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這兵種一旦戰時被抓,直接槍斃都沒人說什麼

2020-12-11 烽火戰情

我們都知道現如今各國都有著種類繁多的兵種,雖然每個兵種擔任的職責都有所不同,但是,這些兵種都是受到日內瓦公約保護的,一旦戰時交戰被俘的話,都是享受戰俘待遇的,不能隨意屠殺。

可這麼一個兵種卻著實比較特殊,一旦被抓,槍斃了都沒有幾個人會說些啥,這兵種便是僱傭兵

而之所以僱傭兵可以說隨意槍斃,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的,我們首先要了解日內瓦公約中規定的戰俘是屬於哪一類人,按照日內瓦公約中的規定,戰俘是屬於交戰雙方國家的士兵,換言之就是兩個國家打仗,只有這兩個國家的士兵才算得上是戰俘,如果是其他的就不一樣了。

僱傭兵由於職業的緣故,導致了僱傭兵是屬於無國界的兵種,一旦發動戰爭,這些僱傭兵只受僱於給錢的僱主,因而他們並不能算得上是士兵,再加上一旦戰場上雙方都僱傭了大量的僱傭兵的話,那就很容易戰爭變成一場無國界的戰爭,甚至出現於混亂的局面。

所以也就因為這樣,外國僱傭兵不享有作為一名戰鬥員或者戰俘的權利,當然,僱傭兵也並非是只為金錢的,有以下的都是屬於僱傭兵的範疇的,就比如當地或者外國特別招募的人員參加到武裝衝突當中或者事實上直接參加敵對行動都可以算得上是僱傭兵。

僱傭兵其實也算得上誕生比較早的部隊,早在古羅馬時期的時候,就有專門為金錢而作戰的野蠻人部隊,後來到了殖民主義時代被流放到非洲的歐洲囚犯為了生存幫助僱主敢一些事情,這些都是屬於僱傭兵的範疇的,在不少人的觀念中,僱傭兵只能帶來痛苦和死難,這也就促使了僱傭兵成為人人厭惡的兵種。

當然,僱傭兵的市場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商機的,有資料就顯示,全球僱傭兵公司累計的年收入就在1000億美元以上,這還都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那會的年收入,到了現如今,隨著國際風雲動蕩的不斷加深,現如今這個收入早已經翻了好幾番了。

相關焦點

  • 全球最不受待見的兵種!一旦被抓,《日內瓦公約》都保護不了!
    導語:全球最不受待見的兵種!一旦被抓,《日內瓦公約》都保護不了!戰爭是非常殘忍的,一旦開啟爭端,現代戰場的各種新型武器是最為致命的,儘管我們遠離硝煙很久了,但現在世界上的中東地區依然打的不可開交,這也使得他們的經濟得不到發展,我們都能發現,身受重傷的士兵還有遍地的屍體,這都是在現代武器的轟擊下造成的。士兵抱著視死如歸的信念走上戰場這沒錯,但戰場上就真的只有你死我活嗎?
  • 全球唯一不被保護的兵種,被抓住下場很悽慘,日內瓦條約也沒用
    僱傭兵是一個戰力十分強大的兵種,也是全球唯一不被保護的兵種。其原因在於,僱傭兵是一個特殊兵種,他們不隸屬於任何國家,只要收到金錢,他們可以為任何國家和個人而戰。他們不同於各國特派士兵,為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而戰,即使成為了戰俘,也會受《日內瓦公約》戰俘條約的保護,而僱傭兵卻沒有該公約的保護,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旦他們被抓住下場將會十分的悽慘,日內瓦條約也沒用。
  • 這支兵種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被俘虜可立即擊殺,美求情也沒用
    就單單拿二戰來說,死亡的人數高達9000多萬人,這其中包括了平民和士兵。但面對主權被侵犯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拿起武器進行反擊,將敵人趕出領土之外,所以戰爭的殘酷性是必然要發生的。至此在戰場上,人類不忍看到戰爭帶來的巨大傷亡,於是制定出來很多的規定,最大程度的保證人民和士兵的安全,比如在《日內瓦公約》中就有這麼一條禁止射殺俘虜的條令,它能在士兵沒有反抗能力下,在戰場上起到保護士兵的作用,從而減少一定的傷亡,但像二戰日本這樣的烈性國家完全不當事,隨意的射殺俘虜從而引發了眾怒。
  • 世界上唯一不受保護兵種,一旦被俘難逃一死,走到哪裡都招人記恨
    人類為了保留住內心深處的真善美,於是聯合籤訂了日內瓦公約,希望可以約束戰爭中的人類。在日內瓦公約裡面也有關注戰俘的保護條例,生而為人即便是淪為俘虜也應該享有人權,所以適度的懲罰可以,但如果再跟上世紀一樣肆意掠殺,那麼就會成為全民公敵。
  • 背景資料:《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顧德偉) 平民在傳統戰爭法中指位於交戰國領土而不屬於交戰人員的和平居民。廣義上的平民應泛指戰爭與衝突各方交戰人員之外的所有和平居民。  《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共有159條正文和3個附件。
  • 薛寶生:卡扎菲之死見證日內瓦公約遭踐踏
    1949年8月12日,63國代表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上,將原來的兩個公約擴充為四個公約,即:《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和《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日內瓦四公約於1950年10月21日生效。1977年6月10日,在日內瓦又籤訂了日內瓦四公約的兩項附加議定書,並於1978年12月7日生效。
  • 《第四日內瓦公約》主要締約方大會在日內瓦召開
    新華網日內瓦12月5日電(記者陳威華陸大生梁業倩) 關於「戰時保護平民」和「被佔領土」等問題的《第四日內瓦公約》主要締約方大會5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來自114個國家和8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會議。與會代表對巴勒斯坦地區人道主義形勢的惡化表示了嚴重關切。  這次大會是在巴勒斯坦地區局勢急劇惡化的形勢下召開的,以色列和美國拒絕出席會議。
  • 有日內瓦公約也沒用,各國對待戰俘都不人道,僅一國除外
    說到戰俘很多人都不陌生,所謂戰俘就是戰時被敵人俘虜的人,這些人戰時是敵人,而放下武器的時候和普通人一樣,對於他們的敵人來說,這些人可以說是任其宰割的羔羊。對於如何對待戰俘,國際上專門有一個公約給予說明,這個公約就是日內瓦公約,對於這個公約許多人都有一個小誤解,認為它出現和生效時間都比較早,實際上日內瓦公約出現在1864年,但是真正生效卻是1950年,這是因為早期日內瓦公約類似加盟性質,你不加盟這個公約,你基本就不用遵守公約的內容和決定。
  • 二戰各國都是按《日內瓦公約》處置戰俘嗎?有兩個國家比較離譜
    所以此國基本上是按《日內瓦公約》辦事。在二戰時期以及二戰後,英國人的俘虜基本都過上了正常的生活。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在戰時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擊沉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當他們把俾斯麥號最終擊沉後,還主動救援德艦上的落水倖存者。就這一點來說,英國人做得還是蠻到位的。排名第二的是英國的同盟國美國。自然,此國也加入了《日內瓦公約》,但他們對戰俘也有自己的喜惡。
  • 絕地求生:跳傘還沒落地卻被擊殺,有沒有違反了《日內瓦公約》呢
    絕地求生這個遊戲,對於很多人來說,有的玩成了絕地暖暖,有的玩成了追殺遊戲,有的玩成了極品飛車,甚至有人玩成了跳傘遊戲、。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遊戲中,跳傘還沒落地卻被擊殺,有沒有違反《日內瓦公約》呢?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日內瓦第4公約
    《關於戰時保護平民的日內瓦公約》(1949年日內瓦第4公約)頒布時間】 1949.08.12全文  第一部 總 則  第 一 條 尊重本公約  第 二 條 本公約之適用  第 三 條 非國際性之衝突  第 四 條 被保護人定義
  • 紀念《日內瓦公約》60周年 人權問題備受關注
    1949年8月12日,63個國家在瑞士日內瓦籤署了《關於保護戰爭受難者的1949年日內瓦公約》(簡稱《日內瓦公約》),此公約被稱為現代國際人權法的基石。60年後的今天,人權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日內瓦公約》在全球範圍內的執行和遵守情況如何呢?
  • 《日內瓦公約》帶來的喜訊與希望
    《日內瓦公約》及其分別於1977年和2005年通過的附加議定書,構成了旨在保護武裝衝突中人類生命和尊嚴的基本法律。     《日內瓦公約》在全球得以通過,有力回擊了認為國際人道主義法不再足以應對現代戰爭的論調。所有國家都成為公約締約國這個事實,意味它們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遵守這些條款。
  • 日內瓦公約指的是什麼?
    哈布斯堡軍隊的戰鬥塞爾維亞的第一個月直接反對其對戰爭的看法進行。這場戰鬥有助於鞏固塞爾維亞作為臨近犯罪分子的形象政權,至少有一個一貫違反國際法的政權。戰爭的第一個月至少也幫助了哈布斯堡帝國在軍事實踐方面,處於國際規範的邊緣。在塞爾維亞,歐洲遏制衝突的願景本身越來越多與國際法律項目交織在一起,以塑造其行為戰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 中外人士:《日內瓦公約》沒有過時 應尊重堅守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記者吳嘉林)紀念《日內瓦公約》通過70周年研討會7日在京舉行,與會中外人士表示,走過70年曆程的《日內瓦公約》並未過時,依然切合實際,應得到各方的尊重和堅守。《日內瓦公約》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內瓦締結的關於保護平民和戰爭受難者的一系列國際公約的總稱。「70年來,《日內瓦公約》及其他眾多國際人道法條約挽救了無數生命,在武裝衝突中減輕了民眾的苦難。」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大會委員毛羅·阿里戈尼在研討會上說。
  • 專訪白良:中國對推進《日內瓦公約》全面落實有重大意義
    會議期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白良接受了中國網《他說中國》欄目的專訪。中國網:值此時機,舉辦「紀念《日內瓦公約》70周年:重申承諾」高級別國際研討會的目的是什麼,希望向人們傳達什麼信息?白良:《日內瓦公約》於1949年在日內瓦協議締結,今年正值其通過70周年,我們願藉此機會重申承諾。
  • 資料:《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
    1949年8月12日,61國代表在日內瓦共同籤署了一項關於如何處置戰俘的公約,即《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即1949年日內瓦第3公約)。
  • 戰場上不打醫護兵?這個國家表示:統統死啦死啦的!
    原因是這樣:戰爭這玩意,歐洲國家互相打過來打過去,忽然有天覺得我們都是文明人啊,不該那麼野蠻啊,於是,1864年,12個歐洲國家坐在一起,籤訂了著名的《日內瓦公約》,其中規定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務兵在進行戰場救護時應和平民一樣受到保護,當然有前提:醫務兵攜帶的武器僅用於自衛和保護傷者,如果將武器用於攻擊性行為,則不受保護。
  • 《日內瓦公約》相關條款的具體內容
    戰俘包括以下幾類:   1.正規武裝部隊成員、民兵、志願部隊人員;2.有組織的抵抗運動成員(有組織是指他們帶有識別標誌、有指揮者、公開攜帶武器、遵守戰爭規則);3.伴隨著武裝部隊而非戰鬥員的人,如軍用飛機上的文職工作人員如服務員等、商船隊的船員、戰地記者、供應商、勞工等,但這些人須獲得隨軍的準許或許可證
  • 背景資料:《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
    背景資料:《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   《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1949年日內瓦第3公約)共有143條正文和5個附件,是對1929年同名公約的修訂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