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企業的薪資即使剛剛畢業薪酬也上萬元,而在三大通信運營商大多數普通員工的在月收入2000-3500元之間。運營商過低收入的差距有沒有可能改善呢?多方考證現在有了答案!
| 環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運營商基層員工一片哀鴻:運營商員工的工資增長跑不贏物價,但員工的KPI考核卻像坐了火箭般飛速增長,更慘澹的是,嚴酷的KPI考核甚至導致員工的薪酬下降,運營商的工作性價比越來越低。與其他行業比較,運營商也不具優勢,很多運營商員工表示,自己的薪酬完全比不上那些去了網際網路公司的同學,更別說自己每天還做著非常「掉分」的工作,如擺攤、路演、換5G卡等。
三大運營商漲工資沒那麼容易,不是運營商想漲就能漲的,反過來說想讓你降你就必須降!現在好了,政策終於放開了!
一、央企分類終於確認,三大運營商可以漲工資了!
1、央企怎麼分類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央企的分類直接影響央企的考核和薪酬總額的決定權。央企是怎麼分類的呢?
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2020年10月12日表示,國有企業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進展。首次實現了對中央企業的功能界定分類,將中央企業分為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和公益類三個類別。
2、三大運營商屬於商業二類!
這個問題比較難考就,因為它是一個歷史演變過程,之前分成商業競爭類、特定功能類、公益類三類的時候是將三大運營商歸為第二類特定功能類裡。現在新劃分的三個類別之前並沒有文件明確表述運營商歸為哪一類。相關部門也曾表示,二類和一類有時候很難明確劃清。
經筆者考證,無論是從運營商的主業內容、市場競爭度、管理層任命管理等都應該歸屬於商業二類。這裡就不在展開贅述,更為直接的證據是下表,已經非常明確的將中國移動確定為商業二類(市場化程度較高):
3、商業二類央企有了漲薪決定權
根據《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央企薪酬有了政策依據。
《辦法》中的主要內容有三:
第一,對央企工資總額,由過去的審批製做法,轉變為現在的核准制和備案制,按照央企的功能定位,對工資總額實行分類管理。這點很關鍵。
第二,讓工資隨著經濟效益的漲跌而浮動,有利於調動一線職工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科學設置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的聯動指標,通過勞動生產率倒逼減員增效,投入產出率倒逼減低負債率,有利於減少企業槓桿。
第三,在企業內部向一線工人或高新科技人員傾斜,實現通過員工持股、股權分紅、股權激勵等方式調動工作積極性。
說簡單點:不會像以前那樣,運營商的工資總額多少、漲薪多少,由國資委決定。
我們可以看到,根據《辦法》,央企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中央企業,原則上實行工資總額預算備案制管理。
第二類:主業處於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中央企業,原則上實行工資總額預算核准制管理。
第三類:公益類中央企業,實行工資總額預算核准制管理。
也就是說,從以前的工資總額嚴格管控已經變為分類管理,從以前的審批制已經變為到核准制、備案制。對於商業二類企業或者公益類企業,工資總額會實現核准制的管理。企業的情況不一樣,管理方法也不一樣,即便是商業二類企業集團下面的商業一類企業,工資總額的管理方式也會不一樣,就是要把工資總額的企業內部分配權真正交給企業。
4、運營商考評結果:幹的不錯也能漲了!
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是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要手段。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等級分為A、B、C、D四個級別,實行「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被視為央企經營活動的「指揮棒」。
根據《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2019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已經國資委黨委會議審議通過,現將A級企業名單通報如下:
9.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1.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47.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二、98.7萬運營商員工將漲薪?
1、三大運營商員工有多少?
三大運營商公布的員工總數大概分別為:中國移動員工總數為45.9152萬、中國聯通的員工總數為24.379萬、中國電信的員工總數為28.4206萬。總計將近98.71萬員工將因此漲薪。
總計將近98.71萬員工將因此漲薪?
三、提高勞產率,「裁員」也是隨之而來的事兒!
1、運營商也不再是鐵飯碗
中國移動作為運營商的老大哥,收入比電信聯通的總計收入還要多。無論是在客戶份額還是在收入方面都遙遙領先另外兩家。不久前,爆出了一篇《關於中國移動某分公司員工退出管理實施流程的公告》,公告中指出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化人員結構的要求。主要是推行內部退出和退出企業的制度,內部退出主要是通過競聘考核等方式,讓員工離崗學習、內部轉崗,實現薪酬的能上能下。退出企業就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中國移動大規模裁員比例要求最低10%
為激發員工退出機制,讓常態化退出成為新常態,根據《關於印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XX有限公司退出管理辦法(V1.0)>的通知》(XX(2020)XX號),現就2020年度員工退出工作制定本實施意見。一、工作目標根據《關於印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XX有。。。。
中國聯通成為首家混改的運營商,混改後去年的利潤翻了數倍。它也是最先在多個省份出臺員工推出機制的運營商,引入網際網路資本後,降本增效成為了首要任務。中國電信也在幾年來陸續出臺員工停薪留職鼓勵創業,創新經營模式承包渠道或者鄉鎮等舉措,業務做的好就有錢做的不好一分錢都拿不到。
2、《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要求必然減員增效
雖然說《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對於一部分央企每年能夠編列多少工資「鬆了綁」,但這也不意味著這些央企就可以無限制的濫發工資,也不能通過僱傭冗員的方式提高整體工資總額。
比如說,《辦法》第十六條第四款規定,企業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工資總額不得增長或者適度下降。而《辦法》第十七條則指出:「企業當年經濟效益增長但勞動生產率未提高的,工資總額應當適當少增。」也就是說,如果央企出現了明顯的國有資產流失或虧損,其就失去了為管理人員和員工加薪的資格。
此外,根據上述內容顯示,央企能發多少工資還必須和勞動生產率掛鈎,而這一指標又與普通員工的勞動表現密切相關。對於這一舉措,李錦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強調工資與勞動生產率掛鈎,其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普通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合理收入。通過強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從而可以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此外,《辦法》十九條還規定:「工資總額在預算範圍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原則上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對此,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解釋稱,這是為了鼓勵中央企業提高用人效率。
再仔細研讀下《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文件,就可以發現,更加突出了效率效益的考核。對商業類企業,除了保留原來的經濟增加值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的指標以外,年度的考核指標用淨利潤代替了原來的利潤總額,任期的考核指標用全員勞動生產率代替了原來的總資產周轉率,這種變化是為了更好地衡量生產要素投入產出的效率。
3、國外運營商裁員也是常態
AT&T裁員20420人,幾乎佔總數的8%,而Verizon則裁員9500人,佔2018年底總員工的近7%。德國電信去年裁員約5000人,約佔2018年底員工總數的2%。西班牙電信的員工人數減少了4500人,僅佔2018年總人數的4%不到。
為啥呢?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選擇在網上購買智慧型手機和其他服務,這使得運營商投資實體店和經營實體店的員工的理由越來越少。包括基於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在內的自動化語音平臺,正開始取代一些客戶服務部門的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AT&T和Verizon的裁員計劃提振了效率,在過去幾年裡,每名員工的收入增速超過了整體銷售增速。
不過,雖說三大運營商有近100萬員工,但卻是全國性的普遍運營,分散到各省各縣各鄉鎮村莊,就顯得並不為過。在很多地方,每個員工身兼數職,實行的是7*24小時的工作制,加班加點都已經習以為常,遇到營銷活動還需要各個崗位加入到前臺來支援。因此,從整體上看,運營商員工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文件,也更加突出了效率效益的考核。更加突出了創新驅動的考核。對工業類企業和科技進步要求比較高的企業,突出考核科研投入、產出以及科研成果轉化,把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引導企業建立研發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對科研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考核當中也予以加分。
所以,運營商的減員增效會更多的根據業務的需求調整人力資源,不會貿然輕言裁員,更不會大面積裁員。正常的人員流動會變成常態,不斷的崗位調整也會增加,但絕大多數的員工還是可以放寬心的安心做好本職工作。
總之,在新的薪酬機制下,再結合近年來電信運營商的業績表現,漲薪是大趨勢。
作者@好5G :微信公眾號 環球通信 china_3g 資深分析師|特約撰稿人|新媒體專欄作者|手機評測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