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假使撥人家叫一聲老克勒,交關人儕會蠻得意,覺得自家檔次蠻高,實際浪並勿是搿樣子,主要是對老克勒個涵義勿清楚。記得有一位資深報人,懂得京昆評彈,又深諳各種文化娛樂,就稱他為老克勒,老先生大不以為然,認為看輕伊了。
「老克勒」到底是啥涵義,一般人不甚了了。有人講看上去有點修養,衣著時尚,又懂點文藝,會白相,都冠以老克勒,尊重裡似乎又有點嘲諷。
記得一次參加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個年會,會議間歇閒聊時,一個中年作家講,老克勒解放前就有迭種叫法了,而且帶點貶義,伊舉例講一個人乘三輪車少付銅鈿,就被斥為:迭個人是「老克勒」,當時居然有人附和。
其實「老克勒」迭個稱呼是解放後才有個,跟解放前個「小開」「白相人」是兩碼事。筆者算是老上海,經歷過老克勒風行一時個光景,也曾被一些單同事戲稱老克勒,當時心裡向交關勿爽。
屋裡向有本1999年版個《上海掌故詞典》,裡向就有「老克勒」一詞,注釋是:一般指精於社會各種道行和文體娛樂活動的人。不過,筆者對其中個「精於」兩字持異議,認為僅僅是「懂一點」而已。「老克勒」一詞曾流行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眼下有時還能聽到。
「老克勒」中「老」是前綴詞,就像老王老張一樣。「克勒」開始又叫「克拉斯」,是英語CLASS個音譯,表示某種級別。CLASS在英語中又解釋為上層社會階級,因而對家庭條件比較優渥,穿著打扮比較光鮮時髦,講究生活質量和品位,或者善於社會交際個中老年男子,就會稱他「老克勒」。當然也有人自稱「老克勒」,有人冒充「老克勒」。
後來「老克勒」又演變為「老懂經」「老狄克」等等,意思差勿多。所謂「懂經」,也只是指白相經,知識層面勿高。難怪本文開頭講個老先生對別人叫伊「老克勒」反感。
總之「老克勒」勿是產生在解放前,勿帶有明顯貶義,但也勿算是尊稱。時下有個文化沙龍論壇叫「克勒門」,是高層次高品位個文學藝術之門,門裡向儕是受公眾歡迎、有成就個作家、畫家、音樂家和表演藝術家,但伊拉儕是有真本事個,絕勿是「老克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