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4月20日電(記者李鯤)我國蜂產品市場長期良莠不齊,價格、質量相差巨大。19日,天津市食品安全協會專家、天津市食品工業協會蜂產品專委會秘書長柯文凱在一項科普活動中,現場運用「看、聞、嘗、品、識」五種方法,指導居民辨別真假蜂蜜。
柯文凱說,一是「看」,看光澤度,真假蜂蜜折光度不同,真蜂蜜有「玉」樣的感覺,假蜂蜜像「玻璃」;二是「聞」,聞香氣,真蜂蜜含有天然蜜源植物花粉的芳香味,假蜂蜜氣味寡淡,且短淺不耐聞;三是「嘗」,用舌尖嘗試真假蜂蜜味道,真蜂蜜自然甜潤,有其蜜源的香甜特色,假蜂蜜多使用果葡糖漿,味道平淡;四是「品」,真蜂蜜回味香醇,假蜂蜜幾乎沒有回味;五是「識」,識別價格。
「目前,根據蜜種的不同,原蜜的價格一般每噸1.5至4.5萬元,而造假者多使用的果葡糖漿,原蜜價格每噸才2000多元,以真品洋槐蜜為例,一般每500克零售價格在40元以上,而摻假的才賣20元左右。」柯文凱說。
19日,天津市食品安全協會舉辦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社區科普之家」系列活動在天津市河北區王串場街道豔泉裡社區舉行,專題普及蜂產品知識。天津市食品安全協會會長李志勇表示,市場上一些見利忘義者利用糖漿等原料製造假蜂蜜,讓消費者真假難辨,影響健康,普及蜂產品知識的同時,國家應儘快出臺蜂蜜質量強制性標準,強化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