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監測評價體系試點探索草原「一張圖」建設

2020-12-20 瀟湘晨報

中國綠色時報12月16日報導(記者 苑鐵軍) 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獲悉,今年7-9月,該院將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作為試點區域,在全國率先開展草原監測評價試點工作。此次試點工作,通過探索草原區劃體系,實現草原「一張圖」建設。通過首次測算「草原覆蓋率」指標,為形成「林草覆蓋率」打下基礎。通過開展物聯感知自動監測技術示範,實現了新技術在草原監測中的應用。實現草原外業調查無紙化記錄,提高了外業數據採集精度和效率。在此次試點工作中,規劃院以最新的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影像為底圖,採用內業區劃與外業調查核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草班、小班劃分,建立草班、小班檔案,落實了試點區域草班、最小放牧單元、最小生態單元空間分布,實現了滿足不同管理和應用需求的草原N項指標空間分布「一張圖」。 為創建與森林資源同口徑的指標,規劃院基於地面調查和遙感建模得到的草地植被蓋度空間分布「一張圖」測算得到了試點區城草原覆蓋率。「草原覆蓋率」與「森林覆蓋率」計算方法類似,二者結合可形成「林草覆蓋率」指標,有利於統籌考慮國土空間生態質量。 為更好地發揮物聯網、入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草原多要素、高時頻、連續、動態監測中的作用,規劃院自主研發了天地一體化草原植被長勢和蓋度自動監測模型,具備草原生長曲線連續監測的能力,實現草原植被、土壤、氣象、近紅外圖像、景觀圖像5大模塊10餘個參數的一體化自動採集。 為推進試點工作,規劃院研發了與PC端和WEB端相結合的草原外業調查數據採集APP,具有任務下發、數據採集與上傳、實時統計工作量和完成情況、根據匯總數據生成統計報表、提示輔助信息、自動檢查邏輯關係等功能,實現了全部外業調查數據的無紙化記錄與自動傳輸。

【來源:青海省林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草原監測評價體系試點探索草原「一張圖」建設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苑鐵軍報導  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獲悉,今年7-9月,該院將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作為試點區域,在全國率先開展草原監測評價試點工作。此次試點工作,通過探索草原區劃體系,實現草原「一張圖」建設。通過首次測算「草原覆蓋率」指標,為形成「林草覆蓋率」打下基礎。通過開展物聯感知自動監測技術示範,實現了新技術在草原監測中的應用。
  • 敕勒川等39處首批試點!我國正式開啟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將免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9日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敕勒川等39處全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名單,這標誌著我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正式開啟。  這是記者29日在內蒙古召開的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啟動會上了解到的。
  • 全國首單天然草原政策性草原保險試點項目落地內蒙古烏拉特草原
    該項目的成功籤約標誌著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政策性草原保險試點正式落地烏拉特草原。草原保險的落地是基層林業系統搶抓政策機遇,挖掘保險功能作用,為草原生態保護和畜牧業生產設計的保險解決方案。烏拉特後旗草原保險試點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針對天然草原實施保險保費地方財政補貼的首個試點項目,是全國首單天然草原政策性保險,這是內蒙古自治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全新嘗試,也是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拓展農業保險服務領域的一次新的探索。
  • 全國首單政策性草原保險落地烏拉特草原
    全國首單政策性草原保險籤約儀式近日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舉行。該旗獲各琦蘇木巴拉烏拉嘎查76戶共100餘萬畝草原將享受保險呵護。這片草原一旦受到旱災、病蟲鼠害、沙塵暴和火災等侵害,農牧民可享受最高2000餘萬元保險保障。  內蒙古草原是歐亞大陸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地類佔全國的44%。
  • 明確每年三月為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月」,三月最後一周為「宣傳周...
    本報訊(記者張麗媛)12月21日,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切實提高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發生,近日,我省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草原生態持續向好 內蒙古做好草原保護修複利用「大文章」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林虎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4日電 (記者 張林虎)在4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內蒙古通過做好「草原保護」「草原修復」和「草原利用」三篇大文章,草原生態持續向好。
  • 美麗草原我的家
    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基金會理事長葛健在日前舉行的呼倫貝爾國際綠色發展大會上動容地說,我們在這片草原上經歷過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今天終於走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的確,幾千年來,內蒙古大草原雖然幾經風雨,但一直默默養育著草原上的兒女,守護著中國的北部邊疆,如今,走入新時代,草原生態保護被賦予新內涵,邁上了新臺階。
  • 綠色浩歌——青海草原總站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
    成功推廣了草地圍欄、人工種草、暖棚養畜、定居設施為一體的「四配套」建設技術,「C型、D型肉毒殺鼠素」等生物毒素防治鼠害技術;微孢子蟲滅蝗複合劑和核心多角體病毒滅毛劑、細菌滅蝗劑滅蟲技術。一次次實踐、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創新、一步步升華,推動綠色發展理念入腦入心。
  • 「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火熱草原遊的背後,有他們的努力
    圖/草原據呼倫貝爾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促進科的包豔梅介紹,僅到7 月底,該市今年共接待遊客1013.4 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75.62億元。同時,圍繞草原的生態保護,呼倫貝爾市氣象部門開展了植被衛星遙感監測和呼倫湖水域監測評估、牧草營養成分監測評估、生態氣象環境監測評估等;製作牧用天氣預報、天然草原牧草產量預報等預報產品;在旅遊氣象服務方面,氣象部門積極開展天然牧草返青期預報、3A 級以上旅遊景區天氣預報服務。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持續實施林業和草原生態建設工程。三北、長江等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國家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擴大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規模2070.42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總面積達到1億多畝。啟動了陝西子午嶺、內蒙古呼倫貝爾沙地2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和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複試點。
  • 盟草原工作站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草原保護與利用技術培訓班
    為進一步加強盟林草局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北京林業大學教學科研優勢,提高林業草原生態建設科技水平,提升我盟草原工作者業務能力,盟草原工作站委託北京林業大學草業與草原學院舉辦了興安盟草原保護與利用培訓班,全盟各旗縣市草原站和綠水種畜場共13人參加培訓。
  • 國務院新聞辦就春夏森林草原火災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六是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積極推進《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修訂,制定《國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加快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步入到法制化、規範化軌道。積極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規劃落實,協調推動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防滅火應急物資儲備。開展防滅火重大理論課題攻關,構建不同區域的戰法體系,我們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慧技術,以先進的理論和信息技術運用推動防滅火工作創新發展。
  • 科學網—草原人眼中廣闊的草原
    ——《敕勒歌》 《中國的草原》以草原人熟悉的目光,近距離、多視角地介紹了世界草原和中國草原的分布格局和概貌,特殊的草原生態地理環境,不同草原的植被特徵和草原景觀,草原植被的演替規律,草原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相關知識;講述草原動物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展現草原牧民真實生活片段,獨特的草原文化和民族風情。
  • 設立公益崗位,形成管護體系,呵護中華水塔 生態保護建設讓牧民受益
    自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鬧布桑周有了一個新身份:生態管護員。試點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始終尊重牧民主體地位,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制定了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管理辦法和績效考核實施細則。「保護唐古拉,是咱作為草原兒女的一份責任,義不容辭。」
  • 保護綠色草原 築牢生態屏障
    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河北牧草產業體系首席顧問王堃認為:「決定的出臺,為加強張承地區草原生態建設、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對推進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回眸這部填補了河北草原立法空白的決定,我們看到的是立法機關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精神的執著堅守,是對「傾盡全力打造一部良法」目標的孜孜追求。
  • 「草原」牌白酒:讓酒香飄出錫林郭勒草原
    張貴山賣了十年的草原白酒,回憶起一個月前赴美參加巴拿巴萬國博覽會的經歷忍不住感慨萬千。他告訴記者,博覽會期間,人們對他們帶去的純糧釀造清香型白酒比較認可,做雞尾酒的公司還將其與法國白蘭地、俄羅斯伏特加一起做雞尾酒基酒勾兌的對比。「我們的酒效果相當不錯。」圖為企業堅守傳統工藝釀造手法,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
  • 論文推薦|雷少剛等:草原煤電基地景觀生態恢復技術策略
    因此,景觀生態恢復是東部草原煤電基地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關鍵途徑。目前,國內外學者圍繞礦區景觀生態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觀格局變化、景觀生態類型劃分、景觀生態健康調查與評價、景觀生態規劃和景觀生態空間格局模擬優化等方面。
  • 草原保護丨豐富而多樣的中國草原
    我國草原地廣物博,各類草地資源極其豐富,並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國草原保護建設所使用的許多鄉土草種,就來自草原植物資源。 盧欣石介紹說,在我國荒漠化治理過程中使用的檸條,是草原上分布的一種錦雞兒屬小灌木,堪稱我國沙化草原治理的「生態衛士」。檸條還被引進到美國,由此擔負起草原種質資源國際交流的使命。
  • 草原保護丨中國的南方草原
    南方草原第一大省四川省,草原面積達3.13億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3%,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紅軍長徵「爬雪山」「過草地」,過的就是四川的草地。這裡有毛埡大草原、章德大草原、龍燈草原、八美草原、塔公草原、紅海草原等。連片的草原,是藏族、羌族等我國少數民族同胞賴以生存的資源。獨特的氣候特徵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更讓四川草原散發著特有的魅力。
  • 瀟湘草原遊丨南方「呼倫貝爾」——邵陽城步南山大草原
    編者按:草原有著獨特的生態、經濟、社會價值,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戰略資源,發揮著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運動休閒等重要功能。根據湖南省林業局2018年草地資源清查結果,湖南草原面積為116.69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是我國南方草原面積較大的省區之一。即日起,紅網時刻開闢「瀟湘草原遊」專欄,帶大家領略湖湘大地上的草原美景。奶牛在南山牧場覓食,十分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