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心讀】第15期:《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2021-03-01 吳老師心育工作室

正面管教是什麼?這本書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會引用魯道夫·德雷克斯或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的話來總結正面管教的內涵。簡潔地概括,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這種方法既適用於家庭教育,也適用於學校教育。正面管教認為,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那麼具體如何才能做到正面管教的要求呢?

先來看我們在管理學生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的說教、獎懲等方式。

書中提到,「懲罰會造成的三個R:反叛(Revolt,變得更不想學);報復(revenge,因為懲罰引起不快,因此採取惡劣的手段報復老師);退縮(Retreat,因為懲罰引起內心的自卑,因此更沒信心學習)。所以長期的懲罰對孩子來說是有害無益的。這一點在我自己幼時的學習中也曾遇到過。因為錯了一個詞,就需要抄寫幾十遍,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說可能有助於記憶加深,但與此同時,牴觸的心理也會更加明顯。從討厭機械性的抄寫到厭惡一門課程,最後放棄學習,這其實是一個很有可能出現的過程,得不償失。

再說獎勵,尤其是過度的獎勵也有負面作用。 「喜歡獎勵的孩子很快就會依賴於獎勵的刺激而不會因為內心的回報而想成為有貢獻的社會一員」。長期實施獎勵,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獎勵而不再專注於學習本身。這一方式是我之前常用的。所以有些時候我發現,低年級時,學生還會很積極主動地承擔班級中的一些任務,例如值日工作,電子設備的開關,門窗,衛生等力所能及的事,這時候大多只需要表揚和鼓勵就能維持孩子們的熱情。但到了中高年級,不少人就會退縮。這時候,我只有加重砝碼,以獎勵的方式推著學生去做。於是經常會被問到:「老師,我做了這件事,有什麼獎勵嗎?」同時,一些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卻「收穫」不豐的班級崗位一下子門可羅雀。很顯然,一旦習慣了獎勵,孩子們做一件事的初衷就有些偏移了。

不同於以上方式,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受到尊重,主動學習,承擔責任與義務,也享受回饋,而不僅僅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

這是一種相對理想的狀態,它不僅對學生的發展有利,也解放了教師,使教師從兢兢業業的保姆身份中脫離,在教室中得到自己身心的愉悅。但遭遇現實情況,這樣的方法卻又很難去實踐操作,尤其是從何處入手,用什麼具體方式來達到目的,是很需要思考的問題。這本書脈絡清晰,列舉了在教室中會產生的一些共性問題,並通過許多正面管教的實際應用案例和活動,不僅從理論上,也是從實踐上給了教師清晰的建議,為教師實施正面管教提供了豐富的參照。

就比如說很多老師最頭疼的紀律問題。正面管教認為,孩子要好好學習並且減少紀律問題,「除非教給孩子們社會和情感」,正面管教的願景正是如此:孩子們在學校裡遭遇失敗是永遠不會被羞辱,而是通過有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感覺到自己被賦予了力量。作者用孩子學說話的例子作了比喻。

幼兒時期跟著父母學說話,每當說錯,父母總是重複正確的話語鼓勵我們,而不會嚴厲地指責或者打罵。這個例子放在課堂上更普遍。教授新課的時候,老師總會鼓勵孩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並且不會因為孩子答錯而去指責,因為這些是孩子新接觸的知識,是需要在錯誤中得到啟示,最終尋求到正確答案的。同理,當學生在課堂上犯了行為錯誤的時候,我們或許也應該從懲罰或者一味批評孩子的方式中扭轉,從正面引導孩子理解他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並且鼓勵他去承擔錯誤,直至改正。

而這一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給予孩子被信任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願意一起幫助他認識錯誤,陪伴他探索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的方式,而不是嘲笑他,懲罰他。那麼當他再次遇見相似情況,或者面臨相似選擇時,他們就能明白如何做才能在將來避免或解決這樣的問題,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行為就會逐漸減少。並且,有這種經歷的孩子更容易建立班級歸屬感,也更容易獲得誠實、善良、自信、敢於承擔責任等美好的品質。

相關焦點

  • 開啟教室裡的正面管教——參加CPDCE認證有感
    1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之屋要想對學校講師的認證課程,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認識「教室裡的正面管教之屋」。△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之屋從上面的正面管教之屋不難看出,就像我們要搭建一座房子一樣。願景:相互尊重的關係代表著你要真心實意的搭建這個房子;基礎準備:教室的正面管教核心技能就像我們在蓋房之前要準備好材料以及配備好人手;打地基:班會的核心技能是我們正式開班會前的最重要的啟動的第一步;建造房屋:班會形式意味著就要按照這個形式正式開始班會。
  •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閒聊時,同事談到他讀初中的兒子特別叛逆,在學校屢屢犯規,老師採取了很嚴厲的懲罰措施。言談之間,同事對班主任的做法大加讚賞,甚至希望處罰能夠更嚴厲一些。然而,作為旁觀者,我卻並不這麼認為。我們的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有些教師的管理方式還停滯在幾十年前。
  •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向紅梅:教室裡的情感聯結
    在阿德勒的世界裡,我們只有「用另一個人的眼睛去看,用另一個人的耳朵去聽,用另一個人的心去感受」,才能同理孩子,才能在具體的情境中與孩子感同身受,也才能真正關愛他們是否被平等地尊重,是否在班級和學校中有歸屬感,是否能體現和激發他們去創造自身的價值。由此看來,學校與學生之間所進行的情感聯結是多麼少啊!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事實是,它不僅適合中國,英國、法國、加拿大、荷蘭、匈牙利、墨西哥等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正面管教協會,全世界數以萬計的正面管教講師在教授這個理論。 如果一本《正面管教》還滿足不了你的需求,那麼,簡·尼爾森博士還與數位正面管教專家合著了《正面管教A-Z》《教室裡的正面管教》《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特殊需求孩子的正面管教》《傑瑞的冷靜太空》一系列書籍,無論你是老師還是家長,總能找到適合的書籍。
  • 正面管教,「寬嚴」並行——陳綺「正面管教」講座記錄(下)
    這樣的情況也太過常見,家長們在管教的松和緊之間往往感到無所適從,把握不準對待孩子的尺度。「因為我們總是以為不是黑就是白,但是正面管教是可以同時有兩個,這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去管教孩子和學生的。」接下來有幾位老師上臺去,一位老師扮演學生,讀紙條說「老師,他罵我,我要揍他。」其他幾位扮演老師,也讀出下面內容紙條的話來回應他。你應該和同學友好相處才對,教室裡不允許出現打架現象。
  • 和善而堅定-《正面管教》我們這樣讀
    關於《正面管教》這本書,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聽說過,碰巧我的大女兒的學校,又正在組織我們家長和部分班主任師一起讀這本書。是以讀書會的形式進行的,不同的是,對應書中的七大章節,我們和老師們都是分成小組。加入相應的活動展開的,目的也是為了加深家長和老師們的切身感受,是哪個學校在這裡就不具體展開說了。
  • 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書由美國的簡-尼爾森所著。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書中提到了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例如,「我能行」。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例如,「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 新手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學《正面管教》?
    書中關鍵詞:和善而堅定(文中附共讀第1天音頻)▼為什麼要共讀?花時間與孩子身心靈相處,花時間與一群寶爸寶媽共讀《正面管教》一書。正面管教體系是美國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根據阿德勒心理學教育法,結合自身的實踐總結出的有效管教理念和方法。幫助新手父母在互相尊重,互相欣賞的氣氛中培養孩子自律、合作、負責任等社會和生活技能。
  • 導師貝媽第47屆2021年3月正面管教家長講師認證班(哈爾濱)
    「正面管教」體系內容,就是在那時被我所熟知,在社群裡搜索正面管教的相關課程,在眾多講師中,對貝媽一「聽」傾心。心裡一直有燃燒的小火苗,想要見一見這位正能量、努力勤奮的媽媽講師。2019年,貝媽來到哈爾濱開家長講師認證班,與中科院面授課程時間衝突,遺憾的與貝媽擦肩而過。
  • 【2021.2.2精進打卡】第11天:正面管教 ,讓我們遇見更美
    我和兒子的關係也曾冷到冰點,那是孩子在上六年級的時候,因為一次考試失利,我糊塗的拿他和另外一個教師子女對比,口不擇言地批評他,他賭氣給我們留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考不好,誓不回家」,晚上我們四處尋找,打遍了所有親朋好友的電話,最後深夜十分,借著手電筒的微弱燈光,從他的教室裡找到了蜷縮在角落,僅僅睡在鋪了一張桌布的地面上的兒子,看到他渾身被蚊蟲叮咬了大大小小的包,自責又心疼
  • 【導師貝媽3月成都認證班】正面管教家長講師認證班開課信息
    ,為家長和老師提供長期、有效而實用的方法,解決家庭和教室裡的挑戰。近年來,正面管教已被傳播到中國、法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一個國際化的親子教育項目。本認證班基於個體心理和行為科學研究成果、通過體互動式教學,帶領學員循序漸進地學習如何開辦及帶導體驗式家長工作坊,或如何在教室裡運用正面管教方法和理念。兩個認證課程均基於正面管教基本理念,分別帶領學員通過對親子關係、社會情緒(SEL)的探索和認知,了解如何從孩子的不當行為中找到其背後真正的原因。
  • Elly導師微分享 | 正面管教學校講師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最後我會跟大家分享,當你成為正面管教學校講師後可以做的第一件小事情,給老師,給學生。我自己也給老師做過很多培訓,我們正面管教美國協會對PD正面管教學校講師的要求是,我們可以給老師做簡短的推薦性的正面管教講座,但是不能做整體的,所以這個反而對大家成為學校講師是一件好事,就是你不用想著要那些都是專業老師,我水平夠不夠呀,你只需要做簡短的,小的推薦性的講座或課堂。這個起步正面管教裡有一個態度叫babysteps,我們也以小的起步開始。
  • 好書推薦丨《正面管教》系列書籍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與實踐,正面管教已發展出一系列成熟的家長、講師培訓圖書,音像,工具卡等,並細化為針對不同兒童的年齡段和特殊人群書籍,如零到三歲,三到六歲,十幾歲孩子,單親家庭,繼父母家庭,特殊兒童家庭和關於寵物等。在簡尼爾森博士和正面管教協會同仁的努力下,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正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中,如網上社區,在線課程,ipad應用等等,幫助家長深入學習和運用正面管教。
  • 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標配
    正面管教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所謂的溫柔就是態度溫和,所謂的堅定就是立場必須要堅定態度,溫和是對孩子的尊重,立場堅定是對自己原則的尊重。所以,正面管教是一致性溝通的一個標準件,既尊重了自己的原則,也尊重了對方的自尊,是一種有效的管教。相對於正面管教,還有另外兩種極端的管教方式,第1種是放縱型,或者說,溺愛型。
  • 2015美國正面管教年會與你7月相約聖地牙哥! ——和正面管教中國第一人張宏武Susie一同深度遊學
    你想在幾天之內就和幾十位正面管教高級導師當面分享你在正面管教道路上的成長與收穫麼?你想更加熟練高效地傳播和運用正面管教麼?你想影響身邊更多的人來加入正面管教麼?你想深入了解正面管教那麼多年來如何幫助了世界各地的學校和家庭麼?那麼,快來參加美國正面管教協會一年一度的年會,Think Tank, 它將是你正面管教之旅上的不二之選!
  • 特需兒童父母/老師的福音——《特殊需求兒童的正面管教》作者特別奉獻特殊需求兒童的正面管教課程
    已取得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學校講師資質的學員,可在本次課程結束後講授特需兒童正面管教的課程,並獲得正面管教之家相關認證證書。
  • 【學校講師認證班】正面管教在教室裡的應用
    它一門結合正面管教理論、阿德勒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系統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社會情感學習的五組核心能力包括: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人際關係技能(Relationship-skills);負責任地決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 《正面管教》——嚴厲和驕縱外的第三種方式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正面管教》是她根據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為基礎撰寫的一本講述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是一部「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 正面管教自己
    這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正面管教與現實書裡的四個核心內容看起來真的非常棒:分別是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且堅定理解孩子調皮搗蛋背後的原因或者目的才能做出判斷不能只是阻止孩子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兒,而是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是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最好方法。
  • 兒童教育工作者必備的正面管教(PD)素養
    學習如何在家庭和教室裡建立互相合作,彼此尊重的和諧氣氛。認知孩子在家庭或學校裡不當行為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學習如何在家庭會議或班會上有效培養孩子良好品格和社會生存能力的方法。家長培訓師(講師)(CPDPE):學習「正面管教家長課堂」的體驗式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