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都知道孩子到了一定的月齡就要引入輔食了,而且寶寶的生長發育離不開日常飲食營養的均衡攝入,4-6個月之後,媽媽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寶寶不但增長發育的需求,這時候,添加輔食至關重要。但是如何添加輔食?添加輔食有什麼原則?不同月齡的寶寶添加輔食有什麼不同?這些都是媽媽們需要學習並了解的知識。
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和英國政府衛生部都建議,純母乳餵養至少應該進行6個月,6個月之後,才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因為母乳能夠滿足6個月前包括水在內的全部營養需求。而作為母乳的模仿品和替代品的按比例衝調的配方奶,也同樣能夠滿足寶寶6個月前的全部營養需求。
如果媽媽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繼續純母乳餵養,與此同時寶寶也出現了添加輔食的生理信號,比如挺舌反應消失、能自主挺直脖子、對食物感興趣等,這時也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最早不能早於17周齡,最晚不能晚於26周齡。
開始時餵養泥糊狀的輔食,逐漸由稀到厚,過渡到帶有小顆粒的爛面、厚粥、肉菜等。
每日食量:
穀物類、水果、蔬菜:根據寶寶的食量靈活調整
動物性食物:50g肉禽魚,1顆或半顆雞蛋(雞蛋過敏可用30g肉類替代)
母乳/配方奶:保持600ml以上的奶量
油脂:額外添加5-10g
餵食頻率:
剛開始時,一天嘗試1-2次輔食,適應後每天2-3次輔食餵養,餵奶4-6次。
食物要做得比之前更厚更粗糙,可以添加切得碎小且較軟的食物。試著準備香蕉塊、蘋果片、饅頭等&34;,鼓勵寶寶自己進食。
每日食量
穀物類、水果、蔬菜:根據寶寶的食量靈活調整,種類需更多樣化。
動物性食物:50g肉禽魚,1顆雞蛋(雞蛋過敏可用30g肉類替代)
母乳/配方奶:保持600ml以上的奶量
餵食頻率:
每天2-3次輔食餵養,餵奶3-4次。
在原有的輔食餵養基礎上,逐漸適應正常家庭食物。
每日食量
穀物類:50-100g
水果、蔬菜:根據寶寶的食量靈活調整,種類需更多樣化。
動物性食物:50g-75g肉禽魚,1顆雞蛋(雞蛋過敏可用30g肉類替代)
母乳/配方奶:保持500ml左右的奶量,可嘗試少量的鮮奶、酸奶、奶酪作為補充
餵食頻率
每天與家人一起食用三餐,三餐之間以及臨睡前各安排一次點心。
1、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
家長們需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初添輔食,務必一次只添一種,切不可貪多;每增加一種新的食物時,都應當有三四天到一周的適應期,看看第一次試吃後以及逐漸加量後,寶貝是否會有不適反應。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才能添加新輔食。
2、添加的食量——由少到多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品時,一天只能餵一次,而且量只能逐漸增加,由少到多。比如添加蛋黃時,先從1/4個甚至更少量的蛋黃開始,如果寶貝能耐受,1/4的量保持幾天後再增加到1/3的量,然後逐步加量到1/2、3/4,直至整個蛋黃。
3、添加的濃度——由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牙齒還沒有長出來,所以只能給寶寶餵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最初可用母乳、配方奶、米湯或水將米粉調成很稀的稀糊來餵寶貝,確認寶貝能夠順利吞咽後,再由含水分多的流質或半流質過渡到泥糊狀食物。
4、食物的質地——由細到粗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嫩滑,鍛鍊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寶寶長牙之後就可以嘗試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正確的順序應當是湯汁-稀泥-稠泥-糜狀-碎末-稍大的軟顆粒-稍硬的顆粒狀-塊狀等。
5、遇到寶寶不適要立刻停止添加
寶寶吃了新添的食品後,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出現腹瀉,或便裡有較多黏液的情況,要立即暫停添加該食品,等寶寶恢復正常後再重新少量添加。
轉自:樹袋寶寶官網
https://www.shudaibaby.com/show-178-7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