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何關注自我意識

2020-12-12 老夫子談世故

一、大學生為何關注自我意識

(一)大學階段是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階段

從青春期以後到成年的大約十年時間裡,個體的自我意識開始迅速發展並逐漸趨向成熟,進入心理自我形成的階段。此時個體在生理、認識、情感等各方面產生深刻變化,逐步獲得心理自我,不僅關心自己的形象,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心理活動,獨立的傾向越來越強烈,不再簡單地認同別人的觀點,而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事物的批判、否定、破壞的傾向也是強烈的,具有濃厚的主觀性。盧梭曾經說過:「人在世界上出生兩次,一次是為了生存,第二次是為了活。」他所說的「第二次出生」就是指人進人青年階段以後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他用「自我發現,對未來生活的設想,擴大了的生活領域」等特徵來描述這一階段。

這個階段青年大學生不僅在情緒上從青少年時期的「疾風怒濤」過渡到相對平穩,不僅對自身的興趣濃厚,對他人的評價也更為敏感,並會為此而體驗到或自卑或自豪的情緒狀態,希望通過觀察自已以及他人的評價來探索和確立真正的自我。這個階段也是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即自我意識在逐漸擺脫兒童時期具體形式的思維模式以後,逐步形成抽象思維能力。思維與想像能力的發展,感受力的提高,使個體開始把關注的重點轉向自身內部,開始去發現、體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並迫切要求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與獨特的理解方式,努力對自己內心世界長久而專注地審視、研究和探索。

(二)大學生對個人願望的強烈

大學時代正處於青年中期,或者說是"延緩償付期"。在中學階段,個體常常沉浸在緊張的學習和高考的氛圍中,沒有什麼時間思考自己和自己的人生:當進人大學這個更接近社會、更為成人化的環境中,開始真正專心地審視自我,探索自我和確立自我這一課題。大學生這種內心深處對自我意識的強烈渴望,從外部表現來說,一種是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和對自我形象的重視,另一種就是自尊的不容侵犯, 交往中特別啊注意別人對自己的意見與態度,開始學會批判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和事。

這種對自我的審視和探索使青年大學生從習慣於作為父母附屬品的生活中突然覺醒,發現了一個活生生的自我的存在,自我認識也就不再停留在主觀臆斷的狀態,而逐漸開始將自我意識分為二: 一個是理想中的我,也就是主體我(I); 一個是現實中的自我,即客體我(me)。 這種分化導致自我意識分離為主觀體驗和客觀感受。因此,從心理過程來說,此時期的自我有一個明顯的分化、矛盾、 同一、轉化、穩定的過程。

(三)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的意義

大學階段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將理想自我和觀實自我重新整合的過程。但是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生理特別是性反熟引起的急劇變化和心理上擺脫對家庭的依賴,對於個體的心理世界產生巨大的衝擊。在這種狀態下,青年學生對於理想自我的設計往往無法避開現實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挫折,而現實中的自我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紛繁複雜的社會制約和條件限制。如何使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達到統一, 是修正理想還是改變現實,是擺在每個青年面前的現實的人生課題。

對於大學生而言,自我意識的實現過程就是一一個 在理想自我的感召下不斷探索人生未知領域的過程,也是一一個在理想和現實的衝突中不斷抗爭的過程。個體在青年期逐漸累積的生活經驗也直接影響著自我意識的發展,隨著經驗的增多以及自己對這些經驗的再評價,個體可以修正自我意識。對處於青年期的個體而言,自我意識尚未確定,對他人的評價更為敏感,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不僅可以確認自我的存在價值,並且對自我意識的修正、積極自我意識的形成也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大學生能否在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學會評價和批判自我,進而重新認識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對於將來能否承擔起歷史和社會賦予的責任,最終達到自我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 大學生對自我的關注可以歸為以下三點:①對自己的身體、

欲求的關注;②對自己因人際關係問題而引發的自己的素質、能力、性格等問題的關注:③對自己行動的存在價值和人生意義進行的思考。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意識的分化,意味著自我矛盾衝突的加劇,其結果便造成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達到協調一致。

相關焦點

  • 自我在,意識在?
    意識的最大謎題在於,物質為何會被感覺經驗(felt experience)照亮。畢竟,我們都是由粒子組成,它們與陽光下旋轉的微粒別無二致,而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也曾構成宇宙中的繁星。它們穿越了數十億年來到這裡,成為了此刻正在閱讀這些文字的你。
  • 大學生感恩教育與責任意識的培養
    大學生感恩教育與責任意識的培養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王道明 汪少龍  摘要:大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關乎著高等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能有效推進大學生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 對大學生而言,加強對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義從以上分析來看,大學生在學習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還是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生學習依舊停留在等待被灌輸的階段,對教師教育有著較強的依賴心理。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合格的大學生,高校除了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大學生學習的態度和意識,幫助大學生克服過去依賴教育管理的習慣,指導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並結合社會需要制訂符合個人發展需求的學習目標,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安排好學習計劃,利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各種資源,合理支配自己的時間,完成好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鍛鍊。
  •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如何發展的呢?
    兒童如何意識自己兒童「自我意識」說白了,就是明白自己「我是誰?」,它是一種對自我的關注。這看似簡單,實則是個有趣的科學問題。它利於了解孤獨症孩子的內心世界,如孤獨症孩子能夠明白自己是誰嗎,他們為何缺乏自我意識,他們的社會認知損害,是否與缺乏自我意識有關?這得從正常兒童說起,嬰兒是什麼時候開始知道自己的存在的。
  • 教師自我意識
    考查方式:地位單選、例子單選題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是主體覺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歷程。自我意識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誌,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單選)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監控三種成分。
  • 關注孩子的「鏡像自我」意識
    臨床診斷:被矮化的「鏡像自我」,讓她依靠過度謙虛來保護自己  社會心理學家庫利提出的「鏡像自我」概念認為,個體是把別人當做鏡子來進行自我感知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
  • 自我調控系統VS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一)自我意識的含義從形式上看,自我意識表現為認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種形式,分別稱為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這三個層面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從整體上來看,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核心,直接決定著自我控制的內容;自我認識決定自我體驗的同時,自我體驗又強化著自我認識: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的關鍵環節,對於自我認識和自我體驗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思維及行為活動的內容、過程及結果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意識是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意識的水平制約著個人對自己的人格形成和發展進行調節的能力。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 自我意識:概念及分類
    在眾多的心理學考點中,有關自我意識的考點雖然不多,也不算繁雜,卻也是考試的。接下來,我們以考點「自我意識的分類」為主線,對有關自我意識的考情進行簡單梳理,以饗考生。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考情】本考點主要考查單選(識記:定義反選、地位)、多選(識記:內涵的三個方面)。
  • 心理學_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常見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形式比較簡單和固定,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理解並熟記。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以及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
  • 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近教師招聘正處於積極備考的階段,而且很多考試都出現了主觀題的考點,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下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一、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是隨年齡增長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在整個小學時期,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發展,但不是直線的、等速的,既有上升時期,也有平穩發展時期。
  • 技巧|自我介紹的場景意識
    小夥伴們在找工作時自我介紹基本是都要有的一個環節,自我介紹又不是專業技能測試,這還有什麼難的嗎?還有比你本人更了解你的人嗎,本尊就在面前了,別人還能對你的自我介紹指指點點嗎?個人認為,自我介紹要注意場景意識,咱們就推演一下面試時的自我介紹吧。
  • 教師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監控三種成分。教師自我意識的內容除了包括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外,主要指向其對自身教育教學的意識,特別是對課堂教學的意識。教師自我意識的特點集中表現在自我概念與自我評價方面。
  • 自我意識的發展
    【考情分析】關於自我意識的內容,客觀題考察居多,例如單選或判斷題;其次會以案例分析題來進行考察設計。【認識一下】◆知識點一:大家好,我是自我意識!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存在以及與周圍人或物的關係的意識。你學會了嗎?2.5歲的紅紅還不會自己吃飯,可偏要自己吃飯;不會穿衣服,偏要自己穿。這反應幼兒( )的發展。
  • 意識心理活動與自我意識心理活動
    ,意識一般是對外感覺產生的,自我意識一般是對機體內感覺產生的。但是,自我意識為主時,可以通過意識來注意自我意識心理活動與自我心理活動狀態時,來對自我意識進行心理調控,來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識,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識心理活動,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識狀態。自我意識則是對機體、對機體活動、對機體狀態進行認識與調控,所以我們機體有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就要把感覺放到我們機體自身與機體內部,進行自我機體活動調節。
  • 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青少年時期是自我意識發生突變的時期,產生這種突變的原因有四個方面。生理上的原因。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高峰的青春期,身高體重劇增,性成主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青少年時期是自我意識發生突變的時期,產生這種突變的原因有四個方面。熟開始。
  • 大學生應該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大學生應該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遺憾的是現今很多大學畢業生直到找到第一份工作為止,並沒有很明確的職業生涯發展意識,更不用說做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了。
  • 周歲寶寶自我意識萌芽,不知如何應對 就進來學習吧!
    周歲寶寶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萌芽發展,在不了解寶寶這一情況下,我們都不理解寶寶為何突然性情大變,很容易用錯態度和方法,對寶寶成長不利!我兒子滿11個月後,我發現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有時候餵飯總是搖頭躲著,或者吃進去又故意吐出來,當他在玩的時候如果抱他一下都會大喊大叫,每次穿衣服和尿褲都像打仗一樣,每天總是悄悄把襪子、鞋子脫下扔掉,每天早上和晚上換衣服都不肯穿……最讓我不理解的是他自己明明在玩玩具,不知為何卻突然玩得大哭起來,一邊玩一邊哭,好似「這玩具不聽我的話」!
  • 大學生為何如此容易上當受騙?
    大學生為何如此容易上當受騙?當今大學生為何如此容易上當受騙對真正的社會了解較少,沒有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心高氣傲,不能夠扎紮實實的從底層做起,想要找的工作是既輕鬆又高薪的,這樣的心理,在複雜的社會裡很容易就會遭到欺騙,而且還沒有能力為自己的正當行為而維護權利,因此大學生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 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
    但是你聽說過自我意識嗎?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個性心理特徵和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正是由於人具有自我意識,才能使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使自己形成完整的個性。由此可見,自我意識在個體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