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輔導孩子「的」「地」「得」的用法?

2020-07-28 有事說事之那點事

老實說,小編上學時候從來沒有注意到「的,地,得」的區別,而且還把「地」錯誤地讀作「di」。直到女兒上小學,老師批改作業,才發現原來「的,地,得」不是隨便可以用的!

首先,「的」的用法:「的」+名詞。「的」字後面跟名詞,「的」前面的詞限定或者形容「的」後面的名詞。比如:我的媽媽,美麗的草原,藍藍的天空……

其次,「得」的用法:動詞(形容詞)+「得」。「得」跟在動詞(形容詞)後,「得」後面的詞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比如:跳得很遠,幹得漂亮,笑得合不攏嘴,激動得熱淚盈眶……

第三,「地」的用法:「地」+動詞。「地」字後面加動詞,「地」前面的詞用於修飾形容「地」後面的動詞。比如:積極地參加活動,愉快地玩耍,專心致志地學習……

最後,讀法:「的」「得」「地」都讀作「de」

給孩子們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地、得」傻傻分不清?丟分可惜!這些輔導技巧家長試試
    日常生活中,區分「的、地、得」的人越來越少,雖然它們的用法不同,但在日常生活中,感覺沒什麼區分的必要。相信很多家長,也分不清「的、地、得」的正確用法吧?包括我在內,有時候寫文章偶爾也會馬虎用錯,這都沒啥。但是,如果孩子「的、地、得」傻傻分不清,在考試中因為這個丟掉幾分就太可惜了。
  • 「的、地、得」區分與用法,簡單易學,孩子一看就懂
    一次,東東媽媽和語文老師溝通時,語文老師表示關於「的、地、得」的用法,她在課堂已經反覆講過很多次,東東因為沒有認真聽講而沒有掌握,老師也無能為力,但是出於對東東媽媽關心孩子學習的尊重,老師做出回應,表示願意單獨講一次給東東聽。
  • 「的、地、得」的區別與用法
    漢字中的「的地得」作為一級字表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常用字,經測算,每100個漢字中就會出現四次。可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卻經常出錯!今天,朱老師為大家重點講解「的地得」的用法。二、問題與疑惑:1.使用錯誤:  我地表現好,老師高興得獎勵我一顆星,相信我會表現地更好!  疑問:這個句子哪裡出問題了呢?
  • 清華名師整理「的、得、地」的用法,孩子很容易出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得、地」的用法,你家孩子會了嗎?稍不注意,會很容易出錯,以下內容是清華名師歸納整理,由小編編輯排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並掌握。   一、「的」的用法
  • 「的,地,得」的區別和用法
    1.如何區別的得地的:用在定語的後面。定語是指人的名詞或人稱代詞,中心詞和前邊的動詞合起來表示一種動作,意思是這個人是所說的動作的受事:開他~玩笑。找我~麻煩。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於早期白話):出~門來。地: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後表示修飾後面的謂語:慢慢~走。
  • 小學生「的、地、得」的用法口訣
    前段時間聽小朋友聽《米小圈上學記》裡面有教小學生如何使用「的、地、得」的用法口訣,以前都不知道,感覺很不錯。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痛快地玩耍來放鬆,用心地思考解難題,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
  • 「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用法 2012年03月27日 15: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編輯工作中,發現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即在作文中對於「的、地、得」的運用往往不夠準確。  在漢語中,「的、地、得」屬於結構助詞,附加在詞、短語、句子上起輔助作用。別看沒有獨立的意思,但它們就像串起珍珠的絲線,缺少或用錯它們,就形成不了漂亮的句子和文章。
  • 小學語文「的、地、得」用法解析+專項練習(附答案)
    它就是「的、地、得」這三個字的用法。這個看似簡單其實卻是難倒很多孩子的知識點,特別是在升學考試中,由於孩子的粗心、馬虎丟掉幾分就太可惜了。小學語文考試中的失分項,「的、地、得」可以說是最冤枉的了,看似簡單的三個字,使用頻率很高,用法卻各有不同。下面詳解各種用法和例句,快為孩子收藏、轉發!
  • 「的地得」用法區別的小口訣!
    「的」「地」「得」的用法一直是學生和家長都很頭疼的問題,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篇剖析這三個字用法的文章,看完之後記得背誦小口訣噢~
  • 如何更好地輔導孩子的作業
    怎樣改變輔導作業的困境首先,你要和孩子共情你家輔導作業的那位,去網絡上找一段新知識的教學視頻,這個知識一定要是你不了解的。比如文科的同學找個區塊鏈,理科的同學找個什麼中西方文學研究。然後你看一遍,再回顧,您能回想起多少內容。做完上面這件事,再想想孩子,你眼中很簡單的知識,對孩子也許很難。當你內心真正認可孩子確實不那麼容易做到時,這就是共情。
  • 讓孩子撓頭,家長煩惱的小學語文「的地得」,一節課讓你全明白
    「的地得」的用法,是小學語文一個比較難掌握的點,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對詞性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更難把握這些用法,也因此變成了大家學習中的一個難點。>「的」的用法:用在名詞前。「地」的用法: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後面接動詞,而動詞表示的就是動作,這個比較容易把握。「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
  • 「的、地、得」用法你知道嗎?
    「的、地、得」這三個字在現代漢語中各自有著各自的讀音,但當三個字附著在詞或詞組後面,在句子中起結構作用時,讀音都一樣,都讀「de」,而三個字書寫完全不同,用得恰到好處就能使意思更明確,用得不對,就會使句子意思產生變化。
  • 最易丟分的三個字「的、地、得」用法詳解
    ↑↑↑ 點擊上方「小桔燈教育官方平臺」關注我們在日常的學習中,很多孩子寫文章時
  • 如何輔導孩子?您的輔導是有效輔導嗎?
    馬上面臨開始,輔導孩子的問題又是一大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抽出時間專門輔導孩子,那麼您的輔導效果如何?又要怎樣輔導孩子呢?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定位,為什麼要輔導孩子?輔導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有效率的學習,讓孩子更喜歡學習,考高分應該是在這個程序走完後的一種結果,不能為了單純為了提高分數而學習。
  • 這樣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提升得快
    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言行: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效率低下、馬虎大意、做著不審核題目做後又不檢查……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孩子學習問題也是一樣的!面對孩子輔導問題,家長該如何出手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成績快速提升呢?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習 輔導孩子學習的技巧
    如何輔導孩子學習是件家長感到頭疼的事,教導好孩子學習不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更是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以下給家長介紹輔導孩子學習的技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輔導孩子學習主要從兩方面下手,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習慣。孩子有了學習的動力,他才不會排斥學習,厭倦學習。
  • 「的、地、得」用法小析
    一、「的、地、得」用法小析   ①「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   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   二、例句分析,明確用法   這裡有一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湧,無邊無際。   2.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   3.小明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
  • 如何正確區分「的、得、地」 新東方在線這篇解析讓你輕鬆掌握
    許多孩子和家長都認為遣詞造句很簡單,不需要投入過多精力,但在實際運用上卻很容易出錯。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寫作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的、得、地」的用法。「的、得、地」的使用頻率很高,很多孩子在寫作文時分不清各自的具體用法,經常會把三者混為一談,錯誤使用,導致作文莫名其妙丟分。
  •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心力交瘁,如何提升輔導效率,提高孩子成績?
    小美看著暴怒的媽媽,一個沒忍住,眼淚又從水汪汪的大眼睛裡不爭氣地流了出來。,沒有考慮到成人和孩子的智商差距,在看到孩子被簡簡單單的問題難住的時候,總是會不自主地生氣,認為孩子沒有認真思考,所以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解不出來。
  • 語文特教「一針見血」:「的地得」用法都不會,還來談什麼北大!
    說到小學的詞句,相信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是拒絕的。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普遍認為此句很簡單,是很容易就得分的。但很多孩子在實際作業中,就很容易出錯。語文的學習必然就會涉及到寫作,小學作文其實很簡單,但孩子們經常錯字連篇,讀起來也是枯燥無味,最為顯著的就是「的、地、得」這三個字的用法,能夠每次都用對的孩子微乎其微,甚至很多初中生都沒辦法搞清楚它們的用法。這三個字丟分是最多的,同時也是最冤枉的,看似簡單,但是使用的頻率是很高,三個字的用法不同,含義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