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考點好多人都漏掉了!自我意識

2021-02-20 王利科

前天的素材又有難題了,你能全對不?【XT3023】中,也有不少同學留言反應第7題做錯了。

第7題原題是:

【雲南】青少年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叫做(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會自我

D.自我意識

本題答案為A。考察自我意識的三個階段。

就題論題而言,這道題屬於識記性的。

題目來自於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其中原文如下:

題幹的表述完全來自於皮書的原文。

這道題及大家的留言反映出來,好多同學這部分的知識點是缺失的。我們簡單介紹下。

1、自我意識的含義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以及對周圍事物關係,尤其是人我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是人和動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線

比如,熊貓、黑熊、黑猩猩等從來不會覺得自己黑——它們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但菜菜老師(傳送門:【爆照】菜菜小時候的樣子,,,)就不一樣了,他能意識到自己的膚色、相貌、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都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主觀的我,即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者;另一個是客觀的我,即被覺察到的我。

蔡蔡老師經常想:我雖然長得黑、長得醜,但是我人好啊——我可是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人呀!

「蔡蔡老師經常想」——這即是主觀的我,也叫主我。

「我雖然長得……」——這即是被覺察到的我,即客觀的我,也叫客我。

2、自我意識的成分

具體來說,自我意識由三種心理成分構成: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三種成分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自我認識,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特點、人格特徵、能力及自身社會價值的自我了解與自我評價。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的認知與評價

自我體驗,是個體對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態度。自尊、自信、自愛、自豪、自卑及自暴自棄等都是各種自我體驗。菜菜老師雖然長的不忍直視,但他讀書多、學問淵博、課講得好,因此自信心暴強,並因此而非常自豪——這即是自我體驗的部分。

自我監控,屬於對自己的意志控制,是個體對自身行為和心理活動自覺而有目的的調整和控制。如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追求等。菜菜老師堅持每天都讀書、學習,參加各種學術活動、交流會議,並不斷反省自己:白否、帥否、美否?否,那還不快去讀書!——這即是自我監控的部分。

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三種成分,分別是自我意識的知、情、意三個方面。

3、自我意識的發展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1)生理自我

生理的自我又稱為物質的自我,它是一個人對自己身軀的認識,包括佔有感、支配感和愛護感。

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等人認為,嬰兒出生以後,最初他們不能區分屬於自己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對於自己的手、腳和周圍的玩具,都視為同樣性質的東西加以擺弄。比如,王小豆童鞋在4個多月時開始啃東西,能放在嘴裡的:不管是玩具還是自己的小手和腳丫子,都啃的不亦樂乎——他不能區分自己和外部世界。

1周歲末,兒童開始能夠將自己和對象區分開來,並在與大人的交往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體特徵、活動能力來看待自己,並作出評價。

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期。

(2)社會自我

社會自我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社會屬性的意識,包括個人對自己在各種關係中角色、地位、權利、義務等的意識。

這個階段大約是從3歲到青春期之前,即到13至14歲的時候,這段時間是個體接受社會影響的重要時期,也是個體實現社會自我的最關鍵的階段。

這期間兒童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如過家家、警察抓小偷等,扮演各種社會角色,學習其行為方式,並在遊戲中揣摩著角色的心理狀態,體驗著角色與角色間的相互關係——這即是社會化的過程,也是社會自我逐漸形成的過程。

兒童上學之後,也繼續著這一過程:在家裡可以聽之任之的事,在學校則要認真對待,否則就要受到集體輿論的譴責;在學校必須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各種技能技巧,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逐步地使自我實現的願望和動機與社會的要求相吻合,最終達到社會的自我。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這時,青年開始形成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

進入青春期後,由於身體的迅速發育,青少年很快出現了成人的體貌特徵——這種生理上的變化發生得過於突然,使他們在產生一種惶惑感覺的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從一直嬉戲、陶醉於其中的客觀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觀世界,使思想意識再一次進入自我,從而導致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飛躍

以上,即是自我意識的相關內容。

這部分內容稍顯抽象,大家最好結合著文中所舉例子來去理解、記憶。——我標紅的,是考試當中經常會考到的,需要我們加以掌握。

往期相關:

自我同一性,從學前期就開始形成嗎?

易錯題匯總(2)--心理學

易錯題匯總(1)--教育學部分

相關焦點

  • 自我意識:概念及分類
    在眾多的心理學考點中,有關自我意識的考點雖然不多,也不算繁雜,卻也是考試的。接下來,我們以考點「自我意識的分類」為主線,對有關自我意識的考情進行簡單梳理,以饗考生。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考情】本考點主要考查單選(識記:定義反選、地位)、多選(識記:內涵的三個方面)。
  • 自我意識的發展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思維導圖】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係的意識。你學會了嗎?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 幼兒教師招聘考點:自我意識的發展
    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係的意識。你學會了嗎?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 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近教師招聘正處於積極備考的階段,而且很多考試都出現了主觀題的考點,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下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一、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是隨年齡增長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在整個小學時期,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發展,但不是直線的、等速的,既有上升時期,也有平穩發展時期。
  •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思維及行為活動的內容、過程及結果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意識是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意識的水平制約著個人對自己的人格形成和發展進行調節的能力。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 自我在,意識在?
    —Pom』 / Flickr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瘋狂,但已經被看作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了。它屬於泛心論的理論範疇,而泛心論認為所有物質在某種意義上都可能具有意識。如果動物的各種行為都是有意識的,那憑什麼植物對光的反應,或者電子的自旋現象,就沒有呢?
  • 什麼是自我意識的概述
    此時的我處於觀察,地位用可以,客觀的我既英語中的me的身份被認識,被改造,此時的我處於被觀察的的地位,可見,每個人都是主體,我自我和客體,我和我的統一體,當個體自己及其與外界事物的關係,作為認識對象時,這就涉及對自我意識的,概念,內容結構,形成的探討了。
  • 人的意識與自我實現
    什麼樣的人都可能成為社會的主人,唯有這種想法的人永遠不會成為社會的主人。在他們應該出現的時候,沒有幾個,不成氣候,根本無濟於事;而不該他們出現的時候,人山人海,完全是為了給自己製造長城。他們還有自己的另一套辦法,放棄自己,把希望與資本都壓在後代人身上。為了想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做人上人」他們煞費苦心。
  • 教師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監控三種成分。教師自我意識的內容除了包括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外,主要指向其對自身教育教學的意識,特別是對課堂教學的意識。教師自我意識的特點集中表現在自我概念與自我評價方面。
  • 教師自我意識
    例如,教師常常問及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和「想成為怎樣一個教師」時,前一個概念涉及的就是自我概念中的現實自我,後一問題涉及的是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例子)這表明在每個人的自我概念中都存有現實的和理想的兩個不同的自我。所謂鏡中自我就是指從別人眼中照出的自我形象,即在個體看來別人是怎樣看自己的。在個體看來,別人對自己的現實自我或理想自我的認識,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 究竟什麼是自我意識?
    意識是一個抽象的集合,是一個虛無的世界,當沒有刺激信號時,這個世界歸於沉寂,當刺激信號發生時,意識展現出了一種存在性,這個存在性因為有了具體的肢體或部位關聯而變得形象起來。刺激信號引發意識的關聯反應可以很微弱,也可以很強烈,可以很單一,也可以很複雜,這些都跟主體在與環境進行交互時所激活過的感應鏈路密切相關。而有一樣意識,它有時候表現得很簡單,有時候又複雜到很難講清楚它的歸屬,有時候意識不到它的存在,而更多時候又常常受它所牽制,這個飄忽不定的存在,就是自我意識。什麼是自我意識?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簡述自我意識的發展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簡述自我意識的發展。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部分考頻都比較高,且自我意識部分知識比較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對自我意識的知識點進行了如下梳理。
  • 認識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幾個階段,幫助孩子擁有正確「自我意識」
    這其實是自我意識的發展問題。當孩子的自我發展比較完善時,他們就會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獅子王》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我們看到復仇故事的同時,也看到了辛巴是如何從一個幼小的膽怯的獅子成長為後面的獅子王,這其實是它自我意識的發展的過程,從非明晰到清晰良好。說到這很多家長會問"什麼是自我意識"?
  • 小學班主任匯報——培養學生自我意識和自主意識
    六三班男生30人,女生25人,整體來說還算聽話,但是我發現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自我意識和缺乏自主意識。問題:他們不清楚自己學會了什麼,什麼沒學會,上課就是,你講講一點,他們被動學一點,學不會,能稀裡糊塗的過去就過去了,從不為自己的學習著急。
  • 自我意識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呢?
    什麼是自我意識?「人運用無聲言語去標示、回顧或確認自己內部的心理活動狀態和對『我』的認識,就叫做自我意識」。(見章志光主編《心理學》第39頁)說得通俗一點,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識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有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
  • 自我調控系統VS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身以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具有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控(自我監控、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自我調控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人格的各個成分進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與和諧,它屬於人格中的內控系統或自控系統。人格結構——自我調控系統(一)自我認知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
  • 原生家庭最大傷害是自我意識缺失,讓自我意識復甦,做真正的自己
    會在日後的生活當中以不同的形式爆發出來,成為各種障礙,成為各種負累,成為各種羈絆,讓你沒有辦法成為自己,所以活出自我是終極的療愈方向,否則就會以抑鬱症焦慮症等等心理問題的形式前來困擾你,這些症狀實際上都是潛意識層面的自我向你發出的信號。
  • 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
    說到教育學、心理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但是你聽說過自我意識嗎?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個性心理特徵和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正是由於人具有自我意識,才能使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使自己形成完整的個性。由此可見,自我意識在個體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意識表現和自我認知
    這幾天寫的思維複製人相關文章,其實核心就是思維數據存儲提取的技術發展,真正核心的是在探討如何發展「數字意識」這個超維話題,比較燒腦,但是如果都啃一啃,大家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未來20年人類主要智能科技發展的大趨勢。
  • 大學生為何關注自我意識
    此時個體在生理、認識、情感等各方面產生深刻變化,逐步獲得心理自我,不僅關心自己的形象,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心理活動,獨立的傾向越來越強烈,不再簡單地認同別人的觀點,而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事物的批判、否定、破壞的傾向也是強烈的,具有濃厚的主觀性。盧梭曾經說過:「人在世界上出生兩次,一次是為了生存,第二次是為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