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成「實力新秀」|彈簧圈|美敦力|賽諾|集採|器械|支架|導管|...

2021-01-12 健康界

文章來源:公眾號_Eshare醫械匯
轉載請標註文章來源

----

12月14日,賽諾醫療公告,子公司賽諾神暢,擬以投前估值4億元實施增資擴股,此次增資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神經介入領域業務的發展壯大。

資料顯示,賽諾醫療的主營業務為冠脈支架。但隨著國採的開展,冠脈支架市場急劇萎縮。賽諾的支架未在國採的範圍內,更是失去了大部分市場。那麼此時增資發展神經介入這個「易守難攻」的壁壘業務,或也是避免企業陷入泥潭的自救。

同時,神經介入領域「實力新秀」艾柯醫療近日也宣布完成數億元的B+輪融資。另外今年6-8月神經介入領域也完成了6筆融資,其中5家融資金額達到億元級,投資機構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

巨頭企業增資,資本加速進入,神經介入領域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為何能被市場一致看好?國內市場格局目前又是如何呢?

神經介入簡介

神經介入是疏通與修復腦血管通路的微創手術,指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支持下,經由股動脈穿刺,利用導管等輔助器械將治療器械送達病變血管處,通過取栓、擴張、栓塞等方式進行血管內治療。與傳統治療相比,神經介入技術具有創傷小、適應症較多、療效確切、術後恢復快等特點,是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

按照不同的功能及適應症,可將神經介入器械分為通路類、出血類和缺血類。

通路類:主要用於為各類適應症建立血管至目標部位(病灶處)器械輸送通路,其產品主要包括鞘、造影導管、指引導管、中間導管、封堵壓迫系統等;

出血類:針對出血性腦血管病(如未破裂動脈瘤、動脈瘤破裂等)用於封堵栓塞血管破裂處及顱內畸形血管,其產品主要包括微導管、微導絲、彈簧圈、球囊、支架、栓塞劑等;

缺血類:針對缺血性腦血管病(頸動脈狹窄、單側動脈狹窄、雙側動脈狹窄等)用於取出血栓、疏通血管,其產品主要包括微導管、微導絲、球囊、支架系統、保護傘、成像測壓、抽吸裝置等。

神經介入器械市場規模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的「頭號大敵」,根據《2018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2016年國內腦卒中患者數約1300萬,復發率約17.1%,每年腦卒中新發病例約200萬,且以每年8.3%增長,近10年來死亡率呈顯著上升趨勢。

神經介入作為腦血管病重症的新興有效方法,相關器械耗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長。據統計神經介入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2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48億元,這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9.7%。

2018年我國缺血性卒中發病數為366萬,符合出血性卒中手術特徵的發病數有54萬,隨著老齡化加劇,2025年腦卒中發病人數全國將達570萬人,預計2025年神經介入醫器械的潛在終端市場規模將達333億元。

外資壟斷,國產企業「雨後春筍」般湧現

中國神經介入器械起步晚,現仍處於發展初期。目前國內神經介入市場80%以上被外資壟斷,外資頭部企業有美敦力、史賽克、MicroVention、波士頓科學、強生等,其中僅美敦力就獨佔了60%市場份額。

在國產化率上,通路類接近30%,缺血類與出血類均不足10%,具體情況如下:

缺血性: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機械性血栓切除術(MT手術)為例,2018年MT手術器械銷售收入CR3為90.2%,且均為外資公司(美敦力、史賽克、強生),進口品牌合計市場份額為94.6%。

出血類:以治療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彈簧圈栓塞術器械為例,2018年銷售收入CR4為93.9%,美敦力、MicroVention、強生和史塞克市佔率分別為39.5%、32.2%、16.7%及5.5%。

通路類:以導管、導絲為主,按照2018年銷售收入CR4為60.2%,泰爾茂、美敦力、雅培、麥瑞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1.70%、18.30%、10.70%、9.50%。進口品牌合計佔據市場份額約70%,其國產率略高於缺血類和出血類。

雖然神經介入市場長期被外資主導,但目前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布局神經介入領域,在穿刺針,彈簧圈,支架,球囊等領域,國內企業已略有成績。

· 微創醫療
國內神經介入領域龍頭企業,目前公司共有5款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產品,分別是APOLLO™顱內動脈支架系統、WILLIS®顱內覆膜支架系統、ASAHI CHIKAI Family神經介入微導絲系列、Tubridge®血管重建裝置、Fastrack™微導管系統。

其他的新銳企業,如沃比醫療、維心醫療、泰傑偉業、心瑋醫療、歸創通橋等也在發力神經介入領域,核心產品逐漸獲批上市。

集採下,企業紛紛布局藍海市場

隨著耗材集採按下了快進鍵,集採的熱門產品一下子成為了易攻難守的紅海業務。關注競爭激烈的同質化集採產品,等著「被動挨打」,不如提前戰略布局,未來「先發制人」。

對此,除了賽諾醫療布局發展神經介入領域外,近期業內其他龍頭企業也動作頻頻,紛紛瞄準藍海市場。如:

微創醫療考慮分拆醫療機器人獨立上市。據了解,微創醫療機器人業務覆蓋腔鏡、骨科、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經皮穿刺五大賽道,公司自研的三款手術機器人產品進入臨床並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樂普醫療分拆樂普診斷衝刺科創板。樂普診斷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有膠體金和螢光POCT、凝血診斷、生化診斷、化學發光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五大系列技術與產品平臺。

藍帆醫療發展醫療急救護理產業。擬打造醫用基礎材料、醫療護理產品以及醫療護理產品組合產品為一體的上下遊產業鏈條,形成集群發展新格局。

隨著國內企業技術研發投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企業能夠在諸如神經介入領域之類的醫械藍海市場大展拳腳,未來也將有更多領域有機會複製冠脈支架國產替代成功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介入器械領先企業賽諾醫療
    今天,我們分析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療器械行業公司—賽諾醫療。賽諾醫療全稱賽諾醫療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由歸國留美博士孫箭華先生於2007年在天津創立。公司產品專注於高端介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業務產品涵蓋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介入治療重點領域。
  • 首批集採冠脈支架落地後 微創醫療股價暴漲再創新高
    冠脈支架集採之後,國內將迎來創新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高值耗材集採政策實行之後,創新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黃金十年。長期來看,低端冠脈支架領域只會剩下幾個主要玩家,包括微創、樂普等。小企業支架進入市場時間較晚,創新器械還未研發彌補來彌補利潤空白,最終會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1)集採政策前,支架價格隱含醫生回扣   一臺冠脈支架手術的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於耗材品質,還取決於醫生手術。集採支架是植入到人體的心臟,對醫生的手術經驗非常依賴,且為一次性植入,永久停留在人體,所以要求醫生在每次手術「零失誤」。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醫用高值耗材的未來
    消息一出,相關個股應聲集體暴跌,繼11月5日走低後,截至6日收盤,醫療器械概念普跌,戴維醫療(002901.SZ)、賽諾醫療(688108.SZ)等跌超7%,港股愛康醫療(01789.HK)、啟明醫療(02500.HK)、微創醫療(00853.HK)均跌幅明顯。
  • 神經介入行業深度報告:介入手術皇冠上的明珠,百億藍海即將起航
    短期看,取栓支架、中間導管和彈簧圈有望成國產企業重點突破口。我們根據市場規模、競爭程度、市場增長率、註冊周期、技術難度、財務投入、國產化程度這幾大因素列出了神經介入產品線的前景分析。短期來看,取栓支架、中間導管和彈簧圈具有註冊周期短、財務投入少、市場規模大、市場增長率高等優勢,有望成為國產企業的突破口。
  • 高瓴、紅杉紛紛押注的神經介入賽道,能否複製心血管介入成功?
    史賽克Trevo ProVue取栓支架取栓過程 圖源史賽克官網除了取栓支架外,抽吸取栓也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種重要方式。抽吸取栓主要工具為抽吸導管或再灌注導管,利用負壓抽吸原理通過抽吸導管或再灌注導管達到血栓閉塞的血管近端,將血栓吸出。目前美國市場80%的缺血性腦卒中器械治療會首先用到抽吸導管。
  • 賽諾醫療:公司新一代藥物洗脫支架系統取得國內醫療器械註冊證
    賽諾醫療:公司新一代藥物洗脫支架系統取得國內醫療器械註冊證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18:32:06&nbsp中財網 原標題:賽諾醫療:關於公司新一代藥物洗脫支架系統取得國內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公告
  • 神經介入之機械取栓行業研究|醫療器械|取栓|機械|神經|支架|血栓|...
    取栓器械是缺血類介入手術中最核心的醫療器械,產品種類主要包括取栓支架、抽吸導管和球囊導引導管,其在一場缺血類介入手術中的價格和利潤均遠高於其他器械。一個好的導管則需要滿足以下四點:(1)能提供較好的支撐力;(2)有較大的內腔,保證介入器械的順利通過;(3)軟性頭端,提供良好的可視性;(4)具有表面塗層,減少器械與導管內腔的摩擦力。過去十年,導管絲類醫療器械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腦部再灌注率大幅提升。由於血運重建的程度及速遞,加上不會同時增加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支架取栓器及抽吸導管的使用量已經超過舊式器械的使用量。
  • 賽諾醫療:一半收入做研發,出廠價2000的產品終端價賣到7000
    今天我們來看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心腦血管介入醫療行業的高值耗材生產企業——賽諾醫療(688108.SH)。一、冠脈支架產品營收佔比90%公司2007年成立於天津,從事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領域。
  • 賽諾醫療:主營冠脈支架 毛利率80% 會議費千萬級
    冠脈支架為支柱產品,毛利率超80%資料顯示,賽諾醫療主要做高端介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產品管線涵蓋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介入治療重點領域。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擁有國際智慧財產權的BuMA生物降解藥物塗層冠脈支架系統是公司的核心產品。
  • 冠脈支架集採平均降價超90% 價格質量如何做好平衡
    冠脈支架集採平均降價超90%價格質量如何平衡引發關注醫療器械「水分」被擠掉之後● 一個小小的冠脈支架,背後是我國醫藥領域創新和醫療保障工作的長足發展。如一位心臟內科醫生所說,自從有了國產支架,進口支架的價格就從四五萬元的天價跳水到萬元左右。經過20年的發展,國產支架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國內市場由國內企業起主導作用的高端醫療器械。這正是此次集採能夠出現震撼低價的前提,也說明唯有發展創新,才能換來「議價權」,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
  • 行業|植入性器械需要多努力,才能與磁共振兼容?
    因此相關器械研發的材料包括鈦合金、鎳鋁合金以及各種塑料、陶瓷、碳素、生物材料等。目前認為鈦合金和高分子更為理想,但鈦合金成本較高,高分子有些方面加工性能還是不如金屬材料,尚不能完全替代金屬。同時有時需要對器材進行成像,例如一些導管導絲需要明確位置,高分子的清晰度不如金屬。合理組合現有材料並開發更好的新材料有助於相關器械研發。
  • 2021 Tenbagger系列之先健科技:【一】集採下的思索與機會
    一方面與疫情相關的疫苗等概念的炒作已告一段落,另外一方面是新一輪集採的影響。不久前剛落地的就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醫療器械集採。 在相關公司還在反覆盤整甚至回撤之時,港股卻有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異軍突起,那就是在心臟冠脈支架集採公布後,逆勢上漲,單日更是放量走出24.58%,創下歷史新高的先健科技(1302.HK)。
  • 賽諾醫療擬科創板上市:發明專利僅84項 飛檢多次被要求整改
    中國網財經4月4日訊(記者 劉小菲)賽諾醫療科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賽諾醫療」)的科創板上市申請近期獲上交所受理。招股書顯示,賽諾醫療擬發行不超過8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10%,計劃募資2.67億元,其中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其餘投向高端介入治療器械擴能升級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 國產心血管器械上市公司十大金剛,雲起龍驤!
    不過到目前,心腦血管介入產品,僅冠脈支架實現了國產替代,神經介入類產品、心臟電生理、起搏器、外周血管支架、頸動脈支架、球囊導管等配件、血管內超聲等產品亟待國產替代,也是接下來國產替代加速的主要方向。無論是中美貿易戰還是新冠疫情的侵襲,都加速了國產替代的步伐。人民幣成為避風港,疫情下A股醫療器械板塊大漲。
  • 冠脈支架降價96%,然後呢?
    次日,受集採範圍擴大的預期影響,整個醫療器械版塊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骨科企業凱利泰11月6日收盤下跌8.32%,灌流器行業龍頭健帆生物下跌11.15%。 實際上,本次冠脈支架的集採已經在市場預期之中。早在2019年10月的江蘇省冠脈支架集採中,樂普醫療的鈷基支架價格就降到了2850元。對於本次全國集採,業內預計冠脈支架將會降價到千元附近。
  • 中金公司:神經介入面臨超兩百億大市場 國產企業蓄勢待發
    > 缺血類(包括急性與慢性):急性缺血類神經介入器械包括取栓支架、抽吸導管等機械取栓器械,主要用於取出血栓或栓子以疏通血管通路;慢性缺血類神經介入器械包括顱內擴張支架、球囊擴張導管等器械,主要用於撐開狹窄的血管通路。
  • 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領域強者惠泰醫療
    冠脈介入治療使用的醫療器械主要包括冠脈支架產品和冠脈通路產品,公司已經構建了完整的冠脈通路產品線,主要用於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PCI 是指經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包括橈/股動脈穿刺術、冠脈造影、建立通路以及支架植入四個重要步驟,公司冠脈通路產品線可滿足PCI 手術的前三個重要步驟的臨床需求。
  • 延伸|耗材集採時代來臨,置身其中的企業為何集體沉默?
    「對於三代冠脈支架來說,700元的均價與生產成本所差並不多。」廣州眾成醫療器械產業高級研究員鄭珂指出。從1.3萬元到700元,市場水分被擠了乾淨。某血管支架龍頭企業在國家集採結果公布後,直接將其不鏽鋼冠脈支架註冊證註銷,也反映了其後續對傳統產品未來市場的不樂觀。同時隨著心血管治療領域介入非植入這一理念逐漸被醫生所接受,藥物洗脫球囊等心血管介入器械也將進一步放量,推動創新醫療器械迎來快速發展。
  • 出廠價3000曾賣2.7萬 為杜絕醫院賄賂心臟支架將遭靈魂砍價
    送錢的樊某,是多家醫療器械代理公司的負責人。美敦力(MDT.N)、微創醫療(0583.HK)等的心臟支架一線品牌,皆捲入這樁受賄案。陳建昌不僅替自己收錢,科室人員的「好處費」也代收。2010年—2019年間,陳建昌收了樊某322萬元,另有279萬元,他分給科室沒有參與手術的醫生和護士。