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素材又有難題了,你能全對不?【XT3023】中,也有不少同學留言反應第7題做錯了。
第7題原題是:
【雲南】青少年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叫做(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會自我
D.自我意識
本題答案為A。考察自我意識的三個階段。
就題論題而言,這道題屬於識記性的。
題目來自於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其中原文如下:
題幹的表述完全來自於皮書的原文。
這道題及大家的留言反映出來,好多同學這部分的知識點是缺失的。我們簡單介紹下。
1、自我意識的含義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以及對周圍事物關係,尤其是人我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是人和動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線。
比如,熊貓、黑熊、黑猩猩等從來不會覺得自己黑——它們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但菜菜老師(傳送門:【爆照】菜菜小時候的樣子,,,)就不一樣了,他能意識到自己的膚色、相貌、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都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主觀的我,即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者;另一個是客觀的我,即被覺察到的我。
蔡蔡老師經常想:我雖然長得黑、長得醜,但是我人好啊——我可是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人呀!
「蔡蔡老師經常想」——這即是主觀的我,也叫主我。
「我雖然長得……」——這即是被覺察到的我,即客觀的我,也叫客我。
2、自我意識的成分
具體來說,自我意識由三種心理成分構成: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三種成分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自我認識,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特點、人格特徵、能力及自身社會價值的自我了解與自我評價。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認知與評價。
自我體驗,是個體對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態度。自尊、自信、自愛、自豪、自卑及自暴自棄等都是各種自我體驗。菜菜老師雖然長的不忍直視,但他讀書多、學問淵博、課講得好,因此自信心暴強,並因此而非常自豪——這即是自我體驗的部分。
自我監控,屬於對自己的意志控制,是個體對自身行為和心理活動自覺而有目的的調整和控制。如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追求等。菜菜老師堅持每天都讀書、學習,參加各種學術活動、交流會議,並不斷反省自己:白否、帥否、美否?否,那還不快去讀書!——這即是自我監控的部分。
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三種成分,分別是自我意識的知、情、意三個方面。
3、自我意識的發展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1)生理自我
生理的自我又稱為物質的自我,它是一個人對自己身軀的認識,包括佔有感、支配感和愛護感。
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等人認為,嬰兒出生以後,最初他們不能區分屬於自己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對於自己的手、腳和周圍的玩具,都視為同樣性質的東西加以擺弄。比如,王小豆童鞋在4個多月時開始啃東西,能放在嘴裡的:不管是玩具還是自己的小手和腳丫子,都啃的不亦樂乎——他不能區分自己和外部世界。
1周歲末,兒童開始能夠將自己和對象區分開來,並在與大人的交往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體特徵、活動能力來看待自己,並作出評價。
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期。
(2)社會自我
社會自我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社會屬性的意識,包括個人對自己在各種關係中角色、地位、權利、義務等的意識。
這個階段大約是從3歲到青春期之前,即到13至14歲的時候,這段時間是個體接受社會影響的重要時期,也是個體實現社會自我的最關鍵的階段。
這期間兒童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如過家家、警察抓小偷等,扮演各種社會角色,學習其行為方式,並在遊戲中揣摩著角色的心理狀態,體驗著角色與角色間的相互關係——這即是社會化的過程,也是社會自我逐漸形成的過程。
兒童上學之後,也繼續著這一過程:在家裡可以聽之任之的事,在學校則要認真對待,否則就要受到集體輿論的譴責;在學校必須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各種技能技巧,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逐步地使自我實現的願望和動機與社會的要求相吻合,最終達到社會的自我。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這時,青年開始形成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
進入青春期後,由於身體的迅速發育,青少年很快出現了成人的體貌特徵——這種生理上的變化發生得過於突然,使他們在產生一種惶惑感覺的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從一直嬉戲、陶醉於其中的客觀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觀世界,使思想意識再一次進入自我,從而導致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飛躍。
以上,即是自我意識的相關內容。
這部分內容稍顯抽象,大家最好結合著文中所舉例子來去理解、記憶。——我標紅的,是考試當中經常會考到的,需要我們加以掌握。
往期相關:
自我同一性,從學前期就開始形成嗎?
易錯題匯總(2)--心理學
易錯題匯總(1)--教育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