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2020-12-17 安久文化

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朦朧派詩人顧城的《一代人》。這首詩流傳很廣,寄託了一代人的理想,顧城當然也在其中。經歷了「黑夜」之後,「光明」一定會到來。可對於顧城自己來說,他人生中的「光明」一直沒能等到。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顧城的另一首代表作《錯過》:

隔膜的薄冰溶化了,湖水是那樣透徹,被雪和謎掩埋的生命,都在春光中復活。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錯過是永遠的遺憾,顧城作為詩人,他是耀眼的。顧城的詩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他總是從生活的細節著眼。就像這首詩中寫的初春的雪、融化的冰,正像自己經歷的迷茫與希望,會迎來春光明媚嗎?可本質不同的人,無法在一起。「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這是遺憾,更是難得的「乾脆」。那段時光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雖成了永遠的遺憾,但這就是人生。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到底該怎麼理解?有人認為這是寫有情人沒能終成眷屬的遺憾,這樣理解當然可以。也可以放到更廣的層面理解,「錯過」不單單可以指人與人之間,也可以是人生中的某個決定、某段時光、某個時刻的自己。人生本就在不斷錯過,一段時光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與其耿耿於懷,不如重拾勇氣繼續向前走。

顧城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名篇,是朦朧派的代表。「童話詩人」是人們對他的深刻印象,但是現實生活永遠不會像是童話世界那樣順意。顧城的結局也讓世人議論紛紛,我覺得顧城就像是他的詩寫的那樣: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顧城執著追求他心中的童話世界,童話思維成就了他,最終也毀掉了他。有時候,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

相關焦點

  • 顧城:人生該知道的5句話,「你相信命運,我相信生活」
    顧城的詩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尤其是那一句「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是在顧城的身上,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每一個詩人都是一個浪子,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正因為他看到的世界與其他人不同,他所表達的東西也就自然而然地逃脫庸俗了。但是顧城的死亡卻是人們無法接受的,有人說,一個詩人的死亡,應該也是充滿詩意的。
  • 【為你讀詩】顧城你沒有來,我還在等
    1987年5月之後,顧城後期思想,多見於談話、訪談、演講中,它們的呈現方式帶有一定的即興和片段色彩,這些二十年前的思考對於今天為凡俗生活所困的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他的靈光閃現有助於我們樹立平靜生活的智慧……如果顧城還活著,今天,他61歲了,即將抵達孔子所言的「六十而耳順」之境。
  • 顧城:手我是有的,就是不知如何碰你
    顧城最美的十二句詩 1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 —— 《世界和我·第八個早晨》 6 一切都明明白白, 但我們仍匆匆錯過, 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 顧城經典十二句詩:一顧傾人,再顧傾城
    6、 你不願意種花, 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 ——顧城《門前》 8、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 顧城經典詩文賞析
    讀後感:是瑣碎的現實生活負了顧城縹緲自由的詩魂;但對於直接參與了顧城真實生命的謝燁和英兒來說,終是詩魂負生活。《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這是新時期著名詩人顧城的詩歌選集,此集為童話意境短詩。「人生可如蟻而美如神」,「感性即自然的理性」,「生命與生活無關」……如果把世界關在門外 只會使自己遭到囚禁。
  • 今天是顧城60歲生日,作為一位95後如何理解他的詩
    人們好言顧城的詩富有童心,早期詩歌中總是有兒童視角,寫得純真自然,舉例時,也常以這首《門前》為例。固然是某種程度的真實,安徒生也確實是顧城極為鍾愛的作家,他嘗言:「當我打開安徒生童話,淺淺的腦海裡就充滿光輝,我向它走去,我逐漸透明,拋棄了身後的陰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 顧城殺妻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北部一個只有兩千人的小島上,大陸「朦朧詩」詩人顧城,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其妻謝燁,則倒臥在島上的一條小徑,頭部被丈夫用斧頭砍傷致死。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 顧城最美的6首短詩:童話終究是童話,它會結束
    有一種美,叫作顧城,三言兩語,輕攏慢捻,便醉到心裡。有時,我會端著他那短短的幾行文字,痴痴地看上半天,既然自己不能製造童話,不妨在他的童話裡沉醉片刻。王國維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者也。」前有李後主天真爛漫地吟詠,後有顧城如痴如醉地低唱,他們前赴後繼,營造幻夢裡的真實。6首顧城的短詩,是童話,也是人生。
  • 因為相信而看見,區塊鏈世界新物種UDB&EverEast
    肺腑之言我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不再相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社會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濫的地方想才安心。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所有的預想都正確,才能為自己總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層」找到合理開脫,從而也證明了自己機智過人,總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
  • 著名詩人顧城曾經在武夷路上住過……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我需要,最狂的風,和最靜的海。」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你應該是一場夢,我應該是一陣風。」
  • 徐志摩的名句,顧城的名句,海子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你說是我甘願離南,我只說是你不肯隨我北來。二,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1、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2、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 朦朧詩人顧城生活過的街區 正在以你看不見地速度逆生長
    圖說:武夷路鳥瞰圖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 讀《顧城的詩》
    再讀《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還是非常感動,為詩人純淨的心靈,它與現實格格不入,相距甚遠,也許顧城一生生活的幸福和悲劇都可在此詩中找回源頭和答案。你細細聆聽詩句背後的每一個聲音,它們如此無辜,純淨,要求完美,卻又被現實擊碎!這首流傳甚廣的詩,是顧城25歲寫下的早期代表作。
  • 顧城最近很火的一段話
    1.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顧城2.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3.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4.愛情的美好總是引人無限遐想,如雲一樣,而雲成其為雲,是因為距離,當你走進時就變成了霧。5.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死於1993:顧城和謝燁最後的日子
    一家人生活艱難。張生同只有星期天的半天時間可以去看謝燁,有一次謝燁得了急性腎炎,張生同想接她回家,謝燁卻被人接走送去了上海。張生同一直覺得愧疚。因為他的緣故,謝燁小學三年級還是不能加入少先隊,他對謝燁說:「爸爸對不起你。」但謝燁只回了兩個字:「我懂。」
  • 顧城殺妻自縊背後:母愛式縱容的婚姻,最終走向毀滅
    說起顧城,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但說起他的詩《一代人》:「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門前》:「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就會想起,原來是他。見到謝燁,顧城說:「我看到四處全是金光,還帶著彩虹,我不敢想像她能來」,他也說:「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愛情來了時候,他們也是甜蜜和幸福的。但顧城永遠活在他的詩裡,是一個自由且自私的人,他把所有的快樂建立在他寫詩的理想國度裡,而在現實中,他連一個家都養不起,生活中也更多是無能,甚至連兒子都嫉妒,不願兒子分享謝燁的愛,而把兒子送走。
  • 《讓我怎麼相信你》,因為相信,所以靠近
    「冤家」父女之間的「互懟日常」,深刻還原了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你除了給錢還會幹嘛呀?」「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一句句戳心臺詞預示著父女間一場積蓄已久的矛盾即將爆發。「你還不相信我?」《讓我怎麼相信你》,其實也是兩個劇作家和導演梁青兒、梁小涼的真實生活創作。梁青兒的父親梁左,是《我愛我家》的編劇。梁青兒回憶父親梁左:他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劇作家,他也是一個有夢想、有遺憾、有缺點、脆弱而敏感的人。
  • 你被捕是因為你被懷疑喜歡我
    小編來幫忙~~~1、你被捕是因為你被懷疑喜歡我2、請認真向風雪學習如何鑽入我的手臂3、我想告訴你這個壞消息,我覺得你不再單純了4、重要人物應該放在尖尖的心中5、好吃的東西應該吃到肚子裡,愛的人應該放在心裡
  • 顧城:明明是我的風箏,卻嫁給了藍天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他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果,你避免了一切開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與瘋子之間只有一線之隔,大多有大才之人性格多半孤僻,他們的人生就像煙火,輝煌即毀滅,今天阿野要講一個像煙火一樣的詩人顧城。
  • 揭秘顧城 謝燁與英兒的激流島恩怨
    顧城、謝燁、李英的共同好友文昕說。顧鄉是當時離現場最近的一個人,謝燁的弟弟張純也在島上,他們陪這對詩人夫妻走過了最後的時光。但逝者的親人並不願意過多提及該事。反觀「顧城事件」20年,或能碰觸到詩人們的命運交叉與時代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