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談談幼兒教育,今天教大家:一級種的基本標準,應具備哪些特質。
一級種的基本標準:
一級種的基本標準,應具備以下特質。
(1)用統一的或標準的菌種名稱和編號(代號),不得把他人的菌種拿來隨意編號或重新改名。
(2)經出菇試驗、品比試驗以及驗證試驗,具有優良的品種特性,或保持原菌株的生物特性。基本表現為: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生命力旺盛、適應當地氣候特點和市場要求。
(3)有標籤,並註明名稱、編號、種性介紹、生產單位和生產日期。
(4)名稱與內容相符。標明哪種菇即是哪種菇,標明哪個品種就是哪個品種,標明哪個菌株就是哪個菌株,標明哪種特性就是哪種特性。
(5)無任何雜菌汙染,無蟲、蟎為害,並無潛在的病(雜菌、病原菌)蟲(蟲卵)等。
(6)普通生產用菌種的轉代次數要低於8代,脫毒菌種的轉代次數控制在3代,4代以後其脫毒性狀則不明顯。
(7)菌絲健壯。標誌是:齊(先端生長整齊)、白(菌絲具有本品種應有的濃白、白或灰白色)、濃(菌絲濃密)、勻(菌絲生長均勻一致)、香(打開容器,無任何異味,有濃鬱的菌香)。
(8)棉塞要乾燥、不鬆動、無雜菌汙染,容器無破損。
培養及其注意要點:
(一)培養、剔雜 原種接種完成後,即應做好標記和相應記錄,移入培養室,根據接入菌種的生物學特性,調控適當的溫度、通風等條件培養發菌即可。
(二)注意要點 原種接種後第三天,即應開始進行檢查剔雜,試驗菌種或小批量生產時,可每天檢查一次,規模化生產時,可兩天檢查一次,一般待菌絲封住瓶口並向下延伸後,除特殊原因,否則,發生汙染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檢查剔雜及其要點:
(一)檢查剔雜 剔雜主要對象是真菌性汙染及較嚴重的細菌汙染。主要雜菌品種有綠色木黴、鏈孢黴、黃麴黴、毛黴等,生產者可根據各種雜菌的發生規律和雜菌(孢子)色澤、菌絲形態及發展速度等去鑑別。發生細菌汙染時,食用菌菌絲不旺,甚至發生「退菌」現象,主要鑑別方法是打開瓶蓋聞其氣味,如果不是菌種的特有「菌香味」而是腐臭味或酸腐味,則大多是細菌汙染。如果要鑑別雜菌品種,則需進入實驗室進行轉接培養後,利用高倍顯微鏡進行鏡檢,一般生產單位在非研究條件下不須進行該項操作。
(二)注意要點:
第一,凡是確認為汙染的,一律淘汰不商量;
第二,不能確定是否汙染、只是懷疑是汙染的,下狠心淘汰;
第三,與正常菌種稍有區別,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汙染的,也不要將之作為商品菌種。從事該項工作三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一直堅持這個原則,即可有效保障菌種的質量,永遠不會出現任何質量問題。
二級種的基本特徵:
二級種的基本特徵,就是菌絲濃密度、潔白度與一級種基本相同,瓶口處的空間,根據品種不同,有的被氣生菌絲佔領,有的露出接種塊,甚至有的品種的接種塊趨向於萎縮;打開瓶口後,菌絲特有的菌香味很是濃重。各品種二級種的基本特徵如下。
1.雙孢菇:雙孢菇常用發酵過的糞草或穀粒做原種的培養基。菌絲灰白、清晰,微帶藍色,生長有力,呈扇形生長,絨毛狀菌絲多,整齊,氣生菌絲潔白,基內菌絲淡灰。氣生型品種的氣生菌絲旺盛,菌絲前端呈扇形;匍匐型品種菌絲貼生,呈細線狀分布,上下均勻,沒有生長很快的扇形變異,沒有黃白色厚菌被。
在糞草培養基上,菌絲潔白至蒼白色,粗細均勻,後期出現菌索,上下均勻一致,無菌被,在23℃恆溫培養條件下,原種30天左右即可長滿菌絲;使用普通酒瓶做容器時,40天左右也可發滿菌;穀粒種菌絲濃白粗壯,遇高溫時微黃,上下均勻一致。合適菌齡:糞草種50~60天,麥粒種50天左右。
瓶內菌絲生長不健壯、呈散亂狀態,或有「退菌」、「斷菌」現象,料轉色、結塊或幹縮,出現白色、淺黃色圓形塊狀物,有雜菌和蟎類滋生,無蘑菇香味,具漂白粉或腥臭味等,為不合格菌種。稻(麥)草牛糞種,當大量索狀菌絲形成時,搖動瓶會析出黃水等現象為不合格品。
若培養料中菌絲已變成細線狀或粗索狀,呈淡黃白色,且菌絲萎縮,生長無力,或生長中就有菌被形成,則為培養基較溼或較老的菌種;菌種瓶內上部菌絲幹縮變質,下部菌絲生長尚好,為培養基過幹,或培養期間溫度過高;如果生長不均勻,表明麥粒浸泡和預煮時間不夠;若生長中菌絲漸變黃,表明培養溫度過高;若菌種瓶內上方出現很厚的菌被,是生產性能差或生理性老化的菌種,不宜使用。在高溫條件下培養的菌種,使用時不易吃料,發菌慢。
2.香菇:
菌絲潔白、濃密,在麥粒基質上顯得格外粗壯,菌絲體充盈麥粒間隙,幾乎將基質麥粒全部包圍,僅露出少量貼壁麥粒的暗黃色;瓶口或袋口處氣生菌絲明顯,爬壁菌絲較多,菌絲上下一致,無任何雜色或斑點、斑塊,打開瓶口或袋口,即可聞到香菇特有的很濃鬱的菌香味;
陽光下放置10分鐘左右,仔細觀察無蟎類害蟲,菌齡在60天以內,即為合格菌種。使用木屑基質的原種,菌絲濃、白、密特點明顯,凡是外觀菌絲稀疏或呈樹枝狀生長,或菌絲參差不齊、呈斑禿狀生長等,多為退化菌種;菌種瓶、袋錶面可見斑塊、汙點等屬於雜菌汙染;菌種下部菌絲正常、上部菌絲稀疏,為高溫發菌或發菌期間接受了高溫條件,老化菌種;基質出現離壁現象、菌絲有亮晶晶的表現等,是典型的老化菌種;打開瓶袋,基質沒有正常的菌香而出現酸、腐、臭等味道,大都是細菌汙染或有真菌汙染。上述種種現象,均為不合格菌種,應予淘汰處理。
好了,今天的菌類種植知識就先講到這裡吧,喜歡種植又不懂如何操作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