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竊時肆暴」到底啥意思,原來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了

2020-12-13 國學大觀園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竊時肆暴、青氈舊物,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竊時肆暴和老鼠有很大的關係,而青氈舊物和書法家有關。讀懂這2個歷史典故,你就會準確應用成語啦!

竊時肆暴

這句成語出自唐代柳宗元《三戒·序》卷中的一則故事。說是在永州有一戶人家,主人的生肖是屬鼠的。在十二屬相中,子鼠為首,這家的主人就對家人說:我是屬鼠的,我就是老鼠,打老鼠就相當於打我,誰也不許動。要是打了老鼠,我的運氣就完了,要是養著老鼠,我就能發大財,咱們家才能富貴。家裡人一聽,誰也不敢說個不字,沒辦法養著吧。

相關焦點

  • 成語「牛溲馬勃」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和一個歷史典故有關,長見識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語言是我們思想交流的工具,而成語是我們離不開的精彩詞句。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我們說話時成語出口成章,成語已經印在了我們的大腦中。儘管我們對常用的成語很熟悉,但它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很多成語的出處不甚了解,當然就有經常用錯成語的尷尬情況。
  • 成語「入幕之賓」是啥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漲知識了!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彙,但是有很多成語比較冷門,我們很少用到,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想要學好成語,就應該讀懂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成語。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解兩個成語,分別是入幕之賓和請君入甕,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你就豁然開朗了!
  • 成語「驥服鹽車」到底是啥意思,讀懂這個歷史典故,才會豁然開朗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我們來講2個冷門成語,分別是困獸猶鬥和驥服鹽車 ,這2個成語其實都和歷史典故有關,而我們讀成語,只要理解了歷史典故,才能真正懂得成語的真實內涵。驥服鹽車 (jì fú yán chē)這句成語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驥」是指千裡馬,這句成語是說千裡馬拉著裝鹽的車,據說古時候的千裡馬,是日行千裡的寶馬良駒,在戰場上將軍最希望的是擁有一匹寶馬。
  • 成語「上下其手」原來是這樣來的,又長見識了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秦始皇在哪兒,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有趣的歷史故事。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時,楚國出兵侵略鄭國。 當時楚國已經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了,擁有雄厚的軍事和政治實力。弱小的鄭國自然是完全沒有能力抵抗的。
  • 我們常說的「牝雞司晨」是啥意思,知道歷史典故,才會豁然開朗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牝雞司晨這個成語,當然還有一個成語是潘郎車滿,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讀懂了它們的歷史典故,你也就可以熟練應用了。牝雞司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母雞會打鳴,是違反常規的事情,這個典故和商紂王有關。話說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紂王,是有名的暴君,嗜殺成性,對底下的大臣也毫不留情,他還製造了很多殘酷的刑拘。紂王寵妲己盡人皆知,歷代皇帝也都寵幸自己愛妃,可沒有紂王這麼變本加厲的,對妲己什麼無理的要求都言聽計從。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 成語「侯門似海」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讀懂,才會恍然大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成語,在寫作的的時候運用一些成語,也會提高我們文章的檔次。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也有一些生僻的成語,我們卻並不知道它們的意思。其實冷門成語也很有意思,只要我們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就可以熟練應用成語。今天的大話成語,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戶限為穿和侯門似海,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懂了典故,你就會豁然開朗。
  • 我們常說的「洛陽紙貴」,有什麼深刻含義,其實和這個典故有關
    很多人對我國的成語文化一知半解,況且我國的成語成千上萬,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往往也都暗藏著歷史典故。如果不讀懂歷史典故背後的道理,就很難理解成語的意思。今天為大家分享2個成語,分別是「結駟連騎」和「洛陽紙貴」,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啥意思,讀懂背後的典故,才會豁然開朗,當然也就不會亂用成語以至於鬧出笑話了。
  • 古人常說,一言九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看完長見識!
    不知道大家對一些成語都有哪些看法,在我們的字典中,有這麼一個成語,那就是一言九鼎,相信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熟知的成語,一般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舉足輕重的話語,甚至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它的使用,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了,什麼史記或者史書中都有對於這個成語的提及,我們知道一言九鼎,古代人常說之外,那你們知道其中的意思嗎?
  • 成語「膠柱鼓瑟」是什麼意思,看完這則歷史典故,才能知曉其意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為大家帶來2個我們很熟悉的成語,分別是紙上談兵和膠柱鼓瑟,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要我們讀懂了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自然就會知曉其意。膠柱鼓瑟 (jiāo zhù gǔ sè)這條成語出自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大話成語:我們常說的「圍魏救趙」啥意思,背後的典故引人深思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很多成語,但是很多人對成語的意思並不是很了解。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2個成語,分別是孫龐鬥智和圍魏救趙,了解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才能讓我們對成語有個更加清楚地認識。那麼孫龐鬥智和圍魏救趙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小學三年級時,一本愛不釋手的袖珍版《漢語成語小詞典》,萌發了他的文學夢。20世紀60年代初即開始求學、生活、工作在開封,幾十年來,他把對這個城市的愛都凝聚在宣傳開封文化上,在繁忙的工作期間搜集、積累了大量發生在開封和與開封有關的成語典故資料,並潛心考證每一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和喻義。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名字用了3000多年,1584個成語跟這座城市有關
    我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五千多年的歷史中,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在我國廣闊的國土中,有許多城市換了很多名稱,但是也有一個城市,一直保持著自己原來的名稱,就是邯鄲。一提到邯鄲,我們最先想到的都是"邯鄲學步"這個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燕國的一位少年,因為羨慕邯鄲人的走路姿勢好看,就專門來到邯鄲學習邯鄲步。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非但沒有學會邯鄲步,連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都忘記了。
  • 《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從成語的尋根溯源中體會趣味考古的...
    一百個成語的尋根溯源,體會趣味考古的真諦;一百幅古畫的風俗巡禮,展現古代生活之圖景。《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著者:許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唱三嘆,到底是怎樣「唱」、怎樣「嘆」的?大放厥詞,「放」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詞」?入鄉隨俗,「隨」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俗」……理解一個成語,有沒有可能突破慣常的成語辭典式的拘束?不僅僅是釋義,不單單是用例,而是穿透時光的隔閡,回到它誕生之初的語源現場,去洞見另一種當時的旦暮朝夕、飲食男女,抑或驚心動魄、生死無常?
  • 成語: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多人不大理解其中的真諦
    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文明古國。在這個歷史歲月當中,我們的先人根據他們日常生活經驗總結,摸索出了很多具有啟示和引領後人學習的生活準則。而這樣的準則,大都是以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這些準則就有成語、習用語、諺語等等。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開封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展現自身的文化軟實力,真不簡單!」4月9日,從鄭州駕車帶著全家人來開封旅遊的程先生在與記者閒聊時,這樣表述他對開封成語典故刻石的深刻印象。說到建在大宋御河兩岸的開封成語典故苑中的成語典故刻石,和開封鐵塔附近翻開的石雕「大書」旁立著的成語開卷有益石碑,他說,過去知道鐵面無私、黃袍加身、杞人憂天這些成語典故發生在開封或與開封有關,看了立在這裡的刻石後才知道,開卷有益、南轅北轍、雪中送炭、庖丁解牛、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成語也與開封有著密切關係。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一個成語演變的時間,就超過了美國歷史
    不知道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用到過「期期艾艾」這個成語?這個成語聽起來俏皮,看起來婉約,似乎和一個溫柔多情的小姑娘有啥關係,可事實上,這個成語要表達的意思一點都不浪漫,它的意思是:形容口吃的人,說起話來反反覆覆、吞吞吐吐,讓聽眾和說話的人都很著急的樣子。是不是有點小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