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多的蘭蘭最近忽然變得愛臭美了,不僅裙子要穿靚靚的,鞋子要穿靚靚的,連小臉蛋也要美美的。她拿著媽媽的化妝品,學著媽媽的樣子在臉上又塗又抹,然後頂著花臉貓一樣的臉蛋問:「媽媽,我美不美?」
看見女兒天真無邪的笑臉掛著一副滑稽的妝容,媽媽又好笑好氣地說:「美極了!」心裡卻想:這孩子怎麼一下子就變得這麼臭美了?以前衣服破了不肯換,臉蛋髒了不讓洗。現在呢,衣服要穿漂亮,臉蛋也要化得漂漂亮亮的。
3~4歲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隨著孩子的成長和視覺發育的漸漸成熟,孩子的審美觀也在逐漸建立。愛美,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示範,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和建立良好的審美觀。
孩子進入審美敏感期有哪些表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人之天性,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建立,他的愛美之性也會逐漸顯示,大概3-4歲愛美的表現會更加明顯。孩子常見的愛美行為有:
變得愛美了 蘭蘭3歲之前對衣著是沒要求的,媽媽買什麼,她就穿什麼。而且她一點也不喜歡裙子,因為玩起來不方便。
到差不多3歲的時候,她穿衣忽然變得挑剔起來。有一次,媽媽給她穿的衣服上有一個上洞,她指著那個小洞說爛了,不要了,說什麼也不肯穿上去。
到差不多4歲的時候,蘭蘭的審美觀又提高了。逛街的時候,她不再是要買玩具,而是要買裙子。每天她在家裡玩得最多的就是試裙子,一條一條試穿,穿上了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自我欣賞一番。
進入審美敏感的孩子不僅愛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還喜歡自己身邊的人也打扮得美美的。我孩子4歲多的時候老是叫我穿裙子,他說媽媽穿裙子好看。
變得愛乾淨了 兒子在3歲多的時候,有一個很明顯的愛美特點,就是變得愛乾淨了。有一次,我沒留意杯子上有汙積沒洗乾淨,他看到後,一定要我把杯子重新洗一次才肯用這個杯子裝水飲。
穿的衣服也是這樣,弄髒了一點點就說衣服髒了要換了。他之前可是玩到髒髒也不肯換衣服,現在可愛乾淨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觀?
進入審美敏感期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審美意識。而這個時候也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審美觀的最好時候。父母可以通過下面幾個小訓練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①塗塗樂
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供孩子塗顏色的圖畫本和一盒顏色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喜歡自己給圖畫上顏色。
自由的配色活動,不僅可以讓孩子的愛美之心得到滿足,審美能力也會得到啟發和提升。
②剪紙樂
我孩子4歲多的時候,對剪紙畫十分有興趣,當時少年宮正好有這樣的培訓班。我幫孩子報了繪畫加剪紙的課程,兒子學得十分開心,每節課剪到新作品都要拿給我看:「媽媽,你看我剪得多好。」
3-4歲的孩子很喜歡剪紙玩,父母可以幫孩子買一把兒童剪刀,給孩子提供一些紙畫,讓孩子根據紙上的圖畫剪下來。父母也可以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親子剪紙樂,孩子一定會很喜歡的。
③創意小貼紙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從一些舊的報紙、書刊、畫報、圖畫書上,剪下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案。然後把這些圖案,按照自己的喜好貼在彩色的卡紙上或空白的畫本上,製作各種創意賀卡或創意小本子。
當孩子全身心投入到這些小製作、小手工中的時候,他們的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會得到磨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