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西普會:極客、實驗室、語言對齊,為醫療AI研發插上翅膀!)
自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後,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對 「新基建」相關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在疫情監測、疾病診斷、試劑研發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人工智慧在健康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可謂得到政策、市場、用戶的多方認同和推動,前景遼闊。
但現實中,人工智慧與醫療健康的結合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醫學邏輯、藥物研發邏輯和技術邏輯語言不統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AI研發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醫、藥領域專家缺乏AI技術背景,AI研發者往往對醫療健康的邏輯和場景理解不到位,醫學與人工智慧技術複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推動人工智慧醫療健康的發展,醫藥學專家和人工智慧技術專家開放思路、深入探索,才能找到最佳的技術轉化方向與落地場景,加快AI技術在健康領域的研發和應用。
一改傳統會議模式,達到產學研平等、深入交流的效果,8月16日,以「逐日同行——醫療健康AI的技術與應用對撞「為主題的2020西普會健康科技研發者共享大會,在海南博鰲盛大開幕。會議全國首創AI極客自由圓桌形式,在會場設置多張圓桌,分享者自由分享AI研發項目和思路,參會者自由提問PK,交流經驗、開闊思路、汲取靈感。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的舒琳博士,分享了其團隊在人體數據感知和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的研究進展,研發麵向動態腦電監測的穿戴式柔性乾式電極及採集裝置、精神類疾病智能VR診療系統,多位與會代表現場與舒博士進行了深入的技術探討及應用場景交流,並表示會後將進一步溝通,未來有望深度合作。此外,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天津胸科醫院、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分享了各自在AI賦能醫學臨床、藥物研發和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技術新突破和應用新方案。會上各方自由交流學習,對撞出智慧的火花。
同時與會專家,還就健康領域人工智慧研發的全球新動向、循證醫學知識圖譜的自動化構建創新、藥物研發領域AI應用的新發現、深度學習技術在醫療小數據下的探索與突破等議題進行了分享。
作為會議的主辦方,中康資訊一直致力於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大健康產業的平臺,其創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經過一年的運營,卓有成效。未來也將一如既往,為各類基礎性與應用性研究項目提供開放算力、共享數據、可應用測試場景、產品孵化、專業協作等平臺化支持。實驗室從今年開始提供研發創新基金,支持入駐實驗室項目的發展。共同探索創新應用,向健康產業輸出人工智慧技術服務能力,賦能健康產業。
健康科技研發者共享大會是中國久負盛名的健康產業生態大會——西普會中的重要價值峰會,西普會以「合作、創新、科技、研發、資本」為核心標籤。自2018年開始,主辦方在西普會期間同期舉辦「健康科技研發者共享大會」,今年已是第三屆,主辦方希望通過這個峰會的持續舉辦,探索基於5G、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在健康領域的研發、轉化與應用,推動臨床診療、健康管理和藥物研發的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