教學工作漸漸上手。
  • 援疆樓前的西梅熟了
    上海援疆葉城分指揮部駐地的院子裡有兩棵西梅樹,一棵大點,一棵小點。從來到援疆樓的那一刻起,我見證了這兩棵西梅樹發芽、開花、結果,果子也一天天長大。這幾天西梅熟了,一個個都很飽滿,周身是熟透的紫色,宛如一顆顆紫色寶石掛在枝頭,把樹枝都拉彎了腰。
  • 湖州教育援疆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
    11月4日,柯坪縣團結幼兒園「小白楊工作室」迎來了第一次集中教研活動,援疆教師帶領著「徒弟」們圍繞課題「國家通用語言遊戲化」教學實踐研究,開展「一師一優課」集體教學遊戲化評比活動。 「如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愛上學習、樂於學習?
  • 南陽援疆醫療人才惠民生解民憂——記淅川縣人民醫院援疆醫師肖震
    「感謝南陽援疆醫生,是你們讓我的母親重新回到正常生活。」10月22日,患者牛蘭英家屬將一面表達感激之情的錦旗送給了哈密市伊州區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南陽援疆醫生肖震。今年4月,南陽市選派醫療衛生人才5人,到伊州區人民醫院開展為期一年半援疆工作,累計接診2000多人次,實施各類手術100餘臺,救治疑難危重病例50多例,開展下鄉義診、下企業義診、入戶給病人送藥20多次,培訓基層醫療人員3000多人次,大大提升了伊州醫療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
  • 浙江援疆「第一課」陸續開展: 580名援疆教師陸續到崗
    援疆「第一課」是集中展示浙江援疆教師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的窗口,記者了解到,不少老師為了備好這一課,群策群力,制定符合阿克蘇地區學校的教案。今年是浙江對口援建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的第十年,浙江將支持教育優先發展,拓展智力援疆的實效。
  • 蔡金龍徐維蘭夫婦:500餘篇日記鐫刻援疆情
    一年半的援疆時間裡,500多篇微信日記記錄下兩人一起援疆支教的經歷。江蘇和新疆,相距近萬裡,和蔡金龍、徐維蘭一樣胸懷大愛的大批援疆老師,讓兩地的孩子得以共享先進的教育模式,一起茁壯成長。深受女兒支教經歷觸動、夫妻教師雙雙報名援疆「我們一起支教,似乎是上天註定的。」
  • 侯馬38歲教師楊駿的援疆生活
    2016年8月作為侯馬唯一一名援疆教師,遠赴新疆農六師新湖農場第一中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教學成績名列前茅,榮獲新湖農場教育中心「『十三五』開局之年「優秀援疆幹部」榮譽稱號。援疆生活讓他深深地愛上了六師五家渠市這片物產豐饒、風光神奇的土地,愛上了堅強樂觀、豪爽大氣的新湖人民。一年援疆路,終生援疆情,他認定新湖必將成為他魂牽夢繞並為之用心奉獻的第二故鄉。
  • 援疆 做一名合格的新疆「兒子娃娃」
    時光匆匆,轉眼援疆行程就要畫上句號,援疆幹們有感慨、有懷念、有不舍...... 漫漫的戈壁,深深的溝壑, 皚皚的白雪,綿綿的天山,青青的草原,葡萄酒湖畔的夜景,新疆不一樣的美,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中、心中,直到永遠。離別的時間慢慢靠近,離別總是那麼的依依不捨,同事們的送行,我強忍著淚水,其實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