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新聞網丨一次援疆路 一生「新疆情」

2020-09-03 台州抽屜

——記浙江省第四屆「最美教師」羅恩飛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教師,是一名綜合實踐學科省高端研修班學員,還是一名援疆教師。她曾被評為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優秀教師,今年又被評為浙江省第四屆 最美教師 。她是羅恩飛,中山小學教師。

自己進步才能帶給學生更好的教育

1998年參加工作的羅恩飛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20多年來,始終堅守在一線教學崗位。她的論文先後獲評全國中小學德育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二等獎,還曾獲得中國教育系統論文評比二等獎。

她喜歡鑽研業務,工作再忙再累,她總是要擠出時間不斷學習。2017年3月,羅恩飛開始接觸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她說,作為老師,自己也要不斷學習進步,這樣才能帶給學生更好的教育。

2017年5月,全區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大比武在中山小學舉行,為期兩天的評比活動,讓羅恩飛發現了綜合實踐課程的無窮魅力。之後,她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很快地成長起來。

臨近端午節,她就思索如何把端午的傳統文化更深更有意義地挖掘出來。於是課堂上,身穿旗袍的羅恩飛現場毛筆書寫 香縫 端午四個大字,板書以中藥文化元素鋪開,活動角和展示角就是微型的中藥鋪,還有 老中醫 進課堂講述中藥知識,孩子們多角色地體驗傳統中藥文化,以 潤物細無聲 的方式讓孩子們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2017年9月26日,羅恩飛作為台州代表,參加了在蘭州舉辦的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評比。她的《 香縫 端午》活動課從來自全國的60餘位選手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而且《 香縫 端午》課後說課比賽又獲得全國一等獎。

在她的帶領下,中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成立了教研組,充分挖掘本土傳統文化。她帶領課題組成員,把節氣課程做得有聲有色。中山特色的《節氣有約》校本拓展課程已經在校內落地生根,節氣主題活動還得到了市、區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和同行老師的高度肯定。

那裡的老師、學生更需要我

在羅恩飛的教育生涯裡,兩年的援疆經歷是濃墨重彩的一筆。2012年8月,在新一輪援疆號角的感召下,羅恩飛毅然加入了援疆大軍。

作為教師,我有責任助力邊疆偏遠地區的教育教學。 羅恩飛說,很多人問她為什麼要放棄舒適的東部沿海城市,選擇去援疆,她說就是希望將更好的教育教學理念帶給更多的人,尤其是教育相對落後的新疆,為當地的教育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援疆期間,她所任教的學校是阿克蘇教育學院,受教對象是35周歲以下維吾爾族小學老師,一幫口語基礎為零的 大孩子 。除了要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習慣,還要克服每天備課基本無教材可依的困境。兩年的時間裡,她不停地找資料備課錄音,由於辦公條件簡陋,沒有辦公室的她下班後基本是在電腦機房度過的。

此外,她還擔任聽力課程試題出卷負責人。設備簡陋,為防幹擾,她就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教室用手機一邊讀題目一邊錄音。由於時間差,這個 夜深人靜 往往是凌晨3時。一個冬天的夜晚,她洗了頭,看看教學樓一片寂靜,正是錄音好時機,顧不上把頭髮吹乾就往電腦教室跑,不到百米的路,她的頭髮就掛了冰渣。而她一心想著 錄音要緊 ,顧不上其他,等她錄完一份口語試題,已是東方破曉,而她也因此落下了個肺炎的病根。這些都沒有讓羅恩飛退卻,樂觀地笑稱這是援疆在身上留下的珍貴烙印。

為了讓學生上講臺能流利地說漢語,她平時除了找大量實用的教學實錄讓學員聽課評課,還選取片段讓學員去模擬,對於口語困難的學員,一句導語、一個讀音都需要她指導半天。

人們總說,收穫與失去是相等的。援疆,讓羅恩飛收穫了滿滿的 新疆情 ,但是卻也錯失了很多,她的父親因腦溢血住院,她未能在病床前盡孝;她給別的孩子帶去關愛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卻成了 留守兒童 ,接送、吃住只能交給年邁的爺爺奶奶 但是她始終不悔援疆,因為 那裡的老師、學生更需要我 。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是她的座右銘。援疆期間,羅恩飛還與一位叫熱依拉的小學五年級維吾爾族小姑娘結緣。那是2012年10月,她在新疆過的第一個維族古爾邦節,受到當地人阿布多大叔的熱情招待。當得知他們想買東西後,大叔在女兒熱依拉的翻譯下知道他們是來自浙江的老師,用不熟練的漢語說: 不收錢,浙江來的都是客人。

看著聰明活潑的熱依拉,她下了一個決定 要幫幫這個可愛的孩子。從2012年12月開始,她每年資助孩子生活費1500元直至大學畢業,目前已資助了9個年頭。每逢節日,她的手機總能收到熱依拉萬裡之外的空中祝福。今年8月份,女孩以優異的成績被西北工業大學錄取,羅恩飛也第一時間收到了她的報喜簡訊。

今年,是羅恩飛結束援疆後的第6個年頭,但是她的 新疆情 卻從來沒有斷過,手機微信裡始終有新疆 學生 的聯繫方式。他們在教育教學上有什麼困難、疑問都會第一時間與她聯繫;她也會通過電話、 朋友圈 關注 學生 的工作、學習。

去年,在上到《葡萄溝》那一課時,她根據自己當年在新疆的所見所聞為學生設計課堂教學。精彩的課程,讓孩子們聽得入迷,課後還專門讓她介紹新疆的風土人情。

去年冬天,當她從新疆 學生 朋友圈看到當地小學的困境 貧困孩子只有一套冬衣過冬。她與班裡的學生們一合計,決定一起為新疆孩子捐冬衣。

貼心的羅恩飛還讓學生們將衣服穿上拍一張照片,並附上一封 寫給未見面的維族小夥伴 的書信,衣服、照片、信三樣東西組成 交友禮包 一起寄到遙遠的新疆。

羅恩飛說,相較於新疆的孩子,本地的孩子都是 生在福窩裡的 ,她希望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幫到新疆的孩子,也能讓這裡的孩子更加懂得去珍惜。

來源:椒江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浦江新聞網丨 援疆情未了 書畫送祝福
    近日,曾援疆過的浦江四中老師薛青彩受邀為新疆溫宿四中創作書畫作品。薛老師收到邀請後,欣然接受、反覆醞釀、揮毫灑墨,創作《富春人家》與《新雨後》等山水畫,分兩批委託浦江的援疆教師帶到溫宿四中,把最深情的祝福送給新疆的同事和學生們。
  • 兩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青州市北關初中校長徐清華說,「我感到非常得驚訝, 他應該是條件非常好,妻子在醫院工作,孩子也剛上大學,正好是生活比較愜意的時候,他選擇了到新疆這麼艱苦的地方去,讓我忽然感覺是不是在學校裡面有不愉快的事情,後來他跟我解釋,他一心想著為邊疆教育做一點貢獻。」
  • 樂平三小教師劉佳璐:一次援疆一生情
    為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教育對口支援的偉大號召,2018年8月,來自樂平市第三小學的劉佳璐有幸成為萬人援疆教師中的一員。8月24日,帶著領導和同事們的囑託,親朋好友的祝願,懷著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她來到了祖國的西部邊陲——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自治州阿克陶縣。
  • 我在援疆|範桂湘:用心用情譜寫濃濃援疆情
    今年四月,範桂湘懷揣著「援疆支教夢」來到了鞏留縣高級中學,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今年57歲的她,原本可以享受退休時光,可當聽到高級教師可以選擇延遲退休、去新疆支教的消息時,範桂湘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延遲退休,來到鞏留。
  • 巍巍崑崙援疆路,磊磊丹心援疆情 記上海第九批援疆幹部、葉城縣委...
    曹磊是一名光榮的上海援疆幹部,現任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黨校副校長。2017年,他作為第九批上海援疆幹部的一員,帶著組織的重託,帶著上海人民的期盼,來到了崑崙山腳下的邊疆葉城,投入到了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工作中。
  • ...一生牽掛情 ——記優秀援疆支教教師、小越街道中心幼兒園園長...
    另一方面,她還掛念著自己曾經的援疆地,要抽空整理小越街道中心幼兒園行之有效的復學防疫舉措,疫情期間「雲上」教師培訓模式,小越街道中心幼兒園頗具特色的剪紙課程相關資料等,分享給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學前教育及各幼兒園學習借鑑。 「一段援疆路,一生牽掛情。援疆,是我最正確的選擇,雖然我已經回來了,但我們之間的情感和聯繫不會斷。」援疆結束已經半年有餘,但援疆生活依然歷歷在目。
  • 三明後生仔丨援疆再出發
    在新疆天山北麓,古「絲綢之路」的北道重鎮——瑪納斯,一群三明後生仔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與勤勞勇敢的瑪納斯人共同生活、相互融合。至2020年,三明市共派出八批援疆幹部,結合三明市的優勢特色與新疆瑪納斯的具體縣情進行幫扶,在農業、醫療、教育、生態等方面打造全方位、立體式援疆格局。
  • 一段援疆路 路長情更長
    但是,在我們的身邊,每年仍有許許多多的人,跋涉千裡前往新疆,這裡面就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援疆幹部。他們懷揣著一腔熱情和黨交付的使命,用勤勞與智慧在新疆的廣袤大地上,書寫著東西交融的時代新篇章。2020年,我省援疆人員共有47人,於5月11日帶著全省3800萬人民的深情厚誼,集中遠赴新疆,開啟新一批福建省援疆大幕。其中,我市農業農村局派遣3人,崔強就是其中之一。
  • [援疆專輯]石浦中學援疆教師 陳麗雅​:回首來路不忘初心 揚帆新程砥礪奮進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來到新疆阿圖什已半年有餘。隨著我對阿圖什的日漸熟悉,初來時的激動亢奮已慢慢歸於平靜,我開始思考,在過去的半年中我都做了什麼,我有沒有留下些什麼。在過去的半年中我對阿圖什市第一中學的日常教學工作漸漸上手。
  • 記南陽援疆幹部新疆柳樹泉農場副場長李廷武
    李廷武察看水源匯流工程   從哈密市出發,在戈壁灘上西行70多公裡,有一處樓臺林立、綠茵繁花的美麗小鎮,這裡便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柳樹泉農場。農場裡,有位為人和善、說著一口南陽普通話的黨委常委、副場長、組織部長,叫李廷武。
  • 椒江新聞網丨「真善美」文明大接力
    來源:椒江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椒江新聞網丨首期無人機培訓班開班
    來源:椒江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眾說援疆:「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八批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山東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第五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喀什地委行署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受援地各族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
  • 「我們始終是新疆的『兒子娃娃'」
    3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  8月11日上午,新疆迎賓館內氣氛熱烈。參加第七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工作總結表彰會的200多名援疆幹部代表早早來到會場,準備接受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隆重表彰。
  • 揚州援疆女教師帶「夫」支教,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不懼疫情,一路向西,飛行萬裡……8月18日,江蘇省揚州市30多名援疆教師再次啟程,前往新疆新源縣,為當地新學期開學做準備。在這支隊伍中,有一位帶上腦梗丈夫踏上支教路的老師——江蘇省揚州中學的戴秀琴老師。
  • 阜陽這些優秀教師援疆援藏援川,路長情更長
    是呀,三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作為一名援藏老師,我在雪域高原上更是盡心竭力承擔著傳幫帶的角色,為完中、山南的教育貢獻一份力。援藏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體驗,也是一次考驗,也成為了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援藏」需要一種義無反顧的精神,需要一種堅韌不拔的毅力,需要承受大自然對生命的考驗,需要忍受漫漫長夜帶來的孤寂和痛苦。愛是最偉大的力量,我深信,在各部門領導的關懷下,援藏生活雖然很艱苦,但生活得很有意義,我很榮幸,也很自豪。
  • 職業教育援疆路 接力逆行走一程——第五批交通職業教育援疆工作掃描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9月7日上午,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新疆交院)行政樓會議室濟濟一堂。交通運輸部、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全國交通行指委)第六批援疆教師歡迎會簡單而不失隆重。 隨著第六批援疆教師的到來,新疆交院的師生們又將繼續一段難忘的學習歲月。推開時光之門。今年3月,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第五批援疆教師義無反顧奔赴新疆交院。
  • 萬裡援疆 情滿天山(二):我的廈門「巴郎子」 你比親人還要親
    萬裡援疆 情滿天山(二):我的廈門「巴郎子」 你比親人還要親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這是援疆幹部們執著的信念,更是他們時刻放在心頭的牽掛。福建省第七批援疆幹部一到新疆,就和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結成了「親戚」,噓寒問暖是日常,他們最高興的是能從生產、生活上,實實在在給少數民族的「親戚」們幫上忙,讓民族團結真正實現「一家親」。
  • 援疆 做一名合格的新疆「兒子娃娃」
    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從廈門大學與昌吉學院的院士工作站到一批批幹部輸送到福建培訓交流;從吉木薩爾的特色援疆班到一項項攻克技術難關的醫療成果;從高新產業園區到一片片嶄新靚麗的興牧定居點……無不凝聚著福建省援疆幹部的智慧和情誼。
  • 蔡金龍徐維蘭夫婦:500餘篇日記鐫刻援疆情
    為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宣傳江蘇教師典型和感人事跡,在江蘇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指導下,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江蘇省師德建設宣傳中心)聯合「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等媒體聯合推出「榜樣的力量丨尋訪好教師」系列專題報導,讓我們共同走近身邊的榜樣,感受師德的力量,以好教師引領社會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