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是越大越調皮,壞毛病也越來越多:非要自己挑選衣服,缺了口的蘋果一口都不吃,圓圈畫不圓就不停筆……
別誤會,這其實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來了。快抓住這些機會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我女兒快三歲了,我發現她最近特別愛臭美。比如,她要自己挑衣服、鞋子,有時候,我給她拿來衣服、鞋,她根本不理,非要穿自己挑的衣服,還學著我的樣子,給自己塗點口紅,問我們好不好看。我跟我先生都很擔憂,這麼小的孩子都學會臭美了,長大了會不會特別注重穿著打扮?
上述寶寶正在經歷審美敏感期,她有了自己內在的審美意識,父母應該感到高興。當寶寶對衣服強烈要求完美時,寶寶樹建議父母千萬不要以「不正常」「 怪異」「臭美」等詞語來評價她,而應該迎合她的內心感受。
比如,寶寶穿著漂亮的裙子,塗著口紅在媽媽面前走來走去,媽媽就誇獎說:「穿上這套裙子就像可愛的小公主。」如此一來,寶寶就會很開心,也比較容易順利度過審美敏感期。
我兒子最近真不知怎麼了,變得很古怪。比如,缺了口的蘋果不吃,被掰成兩半的饅頭不吃,碎了的餅乾也不吃。這天早上,我去外面買了饅頭回來,掰成兩半給他吃。沒想到的是,剛洗完臉、涮過牙的兒子從衛生間走出來後,一看到被掰成兩半的饅頭,立即大哭了起來,並要求把饅頭合上。我真是弄懵了,隨即拿了一個完整的饅頭,這件事才不了了之。
孩子審美敏感期呈螺旋式發展,寶寶從對吃的東西要求完整、完美,慢慢地過渡到對用的東西要求完整、完美。如果吃的或者用的東西遭到破壞,寶寶就會傷心哭鬧。
寶寶樹建議當寶寶處於審美敏感期時,父母應該儘量滿足寶寶的內心需求,儘量給他完整、完美的食物或物品。如果不小心破壞了完整的物品,儘量幫他恢復或者重新給他一個完整的物品。
我兒子兩歲半了,他的塗鴉能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總喜歡拿著畫筆到處畫。每次看到他那不成樣的傑作,我心理甚感欣慰。可是,最近也格外煩惱,那就是他每次畫圓圈時一定要畫圓,有時候,他有一點沒畫上,或者沒畫圓,他就大發脾氣,甚至大聲哭鬧,真是讓人頭疼。
寶寶樹提醒家長:處在審美敏感期的寶寶重視物品完整性的心理是正常的,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媽媽這時候就要把握時機對寶寶進行審美教育,多帶寶寶去欣賞大自然的美,讓他看綠草、鮮花、蝴蝶等;給他形象可愛的玩具,讓他多聽優美的音樂等。時間一長,寶寶就能形成健康的審美觀。
讀懂寶寶「怪行為」背後的心理
很多父母面對寶寶讓人困惑的行為總是感到心煩,往往把他們的這些表現認定為「事多」「任性」「調皮」,進而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加以批評和斥責。
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己一個無意識的行為卻可能對寶寶帶來很大的傷害。寶寶的審美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就不停地哭鬧,甚至一整天都非常傷心。
所以,寶寶樹建議當寶寶出現這些要求完美的行為時,父母首先就應該想到寶寶的審美敏感期到了,並用正確方法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